注意:以下圖書只作自學研究自途

中醫學

月令采奇 (明)李一楫编


 明万历己未刊本 日本内阁文库藏

  目录

  序一

  序二

  叙

  卷之一

  春季总叙

  五行统论生旺

  五行分阴阳折论生旺

  正月令

  正月逐日杂记

  正月调摄

  附造屠苏方

  正月占候

  二月令

  二月逐日杂记

  调摄

  占候

  三月令

  三月逐日杂记

  调摄

  占候

  卷之二

  夏季总叙

  五行统论生旺

  五行分阴阳生旺

  四月令

  四月逐日杂记

  调摄

  占候

  五月令

  五月逐日杂记

  调摄

  占候

  六月令

  六月杂记

  调摄

  占候

  地黄酒方

  治对喉疮方

  卷之三

  中央土令

  秋季总叙

  五行统论生旺

  五行分阴阳析论生旺

  七月令

  七月逐日杂记

  调摄

  占候

  八月令

  八月逐日杂记

  调摄

  八月占候

  九月令

  九月逐日杂记

  调摄

  占候

  卷之四

  冬季总叙

  五行统论生旺

  五行分阴阳析论生旺

  十月令

  十月逐日杂记

  调摄

  占候

  十一月令

  十一月逐日杂记

  调摄

  占候

  十二月令

  十二月逐日杂记

  调摄

  占候

  闰月令

  调摄总论

  占候补遗

  杂记补遗

  跋  

  月令采奇序

  是书也吾邑学慱巨川李先生所辑而着也闻之先生蚤岁治慱士家言喜观古人书客有语先生读吕氏春秋者曰是书当秦世悬之国门予千金人莫增减一字先生亟取读之心知无奇第秦法重国人畏威箝口无敢雌黄耳书则可增减多矣于是本月令纪候之意慱采群书汇而集之岁分季季有总叙季分月月有月令月分日日有杂记而又有五行生旺论调摄占候诸说各附于月日之末凡有一事一奇可前民用者靡不攗摭种种具载大都先生意亦欲以补吕览春秋之所未备而破其千金不增减一字之说?露其奇于千百载之下故书成而自名曰采奇噫扬扢亦已勤矣余谓儒者载籍极慱当以六经为正今按六经中多虞夏商周之文或混言其理或详纪其事或全录其辞或分析其义沿革相仍世代相次有之然弗详其年月编年纪事之体自春秋始其后左氏传司马通鉴因焉于年月则详矣而时日尚缺至于一年十二月三百六十日无一挂漏可与大统历书相表里惟此书为然余尝读月令通考岁时广记以为明天道察民故可一览而尽乃其精而有要详而不烦尤不若先生是书是书出使贤知之人读之可以昭昭修德使愚不肖之人读之不至冥冥举事使上之人读之可以茂对时育物之政使下之人读之不至犯非时妄作之令其于开物成务诱知破愚至矣然吾夫子有言民可使由不可使知以为知则凿也老氏亦曰圣人于民皆愚之先生欲使人日日而省事事而遵得无与使由不使知之意异先生盖欲使小人由而但令君子知也非故语灾语详语怪语神而以駴不可知之民也先生灵心爽性慱学宏词以道禔躬惟日不足有邹鲁时习风来训吾邑诱进多士诲人不倦无亦于是书若有助云

  万历己未冬至日晋江儒林间人友弟李光缙顿首譔

  月令采奇序

  余从二三兄弟论学于王罗二先生之祠晋学博高济李先生预焉盖笃信躬行君子也已而出所纂月令采奇一书相示上自天道下逮人事靡不周浃又斐蔚赡博宿学也有疑者曰谢显道精诵子史程明道讥其玩物先生得无类此乎余受卒业作而曰先生非直为博也深于学者也是其有至教乎夫月令传于戴记或诋其伪余观其所施为奉顺天行多得虞书钦若秩祀之意明堂王者之堂见于孟子鹰鸠鼠鴽鸧鵙蜩蟀四时物变治蚕饰农亦豳风豳雅豳颂之遗也至其所为斋戒掩身?待阴阳之定则于大易至日闭关之训合焉又安得?其纪秦官而尽疑其为吕氏附会之书也虽然余所喜先生是书有进于是余治易者也?六十四卦规为圜图则四时八节一岁周运天行具焉是亦一无文字之月令也舒之则为十二万一千六百之元会运世缩之为一剎那邵子因而得探月窟蹑天根弄丸之秘按实而言则吾二三兄弟日所讲时习之学也杨慈湖曰时习者无时而不习也性命流行而不息无时不习吾人日用其妙而不知不着不察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欲使知之其道何繇余观是书舒卷阴阳通幽洞冥至如土方喜尚时禁忌亦在搜罗视若浅近使其信而好之亦所以收敛逸志渐引之于瞬存息养性命时习之境而不自知也夫三易妙理在图象而各有卜筮之繇使循其繇而读之涉川婚媾等语岂玄旨所存哉而先王以为舍是亦无所繇以窥图象之奥也先生之意盖在于是呜呼先生深于学者也不孤二三兄弟论学之意矣因为序之

  七十伧父郑维岳书于圭峰古室

  叙

  所谓天人相与之际者何也记曰天道至教圣人至德又曰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夫四时化育昭昭也乃至德至教于是乎在时乎时乎其三才所以效灵而万化之所以咸若者乎六经皆圣人若时书也圣人动静不失其时其微言在易而显泄于礼记之月令月令者王事之本群生之命圣人跻世仁寿之域之言世儒乃谓书出吕览不知吕览取礼记非礼记援吕览论其世则知之矣第书多有国者吉凶军宾嘉大典攸存至于四业九土利用厚生葳(王员)丛杂乌能周罗后之君子衍为月令广义胪为月令通考似矣而通考一书端详占候广义一书颇炫该博读者每河汉其说且简袟重大不淂与编户齐民共之噫此臣川先生月令搜奇所以作也奇之者何语曰扼要争奇峻语称奇简要之语亦称奇然亦乌乎其不备也十二令昭揭而外语相候则自一跂一蠕一夭一乔以及夫都鄙岁征之俚言举之矣语调摄则自一嘘一吸一盥一(面贵)以逮肘后简易之方言举之矣纪先师先圣诞俾景行有所观瞻列一切神诞俾容止有所禁忌噫尽之矣人人淂是说而存之按候体验防已冰兢庶几免阴阳之患民无夭札无疵厉者虽然时之义止此乎兹堇载其所可言者而其所不可言者则先生默识之矣先生生于程旻之乡修齐禀二南之训表帅遵蓝田之规其来司教吾泉也照追随讲学末席者三年于斯矣先生之学不吐不茹有体有用吾不淂而窥其际也是编其对时育物之书乎必至诚无妄然后可与道对时育物噫未易言也照所谓先生默识之者其在斯乎其在斯乎

  同安后学黄文照拜书

  月令采奇卷之一

  晋江县学司训粤人李一楫纂

  师匪莪何乔远

  友邦(王□)韦国贤

  申甫郑维岳

  叔贤唐时兴

  仲先陈文进

  季弢黄文照

  舅悌何九云同校阅

  春季总叙

  何谓春。春者阳气始上。其道生。故万物荣。尚书大传曰。东方为春。盖春乃生物之方。斗柄指东。则天下皆春。汉律历志曰。东动也。阳气动物。于时曰春。春。蠢也。万物蠢然。未动而将动也。又出也。物始出。而发生也。春三月。日行东陆青道。曰星德。其气曰风。风生木。立春木相。春分木旺。盛德在木。万物以荣。谓之发陈。又谓之敷和。故春为生物之府。配以圣人之易。而三皇之世如之。其天曰苍。其时之总名曰青阳。曰青春。曰芳春。曰阳春。曰三春。曰九春。曰熙春。曰发生。时曰欢时。曰兰时。曰良时。曰嘉时。曰芳时。景曰春景。曰媚景。曰韶景。曰和景。辰曰良辰。曰嘉辰。曰芳辰。节曰华节。曰芳节。曰良节。曰嘉节。曰韶节。曰淑节。风曰阳风。春风。暖风。柔风。光风。草曰弱草。曰芳草。曰卉草。曰芳卉。木曰华木。曰嘉木。曰芳木。曰阳木。树曰华树。曰芳树。曰阳树。林曰芳林。曰茂林。禽曰候禽。曰阳禽。曰好禽。曰时禽。鸟曰阳鸟。曰好鸟。曰时鸟。曰候鸟。风曰阳风。曰春风。曰暄风。曰条风。曰柔风。曰惠风。其日干曰甲乙。支曰寅卯。其帝太皞。执规司春。其神勾芒。乘震宣化。其(上?下虫)鳞。其数八。其性仁。其事貌其情喜其味酸。其臭膻。祀先户。祭先脾。五音角。其色青。正二三月同也。当此时。明王禁无杀伐。无割大陵。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诛大臣。收谷赋钱。春不禁。则五谷不成。

  春季木旺。肝属木。肝。干也。为青帝神。为肾之子。为心之母。中藏三魂。曰爽灵。胎光。幽精。肝木味酸。木能克土。脾属土。味甘。故春三月。味宜少酸而食甘。所以调肝气而养脾气也。 金匮要略曰。春季不宜食肝。肝气旺。恐以死气入旰而伤魂也。春三月。六气一十八候。皆正发生之令。故养生者。必谨奉天时。正二月。宜夜卧蚤起。三月宜蚤卧蚤起。卧头宜向东方。乘生气也。逄甲乙日干。忌夫妇容止。此季禁辛辣勿食小蒜及百草心芽。肝病。宜食麻子。 养生论曰。春三月。每朝梳头一百二十下。至夜卧时。用热汤。下盐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以泄风毒脚气。勿令壅塞。

  五行统论生旺

  孟春。金绝木临官。火生。水土病。仲春金胎木旺。火沐浴。水土死季春金养木衰。火冠带。水土墓。

  五行分阴阳折论生旺

  孟春。庚金绝。辛金胎。甲木临官。乙木帝旺。丙火戊土生。丁火己土死。壬水病。癸水沐浴。

  仲春。庚金胎。辛金绝。甲木旺。乙木临官。丙火戊土沐浴。丁火己土病。壬水死。癸水生。季春。庚金养。辛金墓。甲木衰。乙木冠带。丙火戊土冠带。丁火己土衰。壬水墓。癸水养。

  正月令

  玉衡六问曰。大寒后。十五日。斗指艮。为立春。立。始建也。春气始至。故谓之立也。太阳尚在子。躔玄枵之次。表影长一丈五寸二分。后十五日。斗柄指寅。为雨水。言雪散而为水矣。太阳始过亥。躔娵訾之次。表影长五尺九寸二分。雨水。乃正月中气。斗指寅。故月建寅。从月之中气而定建也。寅者何。乐志曰。寅。津也。谓生万物之津途。七十二候之初度。三十六旬之发程也。汉律历志云。引达于寅。史云。寅者。万物始生。螾然也。说文云。寅。髌也。阳气动。去黄泉。欲上出。阴尚强而阳尚未达。髌寅于下也命曰春王正月。乃我夫子尊周之朔。又曰孟春。曰孟阳。曰孟陬。曰摄提。曰上春。曰初春。曰开春。曰发春。曰献春。曰首春。曰开岁。曰首岁。曰献岁。曰芳岁。曰岁首。曰岁始。曰岁朝。曰发岁。曰初岁。曰肇岁。曰岁华。曰方岁。曰端月。曰初月。曰陬月。曰上时。曰监德。又曰三微月。曰一止月。言阳气始施黄泉。万物微动而未着也。是月也。气属三阳。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二气交感。万物皆生。草木萌动。月卦名泰。言阴阳交而为泰也。气卦名艮。律应太簇太。大同。簇。奏也。言万物始大。奏地而出也。八音匏。八风条。日躔营室。北方之宿。卫之分野。昏参中。旦尾中。中者。南方之中也。立春日。谓之启。乃正月节。是日东风解冻。次五日蛰虫始振。后五日鱼上冰。雨水气。

  獭祭鱼次五日。候雁北。后五日。草木萌动。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路。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饮八风水。食麦与羊。器疏以达。象阳气之射出也。当立春日。农祥之星晨正。日月底于天庙。土乃发脉。夜漏未尽五刻。天子率三公九卿大夫。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旛。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勾芒。出土牛以示劝农。乐正歌青阳。舞云翘。八佾。群臣称贺进棷柏酒。还乃行赏。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逮兆民。以元日祈谷于上帝。择元辰。亲载耒耜。躬耕籍田。行三推五推九推礼。命田正舍东郊。殖五谷。修祀典。命乐正入学习舞。牺牲无用牝。禁止伐木。无覆巢。无杀孩虫胎夭飞鸟。无麛无卵。母聚大众。无置城郭。揜骼霾髊。无称兵。无变天之道。绝地之理。乱人之纪。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遒人以木铎循于道路。龟人衅龟。退贪残。进柔良。给孤幼。赈不足。求隐士。又于立春之日。下宽大书曰。方春东作。敬始慎微。罪殊死。且勿案验。皆须麦秋。又祭风师于东北郊。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蚤落。国时有恐。行秋令。则民大疾疫。焱风暴雨总至。藜莠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霜雪大挚。首种不入。

  正月逐日杂记

  初一日。曰元日。上日。曰履端。履新。曰正朔。岁朔。岁元。曰三始。正始。七始。四始。五始。曰上日。正日。曰三元。三朝。曰天腊节。天中节。又谓之献寿日。

  是日 弥勒尊佛诞。又藏经云。是大佛会。 天地神祗朝三清玉皇。 裴玄新语。正旦县官杀羊。悬其头于门。又磔鸡以副之。俗说以厌厉气。伏君曰。是日土气上升。草木萌动。羊啮百草。鸡啄五谷。故杀之以助生气。 岁时记正月一日帖画鸡于户上。悬韦索于其上。插符于其傍。百鬼畏之。 拾遗记。祗支国有重明鸟。一名重精。言其一目双精。状如鸡。鸣似凤。有时解落羽毛。肉翮而飞。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今人元日画鸡于门。盖重精之遗像也。又于门上书一(上渐下耳)字。或画虎头。或挂钟馗像。以辟一年之邪。又迎司命。钉桃符。书宜春二字。帖门。依山海经造桃板于户。画神荼郁垒于门。以厌魑魅。 易通卦验云。正旦五更起。整衣冠于家庭中。爆竹画鸡。或镂五色土于户上。以厌不祥。 岁时记。元日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又于子时。烧粪帚令人仓库不耗。 秘要曰。此日取鹊巢烧灰。着于厕。则可辟兵。撒于门里。又可辟盗。 又于鸡鸣时。以绳系木偶。往积壤处。以杖打粪堆。呼如愿。云使人富。 道经曰。元旦酬恩。宜斋戒焚香点烛。拜谢天地日月星辰。国王水土。祖宗父母。社稷六神。勿兴恶念。 元日进树柏酒。称柏叶觞。食五辛盘。献椒花颂。故刘臻妻陈氏。进颂曰。璇宫周回。三朝肇建。青阳散辉。澄景载涣。美哉灵葩。爰采爰献。圣容映之。永寿于万。四海月令云。晋海西令问董勋曰。元日饮屠苏酒。先从少者饮起何也。勋曰。少者得岁。先以酒贺之。而老者失岁。饮宜在后。

  故裴夷直有诗云。自知年纪偏应少。先把屠苏不让春。傥更数年逢此日。还应惆怅羡他人。 文成干诗云。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隐诀曰。元旦五更。人未起时。以火照树则无虫。又以斧敲果树而断之曰。要结实。则结实多。 又云。栽树用上时。凡栽果。上半月栽者。多子。月半后栽者。子少。南风发及火日不可栽。大凡果树。于元旦五更以长竿打其树梢。其子应繁。以石头安树乂间尤妙。 大明会典。永乐十一年。正月朔辛巳日食。诏免贺宴。先是鸿胪寺奏习正旦贺仪。上召礼部翰林官问。正旦日食。百官贺礼可行乎。尚书吕震曰。日食与朝贺异时。先后不妨。侍郎仪智曰。终是同日。免贺为当。杨士奇曰。日食天变之大。宋仁宗时。元旦日食。富弼请罢宴彻乐。吕夷简不从。弼曰。万一契丹行之。为中国羞。后有自契丹来者。言虏是日罢宴。仁宗深悔。今免贺诚当。上从之。

  ○初二日万神会。 宝胜如来生。 景陵宣宗章皇帝忌辰。○初三日宋英宗生。 北斗翼圣真君降。 太白金星现。 又龙神会日。○初四日太上太道玉晨真君。登玉霄宫。四盻天下。 重阳全真开化真君上升。 我太祖高皇帝。以吴王二年正月初四日。祭天地即皇帝位。改为大明洪武元年。而大明会典云。洪武元年正月乙亥。天气大明。先是壬戌以来。连日雨雪阴冱。至正月朔旦霁。粤二日省牲。云悉敛。日皎洁。既行礼。天宇廓清。星纬昭朗。众皆欣悦。遂即位于郊坛南。以此观之。寔初二日也。○初五日。邓伯玉。王仲甫。二真人飞升。○初六日。定光佛诞于江州白花岩。○初七日。天曹赏会日。曰三会日。曰人胜节。宜斋。 北极玄天真武午时下降。 甘真人名精行者。此日飞升。 太上老君乘白鹿。张天师乘白鹤。到成都玉局治。太上升座。为道陵说北斗经而去。此日可设斋醮。宜食七菜羹。宜登高。岁时记。此日剪彩为人。或缕金箔。帖屏风上。或戴于头鬓。王沂公春帖子云。彩燕迎春入鬓飞。轻寒未放镂金衣。 夔州人重诸葛武侯。以人日倾城出登八阵碛。谓之踏碛。妇人拾小石之可穿者。以彩索贯系钗头。为一岁之祥。府帅亦以是日宴碛上。 此日不宜裁衣交易。○初八日江东圣诞。南无华严众意甘露王。及观世音菩萨示现。 五殿闫罗王韩生日。 景龙四年。正月初八日立春。内出彩花赐群臣赋诗者。武平一应制。中二句云。黄莺未解林间转。红蕊先从殿里开。中宗叹赏。更赐花一枝以彰其美。因舞蹈拜谢。崔日用乘酒酣。欲夺平一花。上帘中见。问平一。平一跪曰。读书万卷。从日用满口虚张。赐花一枝。学平一终身不得。上及侍臣大笑。 自元旦至初八日。各一有定名。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凡此八名。于传有之。至于九豆十麦。是据所闻者。 晋议郎董勋。答问礼俗云。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故正旦画鸡于门。七日帖人于帐而一日不杀鸡。二日不杀狗。三日不杀羊。四日不杀猪。五日不杀牛。六日不杀马。七日不用刑。至于其日。向晨至门。呼鸡犬猪羊牛马令来。乃置粟豆于灰散之宅内。云招六畜。 东方朔占书云。若所值日。天气晴霁。则本事蕃息安泰。如阴雨风寒。气象惨烈。则疾病哀枯。各以所值之日天气验之。 纂要云。立春日水。谓之神水。贮以酿酒不坏。 东晋李鄂。立春日。以芦菔芹芽为菜盘相赠遗。民间为春饼食生菜。以迎新春。进浆粥以道和气。 王方庆奏。天子宜以孟春上辛日于南郊总受十二月之政。藏之祖庙。每月取一政。颁于明堂。○初九日。玉皇太天尊玄穹高上帝诞。 五通仙诞。 南斗星君降现。 太真三元朝真。受洞诀者。当以此日朝太素三元君。○初十日。南极长生护身保命天尊下降。○十一日。永陵孝恪皇后忌。亦龙神行度日。○十二日云开节。岳州风土记。自献岁始。邻里以饮宴相庆。至此日始罢故云。○十三日。三元集会之辰。刘烈猛将生。杨公忌曰。十三日不宜问疾。○十四日。三官降。○十五日。曰上元节。 乃天官赐福之辰。 又系天地水官朝天。暨上圣高真妙行真人。同下人间考定福罪之日。 第一代天师。正一静应真君张道陵。字辅汉者。建武十年。以此日诞于天目山。唐天宝七年。封为天师。子孙居信州。族甚蕃。世有一胤。肖其像。袭其号。传其印。印之所异。累纸百重。一印而丹文必彻。亦张灵源真人。张元精真人。二位飞升之期。 又佑圣司命真君诞。 通考。王玄甫学道于赤城霍山。服青精饭。吞日精丹景之法。内见五脏晋永和元年。正月十五。空中传言。玉帝遣羽车迎。乘龙升天。为中岳真人。 是夜曰元宵。曰元夜曰灯夕。世人为灯楼。灯市。火蛾。火树放银花。烧烟火采鳌山。故玉漏弗催。金吾弛禁。前后各一夜。而贵戚登楼观灯。楼上有黄柑相遗。又谓之传柑节。 太乙青藜丈人。以藜杖燃火。照刘向校书天禄。而祀太乙。迎紫姑亦此夜也。按紫姑。姓何名媚字器卿。自幼读书辨慧。垂拱三年。寿阳刺史李景。纳为妾。妻妒杀之于厕。时正月十五也后遂显灵故后人作形于厕迎之以卜。祝云。子胥不在曹夫已行可以出矣。 大明会典。令各州府县。以是日行乡酒礼。祝词云。恭惟 朝廷。率由旧章。敦崇礼教举行乡饮。 荆楚岁时记曰。望日祭门。□ 插杨枝随其所指以酒脯饮食豆粥插箸□□隋时都邑百姓。每正月朢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縻费财力。柳彧上奏曰。近代以来。京兆及外州。每以正月朢。充街塞陌。聚戏用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倡优杂技。诡状异形。内外共睹。曾不相避。高棚跨路。广幕陵云。袨服靓妆。车马嗔噎。肴醑肄陈。丝竹繁会。竭赀破产。竞此一时。浸以成俗。实损于民。请颁行天下。并即禁断。诏可其奏。

  ○太祖高皇帝。初建南都。盛为彩楼。招徕天下富商。以实国本。元宵观灯。多至十余日。 成祖文皇帝。永乐十年。正月元宵。赐文武群臣宴。听臣民赴午门外观鳌山三日。自是岁以为常。上御午门示御制。儒臣奉和为乐。时尚书夏原吉母往观。上闻之曰。此贤母也。命中官赍钞贰百锭。即其家赐之。曰为贤母欢也。 蔡君谟守福州。上元夜。命民一家点灯七盏。陈烈作大灯。长丈余。大书曰。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碗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唯恨笙歌无妙曲。君谟见此。还即罢灯。○十六日。谓之落灯夜。又曰耗磨节。一切公私仓库。俱不宜开。○十七日。正统睿皇帝忌日。天顺八年。○十八日。唐天宝六年。此日诏重门夜开。以达阳气。 越国英烈王诞。王。歙人。姓汪。名华。○十九日。北阴圣母降。 威济公生。 土星下界。 金封长春演道教主真人丘处机。此日于燕都白云观飞升。○二十日。南斗星君降。 又曰。天穿节。不宜盖屋。又谓天饥日。俗以红缕系饼置屋上。谓之补天漏。○二十一日。水星下界。不宜裁衣交易。○三十日。 穆宗庄皇帝诞。嘉靖十六年也。 嗣天师张行?鱼。字子平。同妻卢氏。光和二年。此日于阳平山白日飞升。 又曰千秋节。○二十五日。北斗出游。 龙神行度。康陵孝静毅皇后忌辰。○二十六日。太阴星下界。 二十七日。太阳星下界。○二十九日。火星下界。池阳风俗。以此日为穷九日。扫除屋宇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三十日。 宣宗章皇帝忌。宣德十年。 此日曰晦。灶神此日上天。言人罪状。亦龙神行度日。又谓之提月。亦谓之送穷鬼日。宜扫去屋中粪秽 此月甲子日。太乙简阅人。罪过。庚申。上帝杀害日。三尸神于帝前白人罪过。二日俱不宜会客。宜斋。 庚寅日。屈原生。 春秋繁露云。上辛日。王者岁一祭天。 上辰日。宜塞鼠穴。绝鼠犯。 隐谭曰。正月午日。天地?门。不可建造穿凿。亥日地破。不宜开山动土。 荆楚岁时记曰。正月未日。至夜取芦苣火照井中及厕。百鬼俱走。 灵宝曰。是月天道南行。作事出行。宜向南吉。月厌在戌月。杀在丑。天德在丁。月德在丙。月合在辛。月空在壬。丙辛壬上宜修造取土生气在子。坐卧宜向北方。用时日。不宜用寅字。犯月建不吉。

  正月调摄

  孙真人曰。正月肾气受病。肺脏气微。食宜减咸酸增辛辣。以助肾补肺。赡养胃气。勿冒冰冻。勿大温暖。蚤起夜卧。以养神形。君子当固元精。毋泄真气。宜穿绵袜。以暖足。则可以却病。宜晚脱绵衣。庶免伤寒霍乱。 立春正月节。运主厥阴初气。配手太阳三焦相火。每日子丑二时。迭手按髀。转身拗颈。左右耸引各三五度。叩齿六六。吐纳漱咽三三雨水正月中。运主厥阴初气。配手少阳三焦相火。每日时加工。如立春等。又宜嘘泻眼火。周处风土记曰。正月当茹五熏炼形。所以发五脏之气。 注五熏即五辛。大蒜小蒜。韭菜云台。胡荽是也。导引篇云。五辛。葱韭薤。大蒜小蒜也。又曰。正旦当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食医心镜曰。食五辛。可辟厉气。 庄子云。正月饮酒茹葱以通五脏。 初一天仓开日。宜入山修道。此日取枸(木巳)煎汤沐浴令人光泽。不病不老。 葛洪炼化篇云。正月吞鸡子七枚赤豆七粒。以辟厉气。 家塾事亲曰。元日取小便洗腋气尤效。 荆楚岁时记。元日服桃仁汤。可厌邪。气制百鬼。又云。元日食胶牙饧。取胶固之义。 玉烛宝典曰。元日宜作膏粥。以祀门户吉。 珠囊隐诀曰。元日取五木香。煮汤沐浴。令人至老须发俱黑。道家谓五木香。即青木香也。

  五行书曰。元日用麻子七粒。赤豆七粒。撒于井中。可辟瘟疫。 家塾事亲曰。七八月。或三伏时。收葫芦蔓上缠丝阴干。至元日五更初取煎汤。与小儿沐浴。则至老不出痘。亦不生瘢疥。洗时只一人知。无藤。即葫芦亦可用。 岁时杂记云。元日烧苍朮。及服苍木汤吉。 珠囊隐诀曰。是日五更。用红枣祭五瘟毕。合家食吉。 又于寅时饮屠苏酒。食马齿苋。以祛一年邪气。又食五辛盘。佐椒柏酒。以辟厉气。盖椒乃玉衡星精。柏乃仙家之药。服之能却老轻身。○初四日。与甲子日。寅日。俱宜拔白吉。而寅日又宜烧白发吉。○初八日。宜沐浴去灾祸。令人安。 云笈七签曰。初十日沐浴。令人齿坚。 又曰。立春清晨。煮白芷桃皮青香三味。煎汤沐浴吉。 又一方。用兰香。荆芥花。苓苓香。白檀香。木香。五味切碎。以水二斛。煮至一斛沐浴。辟除不祥。可降神灵。治头风如无兰香。以甘菘代。 书生初入学日。用白芷桃皮青木香。三味煎汤。面向东沐浴。大吉。

  立春后庚子日。宜温蔓菁汁。合家饮。可除瘟疫。萝卜汁亦可。 春戊辰日。宜炼丹。 春月夜卧蚤起。头向东吉。 是月上寅日。采枸(木巳)。二月上卯日服。吉。 岁首折松枝。男七女二。为药食吉。 晦日人未起时。汲井花水食之。令人须发不白。 千金方曰。是月食虎豹狐狸肉。令人伤神损寿。食生葱蓼子。令人面起游风。勿食蛰藏不时之物。勿食鼠残伤物。恐生瘘疾。勿食鲫鱼头。其中有毒。元日勿食梨。避离字之义。 法天生意云。正月天初雨水。夫妇各饮一杯还房当月便有胎孕。 幼幼新书云。求子者择旺相日期御女。春甲乙日。正月初三初六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四二十一二十四二十九日吉。是月初婚。忌空房床。不得巳外出。宜熏笼置床禳。吉。 保命诀曰。立春日。戒夫妇容止。至于晦朔弦望。犯者减寿。二十八日。人神在阴。犯者减寿一纪。甲子庚申本命日。俱不宜犯。卫生君子慎之。

  附造屠苏方

  大黄(壹钱陆分)桔梗(去芦)川椒(去核各壹钱伍分)桂心(去皮)白朮(二味各壹钱捌分)乌头(炮去陆分)茱萸(壹钱贰分)防风(去芦壹两)作为咀片。以绛囊盛之。悬于井中。或水缸中。到元日寅时。取起。以好酒煎四五沸。每人饮一二杯。可辟邪气。又当自少者饮起。

  正月占候

  周礼时训曰。立春日。东风不解冻。号令不行。蛰虫不震。阴气奸阳。鱼不上冰甲胃私藏。 雨水日。獭不祭鱼。国多盗贼。鸿雁不来。远人不服。草木不萌动。□果不熟。此日后阴多。主少水。高下皆吉。 汉天文志。以元日决八风。风从南来。大旱。 西南。小旱。 正西。有兵。春夏米贵。 西北。豆成。 正北。主涝。人多病。中岁。 东北。米大熟。上岁。 正东。主大水。米平。 东南。疾疫。岁恶。麦平。若八风相对。则多胜少。久胜暂。疾胜徐。傥大风雨则米贵。小风雨。则秋旱。大雾。主多瘟疫。雨雹。主多疮疥。○元日有风雨。三月米贵。其年大恶。微风小雨。其年小恶。风悲鸣。疾多灾起。七日。风雨。主人民灾。 岁旦天色晴明。气候温和。主民安国泰。五谷豊登。人少病。牺牲旺。寇贼息。阴雨。人殃禾涝。六畜不兴。花果不实。大风主旱。大雪豊年。雨雹。主妖贼疮疥。霞气。主虫生蚕少果菜盛。 四方有云。黄即为熟。青为蝗。赤为旱。白为兵。东井。有虫。岁涝。宜耕高田。东有青云。人病。春多雨。白云。八月旱。赤云春旱。黑云春多雨。南方赤云。夏旱米贵。四方有黄气。大熟。白气凶。青气蝗虫。赤气旱。黑气水。旦直甲。米平人疫。值乙。主粟麦贵。值丙。主夏旱。值丁。主丝绵贵。值己主米贵蚕少。风雨多。直庚。金铁贵。米熟民安。值辛。主麻麦贵米贱。值壬癸。主大水。 正月雪。三日化。或至地即化。岁成人安。七日不消。大臣下狱。谷不成。天下饥。民死亡。妻党大盛。 正月月无光。兵起人多病。元日晕。树木。虫二日晕。禾谷虫。三日晕。雷震物。五日晕。有变更。六日晕。有亡国。七八日晕。多死人。 正月上旬三晕。明年有大赦。 正月霜下着物。见日不消。小人在位。君子在野。五谷万物不实。牛马疫死。着木冻损木枝。谗行贤伤。春霜。人多病。 正月雷。民不安。大雷。上人举事不时。元旦有雷则七月有霜。甲子日有雷。主年大熟。月内电。主人民多灾。○十二日。亦曰花朝。晴则百果实。夜尤宜晴。若雨。则连雨四十夜。而久阴也。○十四日。吴俗用糯谷爆于釜中。名曰孛罗。每人自爆。以卜一岁休咎。以番白多者为胜。○上元占。日出晴明秀。万花茂盛百草就。○二十日。谓之秋收日。晴。主收成好。 开元遗事。上元日。造面茧。以官位帖字卜官之高下。或赌筵宴为戏。 正月逢三亥。湖田变成海。须立春后的三亥方验。此月见三白。最宜麦。故曰。正月遇三白。田公笑吓吓。西北方人亦曰。要宜麦。见三白。白。雪也。 黄帝问师旷曰。吾欲知岁之甘苦旱涝病恶。可知否。对曰。岁欲甘。甘草先生。荠是也。岁欲苦。苦草先生。葶苈是也。岁欲雨。雨草先生。藕是也。岁欲旱。旱草先生。蒺蔾是也。岁欲流。流草先生。蓬是也。岁欲恶。恶草先生。水藻是也。岁欲病。病草先生。艾是也。当以孟春占之。 春蚤晚以土牛与策牛人占。如立春在十二月朢。策牛人在前。示农早也。立春在十二月之晦。及正月朔。则策牛人当中。示农中也。立春在正月之朢。策牛人在后。示农晚也。

  二月令

  孝经纬曰。雨水后十五日。斗指甲为惊蛰。惊。动也。蛰虫惊动而出也。太阳尚在亥。躔娵訾之次。表影长八尺五寸四分。后十五日。斗指卯为春分。分半。分也。一年分为四时。皆九十日。春之半。秋之半。昼夜平等。日夜刻漏平分。又当三春九十日之半。且阳生于子。极于午。而卯又其中分也。太阳始过戌。躔娄降之次。日月亦会于娄降。太阳表影。长七尺五寸五分。春分乃二月中气。斗指卯。故月建卯。从此月中气而定建也。卯者何。乐志曰。卯。茂也。茂茆于卯。师古曰。茆。谓丛生也。又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象开门之形。故二月为天门。古文?。从卯。卯为春门。而星官家。又为雷门。命曰仲春。曰中时。曰中春。曰震节。曰卑阏。曰仲阳。曰春皞。曰令月。曰如月。曰水泮。月。曰桃李节。又云降入。是月也。女夷司和。春皞驭节。蛰虫咸动。启户始出。气属四阳。月卦大壮。言阳壮过于中也。气卦震。律应夹锺。夹。孚也。锺。聚也。言万物孚甲。锺类而出也。八音属竹。八风明庶。日躔奎。西方之宿。鲁之分野。昏弧中。旦建中。惊蛰节。桃李华。次五日。仓庚鸣。后五日。鹰化为鸠。春分气。玄鸟至。次五日。雷乃发声。芍药华。后五日。始电。天子居青阳太庙。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饮八风水。食麦与羊。器疏以达。天子令百官进农书。示务本。上丁。命乐工习舞学宫。行释菜礼。祭文庙。祭文庙必用丁者。丁属火。而又属阴。取丁火阴柔。文明之象也。天子乃属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仲丁。又命乐正入学。习乐习武。释菜。又以玄鸟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率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上戊。命人祭社击土鼓。歌豳诗以迎暑。巳日。祭山川。遂及先生之在祀典者。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命有司安萌芽。养幼少。存诸孤。省囹圄。以去桎梏。毋肆掠。止讼狱。同度量。钧衡石。角斗桶。正权概。耕者少舍。毋作大事以妨农。毋竭川泽。毋漉波池。毋焚山林。天子献羔开冰。先荐寝庙。不用牺牲。用圭璧。更皮币。天子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人有百年者。就见之。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以辨志之□僻。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后帅六宫夫人命妇治蚕。周礼罗氏献鸠于国老。郑玄注云。春以鹰化为鸠。变旧为新。宜以养老助生气也。傥行夏令。则国大旱。暖气蚤来。虫螟为害。行秋令。则国大水。寒气总至。寇戎来征。行冬令。则阳气不胜。麦乃不熟。民多相掠。

  二月逐日杂记

  初一日。道经曰天正节。 王郭真君飞升。 翊圣真君下降。 闫君一殿秦广明王萧诞。 唐玄宗则曰催花节。 唐德宗又改作中和节。盖言揆三阳之中。酌仁义之和。赐大臣戚里尺。谓之裁度。令百官选胜行乐。与上巳九日等。 亦名曰禁烟节。 淮南子曰。二月之夕。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兽草木。民间以青囊盛百谷□果相问遗。号为献生子。闾阎酿宜春酒。以祭勾芒之神。以祈豊年。百官进农书。以示务本。○初二日土地神生日。 陆天师静修此日飞升。 壶中录云。洛阳风俗曰花朝节。士庶出郊游赏。 闽中风俗。以是日为踏青节。 秦中记。此日曲江拾菜。游观甚盛。又谓之拾菜节。 图经云。宕渠之地。每岁二月二日。郡人从太守出郊。谓之迎富。梧州容县有迎富亭。亦以此日为节。 又取乞邻子。谓之迎富日。盖秦人得本家婢生一子。恶之。乞与邻家。邻家大富。而本家反贫。后以二月初二日取回。本家复富。 又此日曰上工日。言田家凡雇倩佣工之人。俱用此日为执役之始。故名。○初三日。梓潼帝君圣诞北斗降。 北极降。 亦万神会日。 龙神朝帝日。 千金月令曰。此日不宜昼眠。○初四日。后汉高祖诞。○此日与十六。不宜裁衣交易。○初五日。辟支佛生。 白乐天生。○初六日。苏仙君飞升。○初七日。观世音现。 南斗北斗西斗三帝君降。 宜春谢真人飞升。○初八日。六祖菩萨生。夷考其年。乃唐太宗贞观十二年。二月初八也。 佛书云。此日亦庆古佛生。 十八尊罗汉。亦以此日成道。 道经云。此日亦曰芳春节。 宜斋戒。○初九日。宣宗章皇帝生。乃洪武三十二年。 南无光藏法王。白衣妙德观世音菩萨示现。 又龙神朝帝日。亦诸神交会日。酉二刻。恐有恶风。亦上帝酷杀日。不宜会客。而此月辛卯。辛亥日。亦是。○初十日。长生护身天尊下降。 茂陵孝贞王皇后忌。正统十三年。 十一日。祠山张太帝诞。有东南风。谓之上山旗。主水。西南风谓之下山旗。主旱。尹虔子。张石生。李方回。三真人飞升。杨公忌曰。此日不宜问疾。○十二日。曰百花朝。又龙神朝帝日。 诸神交会日。酉二刻。惧有恶风。○十三日。中元葛真君生。○十四日。闾丘方远真人飞升。 云笈七签曰。此日忌水陆远行。 亦诸神交会日。○十五日。三教宗师。太上老君诞。按玉女者。老君之母。尝昼寝。梦五色霞光入户。结如弹丸。流入口中。吞之有孕。怀八十一年。昼息李树下。老君剖右胁而生。须发雪白。指李树为姓。时殷武丁九年。二月也。至秦昭王九年。西升昆仑山修道。历九百九十六岁。尝仕于周敬王时。孔子闻礼。今道家三清中之大清是也。 孙思邈真人此日升仙。 佛世尊。以周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于俱尸罗大城。娑罗双树间。入涅盘此日曰贞元节。亦曰花朝。西蜀以此日鬻蚕器于市。因作乐纵观。谓之蚕市。东京人以此为扑蝶会。 薛洞玄女。此日升仙。 金可记仙人。此日飞升。○十六日曰长春节。 观世音菩萨成道之日。 宋太祖此日诞于夹马营。○十七日。陈正懿。严通远。二仙飞升。 亦诸神交会日。○十八日。正阳开悟传道真君上升。四殿五官明王黄诞。○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恭仁康定景泰皇帝忌日。天顺元年。○二十日。北斗出游。 保德真君降。 苏子由生。 亦龙神朝帝日。○二十二日。唐昭宗诞。○二十三日。嘉会节。保德真君飞升。○二十四。忌水陆远行。○二十五日。新罗金真人飞升。云笈七签曰。此日天仓开。宜入山修道。○二十六日。虚静中和徐真人生。○二十八日。石晋高祖诞。○二十九日。圣母元君降。○三十日。大慧真人降。 龙神朝上帝日。 此月上戊日。祭社稷。礼记及国语云。共工氏之子曰勾龙。为后土官。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烈山氏之子曰柱。能殖百谷。自夏以前。祀以为稷。至殷以柱久远。而尧时弃为后稷。亦殖百谷。故废柱祀弃为稷 郑玄云。古者官有大功。则配食其神。故勾龙配食于社。弃配食于稷。凡人非土不生。非谷不食。土谷不可偏祭。故社稷并立。一岁必再祭者。春以祈谷之生。秋以报谷之熟也。祭必用戊者。戊属土。故历官以立春后五戊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如戊日立春立秋。则此戊不算。 社制。汉旧事。天子大社。以五色土为坛。封诸侯者。取方面土。苴以白茅。授之。各以方色。立社于国。 俗传饮社翁酒一杯。便可治聋。或曰。社日所酿之酒。未知孰是。

  吕公忌曰。社日令男女辍业一日。否则令人不聪。 北史曰。社日小儿以葱系竹竿于窗中。嘱曰。开聪明。或又加蒜。欲能计算也。 提要录。社公社母。不食旧水。故社日必下雨谓之社公雨。陆龟蒙曰。几点社翁雨。一番花信风。 社日以羹泼果树。则多子。 魏志。王修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亡。来年社。邻里祀社。修感念母哀甚怜里闻而罢社。陶朱公养鲤法。以六亩地为池。池中有九洲。则周遶无穷。自谓若江湖求。怀子鲤三赤者二十尾。牡鲤三赤者四尾。以二月上庚日纳池中。令水无声。生鱼子不相食。易长。至四月纳一神守。六月纳二神守。八月纳三神守。则鱼不飞去。至来年二月。可得若干。谓之水畜 上壬日。取土泥屋四角。宜蚕。上丑日。取土泥蚕屋。亦宜蚕。 上辰日。宜种□。又云。上辰取道中土泥门。可辟官符。 千金月令曰。惊蛰日。取石灰槮门限外。可绝虫蚁。 天宝元年二月。敕凡祠享。必务躬亲。皇天地祗。宜就南郊合祭。是月十八日。就享玄元皇于太清。十九日。亲享太庙。二十日。合祭天地于南郊。谓之三大礼。 洪武二年二月。我 太祖高皇帝。躬耕藉田。又命皇后率内外命妇。蚕于北郊。以为祭祀衣服。

  传异记。崔元徽月夜微行。见青衣女伴。曰杨氏。李氏。陶氏又有絣衣小女。曰石错。色皆殊绝。芳馨袭人错曰。女伴在苑中。常被恶风相挠。常求封家十八姨相庇。望处士每岁旦。作一幡。上图日月五星。立于苑东。则免难矣。崔于二月一日。如言立幡。异日东风括地折木。而苑中繁花不动。后杨辈各褁桃李花数斗来谢。曰。服此可却老。至元和中。元徽犹是童颜。亦异事也。 玄枢经曰。惊蛰二月节后。天道西南行。作事出行。宜向西南吉。月厌在酉。月杀在戌。天德在坤。月德在甲。月合在己。月空在庚。甲巳庚上。宜修造取土生气在丑。坐卧宜向东北。作用日时。不宜用卯字。犯月建不吉。

  调摄

  孙真人曰。此月肾气微。肝气旺。宜减酸增辛。助肾和肝。宜净膈去痰。小泄皮肤微汗。以散玄冬蕴伏之气。 惊蛰二月节。运主厥阴初气。手阳明。大肠燥金。每日丑寅二时。握固转颈。反肘后向。顿掣五六度。叩齿六六。吐内漱咽三三。 春分二月中。运主少阴初气。手阳明。太肠燥金。每日丑寅二时。伸手回头。左右挽引。各六七度。叩齿六六。吐内漱咽三三。 此月不宜吊丧问疾。云笈七签曰。此月勿食黄花菜。勿食大蒜气壅。勿食小蒜。伤人志。勿食鸡子。滞气。宜食韭。益人心。 食物本草曰。勿食水蓼伤肾。合鱼食发冷气痛。勿食兔肉。狐貉肉。令人神魂不安。兔死合眼者。尤不宜食。食之杀人。又兔与生羌食。成霍乱。此月食鱼肉。仙家大忌。 庚寅日。食鱼大恶。  养生论曰。此月远行。勿饮阴地流泉。至夏发疟瘴。及臌胀。又令脚软。勿食生冷。当衣夹衣。 法天生意。月初须炙两脚三里。绝骨对穴。各七壮。以泄毒气。至夏。则无脚气冲心之疾。

  纂要曰。丁亥收桃杏花。阴干为末。戊子日。和井花水服方寸。七日三服。疗妇人无子。大验。 此月采白朮。蒸晒九次。候干为末。三餐酒服方寸。不饥。延年益寿。又采麦门冬。久服身轻。不饥不老。 千金月令曰。初二日。取枸(木巳)菜煮汤沐浴。令人光泽。不病不老。○初六日沐浴斋戒。当蒙天福。黄昏沐浴。令人康健。○初八日沐浴。亦令人轻健。 玄枢经曰。此月上丙日。上卯日。沐发愈疾。有沉痾病。用之皆愈。 上丙日。沐浴愈疾。南阳太守。太原王景。用之皆验。 白云忌曰。初九日不可食鱼鳖。仙家大忌。 四时纂要曰。初八日十四日。二十八日。皆宜拔白。 摄生方曰。此月先雷三日。夫妇宜戒容止。不然。生子不备。多凶。犯者减寿。朔朢减一年。晦日减十年。上下弦。减五年。庚申甲子本命日。减二年。春分社日。各减四年。初三万神会。及二十八。人神在阴。犯者百日中恶。

  占候

  汲冢新书曰。惊蛰节。桃不华。是谓阳否。仓庚不鸣。臣不尊主。鹰不化鸠。寇戎数起。春分气。玄鸟不至。妇人不嗣。雷不发声。诸侯口民。不始电。君无威震。 京房曰。四时暴风起东方。人流盗起。天下旱。冥霜。岁饥人病。二月朔风雨。主人民多病。谷贵。 月内虹见东。主秋米贵。西主蚕贵。以春分四十六日内。出东南。贯巽中。春大灾旱。十夜以上雨。主水。霜多。主旱。 虹在西方。米愈贵。其日值惊蛰。主旱虫。值春分。岁凶。 天镜占曰。春雷起东方。五谷皆熟。夜雷半熟。起南方。岁小旱。夜雷大旱。谷贵倍。起西方。谷半熟。多虫。一曰其野有暴贵。牛马大灾。夜雷。五谷虫灾。人民多病。一曰谷贵大旱。起北方。牛马疫。国有暴惊。民病。夜雷。赤地千里。 杂占。凡雷发声。初起艮。主米贱。起震。主岁稔。起巽及坤。主蝗虫。起离。主旱。起兑。主五金长价。起干。主民灾。起坎。主水。甲子日发雷大熟。起东方虫蝗。起南方火灾主旱。起西方。禾熟。金铁贵。起北方。多雨水。

  师旷曰。春雷拍拍格格雳雳者。雄雷也。旱气也。其声音音依依不震者。雌雷也。水气也。傥二月雷不鸣。五谷不实。小儿多死。 二月雪七日不消。百果不实。大臣死。牛马伤。夏秋民不安。 此月七日八日。当雨不雨。九月道中有饥死人。九日至十五日。当雨不雨。兵起。十七十八日。当雨不雨。虫冬不蛰。十九二十日。当雨不雨。三月大旱。二十六至二十八。当雨不雨。必有逆风来损物。晦日风雨。多疾病死亡。 万宝全书云。春分日。东有青云。宜麦。无云。万物不成。人疾。 博雅云。二月不发风。八月雷不藏东风。主麦贱。岁豊。西风麦贵。南风。五月先水后旱。东北米贵一倍。 庄助鸡肋编云。江南社日有霜。必有雨。社日雨。年豊果少。诗云。社日下雨年时美。枝树无花果雕萎。 二月日食。大早。人多死。豆贵。牛死。 月无光。国有灾忧。月食。贵人病。畜贵水多。 二月十五。乃劝农日。是日晴和。主豊。风雨。主歉。

  三月令

  孝经纬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言万物至此齐洁而清明也。太阳在戌。娄降之次。表影长六尺六寸五分。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言雨至此时。生百谷也。太阳过酉。躔大梁之次。表影长五尺五寸六分。谷雨乃三月中气。斗指辰。故月建辰。从三月中气而定建也。辰者何。乐志曰。辰。震也。云振美于辰。史辰者。言万物之振也。三月阳气动。雷电振。民农时也。又言时物震动而生长也。又名伸。物皆伸舒而出也。命曰季春。曰暮春。曰晚春。曰末春。又曰□时。曰寝月。曰蚕月。曰执徐。又名青章。是月也。改火新旧。气属五阳。月卦名夬。夬者。阳决阴也。决而能和之意。季月俱无气卦。律应姑洗。姑。故也。洗。鲜也。言万物去故就新。莫不鲜明也。日躔胃。西方之宿。越之分野。昏七星中。旦牵牛中。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勾者毕出。萌者尽达。清明节。桐始华。次五日。田鼠化为鴽。牡丹华。后五日。虹始见。谷雨气。萍始生。次五日。鸣鸠拂羽。后五日。戴胜降于桑。天子居青阳右个。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饮八风水。食麦与羊。器疏以达。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窌。赐贫穷。赈乏绝。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命司空曰。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巡行国邑。周视原野。修理堤防达沟渠。通道路。无令障塞川流。无田猎。单弋。罝罘罗网。无用。餧兽之乐。无出九门。野虞无伐桑(木后)。禁妇女无观。使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供郊庙之服。毋有敢惰。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毋或不良。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是月之末。择吉日。大合乐。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是月也。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牺牲驹犊。举书其数。命国人傩九门。磔犬羊以穰。以毕春气。季春月。后妃斋戒。享先蚕。而躬桑以劝蚕。后妃献茧。古者天下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川而为之。筑宫仞有三尺。棘墙而外闭之。及大昕之朝。君皮弁素帻。卜三宫夫人世妇之吉者。使入蚕于蚕室。奉种浴于川。桑于公桑。风戾以食之。岁既单矣。世妇卒蚕。奉茧以示。君遂献茧于夫人。夫人曰。此所以为君服。遂副祎而受之。因少牢以礼之。古之献茧者。其率用此欤。及良日。夫人缲三盆手。遂布于三宫夫人世妇之吉者。遂朱绿之。玄黄之。以为黼黻文章。君服以祀先公先王。孝之至也。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时雨不降。山陵不收。行秋令。则天多沉阴。淫雨蚤降。兵革并起。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国有大恐。

  三月逐日杂记

  此月宜入山修道。○初一曰大昕日。九里土皇君。诣波梨天。奏九地学道得仙人名。干四天王。 二殿楚江明王诞。 张冶真人。此日飞升。 风土记曰。初一与十六。忌裁衣交易。○此月雨曰迎梅雨。○初二日。陆天师生日。○初三日。北极玄天真武太帝诞。开皇元年。三月三日。玄帝产于母左胁。当生时。瑞星覆国。天花散漫。异香纷然。充满王国。土地皆变金玉。 北斗下降。 葛仙翁上升。 成都张伯子飞升。 冲虚王真人。于皂角树上飞升。 南无西来僧伽大圣。观世音菩萨示现。 亦龙神朝星辰日。 又谓之上巳日。元巳日。兰亭修禊日。祓禊日。禊。逸礼也。言自洗濯也。四民此日出郊外踏青。上踏青鞋履。为临水会。曲水会。为羽觞流觞饮。 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统等。会饮于会稽之兰亭。以修禊事。 故事。上巳赐百官宴曲江。教坊倡优杂侍。李栖筠以任国风宪。独不往。台中遂以为法。 唐武后时。三月大雨雪。苏味道以为瑞。率群臣贺。王永礼曰。宰相调燮阴阳。而季春雨雪。灾也。果以为瑞。则冬月雷鸣。渠亦以为瑞雷耶。○初五日。南斗天蓬下降。○初六日。南无清净海众山。月面吉祥示现。○初七日。嘉庆节。 后汉隐帝生。○初八日。王母赐黄帝念珠于元阳宫。演灵宝法。○初九日玄天下降蓬莱都水使者升仙。○初十日。上帝酷杀日。而此月甲戌。庚戌亦是。不宜会客。宜斋戒。○十三日。天香山观世音示现。○十四日。康陵武宗毅皇帝忌日。正德十六年。○十五日。祖天师生。 赵元帅生。 元始天尊游玉京元阳观。会三界神仙真圣说法。○十六日。忌水陆远行。○十八日。后土灵妃诞。 老君同光天元后。降太清宫。卢茂敛真人。同从执药上升。 茅君同总真王君。太极真人。东海青童君。同游勾曲山。○十九日。南极星君降。○二十日。天姥子孙娘娘诞。○二十三日。英烈天妃娘娘诞。○二十六日。杜昺真人升仙。○二十七日。七殿泰山闫君诞。 亦龙神朝星辰日。○二十八日。东岳泰山帝君诞。○二十九曰小尽日。○三十日曰晦日。 唐制。武则天永昌元年。以此月策问天下贡举人于洛阳殿前。中式者曰进士。会饮杏园。以二人年最少者为探花郎。 荆楚岁时记。寒食无定日。或二月。或三月。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节。又谓之百五节。秦人呼寒食为熟食日。言不动烟火。预办熟食过节也。齐人呼为冷烟节。 东京梦华录。寒食第三日。乃系清明节。禁中前半月。发宫人车马朝陵坟。及享祀新坟。皆用此日。都人倾城出郊。四野如市。罗列杯盘。互相劝酬。暮归各携枣(鱼固)炊饼。名花异果。鸭卵鸡雏。各相献遗。谓之门外土宜。 酉阳杂俎。记吴汉楚粤。至寒食清明。各携酒罍拜坟。富家杂以鼓吹。妇女童稚皆随。竞标纸钱为祀。其贫不举者。为缺祀。有力而失祀者。咸指为不孝。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敕士庶家。寒食许上墓拜扫。食青精饭。饮篮尾酒。香酪饧。 造青精饭方用杨桐叶。细叶冬青叶。遇寒食。采以染饭。色青而光。食之资阳气。今俗夹麦青草。捣汁和糯米作青团。乌(木旧)叶。染乌饭作糕。即其遗意。 清明日雨。曰榆筴雨。风曰花信风。鲤鱼风。茶曰雷鸣茶。适是日雷初发声。摘者。可治百病。多食至四两。即仙。

  七修类蒿曰。洪武二十四年。春三月。诏天下产茶之地。岁有定额。以建宁为上。听茶户采进。勿预有司。茶名有四。曰探春。曰先春。曰次春。曰紫笋。不得碾揉为大小龙团。此圣政纪所载。较宋取茶之扰民。天壤矣。 祝穆私识云。朱文公晦庵先生。以宁宗庆元六年庚申。三月甲子日。午时卒。是岁春。文公故宅前。山顶有数十年合抱之木。一旦忽为巨风所拔。六月溪水大涨。素所未有。宅前旱地。变为涛港数百尺。所谓大贤存亡。木拔山崩。关造化盛衰之运。固如此。 玄枢经曰。三月天道北行。作事出行宜向北。修造北方吉。月厌在申。月杀在未。天德在壬。月德在壬。月合在丁。月空在丙。丙丁壬上宜修造取土。生气在寅。坐卧宜向东北。作事日时。勿用辰字犯月建不吉。

  调摄

  孙真人曰。三月肾气以息。心气渐临。木气正旺。宜减甘增辛。补精益气。宜蚤卧蚤起。以养脏气。待肝脏?伏。心脏气旺。宜益肝补肾。以顺天时。 又曰。此月勿杀牲。勿食百草心。勿食黄花菜。清明。三月节。运主少阴二气。手太阳。小肠寒水。每日丑寅二时。正坐定。换手左右。如引硬弓。各七八度。叩齿内清吐浊。咽液各三三度。 谷雨三月中。运主少阴二气。手太阳。小肠寒水。每日丑寅二时。平坐。换手左右。举托移臂。左右掩乳各五七度。叩齿吐内漱咽如数。 千金方曰。此月勿食鸟兽五脏。勿食小蒜。勿食深泉。 法天生意曰。此月勿食鸡子。令人神昏乱。 百一歌曰。此月勿食鱼鳖。令人饮食不化。神魂恍惚 千金方曰。此月若遇寅辰二日。尤不宜食鱼。 本草曰。此月勿食羊脯。三月后。脯中有虫如马尾。食之杀人。 月令忌曰。勿食血并脾。季月土旺在脾。恐死气投入也。又不可食陈葅。

  云笈七签曰。此月勿裸露三光之下。以招不祥。勿久处湿地。以招邪毒。勿发大汗。以养脏气。勿食驴马之肉。令人神魂不安。勿食獐鹿等肉。损气志。勿食韭菜发疾。俗传益人心者谬也。 三月八日。勿食芹菜。恐病蛟瘕。发则似癫。面青黄。小腹似怀妊。服糖水吐出。方愈。 四时纂要曰。是月初三日。取桃花片。晒干收起。至七月七日。取乌鸡血和之。涂面及身。则光白如玉。法天生意云。此日采桃花浸酒饮之。可除百病。亦益颜色。 取羊齿烧炭。可治小儿羊痫寒热。 四时纂要曰。初三日。收桃叶晒干捣末。用井花水调服一钱。可治心病。 万花谷曰。初三取枸(木巳)菜煎汤沐浴。令人光泽不老。取苦炼花放席下。可辟蚤虱。铺灶上。可辟虫蚁。无花。叶亦可。 云笈七签曰。初六及二十七日沐浴。令人神气清爽无厄。○初六日中时洗头。令人利宫。身体光泽。○初七日。平旦沐浴。及日暮时又沐浴。并招财延生。○二十日谓之天仓开日。宜入山修道。 真诰曰。初一日。初十日。十一日。十三日。拔白生黑。 岁音记曰。上巳日。取黍麦和菜作羹。以厌时气。 济世仁术曰。寒食日水。浸糯米一二升。逐日换水。至小满漉出晒干。炒黄为末。水调治打扑伤损。及诸疮。神效。 又曰。寒食日。用绢袋盛面挂当风处。中暑者。以水调服即愈。 万花谷曰。春末松花黄时。采取和蜜作饼。如鸡舌龙涎。不惟香味清甘。自有所益于人。 又三四月。采深山岩谷中。当年新生可长一二寸松柏。并花蕊。阴干细捣为末。炼白砂蜜。丸如小豆常用。每月初一十五日未时。烧香向东。持药八十一丸。用酒下。服一年。延十年命。服二年。延二十年命。欲长肌肉。加大麻巨胜。欲心力壮健。加伏苓人参。用七月七露水和丸尤嘉。服时东向咒曰。神仙真药体。合自然。服药入腹。天地同年。咒讫服药。忌食诸杂五辛等物。 养生仁术曰。谷雨日。采茶炒藏合法。能治痰疾及百病。 本草云。是月上寅日。采甘菊花苗。名玉英。○六月上寅日。采梗。又曰茎。名容成。○九月上寅日。采花。名金精。○十二月上寅日。采根。名长生。收起四味为末。用成日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钱。一日三服。百日身轻。一年发白再黑。二年齿落更生。三年返老还童。 齐人月令曰。此月采何首乌。雄雌各半。用铜刀。或竹刀切片。以米汁水浸一宿。同黑豆饭锅蒸熟。晒干去豆为末。或加伏苓三分之一。炼蜜为丸。酒下。或一二钱。百日后百疾皆除。益寿延年。多子壮阳。忌食猪肉鱼鳖萝卜。中有形似仙人鸟兽。石山状。极大者。乃珍也。服久成地仙。 是月上辰日。采枸(木巳)茎。四月上巳日治服之 千金月令曰。松花酒。取糯米淘百遍。以神曲和。凡米一斗。用神曲五两。春季取松花精五六寸。至一尺余。如鼠毛者。各三两枝。细剉一升蒸之。绢袋盛。以酒浸。至五日。取服。一服三合?三服九服。成仙 杨公忌曰。初九日牛鬼降夫妇宜戒容止。月忌。犯者减寿。朔朢日各减十年。上下弦。各减五年。甲子庚申本命日。减二年。二十八日人神在阴。犯者百日中恶。晦减一年

  占候

  周书时训曰。清明之日。桐不华。岁有大寒。田鼠不化鴽。国多贪残。虹不见。妇人苞乱。谷雨气。萍不生。阴气贯盈。鸣鸠不拂其羽。国不治兵。戴胜不降于桑。政教不中。 文林广记曰。初三。十七。二十七。乃神朝上界逢星君。午后当有大风 清明喜晴恶雨谚云。檐头插柳青。农人休望晴檐头插柳焦。农人好作娇又诗括云。清明无雨少黄梅○初三日。以田蛙占。田鸡嘂得哑。低田好禾把。田鸡嘂得响。田内好牵浆。上昼嘂。上乡熟下昼嘂。下乡熟。终日嘂。上下齐熟。唐诗云。田家无五行。水旱卜蛙声。 论晴雨。卜蚕桑。谚云三月初三晴桑上挂银瓶。三月初三雨。桑叶成苔脯又云雨打石头斑。桑叶钱价难。雨在石头流。桑叶好餧牛言蚕损。叶无用也又云。清明之日午前晴蚤蚕大旺不须惊。午后晴明晚蚕好。夜雨麦烂蚕胥稿。 家塾事亲曰朔日值清明。竹木再荣。值谷雨岁时大豊。有雷雨主旱。月内月食。主米贵。月内无三卯。宜麻麦。又宜豆。月内虹见主九月米贵。鱼盐百倍。三月雷不鸣。秋多盗贼。 雨雹。上威大猛。 上巳即三日。阴雨。主桑贱。天晴主桑贵。 三月月食。兵起。 月无光水灾。月食。丝绵米皆贵。人饥。 日食。米贵人饥。 初三日食大人忧。丝帛贵。 朔日风雨。民疾虫生。晦日雨。麦不熟 博雅云。三月风不衰九月无霜降。 梅实占秫。曰。树无梅。手无杯。 三月雪。经日不消。秋禾不成。米贵三倍。人相食。大臣忧。○三月一日至三日。当雨不雨。秋多大雾。道有饥死人。七日当雨不雨。谷贵。九日至十五日。当雨不雨。兵在外者罢○三月一日雨井泉空。二日雨。泽无余。三日雨。水旱不时四日雨变易池五日雨沟渎滂六日雨。坏垣墙。七日雨。决堤防。八日雨。乘船行。九日雨。难可量。清明前后有水而浑。主高低田禾大熟。四时雨水均调。谷雨日雨。主鱼生蚊死。谚云。一点雨。一个鱼。一点雨。打三蚊。○十六日西南风。主大旱。或云上乡人见此风。即悬百文钱于檐下。风力能动。则举家失声相吊。言风愈急愈旱。故有撩起已浸谷种之说。 寒食即清明前二日。吴人专尚此日墓祭。谓之扫松。取介子推故事。其日多值风雨。谚云。雨打墓头钱。今年好种田。 图经云。池阳上巳日。妇女以荠花点油。祀而洒之水中。若成龙凤花卉之状。则吉。谓之油花卜。

  月令采奇卷之二

  晋江县学司训粤人李一楫纂

  师匪莪何乔远

  友邦(王□)?韦国贤

  申甫郑维岳

  叔贤唐时兴

  仲先陈文进

  季弢黄文绍

  舅悌何九云仝校阅

  夏季总叙

  何谓夏礼记曰。南方曰夏。盖南为长物之方。鹖冠子曰。斗指南。天下皆夏。汉律历志曰。南。任也。阳气于时。任养万物也。邵子曰。夏。大也。又假也。天地宽假万物以仁使长大也。邹子曰。南方为夏。夏。兴也。万物莫不兴起。蕃殖充盈。乐之至也。夏三月。日行南陆。循赤道。曰日德。其气阳。阳生火。立夏火相。夏至火旺。盛德在火。万物以长。天地气交。使华成实。谓之蕃秀。故夏为长物之府。配以圣人之诗。而五帝之世如之。其天曰昊天。其时之总名曰朱夏。曰炎夏。曰三夏。曰九夏。曰纁夏。曰长嬴。节曰炎节。又曰朱明节。景曰夏景。曰炎景。曰畏景。风曰炎风。曰熏风。曰黄雀风。雨曰纬雨。曰绵雨。曰灌枝雨。草曰茂草。曰离草。木曰茂木。曰密树。曰连阴。林曰茂林。曰蔚林。禽曰阳鸟。其日干曰丙丁。其支巳午。其帝炎帝。执衡司夏。其神祝融。乘离相功。五音属征。其色赤。其数七。其性礼。其情怒。其臭焦。祀先灶。祭先脾。夏三月同也。当夏时。明王禁无遏水。达名川。塞大谷。动土工。射鸟?。夏不禁。则草木不荣。此时火旺。心属火中有七孔三毛。为肝之子。为脾之母。舌为宫。耳为窍。卫生君子。当顺时调摄。须澄心和气。养神。外绝声色。内薄滋味。宜增辛减苦。忌心火旺而克肺金。所以养肺也。心气热。当呵以疏之。

  金匮要略曰。夏月不可食心。恐死气犯我灵台。盖夏三月。六气一十八候皆正长养之令。是谓□秀。此时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食冷。莫食□茄生菜。不令大饱。当节肥腻。不得于星月下露卧便睡。使人扇风取凉。及汗身当风而卧。风入腠里。其患最深。头为诸阳之总。尤不可风。夏三月。每日梳头须一百二十下。不得梳着头皮。当在无风处梳。自然去风明目。 养生杂纂曰。老人气弱当夏之时。纳阴在内。以阴弱之腹。当肥冷之物。则多成泄泻。一伤真气。卒难补复。 参赞书曰。日色晒熟石上凳上。不可便坐。搐热生豚疮。冷生疝气。人自大日色中晒回。切不可用冷水洗面。恐损目。伏热在身。不得饮冷水。及以冷物激身。能杀人。 养生论曰。夏日不宜大醉。清晨宜吃炒葱头酒一二杯。令人血气通畅。又云。命门在肾。夏月精化为水。肾方衰绝。不宜房色过度。以伤元气。 千金异方曰。夏三月遇丙丁日。忌夫妇容止。夏至后。秋分前。日食忌饼霍油酥之属。

  养生论曰。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不可一于热也。宜禁热汤。禁食过饱。禁湿地卧。并穿湿衣。亦禁食冷物。食冷大多。则秋患赤白痢疾。兼疟疾。 内经曰夏季不可枕冷石。并铁物取凉。大损人目。 夏日欲求不热。须食玄冰丸。飞霜散。及六壬六癸之符。幼伯子。王仲都二人。皆用此方也。

  五行统论生旺。

  孟夏。金生。 木病。 火临官。 水土绝。

  仲夏。金沐浴。 木死。 火旺。 水土胎。

  季夏。金冠带。 木墓。 火衰。 水土养。

  五行分阴阳生旺

  孟夏庚金生。  辛金死。  甲木病。

  乙木沐浴。 丙火戊土临官。 丁火巳土旺。

  壬水绝。癸水胎。  仲夏。庚金沐浴。 辛金病。 甲木死。  乙木生。 丙火戊土旺。

  丁火巳土临官。 壬水胎。癸水绝。 季夏。庚金冠带。 辛金衰。 甲木墓。  乙木养。

  丙火戊土衰。 丁火巳土冠带。 壬水养。癸水墓

  四月令

  孝经纬曰。谷雨后十五日。斗指巽。为立夏。言物至此皆假大也。太阳尚在酉。躔大梁之次。表影长四尺五寸八分。后十五日。斗指巳。为小满。言物长于此。小得盈满也。太阳过申。躔实沈之次。表影长三尺五寸八分。日月俱会于实沈。小满为四月中气斗指巳。故月建巳。从四月中气而定建也。巳者何。汉律历志云。巳藏于巳。史云巳者。言阳气之巳尽也。说文巳也。四月阳气巳出。阴气巳藏。万物见。成文章也。晋乐志曰。巳。起也物至此而毕尽起也。命曰孟夏。曰初夏。曰维夏。曰首夏。曰始夏。又曰农节。曰农月。曰除月。曰余月。曰乏月。盖言冬谷既尽。夏麦未登。宜赈乏绝。救饥贫。九族不能自活者救之。无固蕴蓄而忍人贫。贪货殖。忘种福之利。君子不取也。又曰阴月。曰正阳。曰朱明。曰余月。曰太荒落。曰跰迹。曰麦秋。是月也。龙见而雩。和风扇物。六阳用事。月卦名干。干者。健也。阳之性。天之象也。节卦名巽。巽。顺也。律应仲吕。白虎通曰。吕。拒也。言阳气将极。阴气伏中以难之也。晋乐志曰。吕。助也。阴助阳以成功也。八音属木。八风清明。日躔毕。西方之宿。晋之分野。昏翼中。旦婺女中。立夏节五日。蝼蝈鸣次五日。蚯蚓出。后五日。王□生。又曰赤箭生。小满气五日。苦菜秀。吴葵华。次五日。靡草死。后五日。麦秋至。天子居明堂左个乘朱辂。驾赤(马□)。载赤旗。衣赤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器高以觕。当立夏日。夜漏未尽五刻天子率三公九卿大夫。迎夏于南郊。还乃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悦。命太尉赞俊杰。遂贤良。举长大。行爵出禄。必当其位。?长增高。无有坏隳。毋起土工。毋发大众。毋伐大树。天子始絺。命野虞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劝民命司徒循行县鄙。命农勉作。毋休于都。驱兽无害五谷。毋大田猎。农乃登麦。天子以彘尝麦。先荐寝庙。又聚蓄百药。断薄刑。决小罪。出轻繁。蚕事始毕。后妃献茧。乃收茧税。以桑为均。贵贱长幼如一。以终郊庙之服。傥行秋令。则苦雨数至。五谷不滋。四鄙入保。行冬令。则草木蚤枯。后乃大水。败其城郭。行春令。则蝗虫为灾。暴风来格。秀草不实。

  四月逐日杂记

  此月当开冰。○初一曰四始日。南方七宿降。 当祀灶。 裕陵英宗周后忌日。弘治十七年。○初二。孟夫子生。时周烈王四年。见山东志。 又太虚元君诞。○初四日。文殊菩萨生。 天帝游东井。 玄天辰时下降。 善才童子出参。狄梁公生。○初六。仁祖淳皇帝忌日。 太素三元君朝真。○初七。南斗。北斗。西斗帝君下降。 是月丁巳日。宜祀灶。祀灶。祭先炊也。灶神每月晦日上天言人罪状。大者夺纪。小者夺算。○初八日。怀让禅师生。 葛孝先真人生。 殷虚鉴真人飞升。 释迦文佛生。岁华记丽云。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八日。迦维国王。生太子。从母右胁出。生下沐浴。故曰沐佛日。亦见纲鉴。 佛运统纪云。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八日中。天竺国。净饭王妃。摩邪氏生太子悉达多。三十五岁。于菩提场中。证无上道。号佛世尊。以周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于拘尸那城。婆罗双树间涅盘。大慧禅师浴佛赞云。今朝正是四月八。净饭王宫生悉达。吐水九龙天外来。捧足七莲从地发。 佛池论云。天神降西方迦维国净饭王宫。摩邪夫人剖右胁而生太子。 玄枢经云。系周庄王九年四月八日生。又云周以子为正。所云四月。即今之二月。所记王号年数。与纲鉴佛运弗同。姑俟博物君子。 刘敬宣。四月八。见人灌佛。乃下头上金镜。为母灌像。因悲泣不自胜。桓序见而叹息。谓其父牢之曰。卿此儿。既为家之孝子。必为国之忠臣。 云笈七签曰。是日忌远行。宜清心斋沐。必膺福报。摄生月令曰。初九与二十五日。忌裁衣交易。○初十日。同天节。宋神宗生。○十一日。上帝酷杀日。而此月癸亥日亦是不宜会客。宜斋戒。○十二日。元宗法师生 泉州清源洞裴仙生。○十三日。干龙节。 三皇帝君降。 昭陵孝懿庄皇后忌。嘉靖卅七年隆。庆李后忌。○十四日干元节。吕纯阳演正警化真君生。真君讳岩。字洞宾。时真元十四年。 宋仁宗亦此日生。○十五日。东华洞天。正阳真人。汉锺离仙翁诞。 又云洞宾飞升。 张法乐仙升日。 荆楚岁时记曰。四月十五日。天下僧尼就禅剎挂搭。谓之结夏。又谓之结制。孟夏乃长养之节。在外行。则恐伤草木昆虫。故九十日安居不出。释苑宗规云。祝融在候。炎帝司方。当法王禁足之辰。正释子护生之日。至七月十五始放。谓之解夏解制。禅苑宗规云。金风渐渐。玉露瀼瀼。当皇觉解制之辰。是法岁周圆之日。○十七日。翊圣真君降。 成祖文皇帝诞。 龙神会于太白。○十八日。北极紫微太帝诞。碧霞元君诞。至圣先师孔子卒。按鲁史。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十八日。己丑。先师孔子卒。注云。四月无己丑。系乙丑。今时历亦载孔子四月己丑卒。丁丑葬。则鲁史近是。○二十日。小分龙日。 龙神会于太白。○二十一日。普贤菩萨生。○二十二日。南无月宫千手千眼观世音示现。○二十四日。升明三年。天坠玉玺于嵩山○二十八日。天休节。 药王菩萨生。 冯氏口谭曰。衣服用花椒收卷便不生蛀或用出矼蓝布包亦可。风领暖耳。包藏瓮中。蜜封瓮口。毛决不脱。 又云四月未霉雨时。开阁晒书随即闭门。放七里香。或樟脑于中。则不生蠹 月令纂要曰。此月于养鱼池中。纳一神守。则鱼不走。神守。鳖也。养鱼经曰。鲤鱼善飞。神守善守。 司马温公。一日令老兵卖所乘马。语兵云。此马夏月有病。售者当先语之。老兵窃笑其拙。不知贤人君子。立心不欺。类如此。 西京杂记曰。是月天道西行。作事出行。宜向西吉。月厌在未。月杀在辰。天德在辛。月德在庚。月合在乙。月空在甲。甲乙庚上。宜修造取土。生气在卯。坐卧宜向正东。所用时日。不宜用巳字。犯月建不吉。

  调摄

  孙真人曰。四月肝脏已病。心脏渐旺。宜增辛减苦。以补肾助肝。调养胃气。勿受西北暴风。勿接阴以壮肾水。当静养以息心火。勿与□接以宁神。 立夏四月节。运主少阳二气。手厥阴。心胞络风木。每日寅卯二时。闭息瞑目。反换两手。抑掣两膝。各五七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小满四月中。运主少阳三气。手厥阴。心胞络风木。每日寅卯二时正坐。一手举托。一手按拄。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千金月令曰。此月宜服暖。宜食羊肾粥。宜晚卧蚤起。感受天地精气。令人长寿。 又曰。饮酒不宜大醉。勿食大蒜。恐伤人。勿食诸献物心。 白云杂记曰。勿食鸡肉。及雉鸡肉。恐生肉疽在胸臆间。男子败阳。女人绝孕。能生虚劳之气。勿食蛇鳝。损神害气。勿食生蒜。伤人神。损胆气。 此月勿食胡葱。令人气喘多惊。初五忌食生菜。 立夏至九月。勿食隔夜汤水肉菜等物。生恶疮。勿用隔宿水洗面漱口。损神。 内景经曰。是月宜食莼菜鲫鱼羹。可以开胃。 冬至糕。每留一二片。悬于梁上。到立夏日。取水浸煮令软。分家众食之。一夏不至冒暑。 夏三月。每朝空心吃小葱头酒一杯。令血气通畅。○十八日。谓之天仓开日。宜入山修道。其日宜食补肾助肺之物。调和胃气。无失其时。 夏三月丁巳戊申己巳。丑未辰日宜炼丹。○初四日。日未出时沐浴。令人无讼。○初七日。沐浴。令人大富。○初八日取枸(木巳)煎汤沐浴。令人光泽。不病耐老。○初九日暮时沐浴。令人长命。 灵宝经曰。初二。十六。十八。十九日。拔白生黑。 夏三月。宜忌暴怒。怒则气不得泄。若多怒则伤。秋必为疟疾。 初八日。不宜远行。宜安心静念。沐浴斋戒。必得福寿。 是月勿暴露星宿之下。能成疾。勿露卧。令皮肤厚成癖。或成面风。凡卧头须向东。有所利益。 立夏日。服飞霜散。或六一散。暑不能侵。勿枕冷器铁石等物。令人眼昏。 【 治喉疾。白殭】 。生颖川平泽。今所在养蚕处皆有之。蚕用自殭死白色而条直者为佳。四月取。勿令中湿。湿则有毒。不可用。用时仍去绵丝及子。炒过医家用治中风急喉痹欲死者捣节细末。以生姜自然汁调灌之。下喉立愈 保命诀曰。立夏日。夫妇不宜交合 孙真人曰初八。十六。忌嗜欲。犯则寿夭且此月不宜入房。避纯阳用事之月也。夫妇戒容止犯者减寿。朔望日各减十年晦日减一年。上下弦各减五年庚申甲子本命。减二年。○初八日。万神善化犯者失瘖。其夜善恶童子下降。犯者血死。二十八日。人神在阴。切宜戒之 夏三月有犯风毒脚气者。因肾虚而得。人生命门。属右肾夏月肾气衰绝房色过度。即伤元气而损寿。卫生君子慎之

  占候

  汲冢周书曰。立夏节蝼蝈不鸣。水潦淫漫。蚯蚓不出。嬖夺正后。王□不生困于百姓小满气。苦菜不秀。贤人潜伏。靡草不死。国纵盗贼麦秋不至。是谓慝 立夏日晕。有则主水。 日食大臣忧。天下旱疫。牛无食。六畜死 此月月食。主大旱。人饥。 月无光。大旱。 月无三卯。麦不收。 四月初四云雾雨。米谷贵来 人叹苦朔日值立夏。主地动。值小满。主凶灾。大风雨主大水小则小水。晴主旱。又曰。此日雨。主有重种两禾之患。 又曰。朔日风雨。麦恶米贵。晦朔大雨。大蝗虫灾。 博雅云。四月雷不见。十月蛰虫行。四月雷不鸣。上人令不行。 夏甲子庚辰辛巳雷蝗死○初八日。看晴阴占水旱。最宜密云不雨。谚云。四月八晴多。高田好张铺。四月八睛寡。(鱼占)鱼到灶下。四月八若乌漉秃。不论上下一齐熟。四月八日大雨施。一年豊熟花果稀。 夜雨损小麦。新面必致碎燥难为打切。谚云。小麦不(打去丁改自)神与鬼。只怕四月八夜雨。十三日占同初八○十四日晴。主岁稔。谚云有利无利。但看四月十四。○十六日。看月占水旱。上蚤无云红色主大旱。迟而色白。主水夜深。主大水。有云。主草多。云黑。主有蟹。谚云。有谷无谷。但看四月十六又云。月上蚤。低田收稻好。月上迟。高田剩者稀。 田家五行云。二十日小分龙。晴分懒龙主旱。雨分健龙。主水。东南上下皆大熟。西北风。分白龙。主大水东北方分青龙主小水

  文林广记云。立夏 【 大晴】 。其年必旱。东风来。雷电多。南风来。岁安年豊。西风来。众人不安。北风来。泉涌地动。○初八十九。二十三日。乃诸神会犬日。午后三刻有恶风。

  万宝全书云。立夏日巳时东南有青气。年豊。如无岁多灾。十月应之。 常以立夏夜观老人星。其星明朗。天下大稔大暗不收。半明小收。 四月虹见主米谷贵。星隳有大兵起雨雹民饥不安。秋禾伤。臣专命。甲申至己丑雨。籴贵。甲寅乙卯雨。夏谷贵。庚寅至癸巳雨。籴贵。 四月内。日宜暖夜宜寒。免大水。谚云日暖夜寒。东海也干热必有大水

  五月令

  孝经纬曰。小满后十五日。斗指丙。为芒种芒种者。言有芒之谷。可播种也。太阳尚在申。躔实沈之次。表影长二尺五寸九分。后十五日。斗指午为夏至。至。极至也。言万物于此假大而极至也。夏至日。则斗南中绳。阳气极至阴气始至。日行北至。故曰夏至。其酷热也为刑。盖是时。阴始起。反太热者何。阴气始起。阳气悉推而上。故大热耳。太阳过未鹑首之次。表影长一尺六寸。又曰五寸。日月会于鹑首。日道敛北。去极弥近。其影弥短。影短极。夏乃至焉。夏至为五月中气。斗指午。故月建午。从月之中气而定建也。午者何。志咢布于午。史午者。阴阳交故曰午说文午。牾也。什名午。仵也五月阴从下而上阳冒地而出。阴气与阳相仵逆也。乐志曰。长也。大也。言万物皆长大也。命曰仲夏。曰仲暑。曰郁蒸。曰皋月。曰龙御。曰敦牂。曰启明。曰一阴月。风曰落梅风曰麦信风。曰景风。亦曰黄雀风。雨曰黄梅雨桐花雨。水曰麦水。曰黄水。是月也。一阴生阴阳争。死生分。日长至而复短月卦名垢。姤遇也。以阴遇阳以柔遇刚之象。气卦离离为火。文明之象。律应蕤宾。蕤。下。宾。敬也。言阳气上极。阴气在下。宾而敬之也。八音属丝。八风景。日躔井。南方之宿。秦之分野。昏亢中。旦尾中。芒种节。螳螂生。次五日。鵙始鸣。后五日。反舌无声。夏至气鹿角解。次五日。蜩始鸣。后五日。半夏生。木堇荣。天子居明堂大庙。乘朱辂。驾赤(马□)。载赤旗。衣赤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器高以觕。命乐师修琴瑟笙竽。祭地于方泽。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时则农乃登黍。天子以鸡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令民毋刈蓝。无烧炭。无暴布。门闾无闭。关市毋索。挺重囚。益其食。游牝别群。则絷腾驹。班马政。百官静事。毋繁刑。以定晏阴之所成。午火旺。则金衰。戒无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景风用事。当爵有德。而封有功傥行秋令。则草木零落。果实蚤成。行冬令。则雹霰伤谷。道路不通。暴兵来至。行春令。则五谷晚熟。首种不入。

  五月逐日杂记

  初一日。天帝游东井。 太上老君。传三天正法付张天师。 王仲节真人飞升。东方朔生日。 此日属钱财主日。宜入财。不可出财。○初五日。玄天上帝午时下降。 温元帅生日。万回和尚生日。曰端午节。端阳节。天宁节。地腊节。沐兰节。午时曰天中节。此日刻菖蒲为小人。或为葫芦形。带于身。为艾虎悬于门。以禳毒气。以五色丝。结合劝索系臂。以辟兵及鬼。曰长生缕。续命缕。辟兵缯。五色缕。又名条达百索。织组杂物。以相赠遗。及日月星辰鸟兽之状。文绣金缕帖画。贡献所尊。 抱朴子曰。五日作赤灵符。着心前。谓之辟兵符。食益智粽。其粽名甚多。形制不一。有角棕。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平进粽。菜粽。角黍粽。九子粽。又曰角黍。盖取阴阳尚包褁而未分之象也。又有滴粉团。干团。水团。白团之异。京师以端午为解粽节。 荆楚岁时记。以艾结人形。悬于门户。以辟邪气。常念游光厉鬼四字。则邪鬼辟。 此日为竞渡戏。谓屈原沉汨罗。人伤之。并以舟楫拯之。其舟曰飞凫。曰水马。曰水车。竞渡是其遗俗。又云曹旴女曹娥。父能弦歌为巫。安帝二年五日。于县江泝涛迎波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缘江号哭。昼夜不绝声。七日投江(上不下见)父尸而死。人皆以舟救。 太平御览曰。五日忌盖屋。风俗通云。五月盖屋。令人头秃。又不宜曝床席荐。 异苑曰。新野庾实。于五日曝席。忽见一小儿死于席上。俄失所在。其后实子亦亡。遂以为忌。 便民图曰。五日祀五瘟。不用腥。并揭门符。能祛邪。 杨公忌曰。五日不宜问疾。亦不宜见一切血物。 家塾事亲曰。五日五更时。使人堂中向空扇。一人问云。扇甚么。荅云扇蚊子。凡七问七荅乃巳。则一夏无蚊。○五日用熨斗烧一枣。置床下。辟狗蚤。○五日午时。以朱砂写荼字。倒帖。蛇蝎不敢近。 便民图曰。五日书仪方二字。倒帖柱脚上。辟蛇虫。 又于午时望太阳。写白字。倒帖于四处柱上。则无蝇。 此日天神朝玉帝。 时序杂录云。幼男女皆悬臂符。妇人插钗头符。饮菖蒲酒为节。谓能辟瘟。 汉礼仪志云。五日朱索系桃柳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 千金方曰。五日。日未出时。取向东桃枝刻作三寸木人。着衣带中令人不忘。又此日取鳖爪骨。着衣领中。令人不忘。 法天生意云。此月戌日。或子日。取引东桃枝二寸枕之。亦验。 琐碎录曰。午时将灯草浸油。望太阳嘱曰。天上金鸡。吃蚊子脑髓。念七遍。吸太阳气。嘘灯照蚊。蚊尽去。岁时杂记端午都人画张天师像以卖。又为泥塑像。以艾为须以蒜为拳。置门上以辟邪。苏子由帖子云。大医争献天师像。瑞露常萦尧母门。 续齐谐记。屈原五日。投汨罗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至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尝见祭甚善。但所遗。苦为龙蛇所窃。今若有遗。可以栋树叶塞其上。仍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栋叶。皆汨罗遗风。 此月初五日。宋徽宗生。孟尝君生。萧史生。王凤生。胡广生。晋将军王镇恶生。文学则崔信明生。孝子则纪迈生。王绰生。张嘉生。田特生。 大明会典。国朝之制。文武官军校等。在京者。端午赐衣服。升朝官。每岁端午。赐时衣服。夏至日。 皇帝祭 皇地袛于方泽。配以 太祖 上躬行三献。其从祀五岳。五镇。基运翊圣神烈。天寿纯德。诸山。四海四渎诸水。诸侍臣分献。端午节。文武百官。俱赐扇。并五彩寿丝缕。若大臣经筵官。或别赐扇及彩丝绦。艾虎诸物。各以品级为等。○初七日。泰陵孝宗敬皇帝忌日。弘治十八年。○初十日。 孝陵太祖高皇帝忌日。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一日。上帝酷杀日。而此月壬子。亦是。不宜会客。宜斋戒。 又龙王朝 玉皇日。○十二日。献陵仁宗昭皇帝忌日。洪熙元年。 此日曰宁贶节乃 天真上圣示现之辰。○十三日。天神朝玉帝日。○敕封伏魔太帝关爷诞。又曰龙生日。○又曰竹醉日。竹迷日。栽竹多茂盛。或阴雨则鞭行。明年笋茎交出。然竹有雌雄。种当取雌竹多笋。自根而生一节发者为雄。二节发者为雌。○十四日。南斗星君降。○十五日。南极老人星降。老君降现鹤鸣山。 药王常真人升仙。此日。不宜裁衣交易○十六日。刘安中真人升仙。 又天地交合日 仪礼志曰。夏至日浚井。能改水。可去瘟疫。 风俗通云。夏着五彩辟兵。题曰游光厉鬼。知其名。则免瘟疫。○十八日。毗陵道士杨文广。踏白石升天。○十九日。北斗出游保德真君降。 天神朝玉皇日。○二十日大分龙。○二十一日。天申节。宋高宗生。○二十二日。中明王生。○二十五日。太平真君升仙。此日不宜裁衣交易。○二十六日。昭陵穆宗庄皇帝忌。日。隆庆六年。○二十九日。天神龙王朝 玉皇日。池州风俗。谓此日与晦日。皆为分龙节。此日雨。后月必有大水。 晋书。陶潜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自谓羲皇上人。 千金月令曰。此月取浮萍阴干。和雄黄些小烧烟。可去蚊。五月五日。为地腊者何。五帝以此日。校定人官爵。血肉盛衰。外滋万汇。内延寿年。纪录长生。是日可谢罪请祷。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甄彬有行业。尝以苎质人。及赎。中有金五两。送还人。人问故。彬曰。五月披裘负刍。岂有余金者。仕梁为录事参军。 玄枢经曰。是月天道西北行。 作事出行向西北吉。月厌在午。月杀在丑。天德在干。月德在丙。月合在辛。月空在壬。丙辛壬上。宜修造取土。生气在辰。坐卧宜向东南。用时日。不宜用午字。犯月建不吉。

  调摄

  孙真人曰。五月肝脏气休。心脏正旺。宜减酸增苦。益肝补肾。固密精气。蚤卧蚤起。君子斋戒。处必揜身。止声色。薄滋味。节嗜欲。定心气。盖当阳极阴生之际。正养神葆寿之辰。值阴阳分争之时。是斋戒恬养之日。 芒种五月节。运主少阳三气。手少阴。心君火。每日寅卯二时。正立仰身。两手上托。左右力举各五七度。定息叩齿。吐内咽液如数。夏至五月中。运主少阳三气。手少阴。心君火。每日寅卯二时。伸手乂指。屈膝换踏。左右各五七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保生心鉴。五月属午。火旺金衰。古人于是时。独宿淡味。兢业保养。勿居湿地。以招邪气。可居高明远眺。可入山林避暑。 七签曰。初一取枸(木巳)煎汤沐浴。令人不老不病。 保生月录曰。五日取萤火二七枚。燃白发。能转黑。 此月甲子。勿食一切兽肉。大吉。○初九日沐浴。令人长寿。○十一日。天仓开。宜入山修道。 食物本草。韭菜除热下气。益阳止泄。春食香。夏食臭。冬食动宿饮。五月食昏人乏力。不可合牛肉食。酒后忌。○十六日宜拔白。 千金方曰。苋菜通九窍。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热。杀蚘虫。久服益气力。不饥轻身。五月食则动气烦闷。与鳖同食。生鳖瘕。 马齿苋。孕妇食之易产。久服。长年不老。又主 【 消三】 十六种风结疮。煮汁澄清。入蜡成膏。涂之。及传杖疮。立效。但要五月采制。 济世良方曰。五月勿多食茄。损人动气。魂魄不安。马肉。五月食伤神气。自死者害人。下痢人食加剧。五月勿食鲤鱼。多发风热。条鲤当去脊上两筋。及黑血。沙石溪中者。毒在脑。勿食头。驴肉。益志轻身。五月食。则伤神。 五月食未成核果。发痈疽寒热。杨梅多食。伤热。损齿及筋骨。李不可与蜜及雀肉同食。损五脏。桃不可与鳖同食。浴水成淋病。枇杷和炙肉熟面同食。患熟毒。 食甜□。动痼疾。多食阴下湿痒生疮。发虚热。破腹。发黄疸动气。解药力。深秋下痢难治。沉水双蒂者。俱杀人。患脚气者食。永不愈。与油饼同食。发病。 此月勿下枯井。及深阱。多毒气。 仙经云。甘菊茎。五月五日采。阴干。治头风眩热。又白菊茎。亦五月采。常服。其头不白。 千金月令治疟。桃仁一百。去皮尖。研为泥。勿着水。入黄丹三钱。丸如桐子大。发日。面北温酒下三丸。井水亦可。端午日合。勿令鸡犬妇人见。大效。

  长生要论。芣苡。即车前子。五日采。阴干服。轻身耐老长生。 治瘟疫方。五日用葱白连须十根。切碎煎汤。入醋少许。乘热饮之。衣盖汗出即解。 治喉闭乳蛾方。五月五日。七月七日。采楮桃阴干为末。井水花服二钱。神效。 治心痛方。五日取独头蒜伍个。和黄丹二两。捣烂。丸如鸡头子大。晒干。心痛者。以醋磨一丸服。神效。 又方。五日采小蒜曝干。治心烦痛。解诸般毒。治小儿丹疹。 吕公曰。五日午时。于韭菜畦上。面向东不语。取蚯蚓泥藏之。遇骨鲠。用少许。擦咽喉外皮。即消。 治忽慢惊风。五日取蚯蚓数条。用竹刀中分截断。看跳急者放一处。慢者放一处。研烂朱砂。分作二项。各研匀为丸如绿豆大。急跳治急惊。慢跳治慢惊。每服七丸。薄荷汤下。 救民方曰重五重六重九日。采稀莶草。去根花子。用叶茎。入甑九蒸九晒层层洒酒。与蜜蒸。研为末。作丸如皂角子大。每服五七丸。米汤送下。能明目。白发转黑。 自夏至到九月。忌食隔宿菜。勿食肥浓。忌用隔宿水洗面漱口。 万氏家抄曰。五日采马齿苋。加苋菜晒干。等分为末。产妇服之易产。

  是日取鲤鱼枕骨烧灰。治久痢如神。 纂要曰。此日午时取艾。可治百病。十五日夜半子时。乃天地交合之辰。世人夫妇。于此夜交合者。三年内俱亡。道家又以十六为天地交合。夫妇当异寝。盖夜半子时。虽属十五。亦十六之首时。谓之十六亦可。 保命诀曰。夏至日。夫妇不可合阴阳。大凶。以后丙丁日亦当戒。 三元参赞曰。五月名为恶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此九日。谓之九毒日。夫妇宜戒容止。犯者不过三年。朔朢日。各减十年。晦日。减一年。初八日上弦。二十三日下弦。各减五年。庚申。甲子。本命。各减二年。二十八日。人神在阴。减一纪。夏至减四年。卫生君子。尚慎旃哉。

  占候

  汲冢周书曰。芒种日。螳螂不生。是谓阴息。鵙不始鸣。令奸壅隔。反舌有声。佞人在侧。夏至日。鹿角不解。兵革不息。蜩不始鸣。贵臣放逸。半夏不生。民多厉疾。 易通卦验曰。离。南方也。主夏至。其日日中赤气出值离。此正气也。气出右。万物半死。气出左。赤地千里。 夏至观云气。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豊年。 夏至日星坠。大兵起。 夏至逢丁卯日。下雨五寸。主秋米贵五倍。 夏至日。不要日晕。有晕有水。无晕无水。 夏至日得雨。其年必豊。谚云。夏至日下雨。一点值千金。 法天生意云。夏至前雨。蟹上岸。夏至后雨。水到岸。 岁时记云。夏至在五月初二三。主米贵。在上旬米贱。中旬大豊。米大贱。末旬大歉。米贵。 谚云。夏至端午前。坐了种田年。言雨水调也。 四时占候。夏至日南风。大熟。西南风。六月内水横流。西风。秋大雨。西北风。伤百物。北风山水暴。东北风。主米贵。东风。八月人病。东南风。伤百果。至后半月。谓之三时。首三日为头时。 次五日为中时。又次七日为末时。时雨最怕在中时前二日来。谓之中时头。必大凶。若到末时。纵有雨亦善。 末时尽处得雷。谓之送时雷。主久晴。谚云。迎梅雨。送时雷。送去了。并不回。 田家五行云。梅里雷。低田柝舍回。言必浸也。 立梅。芒种也。夏至前。芒种后。为黄梅雨。 陈卓之云。五月日食。大旱大饥。兵起东北。来牟死。六畜贵。 京房占。五月月食旱。六畜贵。虫灾。 五月月无光。有大灾旱。 雷不鸣。大臣猝死。五谷减半。五月雨雹杀鸡犬。妇人任事。臣不用命。民不安。五月朔日风雨。牛贵人饥。又主来年三月多雨及来年春米贵。又云。天雨五朔。不出一年。民大饥。蝗虫起。谚云。一日值雨。人食百草。一日晴。一年豊。雨则歉。十日得辰。蚤禾半收。十一日得辰。五谷不收。朔日值芒种。六畜灾。值夏至。冬米大贵。东风终日。米大贵。○二十日曰大分龙晴分懒龙。主旱。雨分健龙。主水。东南风。黑龙。主旱。正南风。赤龙。主大旱。西南风。黄龙。主上下大熟。西北风。白龙。主大水。东北风。青龙。主水。

  六月令

  孝经纬曰。夏至后十五日。斗指丁。为小暑。小暑者。就六月朢前。热犹未甚者言也。太阳尚在未。躔鹑首之次。表影长二尺五寸九分。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大暑者。就六月朢后极热者言也。大阳在午。躔鹑火之次。表影长一尺六寸。日月会于鹑火之次。大暑乃六月中气。斗指未。故月建未。从此月中是气而定建也。未者何。志。昧薆于未。师古曰。薆。蔽也。什名未。昧也。日中则(日亥)。向幽昧也。乐志又曰。未。味也。言万物皆成而有滋味也。命曰季夏。曰长夏。曰长烈。曰遯月。曰伏月。曰且月。曰末垂。曰狙暑。曰协洽。又命长烈。是月也。二阴渐长。月卦名遯。遯。避也。阴渐长而阳当避也。律应林锺。林。众也。锺。聚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也。日躔柳。南方之宿。周之分野。昏心中。旦奎中。小暑节。温风至。次五日。蟋蟀居壁。后五日。鹰乃学习。大暑气。腐草化为萤。次五日。土润溽暑。后五日。大雨时行。天子居明堂右筒。乘朱辂。驾赤(马□)。载赤旗。衣赤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器高以觕。令渔师伐鲛取鼍。升龟取鼋。命虞人入山取材苇。命四监大夫。合百县之秩刍。令民无不咸出其力。养牺牲。以供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以祀宗庙社稷之灵。以为民祈福。命妇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无或差忒黑黄苍赤莫不质良。母作诈伪。以给郊庙祭祀之服。以为旗章。以别贵贱等级之度。是月也。树木方盛。命虞人入山巡木。毋有斩伐。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合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毋举大事。以摇荡乎气。毋发令而待。以妨神农之事。水潦盛昌。神农持功。举大事。则有天殃。初伏荐麦□于祖祢。原蚕有禁。傥行秋令。则丘湿水潦。禾稼不熟。乃多女灾。行冬令。则风雨不时。鹰隼蚤鸷。四鄙入保。行春令。则谷实解落。国多风欬。人乃迁移。

  六月杂记

  初一日。清灵真人降。○初三日。不宜问疾。○初六日。平山瑞岩佛生。 北极府君生。 崇宁真君生。 崔府君生。 太禹王生。 祥符四年。此日天书再降。遂改为天贶节。 道经以此日为清暑日。宜贮神水。制擦牙盐。洗六畜。曝衣服书画等物。仙志戒曰。此日不宜开掘土。○初七日。玄天未时下降。 瑶华帝君生。○初九日。地神朝玉皇太帝之日。○初十日。金粟如来生。亦上帝酷杀日。而是月癸丑日亦是。不宜会客。宜斋戒。 月令曰。此日忌裁衣交易。 夏至后。三庚入伏。四庚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伏者。阴气迫于残阳。伏而未升。又金畏火而伏。乃秦始皇所置。 历忌释曰。四时代谢。皆以相生。春以木代水。夏以火代木。冬以水代金。独秋以金代火。金畏火克。故至庚日必伏。 此日风曰黄雀风。雨曰三时雨。濯枝雨。 汉官旧仪云。伏日厉鬼横行。宜静日闭门养真。不干它事。故陈晓伏日闭门谢客。其诗曰。平生三伏日。道路无行车。闭门辟暑卧。出入不相过。传戒诸高明。热行宜见诃。

  四民月令曰。初伏荐麦果于祖祢。 荆楚岁时记。伏日进汤饼。名曰辟恶。 四时纂要曰。三伏日不可嫁娶。犯者夫妇俱伤。 开元遗事。杨国忠子弟。思以奸媚结纳朝士。伏日取冰。令工人镂为龙凤。饰以金环彩带。置镂盘中。送王公大臣独张九龄不受。○十二日曰庆阳节。唐武宗生。○十三日。太乙朝元。井龙王诞辰。 隋高帝仁寿三年。诏六月十三。是朕生日。宜令海内为武元皇帝。元明皇帝断屠。○十四日太乙真君降。 于长文升仙。○十五日西斗降。 东华紫府小阳帝君生。 太虚上真元君。紫微王夫人同降现日。印宗法师。为六祖惠能祝发。海蟾明悟真君上升。冲素真人飞升。 金神生日。 佛啰神生日。○十六日南斗降。 潘真人子真飞升。○十七日。赵广信真人飞升。○十八日。睿宗宪皇帝忌日。正德十四年。○十九日。清净座主。白衣满愿观音示现。○二十日。忌裁衣交易。○二十二日。张元化真人飞仙。○二十三日。马神诞。 南方火神诞。 王大将诞。○二十四日。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诞。○二十五日。天元甲子朝元。 九华安妃紫微王夫人降。 二十七日。晋出帝生。○二十六日。孝宗敬皇后忌。正统钱氏。○二十八日。孝穆皇后忌。成化纪氏。○二十九日。桐柏真人降。 九华真妃降。 二十四日。民间用糕果白鸡乌豆祀灶神。 云笈七签曰。此日忌水陆远行。 济世仁术云。六月热极。用扇扇手心。则五体俱凉。 宋真宗东封。六月放梁固以下进士及第。 祀后土于汾阴。放张师德以下进士及第。固状元梁灏子。师德亦状元张华子。魏野以诗贺之曰。封禅汾阴连岁榜。状元俱是状元儿。 五行志。中和三年六月。浙西天鸣。声如转磨。无云而雨。占曰无云而雨。是谓天泣。 洪武五年六月。句容县民献嘉□二。同蔕而生。礼部尚书陶凯奏曰。祯祥寔由圣德。 上曰。朕寡德不敢当。且木草之祥。生于其土。亦唯其土之人应之。于朕何与。若尽天地间时和年豊。乃王者之祯祥也。 宋思礼。事?母徐孝。会六月大旱。井池涸。母嬴疾。非泉不适口。思礼忧惧且祷。忽有泉出庭。味甘寒。日不乏汲。县人异之。柳冕为刻石。颂其孝感。 便民图曰。六月六日。用井花水淘白盐于水中。作卤用新锅煎作细盐。用之擦牙。吐其擦牙水于掌心洗眼。虽老亦能灯下读书。 玄枢经曰。六月天道东行。作事出行。向东吉。月厌在巳。月杀在戌。天德在甲。月德在甲。月合在巳。月空在庚。甲巳庚上。宜修造取土。生气在巳。坐卧宜用南方。用日时。不宜用未字。犯月建不吉。

  调摄

  孙真人曰。六月肝肾气弱。脾气独旺。宜减肥浓之物。益固筋骨。宜增咸减甘。以资肾脏。凡饮食当温软。不宜大饱。 小暑六月节。运主少阳三气。手太阴。脾湿土。每日丑寅二时。两手踞地屈压。一足直伸。一足用力。掣三五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大暑六月中。运主大阳四气。手太阴。肺湿土。每日丑寅二时。双手踞地。返首向肩。引作虎视。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四时纂要曰。初一日。初七日。初八日。二十一日。沐沐。却病禳灾。○初三日。初四日。拔白。永不生○初六谓之天仓开日。宜入山修道。 千金方曰。是月勿食韭菜。令人目昏。勿食茱萸。勿食生葵。成水癖。勿食羊肉及血。伤人神魂。勿食野鸭鹜雁。恐成血痢。勿食血脾。季月土旺在脾故也。当盛暑时。饮食加意调节。缘伏阴在内。腐化稍迟。又果蓏园蔬。多将生噉。蔬水桂浆。唯欲冷饮。生冷相值。克化尤难。微伤即冷泄。重伤即霍乱吐痢。是以暑月食物。尤要节减。使脾胃易于磨化。戒忌生冷。免有腹脏之疾也。夏月。老人尤宜保扶。若檐下穿隙破窗。皆不可纳凉。此为贼风。中人暴毒。宜居虚堂净室。水次木阴洁净之处。自有清凉。每日清晨。进温平暖气汤散一服。饮食温软。不令大饱。俟饥时复进之。渴用饮粟米温饮。豆蔻热水。生冷肥腻。尤宜戒之。老人气弱。当夏时。纳阴在内。以阴弱之腹。当冷肥之物。则多成滑泄。一伤真气。卒难补复。宜服不热补肾暖药。三伏。用甘草一钱。滑石六钱为末。常饮水。谓之六一散。令人不中暑泄泻 旅途中暑。不可用冷水灌沃。急就道间掬热土于脐中。拨开作窍。尿其中。次用生姜大蒜细嚼。热汤送下。 六七月。地肤子。炒为末。酒调。治积年腰疼。日五六服。 真诰曰。十八日。十九日。拔白。永不生。 农桑撮要曰。是月剩饭。用苋菜盖。过夜不馊。 暑月。候雷霆时。收雨水淘米。炊饭酿酒。名曰霹雳酒。

  真诰曰。二十四。二十八日。拔白永不生。 夏月肉多。食用不尽。欲败者。切作肉条。用香油盐椒等料揉拌。晒干收之。蒸食。 夏月收肉。凡诸般肉。大片薄篦。每斤用盐二两。细物料少许拌匀。频翻动。腌半月。榨去血水。香油拌过。蒸熟。竹签穿晒烈日中。晒干收贮。若收熟肉。须切作大块。每斤用盐半两。腌片时。入陈皮茴香川椒酒醋。量肉多酱少许煮至酒醋干。以筛子盛烈日曝干。 摄生要术曰。二十七日。食时沐浴。令人轻健。其日取枸(木巳)煎汤沐浴。令人光泽。不病不老。沐浴后。切勿当风。 四时纂要曰。是月勿饮山涧泽水。令人患鳖病。 月忌。夫妇戒容止。犯者减寿。朔朢减十年。晦日减一年。上下弦各减五年。庚申甲子本命。减二年。初九日。牛鬼初降。犯者百日中恶。二十八日。人神在阴切宜忌之。

  占候

  小暑之日。温风不至。国无宽教。蟋蟀不居壁。急恒之暴。鹰不学习。不备戎盗。大暑之日。腐草不化为萤。谷实解落。土润不溽暑。物不应罚。大雨不时行。国无恩泽。 六月日食。大臣忧。外国侵。六畜五谷贵。 月食旱。六畜贵。 月无光。六畜大贵。 六月雷不鸣。蝗虫生。冬民不安。 以上四时占。 夏三月不闻雷。五谷不成。人多疾病。风见同五月。 虹见主麦贵 雨雹。大丧大兵起。 夏星坠。大兵起。 朔日风雨。籴贵。晦日同。 望气经。六月三日有雾。岁熟 朔日。值夏至。急备米谷。岁时大饥。值大暑。人殃。值小暑。大水。山崩河溢。遇甲主岁多饥。风雨主米贵。月内虹见。主麻贵。 小暑雨名曰黄梅。转主水。有东南风及成块白云起。主有半月。白棹风主退水兼主旱。无南风则无白棹风。水卒不能退。谚云。白棹风云起。旱魃精欢喜。仰面看青天。头巾落在麻。圻里坡诗云。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白棹风。

  ○初三日有雨难为稻苗谚云六月初三晴。山筱尽枯零六月初三一阵雨。夜夜风潮到立秋。○初六日晴。主收干稻。雨。谓之湛(车丽)雨。主有秋水。 谚云六月不热。五谷不结。老农云。三伏中。正是稿稻天气。又当下壅之时。最要晴。晴则必热故也。谚云。六月盖夹被。田里好张屁。言凉冷则雨必多。水大没田无疑。谚云。伏里西北风。腊里船不通。主冬冰坚。又秋稻秕。谚云。六月无蝇。新旧相登米价平 月内有西南风。主生虫损稻。秋前生虫。损一茎。发一茎。秋后生虫。损了一茎。无了一茎○六月浮云不布。十二月草不丧。○夏秋之交。稿稻喜雨。谚云。夏末秋初一剂雨。赛过唐朝万斛珠。 文林广记云。十九二十七。也合日。卯辰时。有恶风。

  地黄酒方

  肥地黄。竹刀剉细一大升。捣烂。白糯米五升炒熟。曲一升。须六月六日造。右三件。于盆中熟揉令匀。纳不津器中。泥封。春夏三七日。秋冬五七日。满开有一盏绿水。是其精英。宜先酌饮之。余以生布绞取汁贮之。若稀饧。极甘美。常服大能补益人。

  治对喉疮方

  菉豆。令未破阳孩子口嚼绵。以好蜂蜜交合。糊在疮上。立愈。 又方。以山枣核烧炭存性。研末将点灯盏底油带。拌合糊疮。立愈。

  月令采奇卷之三

  晋江县学司训粤人李一楫纂

  师匪莪何乔远

  友邦(王□)?韦国贤

  申甫郑维岳

  叔贤唐时兴

  仲先陈文进

  季弢黄文照

  舅悌何九云仝校阅

  中央土令

  土居中央。寄旺于四时。各分十八日。共七十二日。金木水火。亦各七十二日。土于四时。无在而无不在。无定位。无专气无卦名。而附于辰戌丑未之末。未在火金之间。又居一岁之中。土为火之子。为金之母。故揭中央土一令于未申之间。以完四时五行之序。其日戊巳。其帝黄帝。乘坤艮。执绳司下土。其神后土。其虫裸。其律借黄锺。其音宫。其色黄。其数五。其味甘。其臭香。祀中溜。祭先心。天子居明堂大室。乘大辂。驾黄(马□)。载黄旗。衣黄衣。服黄玉。食稷与牛。其器圆以揜。命令各从四时。此时人身之脾。乃坤之气。土之精也脾。裨也。裨助胃气。为心之子。为肺之母。外通眉阙。口为之官。为消谷之府。如转磨焉。脾不转。则食不消。故卫生君子。宜少思屏虑。不为利争。不与物竞。恬和清虚。顺坤之德。嗜味必节。以全其生。宜食软热之物。以养脾气。切勿食脾。勿食羊血。禁食酸味。以顺其气。逆之则脾肾受邪。土木相克。百病生矣。

  秋季总叙

  何谓秋。礼记曰。西方曰秋。盖西乃收物之方。斗指西。天下皆秋。尚书大传曰。西方。鲜方也。鲜。讯也。讯者。始入之貌。始入何以云秋。秋者。愁也。言万物成象。虞秋至而愁也。又聚也。肃也。万物莫不礼肃。敬之至也。太元经曰。物皆成象而聚也。西之义何。汉律历志曰。西者。迁也。阴气迁落。万物(韦焦)敛。乃成熟也。管子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秋三月。日行西陆。循白道。曰辰德。其气阴阴生金。立秋金相。秋分金旺。故 【 盛德】 在金。万物成实。谓之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万物夏长。华实以成。是收物之府。配以圣人之书。而三王之世如之。其天曰旻。谓愍物之凋零也。其时之总名。曰三秋。曰九秋。□□□□□□□□□□一月三十日为三秋。故三月有九秋也。又曰素秋。曰商秋。曰冥秋。曰高商。曰白藏。曰收成。风曰商风曰商飙。曰凄风。曰高风。曰素风。曰凉风。曰清风。曰蓼风。曰激风。曰悲风。曰迅商。景曰朗景。曰澄景。曰清景。曰明景。曰晨景。辰曰凄辰。霜辰。节曰素节。商节。高节。草曰衰草。白草。木曰衰林。霜柯。曰霜条。曰疏木。曰疏林。其日干曰庚辛。郑氏曰庚之为言更也。辛之为言新也。日之行西从白道。成熟万物。月为之佐。万物皆肃然更改。秀实新成。人因以为日名焉。支曰申酉。其帝少皞。执矩司秋。其神蓐收。乘兑驭物。五音商。其色白。其虫毛。其数九。其性义。其情哀。其味辛。其臭腥。祀主门。祭先肝。秋三月同也。当秋时。禁无赦过释罪缓刑。秋不禁。则奸邪不胜此时金旺肺属金为白帝神。居脏之上。对胸。若覆盖焉。故曰华盖。肺。勃也。言其气勃郁也。六叶两耳。为脾之子。为肾之母。下有七魄。名曰尸狗。伏尸。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辟臭。鼻为之官。大肠为之府。上通至脑。下通至脾。为呼吸之根源。为传从之宫殿。故卫生君子。当审时节宣。养肺以安七魄。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肺金旺。忌克肝木也。肺盛则宜用呬以泄之。无□而哂。惧不祥也。盖秋三月。六气一十八候。皆□收敛之令。人当收敛其心。勿为发扬驰逞。立秋后。稍宜和平调摄。蚤卧蚤起。与鸡俱兴。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金匮要略曰。三秋不可食肺。 养生论曰秋初夏未热气酷甚。不可脱衣裸体。贪取凉风。或令人扇风。夜露手足。此中风之原也。切宜戒之。秋三月。卧时头宜向西。利益不小。 本草曰。入秋小腹多冷。宜用古时砖煮汁热服之。傥痛。用热砖熨肚三五次。即瘥。 书曰。秋气燥。宜食麻以润之。使不躁。禁寒饮食禁蚤服寒衣。又曰。立秋日。不宜沐浴。八月朢后少寒。宜用微火暖足。勿令下冷。 摄生方曰。秋当清晨睡觉时。闭目叩齿三十六通咽下津液。以两手搓热手心慰眼。三秋行此。极能明目。养生书曰。秋谷初熟。不宜与老人先食。食之多发宿疾。 管子曰。秋三月。以庚辛之日发五政。一政曰禁博塞二政曰。无见五兵之刃。三政曰。慎旅农。趍聚收。四政曰。补缺塞坼。修垣墙谨门闾。五政曰。敬时五谷之皆入也。 尚书曰。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大传曰。天子以秋命王公将帅。选士厉兵。以征不义。决狱讼。断刑罚。趍收敛。以顺天道。以佐秋杀。

  五行统论生旺

  孟秋。金临官。木绝。火病水土生。 仲秋金旺。木胎。火死。水土沐浴。 季秋金衰。木养。火墓。水土冠带。

  五行分阴阳析论生旺

  孟秋。庚金临官。辛金旺。甲木绝。乙木胎。丙火戊土病。丁火己土沐浴。壬水生。癸水死。 仲秋庚金旺。辛金临。官。甲木胎。乙木绝。丙火戊土死。丁火己土生。壬水沐浴。癸水病。 季秋庚金衰。辛金冠带。甲木养。乙木墓。丙火戊土墓。丁火己土养。壬水冠带。癸水衰。 三礼义宗云。周祫以秋者何。万物新成。可以奉荐宗庙。故合先祖之神而祭之。所以祫宜在秋也。

  七月令

  孝经纬曰。大暑后十五日。斗指坤。为立秋。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太阳尚在午。躔鹑火之次。表影长四尺五寸七分。后十五日。斗指申。为处暑言渎暑将退。伏而潜处也。太阳过巳躔鹑尾之次表影长五尺五寸五分。日月亦会于鹑尾。处暑。乃七月中气。斗指申。故月建申。从此月中气而定建也。申者何。志云。坚于申。史言阴用事。申贼万物也。晋乐志曰。申者。身也。成也。言万物身体皆成也。命曰孟秋曰首秋。曰上秋。曰肇秋。曰兰秋。又曰相月。曰兰月。曰涒滩。又名大晋。是月也。龙火西颓。梧落一叶。气属三阴。月卦名否。否。塞也。天地闭塞。阴阳不交时也。气卦名坤。律应夷则。夷。伤。则。法也。言金气始肃。万物于此凋伤。犹被刑戮之法也。八音属土。八风凉。日次翌。南方之宿。楚之分野。昏建星中。旦毕中。立秋节。凉风至。次五日。白露降。后五日。寒蝉鸣。处暑气。鹰乃祭鸟。次五日。天地始肃。不可以嬴。后五日。禾乃登。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当立秋日。夜漏未尽三刻。京都百官。皆衣白絁皂。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秋于西郊。还乃赏军帅。遣使者。赍束帛以赐武官。命将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始用刑戮。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慎罪邪。决讼狱。务搏执。戮有罪。断刑罚。趣收敛。以顺天道。以佐秋杀。农乃升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命百官始收敛完堤防。谨壅塞。备水潦。修宫室。补城郭。无割上地。行重币。出大使。傥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谷。戎兵乃来。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复还。五谷不实。行夏令。则国多大灾。寒热不节。民多疟疾。

  七月逐日杂记

  ○初一日。先天节。圣祖天尊诞。 太上老君登太极朝元始。 桐柏真人。与许远受真。 又曰四始日。杨公忌。不宜问疾。○初四。长陵仁孝文皇后忌。○初五曰。三会日。宜建斋醮。○初七。玄天平旦降。太平寇真君太师降。 浮丘昭应真人生。乃地府庆会之辰。曰道德腊。曰鹤驾日。 周处风土记。七夕洒扫庭除。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候河鼓织女。言此二星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傥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复耀五色。即有征应。见即下拜。乞富。乞寿。乞子。三年乃得。惟得乞一。不得兼求。 荆楚岁时记。七夕为牛女聚会之辰。戴德云。此日织女东向。盖言星也石氏星经云。牵牛。名天关。佐肋期云。织女神名收阴。天官书云。是天帝外孙。傅玄拟天问云。七夕牛女会天河。即其事也。牵牛。主关梁。织女则主□果。

  开元中。帝与妃子。每至七夕。在华清宫宴。宫女各以蜘蛛内之小金盒子中。至晓开视。蛛丝稀密。以为得巧之多寡。民间效焉。 荆楚岁时记。七夕妇人。结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金俞)石为针。陈□果于庭。以乞巧。蜘蛛网密者巧多。稀者巧少。 世说。郝隆七月七日。见邻人皆曝晒衣物。隆乃仰卧。曝腹于庭。曰。我曝腹中书耳。 淮南子云。乌鹊填河而渡织女。风俗记云。织女七夕渡河。使鹊为桥。故古诗云。寂然香灭后。鹊散渡桥空。 王子乔即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声。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三十余年。求之不得。偶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其家至是日候。果乘白鹤于山头。望之不可即。举手谢时人而去。 神仙感遇集云。郭子仪。从军沙漠间。因入京催军食。回至银州。夜见左右皆赤光。仰视空中。軿车绣幄。中有一美女。坐床。垂足。自天而下。子仪祝云。今夕是七月七。必是织女降临愿赐长寿富贵女笑曰。大富贵。亦寿考。言讫冉冉升天。犹正视子仪。良久而隐。后立功贵显。大历初。镇河中。疾甚。三军忧惧。子仪谓御医。及幕宾王延昌等曰。吾此疾未到衰殒。因话其事。众称贺。后九十余薨。

  ○初七日雨。曰洗车雨。初八日雨。曰洒泪雨。初七晚。女子以五色丝线穿九孔针。向月穿过者。曰得巧。 世王传。窦后少小头秃。不为家人所齿。遇七夕。人皆看织女。独不许出。乃有神光照室。为后瑞。 汉武内传。元封元年四月戊辰。帝闲居承华殿斋。东方朔。董仲舒在侧。忽见一青衣女子曰。我墉宫玉女王子登也。王母遣来语帝。七月七日。王母渐来。帝于其日乃修除宫掖。燔百和之香。张云锦之帷。燃九华之灯。列玉门之枣。蒲萄之酒。以候云驾。忽见西南云起。郁郁然直来趋宫。有顷。王母乘紫云之辇。驾九色斑龙。二侍女扶上殿。头结太华之髻。戴太真晨缨之冠。履玄璚采凤之舄。视之可年三十许。自设天厨珍妙非常。○七日忌想恶事。 景帝王皇后。梦日入怀。以七月七日生武帝于猗兰殿。 唐史。穆宗即位之初。诏曰。七月七日。是朕载诞之辰。其日命妇百僚。宜于光顺门进门参贺。朕于门内。与百寮相见。明日又敕受贺。 唐六典中尚署。七月七日。进七孔金钿针。

  总仙集。王远。字方平。东海人。得道。老君赐以七转变景灵符位为一真真人。尝以七月七日。过蔡经家。仙从奕奕。如大将军。教蔡经尸解法。如过狗窦。经忽身热。因失其尸。 唐百官志。织染署。七月七日发抒。 云笈七签曰。此日曝皮裘可辟蛀。 秘阁闲话。蔡州丁氏女。精于女工。每七夕祷以酒果。忽见流星坠筵中。明日□上有金梭自是巧思日进。○初九日。诸煞交会日。○十二日。上帝酷杀日。而此月甲寅亦是。不宜会客。宜斋戒。 此日忌裁衣交易。○十三日。大埶至菩萨生。 王灵舆真人飞升。 昭陵孝安皇后忌隆庆帝后。○十四日。寇莱公准生。○十五日。太上老君。同元始天尊会集。降福世间。 修行记云。此日乃大庆之辰。 山元地官。勾搜众人。分别善恶。以其日作玄都大献于玉京山。以世间奇异好妙。幢幡宝盖。供养之具。精膳饮食。献诸众圣。道士于其日。讲诵真经。十方大圣。高咏灵篇。正一要旨。云九地灵官。名山洞府。神仙兵马。同下人间。校定罪福。

  盂兰盆经。目连比丘。见其亡母。生饿鬼中。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食未入口。化成灰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嘂。驰还白佛。佛言汝母罪重。非汝一人奈何。须作盂兰大会。至七月十五。以百味五果着盆中。供养十方大德。而后得食。目连白佛。凡弟子孝顺者。以应分盂兰盆供养。佛言大善。后世因之。广为华饰。乃至刻木削竹。饴腊剪彩。模花叶之形。极工巧之至。 人间家庙。亦以此日祭祖荐新 苏东坡游赤壁。即此日也。 东京梦华记中元先数日市买冥器鞋袜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以竹结棚。高五六尺。如灯楼状。谓之盂兰盆。挂冥钱衣服于上。中元日。备素食。以供养祖先。城外有坟。则往拜扫。禁中亦出车马诣道院谒坟。本院官。给祠部十道。设大会焚钱山。祭军阵亡殁。设孤魂道场。○十八日。太真西王母圣诞。 韦真人处元升仙。 长陵成祖文皇帝忌日。永乐二十二年。 周太祖亦此日生○十九日。力吉祥国圣母化生。 太岁至德武光殷元帅诞。○二十日诸煞交会日。○二十一日。普庵祖师诞。 上元唐真人生。○二十二日。陈希夷先生成仙。○二十四日。龙树王生辰。○二十五日。通天护国嘉应侯生。 康王生辰。 景佑真君生辰。睢阳大将张巡也。○二十七日。神会交杀日。○二十八日。永寿节。 ○二十九日。天皇真人。授轩辕皇帝秘经之日。杨公忌曰。此日不宜问疾。○三十日。地藏王生。 杭州志。中元盂兰盆斋。纲目特书示讥。而国朝于是节设□祭。盖因民俗以均惠幽冥。政之大者。 裴德容云。汉授御史。多于立秋日。盖以风霜已严。鹰隼始击也。玄枢经曰。此月天道北行。作事出行。宜向北吉。月厌在辰。月杀在未。天德在癸。月德在壬。月合在丁。月空在丙。丙丁壬方。宜修造取土。生气在午。坐卧宜向正南。用时日。不宜用申字。犯月建不吉

  调摄

  孙真人曰。是月肝心气微。肺脏独旺宜安静心情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毋冒极热。勿恣凉冷毋发大汗。保全元气。又曰。此月勿食雁伤人。勿多食菱肉动气。勿食生蜜。令人暴下霍乱。勿食猪肺。勿多食姜。 立秋。七月节。运主太阴四气。足少阳。胆相火。每日丑寅二时。正坐。两手托地。缩体闭息。耸身上踊。凡七八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处暑七月中。运主太阴四气。足少阳。胆相火。每日丑寅二时。正坐转头。左右举引。就反两手搥背。各五七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千金方曰。七月勿食鹿(上鹿下章)。动气。勿食茱萸。伤神气。勿食莼菜。上有蠲(上?下虫)害人。勿食韭菜损目。 立秋后五日。□不可食。 三秋月。宜蚤卧蚤起与晨鸡俱兴。 是月慎毋食猪肉。 法天生意云。此月宜头足俱冻。不宜戴毡暖之帽。令神气不爽。 治瘰(病去丙改历)方。七月七日。采麻花。五月五日收叶作炷。炙百壮。烧胡桃松脂。研传立效。 又云。神仙饵松实。用七月取。去木皮。捣如膏。每服如鸡子大。日三服。百日身轻。服三百日。日可行五百里。久服绝谷升仙。又云。七月七日。采莲花七分八月八日。采莲藕八分。九月九日。采莲实九分。捣细炼蜜。为丸服之。令人不老。如系千叶莲。服之令人羽化。 七月七日。剪去手足甲。烧作灰。服之。灭九虫三尸。 家塾事亲曰。七日取蜘蛛一枚。着衣领中。令人不忘。 又此日取萤火虫十四枚。燃白发自黑。 此月上甲日。取枸(木巳)花。八月酉日治服之可却病。○十一日取枸(木巳)煎汤沐浴。令人不老不病。 常氏日录云。立秋日。人未起时。汲井水。长幼皆饮。可以却病。 立秋日。不可沐浴。令人皮肤粗燥。多生白屑。○七日午时。取菖蒲。酒服一二寸。则饮酒不醉。七月取生□叶七片。入北堂。向南立。拭面去黡。 法天生意云。十五日。取神座下土。着脐中。令人多智。 此月丑日。取富家田宅土泥灶。令人大富。勿令人晓。○十五日。取浮萍为末。以酒为丸。仍用豆淋热酒送下。治一切风症。汗出即愈。歌曰。不在山。不在岸。采我之时七月半。管甚瘫风与痪风。些小微风俱不算。豆淋酒内下三丸。铁幞头上也出汗。○法天生意云。二十二日沐浴。能令发不白。○二十五沐浴。令人长寿。此日蚤食沐浴。令人进道。○二十三。与二十五日。拔白。永不再生。 家塾事亲曰七月七日。收芙蓉叶。晒干为末。遇肿毒。敷上即消。 凡卧。秋欲得头向西。大吉。作事利益。 法天生意云。立秋日。夫妇不宜交合。与月忌日。犯者减寿。朔朢减十年。晦日减一年。上下弦日。中元日。各减五年。庚申甲子本命日各减二年。初三日。万神会。及十四。十六。三官降。犯者一百日中恶。二十八日。人神在阴。切宜忌之。

  占候

  立秋之日凉风不至。国无严政。白露不降。民多欬疾。寒蝉不鸣。人臣皆不争。处暑之日。鹰不祭鸟师旅无功。天地不肃。君臣乃失。农不登谷。暖气为灾。 家塾事亲云。七月。日无光。虫灾岁凶。 七月日食。兵起。人流亡。大水坏城郭缯帛贵。岁恶。西南坤风。名曰凉风。主立秋四十五日。京房曰四时暴风。起西南方。天下兵动。日月失色。令人食不入口。病要??。脊股肩背皆肿。 秋三月虹出西方。青云覆之。冬多寒。人病痞苦湿赤云覆之。冬大旱。黄云覆之冬米大贱。白云覆之。冬多风。黑云覆之。冬多雨。 虹立秋后见西方。万物皆贵占在十月。 秋雷大鸣。五谷不实。谚曰。秋雷碌碌。有稻无谷。 七月雨雹杀物。臣不忠。 秋星坠。大水。兵起。 秋甲子雨。禾头生耳。 田家五行朔日虹见。主年内米贵。 月蚀。来年牛马贵。 月无三卯。蚤种麦。 朔日值立秋与处暑主人多疾。 风雨。主人不安。乙酉日立秋。多晴。 立秋日天晴主万物少得成熟。 小雨吉。 大雨。主伤禾。 一云晴主岁稔。 立秋日有雷。损晚稻。大抵。秋后雷多。晚稻必不收。 立秋日。喜西南风。田禾倍收。谚云。三日三石。四日四石。○十六日雨。名洗钵盂雨。主荒。言十方寺观。每年四月十五结夏上堂。七月十五。解夏散堂。此日雨。故名洗钵盂。下年荒。必停堂也。 七夕天河去探米价。回快米贱。回迟米贵。七月七有雨。名洗车雨。至八月有蓼花水。谚云。七月七日无洗车。八月之内无蓼花。 立秋日申时。西南风。有赤云。宜粟。如无。万物不成。地震牛羊死。在来年正月。 农占。处暑雨不通。白露空用功。

  八月令

  孝经纬曰。处暑后十五日。斗指庚。为白露。盖云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太阳在巳躔鹑尾之次。表影长六尺五寸五分。后十五日。斗指酉。为秋分。分。半分也。分天地之中。阴阳气等。昼五十刻。夜五十刻。日夜刻漏。长短均分。又当三秋九十日之半。且阴生于午。极于亥。而酉其中分也。太阳过辰。躔寿星之次。表影长六尺五寸五分。日月亦会于寿星。秋分乃八月中气。斗指酉。故月建酉。从此月之中气。而定建也。酉者何史云。酉者。老也。万物将自此老也。淮南子曰。酉。饱也。说文曰就也。徐曰。物饱化机而成就成熟也。乐志曰。酉。(纟酉)也。谓时物皆(纟酉)缩也。 太玄经曰。酉。西方也。秋也。物皆成象而就也。有形则复于无形。故曰秋冥也。又曰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之象也。命曰仲秋。曰商秋。曰仲商。曰迅商。曰商天。曰正秋。曰金素。曰太初。曰素节。又曰桂月。曰柘月。曰夕月。曰壮月。曰端正月。曰作噩。又曰长王。雨曰荳花雨。水曰荻苗水。风曰盲风。蓼风。疾风。是月也气属四阴。老人星见。宵中星虚。月卦名观。风在地上。万物兴昌之时也。气卦名兑。律应南吕。南。任也。吕。助也。又拒也。言阳气尚任事。阴助阳以成功也。又时当荠麦。故阴气拒之也。八音属金。八风阊阖。日躔角。东方之宿韩郑之分野。昏牵牛中。旦觜蠵中。白露节五日。肓风至。鸿雁来。

  次五日。玄鸟辞巢归。后五日。群鸟养羞。秋分气五日。雷始收声。次五日。蛰虫坯户。后五日。水始涸。杀气渐盛。阳气日衰。天子居总章太庙。乘戎辂。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器廉以深。乃傩御佐疾。以通秋气。天子以犬尝麻。先荐寝庙。上丁。命乐正习舞学宫行释菜礼。祭先师。上戊。命人祭社。饭曰社饭。酒曰社翁酒。雨曰社翁雨。时乃筑城郭。建都邑。穿窦窌。修囷仓。趣民收敛务蓄菜多积聚。乃劝种麦。无或失时。其有失时。行罪无疑命有司申严百刑。斩杀必当。无或枉挠。枉挠不当。反受其殃。命司服具饬衣裳。文绣有恒。制有大小。度有长短。衣服有量。冠带有常。必循其故。命宰祝巡行牺牲。瞻肥瘠。察物色。必比类。量大小。视长短。皆中度。五者备当。上帝其飨。又养衰老。授几杖。行麋粥饮食。一度量。平权衡。正钧石。角斗桶。易关市。来商旅。纳货贿。以便民事。四方来集。远乡皆至。则财不匮。上无乏用。百事乃遂。傥行冬令。则风灾数起。收雷乃行。草木蚤死。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草木生荣。国有大恐。行夏令。则其国乃旱。蛰虫不藏。五谷复生

  八月逐日杂记

  朔日曰六神日

  周太常以八月命輶轩使。采异俗方言。藏之秘府八月朔日。尹真人泰和升仙。以露水滴朱砂蘸小指。宜点炙。去百病。作饮食曰餧。俗曰餧腊社。○初三日。景皇帝生辰宣德三年 灶君诞辰。○初四日天寿节。周恭帝生日。是日取丝缕就北辰星求长生。○初五日。朱真人上升。 隋欧阳太守生。宋封为八字王。 唐玄宗明皇生。开元十七年八月。上降诞日。大置酒合乐。燕百僚于华萼楼下。尚书左丞相源干曜。右丞相张说。率百官上表。愿以此日为千秋节。着之令甲布于天下。咸使燕乐。又改为天长节。名曰赛白帝。群臣上寿。王公以下献镜。及承露囊独张九龄献千秋金鉴录五卷。言万古兴废之道。玄宗赏异。○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洗妆饰。男用弓矢纸笔。女则尺刀针缕。加饮食珍宝服玩。置儿前。观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为试儿。亲表聚集燕享。自世教衰。虽已孤茕。不知感伤。皆为供顿。孝元帝年少时。每八月六日。常设斋。讲百玩。及修容薨。此事亦绝。○初八日。泰陵孝康敬皇后忌辰。弘治张后。 此日龙神交会。亦曰竹醉。可栽竹。 云笈七签曰。此日勿买布。勿买鞋履附足大忌。○初九日曰元成节。青华帝君生。○初十日世宗肃皇帝诞。正德二年。 孝陵孝慈皇后忌辰。洪武十五年。○十二日。南豊石仙岩中寂观。冷真人。昌开樟木飞升。 长庆中。弘农杨晦。夜谒王先生留之宿。先生召其女七娘谓曰。为吾刻纸状今夕之月。置室东垣。须臾月光炯然满室。若张烛然。十三日。玄天戌时降。 太极冲应真人左仙公升仙。亦上帝酷杀日。而此月乙卯亦是。不宜会客。宜斋。○十五日。曰中秋节。曰月夕节。曰端正月。曰半秋曰三五夕。又龙神交会日。 黄帝骑龙上升日。 文萧此夜遇吴彩鸾石林诗话。晏元献守南都。值中秋阴晦。佥判王玉琪。函诗以入曰。只在浮云最深处。试凭弦管一吹开。公喜却枕。召客治具。至夜分。月果出。乐饮达旦。

  熙宁丙辰中秋。东坡居士。欢饮达旦。大醉。作水调歌。兼怀子由。元豊间。都下传唱此词。神宗问。内侍上尘乙览读至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句。上曰。苏轼终是爱君。乃量移汝州。 王岐公在翰院值中秋有月。上于宫中问当直学士为谁。左右以公对。命召来赐酒。至则令对御榻坐语。曰。天下无事。与醉声色何如。与学士对饮。旋命左右宫嫔举觞进。公醉。上命诸御。各取领巾裙带索诗。已而令脱簪珥珠凤金雀簪其幞头。曰须与润笔。宴毕起谢。令内侍扶掖不得拜。辍金莲烛送归院。明日都下盛传天子请客。 三水小牍。赵知微。有道术。中秋积阴不解。众惜良辰。知微曰可备酒殽。登天柱峰玩月。既出门。天色开霁。及登峰。月色如昼。迨下山归。则凄风苦雨。阴晦如故。

  博异志。贾客吕筠卿。常于中秋夜泊舟于君山侧。命酒吹笛数曲。忽一老父。拏舟而来。遂于怀袖间。出笛三管。其一大如合拱。其次如常人所蓄。其一如细笔管。筠卿请老父一吹。老父曰。其大者。诸天之乐。不可发。其次者。对洞府诸仙合乐而吹。其小者。是老身与朋侪可乐者。试为子吹之。不知可终一曲否。言毕吹笛三声。湖上风动。波涛沆瀁。鱼龙跳喷。五六声。君山鸟兽嘂躁。月色昏昧。舟人大恐。父老遂止。 唐逸史记。罗公远。开元中。中秋夜侍元宗于宫中翫月。公远奏曰。陛下莫要至月中看否。乃取桂杖向空掷之。化为大桥。其色如银。请元宗同登。约行数十里。精光夺目。寒气侵人。遂至大城阙。公远曰。此月宫也。见仙女数百。皆素练宽衣。舞于广庭。元宗问曰。此何曲。曰霓裳羽衣曲也。元宗密记其声调。遂回。却顾其桥。随步而灭。旦召伶官依其声作霓裳羽衣之曲。 武夷记。八月十五。玉皇与太姥。魏真人。武夷君。建幔亭彩屋。同乡人宴饮曰。汝等皆吾之曾孙也。

  长庆中。有人于中秋夜翫月瞩见林中如一疋布。其人寻观之。见一金背虾蟆。疑是月中者。 天宝遗事。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左右皆叹美久之。帝指贵妃示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 晋庾亮镇武昌诸佐吏殷浩之徒。乘中秋月。登南楼欢饮。见亮至。欲避。亮曰。老子于此。兴亦不浅。遂据胡床。谭咏至旦。 永乐中秋。上方开宴赏月。月为云掩。召学士解缙赋诗。遂口占落梅一阕。曰。嫦娥面。今夜圆。下云帘。不着臣见。拌今宵。倚栏不太眠。看谁过广寒宫殿。上览欢甚。命赋长篇。又成长短句以进。上益喜。同缙饮过夜半。月复明。上大笑曰。子才真夺天手段也。 长安风俗。多于月下捣衣。古乐府云。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十七日。今皇上万寿圣节。○十八日。四海龙王神会日乃天人兴福之时。宜斋。○十九日。□天师升天。 田真人升仙。○二十日。燃灯□生○二十二日。茂陵宪宗纯皇帝忌日。成化二十三年。○二十四日。替惠彭真人。举家二十六口。拔宅飞升。○二十五日。天仓开日。宜入山修道炼丹。○二十六日。南极寿星降。宜祈祷。○二十七日。乃圣母祷尼丘日。时遇麒麟。乃解绣绂饰于麟角。遂有娠。盖诞圣之祥也。迄鲁西狩获麟。而孔子遂卒。 此日是天神交会。杨公忌曰。此日不宜问疾。○二十九日。太阴月宫星君满月变色。 牛文信真人升天。此日忌水陆远行。 千金月令曰。秋分日。勿杀生。勿用刑。勿处房帷。勿吊丧问疾。勿大醉。君子当斋戒静专。以自检。

  义鷾鸸记。有女子姚玉京。室有双燕。一为鸷鸟所攫。一翔集于玉京之臂。八月秋分去。玉京以彩线系其足。明年春分至线如故。玉京后遇疾死。又明年燕来。往墓间。亦悲鸣而死。 张华博物志。旧说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人乘槎去来。不爽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楼上。多赍粮糗乘槎而去。十余月。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有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次渚饮之。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为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都。访严君平。因还如问君平。君平答曰。某年八月内。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玄枢经曰。自白露八月节后。天道东北行。宜向东北行。修东北维。月厌在卯。月杀在辰。天德在艮。月德在庚。月合在乙。月空在甲。甲乙庚上宜修造取土。生气在未。坐卧宜向西南方。所用日时。不宜用酉字。犯月建不吉。

  调摄

  孙真人曰。是月心脏气微。肺金用事。宜减苦增辛。助筋补血。以养心肝。毋令大饱伤神。 白露八月节。运主太阴四气。足阳明。胃燥金。每日丑寅二时。正坐。两手按膝。转头推引。各三五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秋分八月中。运主阳明五气。足阳明。胃燥火。每日丑寅二时。盘足而坐。两手掩耳。左右反侧。各三五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齐谐记。初一作五明囊。盛取百草头上露洗眼。眼明。此日已后。宜微火暖足勿令冷 述仙记。此日以囊承取柏树上露。如珠。拭两日。明爽无病。 弘农邓铭。八月朔。入华山采药。见童子以囊盛柏叶上露如珠。问之。荅曰。赤松先生取以明目。 梁简文云。妇人于八月旦。以锦翠为明眼囊。凌晨取露拭目。 纂要曰。初二日。初四日。拔白永不生。○初三日。初七日。沐浴。令人聪明大吉。○初八日。取枸(木巳)煎汤沐浴。令人不病不老。此日不宜昼眠。 岁时记曰。初十以朱点小儿额。名天炙。可却病。 纂要曰。十五日。十九日。拔白永不生。○二十二日。取枸(木巳)煎汤沐浴。令无非祸。二十五日。沐浴却病。二十五日拔白。永不生。 法天生意。八月勿食生蒜。伤人神。损胆气。勿食葫荽。伤神损气。令人胁肋气急。勿多食新姜。伤神损寿。勿食猪肺。以饴和食。冬至发疽。勿食猪肚。冬成嗽疾。勿食萌芽。伤人神胆。勿食鸡肉。

  本草云。勿食雉肉。损人神。令气短。勿食獐肉。令气动。勿食芹菜。恐成蛟瘕。发狂。面青。小腹胀。勿饮阴地流泉令人发疟。损脚酸软。勿食生蜜。成霍乱。勿食生果。令生疮。勿食鸡子伤神。勿食未经霜蟹。脑骨有毒。霜降后方可食。勿犯贼邪之风。勿增肥腥。令人霍乱。 秋社日。当令儿女夙兴则寿。若晏起。则社翁社婆遗屎面上成疾田家五行。清晨以瓦器收百草头上露水。浓磨墨。头痛者点太阳穴。劳瘵者点膏肓穴。谓之天炙。 千金月令曰。此月可食韭菜露葵。 可采柏子放水中。取沉者暴干为末。服方寸匙。稍增至五合。欲绝谷。恣意取饱。渴则饮水。久服延年。 月忌夫妇容止。犯者减寿。朔朢日各减十年。晦日减一年。上下弦各减五年。庚申甲子本命日。减二年。初三日万神会。及十四日。十六日。三官降。犯者一百日应。二十八日。人神在阴。切不可犯。秋分日。社日。各减四年。

  八月占候

  白露节。鸿雁不来。远人背畔。玄鸟不归室家离散。群鸟不养羞。臣下骄慢。秋分气。雷不收声。诸侯□佚。蛰虫不坏户。物靡有赖。水不始涸。介甲虫为害。 博雅云。八月浮云不归。二月雷不行。○初三。初八。十七。二十七。乃百神俱起之日。午后有恶风。 八月月蚀。兵起鱼盐贵。民饥。兑风名曰阊阖。主秋分四时暴风起。西方。主秋旱。霜。天下兵动。日月蚀。人多病疮疥癣。虹以秋分四十六日。内出西北。贯干。中秋多水。虎食人畜。贼起。 八月雨雹杀物。臣不忠。 秋雨雪大丧。民多死。兵起大饥。人物相食。 春秋元命苞云北狼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星。治平则见。见则主寿。常以秋分候之南郊。 朔日至三日。阴雨。宜麦。布贵。油麻贵十倍。 月内虹见。来春米贵。朔日晴。主连冬旱。宜姜。略得雨宜麦。一云风雨宜麦。主布绢丝绵及麻子贵。又曰。月月初一要晴惟此月初一要雨。好种麦。白露日属火。谓丙寅丁卯之类。主蝗虫多。难种菜。 秋分日占风。离凶。巽有强风至。震。万物不灾。谷贵。艮多阴雨。坎冬大寒。干人多相掠。兑民安物稔。坤平。酉时有白云起。如群羊状。是分气。主年大稔。有黑云相混杂者。并宜麻豆。若赤云。主来年旱。要微雨。或作阴天最妙。 此日有雨或阴。主来年高低田大熟。晴主不熟。 秋分在社前。斗米换斗钱。秋分 【 在社】 后。斗米换斗豆。社了分。谷米不出村。分了社谷米如苦鲊。 月内雨。多主米贵。虹见秋米贵。谚云。三卯三庚。麦出低坑。三庚二卯麦出拗巧 田家五行云。月大尽。主有水灾。并少菜。 秋七八月。值甲子有雷。主人多暑死。 秋社日雨。来年豊稔。 蚤来怕北风。晚来怕南风。 白露日晴。主稻有收。雨。主万物损伤。谚云。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 中秋晴。主来年高田成熟低田水。雨。主来年低田成熟。高田无收。

  九月令

  孝经纬曰。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谓露寒冷而将凝结矣。太阳尚在辰。躔寿星之次。表影八尺五寸四分。后十五日。斗指戌为霜降。言气肃而露始凝结为霜矣。盖霜之为言亡也。物以此时终也。此时太阳始过卯。躔大火之次。表影五尺九寸三分。日月亦会于大火。霜降乃九月中气。斗指戌。故月建戌。从此月之中气而定建也戌者何。戌。灭也。谓时物皆衰灭也。又云阳气微。万物毕成。阳下入地也。释名戌。恤也。物当收敛。敛恤之也。亦脱也。落也。命曰季秋。曰暮秋。曰暮商。曰季商。曰末秋。曰杪秋。曰(耳少)秋。曰深秋。曰授衣。曰霜辰。曰玄月。曰霜月。曰菊月。曰阉茂。又云天睢。风曰蓼风。曰花风。曰盲风。曰鲤鱼风雨曰黄雀雨。愁雨。木曰成树。草曰黄草。是月也。驷见霜陨。豊山钟自鸣。萧丘火自生。楚畹兰馨。郄林桂残。气属五阴。月卦名剥。剥。落也。阴道将旺。阳道衰弱。万物剥落也。律应无射。射。出也。言时阳气上升。万物收藏。无复出也。然随阳而终。当随阴而起。无终已也。日躔房度东方之宿。宋之分野。昏虚中。旦柳中。寒露节。鸿雁来宾。次五日。雀入大水为蛤。后五日。菊有黄花。霜降气。豺祭兽。次五日。草木黄落。后五日。蛰虫咸俯。在穴墐户。天子居总章右个。乘戎辂。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器廉以深。天子乃以犬尝稻。先荐寝庙。申严号令。命百官贵贱。无不务内。以会天地之藏。无有宣出。乃命冢宰。农事□。收举五谷之要。藏帝藉之收于神仓。只敬必饬。霜始降。则百工休。乃命有司曰。寒气总至。民力不堪。其皆入室上丁入学习吹。大飨帝于南郊。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合诸侯。制百县。定诸侯所税于民轻重之法。贡赋之数。以远近土地所宜为度。以给郊庙之事。无有所私。天子乃教民田。习五戎。搜士马。司徒搢扑。北向誓众。命司裘献功裘以待颁赐。司爟内火。民亦如之。霜降。则祭旗纛。命主祠祭禽于四方。伐薪为炭。乃趣刑狱毋留有罪。收禄秩之不当。与共养之不宜者。傥行冬令。则国多盗贼边鄙不宁。土地分裂。行春令。则暖气来至。民气解惰。师旅必兴。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兵藏殃败。民多鼽嚏。

  九月逐日杂记

  ○初一日。南斗星君降。 太上老君。于玉天琼房。金阙上宫。校集灵篇。 司马温公此日生。○初二日。睿宗献皇帝生日。成化十二年。 太素三元君朝真。 罗近溪先生。欲以九月朔辞世。作别语多。士不忍别。先生勉留一日。谈竟而后往。○初三日。地平天成节。 唐肃宗生。 孝宗敬皇帝生。成化六年。○初四日。景陵孝恭章皇后忌天顺六年○初五日。皇极日。韩明府名敕。字叔节。修孔子庙器碑。云永寿二年。岁在涒滩。霜月之灵。皇极之日盖九月 【 初五】 也。○初八。唐王勃。字子安。年十三。侍父宦游。舟次马当。遇老叟曰。子非王勃乎。来日重九。南昌都督。命客作滕王阁序。子有清才。盍赴之。勃曰。此去七百余里。今巳八日。夫复何言。叟曰。吾助清风一席。勃登舟。翌日昧爽抵南昌。会府帅阎公。阁开宴。有婿吴子章。喜为文词。帅欲夸之。命宿构阁序。俟宾合而出示。若即席就者。宾集。具纸笔遍请。莫敢当。至勃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报。报至落霞与孤鹜齐飞二句。乃矍然曰。此天才也。文成而帅大悦。谢勃五百缣。回棹谢叟。曰。当具菲仪以荅神休。叟笑云。但过长芦。焚阴钱十万。足赏薄债矣。勃敬如命。○初九日。玄天上帝。成道于武当山。每岁是日亥时下降。 汉天师张道陵。与夫人雍氏同时飞升 葛仙翁洪此日诞 唐梓州易玄子上升此日曰重阳节。重九节。数阳节。菊花节。茱萸节唐明宗以此日生。 唐庄宗亦此日生。 西京杂记。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段儒妻。在宫时。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云令人长寿。 仙书云。九日饮菊花酒。佩茱萸。以消阳九之厄。谓菊花为延寿客。而茱萸为辟邪翁故也。 白孔六帖。唐玄宗。开元二年。九月丁酉。宴京师耆老于含元殿。赐九十以上几杖。八十鸠杖。妇人如之。赐于其家。 齐人月令。重阳之日。必以酒殽登高眺远。四民并藉野饮燕。 又析茱萸房插头上。以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风土记。赵宋九日。以花糕法酒。赐近侍臣。韩忠献亿。常遇重阳。置酒私第。惟欧阳文忠。与一二执政。而苏明允。以布衣参其间。乡人以为异礼。 续齐诣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景曰。九月九日。汝南当有灾。宜急归。令家人各缝绛囊。盛茱萸系臂上。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中宗又于九日。幸慈恩寺。登浮图。群臣献菊花酒称寿。上官昭容诗云。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又于闰九月九日。幸总持。登浮图。李峤应制诗。闰节开重九贞游下大千。花寒仍荐菊。座晚更披莲。剎凤回雕辇。幡虹间彩旃。还将西梵曲。助入南熏弦。 王维九日诗。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集异记。明皇重阳日。猎于沙苑。有雁飞。帝射中之。雁带箭西南而去。益州道观第一院。有道士徐佐卿寄寓。一日自外持一箭来。曰。吾行山中。为飞矢所伤。已无恙。因挂箭于壁。书其月日。且云。此后十年。箭主到此。付之。后明皇幸蜀。至此观。乃见箭。

  唐武后。尝以季秋出梨花示宰相。以为祥。众称贺。独杜景佺曰。阴阳不相夺伦。渎即为灾。今草木黄落。而木复花。渎阴阳也。恐陛下布德施令。有所亏紊。臣位宰相。助天治物。而不知臣之咎也。顿首请罪。武后曰。此真宰相也。 唐史。德宗以九月九日。诏群臣宴曲江。自为诗。敕宰相择文人赓和。李泌等。请群臣皆和。帝自第之。以刘太真李纾等为上。鲍防于邵等。次之。张满等为下。与择者四十一人。 唐书。韦绶为集贤院学士。得别会。帝从之。 晋书。孟嘉。字万年。为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日温游龙山。参僚毕集。时有风至。吹嘉帽落。嘉不觉。温敕左右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时孙盛在坐。温授纸笔。令嘲之。嘉还见而笑。请纸笔作答。略不容思。文词超卓。四座叹服。 嘉话录。袁德师。给事中高之子。九日出糕。谓人曰。某不敢吃。请诸公破除。且言是先讳。俛首久之 续晋志。陶潜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东篱下久之。望见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也。得即便酌。酌醉而归。

  ○初九日。不可起动床席。○初十日。小重阳。○十一。诸神朝玉皇。○十三。上帝酷杀日。而此月丙辰亦是。不宜会客。宜斋戒。○十五诸神朝玉皇日。○十七天曹增福相公生。 洪恩真君生。○十八日我

  太祖高皇帝圣诞。 按旴眙志。县西七十里。地名红庙。倚汉山。襟池河。左枕珠墩。后(纟荣)古漆涧。高阜之丘。为德祖流寓所居。邻二郎神庙。于元戊辰年。九月十八日。未时生。随往前百步。河池之涘取水。见红罗一幅。取为襁褓。 此日亦忌远行。○十九日。日月宫会合。 诸天列宿朝玉皇日。 无始北斗大帝下降。 南无华严海众观世音菩萨示现。○二十三日。仁宗昭皇帝诞洪武十一年。○二十四日。天清节。武宗毅皇帝诞。弘治四年。 周世宗亦此日生。○二十五日。天符节。 南极长生大帝现。○二十七日。清源真人诞。 杨公忌曰。此日不宜问疾。○二十八日。冯元帅诞。 婺源州五显灵王生。○三十日。琉璃光王佛生。 宋高宗建炎四年。九月甲寅日。朱夫子晦庵文公生。见文公年谱。 玄枢经曰。九月天道南行。作事出行。宜向南吉。月厌在寅。月杀在丑。天德在丙。月德在丙。月合在辛。月空在丙。丙辛壬上。宜修造取土吉。生气在申。坐卧宜向西南。所用日时。不宜用戌字。犯月建不吉。月忌。夫妇戒容止。犯者减寿。 朔朢日减十年。晦日减一年。初八上弦。二十三下弦。各减十年。庚申甲子本命日。减二年。二十八。人神在阴。犯者减一纪。

  调摄

  孙真人曰。是月阳气已衰。阴气大盛。暴风时起勿冒风邪。无恣醉饱。宜减辛苦增酸。补肝益肾。助脾胃。养元和。 法天生意曰。是月肝脏气微肺金用事。宜增酸。以益肝气。助筋血。 寒露九月节。运主阳明五气。足太阳。膀光寒水。每日丑寅二时。正坐。举两臂。踊身上。托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霜降九月中。运主阳明五气。足大阳。膀光寒水。每日丑寅二时平坐。纾两手。攀两足。随用足间力。纵而复收。五七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千金月令曰。是月勿食脾。季月土旺在脾也。 云笈七签曰。季秋节约生冷。以防痢疾。勿多食新姜损目。恐成痢疾勿食小蒜。伤神损寿。魂魄不安。勿以猪肝同(鱼白)食。勿食心肺。冬成嗽病。经年不瘥。勿食鸦雉等肉。损人神气。勿食鸡。令人魂魄不安。勿食犬肉。伤人神气。勿食霜下□。冬发翻胃。勿食葵菜。令食不消化。家塾事亲曰。九月九日。以菊花酿酒甚香。且治头风。 食疗本草云。九月九日。采甘菊花。治头风目昡。去积热。利五脏。野生苦菊不堪用。 病仙方曰。修长生。莫切于稀莶草。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采治服之。可以长年。方具五月中。 本草云。九日采甘菊花。与伏苓松柏脂为丸服之。令人不老。 圣惠方曰。九日取甘菊花。晒干。三升为末。入糯米一斗。蒸熟为饭。以菊花末五两拌入饭内。如常造酒法。用细面曲末为酒。候熟压之每日暖饮一二杯。治头风旋运等疾。大效。 治饮酒不醒。取九月九日菊花末。水调服一二钱。即醒。 真诰曰。十六日。拔白永不生。 此月取枸(木巳)子浸酒饮。令人耐老。 风土记曰。二十日宜沐浴。令人光泽。不病不老。此日曰天仓开日。宜入山修道。 法天生意曰。二十八日。阳气未伏。阴气既衰。宜沐浴服夹衣。进补药。 是月宜采白朮。蒸晒九次。晒干为末日服三次不饥。久服延年。又宜取菊花作枕袋枕之。治头项强。不能顾视者大良。

  占候

  汲冢周书。寒露之日。鸿雁不来。小民不服。爵不入大水。失时之极。菊无黄华。土不稼穑。霜降之日。豺不祭?。□牙不良。草木不黄落。是谓愆阳。蛰虫不咸备。民多流亡 春秋感精符。若政令苛。则夏月陨霜。诛伐不行。则冬霜不杀草。诛不原情。其霜附木不下地。不教而诛。其霜反在草下。 九月日食饥疫。布帛贵。盐贵。女工贵。 文林广记。九月月无光。布帛贵。虫灾。月蚀兵起。牛羊灾。 虹以九月出西方。大小豆贵。 九月雨雹。不利牛马。至地不化。臣为奸。 秋雨雪。米贵人忧兵起。 九月上丙日。候日旁有变云。其下兵兴。其日四方五色云皆新见。其下有谋臣。 九月雷鸣。米谷大贵。 九月朔日风雨。来春旱夏水。麻子米贵。 九月朔日虹见。麻贵油贵。一云主人灾。 田家五行。九月朔日值寒露。主寒湿不时。值霜降。主多雨。及来岁饥荒。有风雨。主来年春旱。夏水。米贵。麻子贵十倍。风自东来。半日不止。主米麦皆贵。四时占候。重九日雨。大宜收禾。谚云。重阳雾雨一冬晴。谓无雨者音之讹也。又九日。是雨归路日。有雨。来年熟。农占。九月十三日晴。则一冬多晴。 文林广记。九月中。庚寅辛卯日雨。主冬谷贵一倍。 田家五行云。重阳日晴。则冬至。元日。上元。清明。四日皆晴。雨则皆雨。又主饥荒。谚云。九日雨。禾成脯。又云。重阳湿漉漉。穰草千钱束。 文林广记云。十一。十五。十七。十九日。名岁恶之日。主有恶风起。 田家五行。重阳风。占来年豊歉。西北风名范丹口里风。凶。东南风。名石崇口里风吉。 家塾事亲云。九月上卯日北风。来年三七月。米贵三倍。东风亦然。

  月令采奇卷之四

  晋江县学司训粤人李一楫纂

  师匪莪何乔远

  友邦(王□)?韦国贤

  申甫郑维岳

  叔贤唐时兴

  仲先陈文进

  季弢黄文照

  舅悌何九云仝校阅

  冬季总叙

  何谓冬。礼记曰。北方为冬。盖北为藏物之方。歇冠子曰。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汉律历志曰。北方。阴也。伏方也。阳伏于下。于时为冬。尔雅曰。冬者。中也。谓阳潜伏藏于中也。蔡邕曰。冬。终也。万物所以成终也。冬三月。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而成冬。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乃更始。日行北陆。循黑道曰月德。其气寒。寒生水。立冬水相。冬至水旺。盛德在水。水冰地圻。无扰乎阳。谓之闭藏。故冬为藏物之府。配以圣人之春秋。而五霸之世如之。其天曰上天。曰玄明天。其时之总名曰三冬。曰九冬。曰玄冬。曰玄英。曰安宁。辰曰寒辰。节曰严节。风曰寒风。曰劲风。曰严风。曰厉风。曰衰风。曰朔风。曰阴风。景曰冬景。曰寒景。曰玄景。曰晚景。曰暮景。鸟曰寒鸟。曰寒禽。草曰寒卉。曰衰草。木曰寒木。曰寒柯。曰素木。曰寒条。其日干曰壬癸。支曰亥子。其帝颛顼。执权司冬。其神玄冥。乘坎扶阳。五音羽。其色黑。其虫介。其数六。其性智。其情乐。其味咸。其气寒。其臭腐。祀主行与井。祭先肾。冬三月同也。当冬时。明王禁无爵赏禄伤伐五藏。冬政不禁。则地气不藏。此时水旺肾属水为黑帝神生对脐。附腰脊。左属壬曰肾。右属癸曰命门。生气之府。死气之庐。守之则存。用之则竭。为肝之母。为肺之子。耳为之官。精气往来为神。黄庭经曰。中有童子。名上玄。主诸脏腑九液之源。云笈七签曰。当夜卧时。叩齿三十六通。呼肾名。以安肾脏。晨起亦然。故卫生者。当顺时养肾。又虞肾水味咸克火。而心受病。宜减咸增辛。以养心气。肾病则用大小吹以泻之。以除一切冷气要??疼膝泠诸症。冬三月。六气一十八候。皆正养藏之令。乾坤气闭。万物伏藏。君子宜戒谨。节嗜欲。止声色。闭精塞神。以待阴阳之定。 金匮要略曰。冬夜伸足卧。则一身俱暖。卧头宜向北。有所利益。宜温足冻脑。蚤卧蚤起。去寒就温。宜居密室。温暖衣服。调饮食。适寒温。不可(上竹下双)触风寒。不可蚤作。以犯霜威。蚤起宜服药酒一二杯。以御寒气。立春则止。切忌房事。老人尤甚。不可多食硬物。食后须行百步。以手摩腹令消。方可睡不尔。后成脚疾。不可多食葱。勿食猪羊等肾。宜食黍。

  五行统论生旺

  孟冬金病。木生。火绝。水土临官。 仲冬金死。木沐浴。火胎。水土旺。 季冬金墓。木冠带。火养。水土衰。

  五行分阴阳析论生旺

  孟冬庚金病。辛金沐浴。甲木生。乙木死。丙火戊土绝。丁火己土胎。 【 壬官癸旺】 仲冬庚金死。辛金生甲木沐浴。乙木病。丙火戊土胎。丁火己土绝 【 壬旺癸官】 季冬庚金墓。辛金养。甲木冠带。乙木衰。丙火戊土养。丁火己土墓。 【 壬襄冠带】 冬三月。戊寅。己卯。癸酉。未戌。及壬丙。戊丁。亥戊癸。辛巳日。俱宜炼丹。冬三月卧。头须向北。有所利益。

  十月令

  孝经纬曰。霜降后。十五日斗指干。为立冬。太阳尚在卯。躔大火之次。表影长一丈五寸二分。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湿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雪者。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太阳始过寅。躔析木之次。表影长一丈一尺五寸一分。日月亦会于析木之津。小雪。乃十月中气。斗指亥。从此月之中气而定建也。亥者何。史云。亥者。该也。言阳气藏于下。故该也。说文亥。荄也。有微阳气起接盛阴。而万物之荄皆动也。晋乐志曰。亥。劾也。言时阴气劾杀万物也。命曰孟冬。曰上冬。曰开冬。曰小春。曰阳月。曰艮月。西京杂记又曰阴月。曰坤月。曰大章。曰畅月。曰大素。曰大渊献。是月也气属六阴。月卦名坤。坤。顺也。以服健为正。故君子当安于正。以顺时也。气卦名干律应应锺锺。动也。又聚也。言万物应阳而动。转成其功。复聚藏也。八音石。八风不周。日躔尾。东方之宿。燕之分野。昏危中。旦七星中。立冬日。即云闭日。立冬节。水始冰。次五日。地始冻。后五日。雉入水为蜃。小雪气。虹藏不见次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后五日。闭而成冬。天子居玄堂左个。乘玄辂。驾铁骊。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彘水属也。其器宏以弇。宏。大。弇。深。象冬闭藏也。当立冬先三日。太史谒曰。某日立冬。天子乃斋。当立冬日。夜漏未尽五刻。天子率三公九卿大夫。京都百官。皆衣皂衣。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命太卜祷祠龟策占兆。审卦吉凶。天子始裘。令百官谨盖藏。命有司循行积聚无有不敛。坯城郭戒门闾修楗闭慎关钥固封强□边境。完要塞。谨关梁。塞蹊径。饬丧纪辨衣裳审棺椁之厚薄。营丘垄之大小。贵贱有等。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无作淫巧以荡上心。必工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成。有不当者。必行其罪。以穷其情。乃大饮蒸。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牲。祀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夫以休息之。命将讲武。肄射御角力。命水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毋侵削兆民。为天子敛怨于下。其有若此者。行罪无赦。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辨其国中与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献其数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府司会。冢宰二之以赞王治。复命有司祭司寒于北郊。祭司中司命司人司禄干国西北。傥行春令。则冻闭不密。地气发泄。民多流亡。行夏令。则国多暴风。隆冬不寒蛰虫复出。行秋令。则霜雪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十月逐日杂记

  初一日。曰十朔。曰阳朔曰暖炉节。曰民岁腊亦曰四始日。拜冬颁历。行乡饮酒礼。此日忌交易裁衣。南粤志。闽中风俗。十月一日。皆作糯餈。或作京饨。以祀先祖。亦告冬之意。 东皇太帝生辰。峡人十月一日。多以蒸褁为节物。荆楚人。多食燋糟。或作燋糖。故杜诗云。蒸褁如千室。燋糟萃一拌。兹辰南国重。旧俗自相欢。 马元阳天师飞升。苏续志。十月朔。翰林旧赐对衣红锦袍。

  淳化二年。代以细花盘。雕锦袍一。丞相加一等。程氏遗书。十月朔。拜坟。感霜露也。寒食。则又从常礼祭之。饮食则称家有无 王长真人降。 梦华录。十月朔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置酒。炙脔肉于胪中。团坐饮啖谓之暖炉会。 都城士庶。皆出城飨坟。禁中车马朝陵。如寒食节。 又城市内外。于九月下旬。即买寒衣靴鞋巾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献。 永陵孝洁肃皇后忌辰。嘉靖七年。○初二日。延庆节。 虚静张天师诞。 下元周真君诞。 宪宗纯皇帝诞。正统十二年。 初三龙聚日。三茅真君诞。○初四。虞卿真人降现。○初五。三会斋日。达磨祖师生日。 又谓五信风日。○初六。天曹诸司。五岳五帝诞辰。亦注生籍日。○初七。干明节。○初八日。南方火德星君诞。亦上帝酷杀日。而此月丁巳。亦是不宜会客。宜斋戒。 又东岳府君朝天日。○初十庆成节。唐文宗生。 又曰天宁节。宋徽宗生。 西天王降。○十四日。马练师乘青骡升仙。此日忌交易裁衣。○十五日。锺离仙翁飞升。 行?鱼岳真人升仙。 神烈吴真君同弟子四人飞升。 正一旨要云。下元三品解厄水官。 九江水帝。 十二河源。溪谷大神。晹谷神王。水府灵官。主禄百司。同下人间。检察善恶。校定罪福。上诣 天阙进呈。 水府生天会。 东岳府君朝天日。 苏子瞻后游赤壁日。○十六日。东华紫府少阳帝君上升。 又天仓开日。○十八日。献陵诚孝昭皇后忌辰。正统七年。 玄帝申时下降。○十九又东岳府君朝天日。 云笈七签曰。二十日。忌水陆远行。○二十一日。太明节。梁太祖生。○二十二日。龙会。东岳府君朝玉皇日。○二十三。天兴节。唐代宗生日。 会庆节。宋孝宗生日。○二十四日。保生天尊降。○二十五日。老君度函谷关。时周元王十月二十五也。此日不宜问疾。○二十七日。北极紫微太帝星降。立冬后十日。为入液。至小雪为出液。得雨谓之液雨。亦曰药雨。百虫饮此则蛰。至明年春二月。雷鸣时启蛰。唐史。十月丙申。有星犯昴。韦见素言于帝曰。禄山将死矣。帝曰。日月可知乎。见素曰。福应有德。祸应在刑。昴金忌火。行当火位。昴之中昏。此其时也。既死其月。亦死其日。明年正月甲寅。禄山其殪乎。 酉阳杂俎。洛城华林园内。有冬桃。十月始熟。形如括蒌。食之解劳。亦名王母桃。 崔希直。十月初雨雪。遇老父于门。献松花酒。老父曰。花酒无味。乃于怀中取丸药置酒中。令其饮之。味极香美。后问于太师曰。此葛真人第三子药。乃千岁公醪也。

  九国志。吴杨渭。十二年冬十月。浚东塘之杨林江。水出火。可以燃物。 开元遗事。李白于便殿对明皇面撰诏诰。时十月大寒笔冻。莫能书字。帝敕宫妃十人。侍白左右。执牙笔呵之。白遂取而书。其受圣眷也如此。 承宫。字子少。避地于象阴山。耕种禾黍。及冬得熟。人有认之者。宫不争。推与之。 高祖记。汉元年冬十月。五星聚东井。东井秦之分野。五星所在。其下当有圣人。以义取天下者。 太公金匮曰。夏桀之时。以十月发民凿山穿陵。以通河。民谏曰。孟冬凿山穿陵。是泄天之气。发地之藏。天子失道。后必有败。桀杀之。期年岑山崩为大泽。汤率诸侯伐。 卫宏大夫奇字序。秦始皇。密令人种瓜于骊山硎谷中。温处。瓜实。使人上书曰。瓜冬实。有诏下博士诸生说之。人人各异。则皆使往视之。而为伏机。诸儒生皆至。方相难不决。因发机。从上填之以土。皆压焉。 孟冬命有司秫稻必齐。曲櫱必时。湛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庶无差忒。 楚语。百姓夫妇。拣择令辰。奉其牺牲。敬其齐盛。洁其粪除。禋其酒醴。帅其子姓。道其顺词。以昭祀其先祖。

  ○十月二日。异俗作糯米京团。并列果酒。以祀先告冬。 玄枢经曰。自立冬十月节后。天道东行。修造出行。宜向东吉。月厌在丑。月杀在戌。天德在乙。月德在甲。月合在巳。月空在庚甲巳庚上宜修造取土。生气在酉。坐卧又宜向西时日不宜用亥字犯月建不吉。○初四日。勿加罪责人。故刑官罢刑。天府大忌。

  调摄

  孙真人曰。十月心肺气弱肾气强盛。宜省咸增甘。以养心气。毋伤筋骨。勿泄皮肤。勿妄针炙。以其时。血涩津液不行也。 孟冬十月节。运主阳明五气。足厥阴。肝风木。每日丑寅二时正坐。头左右顾。两手左右。托三五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小雪十月中。运主大阳终气。足厥阴。肝风木。每日丑寅二时正坐。一手按膝。一手挽肘。左右争力。各三五度。吐内叩齿咽液如数。 孟冬之月。天地闭藏。水冻地圻。蚤卧晚起。必候天晓使至温畅。无泄大汗。勿犯冰冻。温养神气。此月宜服寒衣。伸足卧。则一身俱暖。 夜卧宜被盖。覆足用暖。睡觉睁目转睛。可出心气。永无眼疾。 此月宜暖足。不宜戴暖帽。使脑受冻。则无眩晕之疾。 白云忌曰。此月忌食猪肉。发宿疾。且亥为猪肖。宜忌。勿食猪肾。 十月肾旺不令死气入肾。 千金方曰。十月勿食椒。损心伤血脉。勿食韭。令人多涕唾。勿食霜打熟菜。令人面无光。勿食葱。勿以梨搅热酒饮。令人头旋。勿食獐肉动气。勿食熊肉伤神。此月只宜食芋。初八日宜沐浴。○初十日。宜拔白。又谓之阴毒日。戒夫妇入房。○十三日。宜拔白。○十四日。取枸(木巳)煎汤沐浴。令人光泽。不病不老。○十六日。天仓开日。○十八日鸡初鸣时沐浴。令人长寿。 是月夜长内热。少食温软之物。食讫摇动令消。不尔。则成脚疾。 真诰曰。是月上巳日。取槐子吞之。每服二十一粒。去百病。多服则长生通神。盖槐乃虚星之精也。 圣惠方曰。是月上亥日。面向东采枸(木巳)二升。以好酒五升。于滋瓶内浸二十一日开封。又捣生地黄汁三升。搅匀同浸。以纸三重密封其口。候至立春前三日。开瓶空心暖饮一杯。至立春后。髭鬓皆黑。补精益气。轻身耐老。忌食萝卜芜荑。或食宜用壬癸日。 养生录。是月采枸(木巳)红熟者。去蒂。净水洗沥干砂盆内。烂研。以细布榨汁。去滓。不用。沉清一宿。去清水。若天气稍暖。更不待经宿。入磁石器中。漫熬成膏。勿令黏底。候少稠。即以新磁瓶盛之。蜡封勿令透气。每日蚤朝。温酒下二大匙。夜卧再服。百日身轻气壮。耳目聪明。须发乌黑。是月宜进枣汤。其方取大枣除皮。核中破之。以文武火日反复炙令香。然后煮作汤用。 法天生意云。此月是纯阴用事。夫妇宜戒容止。犯者减寿。朔朢日减十年。晦一年。上下弦。减五年。庚申甲子本命。减一年。初九牛魁初降。犯者百日中恶。初十夜西天王降。犯者一年死。二十八人神在阴。宜忌

  占候

  立冬之日。水不冰。是为阴负。地不冻。咎征之验雉不入大水。国多淫妇。小雪之日。虹不藏。妇不专一。天气不上腾。地气不下降。君臣相嫉。不塞闭而成冬。母后淫佚。 黄帝占。十月日食。朝有奸臣。冬旱。六畜贵。鱼盐贵 月食。主秋谷贵。鱼盐贵。 月无光。六畜贵。 西北干风名不周。京房曰。四时暴风起西北。天下大饥。有盗贼。人流亡。日月失色。地动。人多病。疽疥疠恶疮疫死。 立冬日。西北风。主来年大熟。 冬甲子雨。飞沙千里。 朔日风雨主旱。来年夏多水。芝麻贵十倍。三日风雨。芝麻贵五倍。来年麻不收。 立冬□。主多鱼。雨。主无鱼。冬前霜。主来年蚤禾好。冬后霜。主来年晚禾好。 虹以十月出。主麻贵。及五月谷贵。 出西方。稻贵。一出一倍。再出再倍。三出三倍。四出四倍。五出五倍。流民千里。 以立冬四十六日内。出正北。贯坎中。冬少雨。春多水灾。冬三月出西方。青云覆之。春雨调和。白云覆之。春多狂风。黑云覆之。春多雨水。 冬雷震惊。万物不成。虫不藏。兵起。 冬雨雹。臣逆命。大臣殃。 冬星坠。其国忧。 月内雾。谓之沫雾。主来年水大。二百单五日见。须看雾着水面则轻离水面则重。谚云。十月里沫露。塘瀊。十一月沫露。塘干。

  ○十六日。谓之寒婆生日。晴。主冬暖。 庚戌辛亥日雷。正月米贵。壬寅癸卯日雨。主来年春谷贵。 冬雷。主人多死。所起之乡。骸骨盈野。夜雷尤甚。○十月朔日立冬。主有灾异。晴则一冬多晴。雨则一冬多雨。又多阴寒。 值小雪。有东风。主春米贱。西风。主春米贵。

  十一月令

  孝经纬曰。小雪后十五日。斗指壬。为大雪。言积阴栗烈。至此而雪大矣。太阳尚在寅。躔析木之次。表影长一丈二尺五寸。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又曰长至。曰三至。谓阴之极至。阳气始至。日行南至。又谓之三极。昼漏极短。去极极远。晷影极长。冬至日。则斗北中绳。阴气极。阳气萌。故曰冬至为德。时阳已起而反。大寒者何。盖阳气始起。阴气推而毕上。故大寒也。太阳始过丑。躔星纪之次。表影长一丈二尺三寸。日月亦会于星纪。日道发南。去极弥远。其影弥长。远长之极。冬乃至焉。冬至乃十一月中气。斗指子。故月建子。从十一月中气而定建也。子者何。汉律历志曰。阴阳合德。气锺于子。化生万物者也。白虎通曰。子。孳也。孳孳无已。谓阴气至此。万物萌孳于下也。命曰仲冬。曰畅月。曰周月。曰复月。曰黄锺月。曰辜月。曰天泉月。六帖曰。广寒月。曰困敦月。是月也。阴阳争诸生荡。一阳始生。用历管吹灰以候气。日短至而复长。月卦名复。复。反也。阴助于下。以顺上行之义也。气卦名坎。律应黄锺白虎通曰。黄。中央之色。锺。助也。言阳气动于黄泉之下。欲养万物也。是为天统。八音革。八风广漠。日躔斗。北方之宿。吴之分野。昏东壁中。旦轸中。大雪。冰益壮。地始圻。鹖鴠不鸣。次五日。虎始交。后五日。芸始生。荔挺出。冬至气。蚯蚓结。次五日。麋角解。后五日。水泉动。天子居玄堂太庙。乘玄辂。驾铁骊。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器宏以弇。命乐师习乐舞。□牲醴。祭天于圜丘。命有司土事无作。无发盖藏。起大众。以发天地之房。命阉尹申宫令。审门闾。谨房室。必重闭省妇事。毋得淫。虽有贵戚近习。毋有不禁。命大酋。秫稻必齐。曲櫱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毋令差忒。复命有司。祀四海大川。名原渊泽井泉。是月农有不收敛积聚者。马牛畜牲。有放佚者。取之不诘。山林薮泽。有能取蔬食田猎禽?者。野虞教道之。其有相侵夺者。罪无赦。伐林木。取箭竹。罢官之无事。去器之无用。涂阙廷门。筑囹圄。以助天地之闭藏。故冬至前后十日。闭关。谢事。傥行春令。则蝗虫为败。水泉咸竭。民多疾厉。行夏令。则其国乃旱。雾气冥冥。雷乃发声。行秋令。则天时雨汁。瓜匏不成。国有大兵。

  十一月逐日杂记

  ○初一曰周岁首。屦端于始。谓以上元历。十一月初一日。子初一刻冬至。为历首。 此日秦始皇诞辰。 王洪范真人飞升。 葛仙翁受太上三天金简册书。 苏东坡在玉堂。十一月一日苦寒。诏赐官烛法酒。坡诗曰。光分御烛星辰乱。拜赐官壶雨露香。○初三日。太上玉高大道真君。登玉霄琳房。四盻天下。○初五日。昭陵恭让章皇后忌日。正统八年。○初七日。玄天上帝辰时降。○初八。王真人洪临升仙。○十一日。英宗睿皇帝生。宣德二年。 太乙救苦天尊诞。 亦天仓开日。○十二日。谢女自然仙升。此日忌裁衣交易。○十三日。海空智藏天尊降。○十五日。天帝游东井。又上帝酷杀日。此月丙午日亦是。不宜会客。宜斋。○十六日。宝应节。○十八日。御制文集云。洪武八年。十一月十八。高皇帝亲祀上帝于圜丘。时甘露降松下。有如明珠。帝作甘露论。○十九日。日光天子生。 诸天华严菩萨出世。文殊菩萨出世。 北斗北极圣母元君下降。 清凉宝山。白衣自在观世音示现。 据人物考云。二十一日。庚子申时。至圣先师孔子生。时有五老在庭。二龙遶室。胸堂有制作定世符五字。是周灵王二十一年。十一月也。按家语。叔梁讫娶鲁之施氏。生九女。其妾生孟皮。孟皮病足。乃求婚于颜氏。讫老而征在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故曰野合。 此日茂陵孝惠后忌。嘉靖元年。 永陵孝烈皇后忌。嘉靖二十二年。 复考山东志云。先师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十月庚子。卒于敬王四十一年四月初七日。先师山东人也。当以山东志为是。而搜神记亦云生于十月庚子。与山东志相符。 纂要曰。二十二日忌裁衣交易。○二十三日。 南斗六司星君。奏录生藉之辰。云笈七签曰。此日不宜问疾。○二十八日。施勇悟真人升仙。○三十日。祭门。用赤豆粥。可逐疫。 岁时杂记曰。冬至日煮赤豆粥。合家食之。可免疫气。注曰。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为疫鬼。畏赤小豆。故赤豆粥可以穰疫。

  武林旧事。冬至朝廷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至车马填拥于九街。诣诸神庙。炷香。店肆罢市。三日垂帘。饮博。谓之做节。 梦华录。京师最重冬节更易新衣。□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一如年节。 冬至日。群臣有屦长之贺。鼓鼙鼓。吹孤竹。奏云和之瑟。为云门之舞。民间亦有屦袜之献。故崔骃袜铭云。有建子之月。助养元气之事。阳升于下。日永于天。长屦景福。至千亿年。 魏曹植献袜屦表云。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屦贡袜。所以迎福践长。 后魏崔浩女仪云。近古妇人。常以冬至日进屦袜于舅姑。践长至之义也。 岁时记晋魏间。宫中妃嫔。以红线量日影。冬至过后。每日添长一线。 玉烛宝典曰。十一月建子。周之正月。冬至。日极南。影长。阴阳日月。万物之始。当黄锺律。其管最长。故有屦长之贺。 宋书。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因小会。其仪亚于岁朝。 北齐书。冬至贺礼。古无有也其殆始于汉乎。汉杂记云。是日冬至阳生。君子道长。故贺。 易简方曰。冬至日。钻燧改火。可免瘟疫。

  宋史。十一月一日。有司进暖炉炭。民间亦置酒。作暖炉会。 唐书。开元二年冬至交趾国进犀角一株。色黄如金。使者请以金盆置于殿中。温温然有暖气袭人。上问其故。使者对曰。此辟寒犀也。顷自隋文帝时。本国曾进一株。直至今日。上甚悦。厚赐之。 本纪。永徽二年。十一月。阴雾凝冻。封树木。数日不解。按刘向以为木。少阳也。人将有害。则阴气胁。木先寒。故得雨而冰。亦谓之树介。兵象也。 宋史。十一月。帝斋于郊宫。罢临观阙。不幸苑囿。故事车驾至青城。即幸后苑。阅水沼。至是神宗熙宁元年。精意奉祠。悉罢游观千七百事。着为定制。 大明会典。冬至 皇帝大祀天于圜丘。配以 太祖。从祀凡四坛。曰太明。曰夜明。曰二十八宿。洎五星辰。曰云雨风雷四师。 上三献正位。分献官。三献从祀。冬至 皇帝拜天于玄极殿毕。后升 御座。百官行拜贺礼。在外司府州县。于各公厅行礼如朝仪。

  ○十一月朔日。钦天监官。进历。仍颁赐京官。颁行天下。 大明会典。洪武 年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天子始郊拜太乙。是夜有美光。及昼有黄气上属于天。太史令奏。神灵之休。佑福兆祥。 五经通义曰。冬至前后闭关十日。商旅不行。君不听政。所以寝兵鼓也。 后汉书。虞诩祖父绎。为郡县狱吏。案法平正。务宽恕。冬月上其状常流涕随之。 后汉书。锺离意。辟大司徒侯霸椽。诏部送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辄移县属。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见侯霸。曰。君所使椽。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会稽典录。盛吉为廷尉。每至冬月。罪囚当断。其妻执烛。吉持丹笔相向垂泣。妻问何泣。吉曰。吾一落笔。人之生死判矣。 南史。王志。字次□。僧虔子也。为东阳太守。郡狱有重囚十余。冬至日悉遣还家。过节皆反。惟一人失期。志曰。此自太守事。主者勿忧。明旦果至。以妇孕故迟。吏人益叹服。 梁书。席阐为东阳太守。传岐为始新令。冬至放囚俱同。晋书。吴隐之为郡守。冬月无被。尝汗衣无他衣更换。乃披絮。有宾客访则称病不出。其俭苦同贫庶也。是可以风。 月纂云。自大雪十一月节后。天道东南行作事出行。宜向东南吉。月厌在子。月杀在未。天德在巽。月德在壬。月合在丁。月空在丙。丙丁壬上。宜修造取土。生气在戌。坐卧宜向西北作事时日。不宜用子字。犯月建不吉。

  调摄

  孙真人导引方。是月肾脏正旺。心肺衰微。宜增苦味。绝咸酸。补理肺胃。闭关静摄。以迎初阳。使长养以全吾生保生心鉴。十一月属子。火气潜伏闭藏宜养本然之真。而为春发生之本。此时若恣欲戕贼。至春升之际。下无根本。阳气轻浮。必有温热之病。 十一月微阳方生。阴未退听。阴阳争而未定。故君子斋戒。处必检身。身欲宁。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定。 大雪十一月节运主大阳终气。足少阴。肾君火。每日子丑二时。起身仰膝。两手左右托。两足左右踏。各五七次。叩齿咽液。吐内如数。 冬至十一月中。运主太阳终气。足少阴。肾君火。每日子丑二时平坐。伸两足拳两手。按两膝。左右极力三五度。吐内叩齿咽液如数。 保生月录。冬至日。一阳方生。省言语。养元气。勿劳其体。其月肾气正王。心肺衰。宜助肺安神。补理脾胃。无乖其时。勿暴温暖。切慎东南贼邪之风。犯者令人多汗面肿。腰脊疼痛。四支不通。

  养生要术。南阳张平子云。冬至阳气归内腹中。热物入胃易消。此日勿多言。宜闭关静坐。 食物本草雉肉味酸寒。无毒。虽野味之贵。食之损多益少。独十一月有补。 又云。獐肉味甘温。无毒。补益五脏。十一月食之甚美。余月食动气。 兔肉味辛平。无毒。主益气。孟诜云。十一月可食。服丹石人相宜。以其性冷故也。不宜与姜橘同食之令人患心病。若秦椒豆跂之类。宜常食。 千金月令曰。麋肉微补五脏。多食令人强房事。麋鹿同一淫物。冬至一阳生。故麋解角。利补阳也。不可合虾与生菜梅李同食。 四时纂要云。是月勿多食鱼。令人水病。勿食陈脯。成水癖疾。勿食鸳鸯。令人恶心。勿食生菜。发宿疾。勿食韭。令多涕唾。韭白冷而青热。多食青。发热病。勿食黄鼠。损人神气。勿食螺蚌蟹鳖带甲之物。损人志气。长尸虫。勿食火焙肉。动火。勿食脾胃。勿食经霜菜果。令人面无光泽。 云笈七签曰。此月十日。取枸(木巳)煎汤沐浴。令人不老不病。 此日亦宜拔白。○十一日不宜沐浴。仙家大忌。亦不可用火炙背。此日亦天仓开日。 便民图纂云。十五日。夜半时沐浴。令人无忧畏。○十六日沐浴吉。 千金方云。冬至后。庚辛日。不可合阴阳大凶。冬至后五日。夫妇当别寝。戒容止。犯者减寿。朔朢各减十年。晦日减一年。上下弦。各减五年。甲子庚申本命日。减三年。冬至减四年。二十八日减一纪。

  占候

  周书时训曰。大雪日。鹖鴠若鸣。□□□。虎不始交。□□□□荔挺不生。卿士专执。冬至日。蚯蚓不结。君政不行。麋角不解。兵甲不藏。水泉不动。阴不承阳。 风角占。冬至后。丁巳日。风从巳上来。有大赦。乙巳占。此月日食。逆臣在朝。人畜俱疫。鱼盐贵。籴贵。牛死。 京房易占。此月月无光。鱼盐大贵。月食米贵。女主忧。兵起。 北方风。名广漠。如暴风起北方。主盗贼起。天下兵皆动。人病湿。不能起居。 田家五行占。风北来。岁稔。南来。谷贵。东来。乳母多死。西来。禾熟。 黄帝针炙经云。冬至日。风从南来。名为虚贼宜避。犯则多病、伤人。夜来人卧弗犯。则病少。 沈存中云。东南风。谓之岁露。宜避。若受饥而当其气。开年多中瘟病。 农占。冬至之日。见云迎送。从下乡来。岁美。民人和。不疾疫。无云迎送。岁恶。冬至日。阴云祈寒。有云迎日。来岁大美有雷。米贵至前雷。米长价。以后不贵。落则反贵。有雾。来年旱。

  万宝全书。冬至北方有青云来。岁吉。无凶。其云赤者旱。黑者水。白为兵。黄有土功。 赤气旱。黑气水。白气疾。黄云兵火。 田家五行。观云于冬至子时。或平旦。青云北起。岁熟民安。赤黑占同前。白云人灾。黄云大熟。无云大凶。冬至晴。万物不成。风寒吉。又云。冬至一日得壬。大旱。二日小旱。三日亦旱。四日主大熟。五日小水。六日大水。七日河决。八日海翻。九日禾麦大熟。十日五谷少收。 察时要诀。冬至日雪。有大贼横行。若前后日雪。主来年大水。人饥。有兵革。○十一月朔值大雪。民有凶灾。月内雪。主冬春米贱。朔日有风雨。宜麦。晦日风雨。主春少雨。朔日西风。主盗贼起。 淮南子。以冬至数至来年正月朔日。五十日。民食不足。不满五十。更减一升。有余。则日益一升。四时纂要。云。此占最定也。

  十二月令

  孝经纬曰。冬至后十五日。斗指癸。为小寒。阴极阳生。阴气毕上。乃寒。今月初寒尚少。故曰小。太阳尚在丑。躔星纪之次。表影长一丈二尺五寸。后十五日。斗指丑。为大寒。至此而栗烈极矣。太阳始过子。躔玄枵之次。表影长一丈五寸。日月亦会于玄枵。大寒乃十二月中气。斗指丑。故月建丑。从十二月中气而定建也。丑者何。汉律历志云。纽牙于丑。言阳气在上未降。万物厄纽未敢出也。乐志曰。丑。纽也。言终始之际以纽结为名也。命曰季冬。曰暮冬。曰杪冬。曰余月。曰涂月。曰除月。曰严月。曰腊月。曰嘉平。曰天皓。曰殷正。曰暮节。曰暮岁。曰穷稔。曰寒稔。曰穷纪。曰寒纪。曰赤奋若。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一阳渐长。数将几终。岁将更始。月卦名临。临。大也。以刚居中为大亨。而利于贞也。律应太吕。吕者。拒也。言阳欲出。而阴气不许。旅抑拒难之也。日躔婺。北方之宿。越之分野。昏娄中。旦氐中。小寒节。雁北乡。次五日。鹊始巢。后五日。雉始雊。大寒气。鸡始乳。次五日。征鸟厉疾。后五日。冰方盛。水泽腹坚。天子居玄堂右个。乘玄辂。驾铁骊。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器宏以弇命有司大傩。旁磔牲。出土牛。以送寒气。乃毕山川之祀。及帝之大臣。天地之神祗。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尝鱼。命工人取冰以入。告民出五种。司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专而农民。毋有所使。命乐师大合吹。命四监取薪柴。以供郊庙及百祀之燔燎。复与公卿大夫。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年之宜。命太史次诸侯之列。赋牺牲。以供上帝社稷之飨。命宰历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数。而赋牺牲。以共山林名川之祀。天子乃大蜡。以飨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至也。命方相氏大傩。驱逐群疠。方相秉钺。巫觋操茢。侲子赤帻皁衣。大常卿。领官属吏并护之。傥行春令。则胎夭多伤。国多固疾。命之曰逆。行夏令。则水潦败国。时雪不降。冰冻消释。行秋令。则白露蚤降。介虫为妖。四鄙入保。

  十二月逐日杂记

  ○初一日曰地统。八仙聚会蓬莱之辰。○初二日承天节。 大茅君驾白鹤于句容县东三里。会群仙于白下白鹤桥。 宋真宗开宝元年。此日生。○初四。显陵慈孝蒋皇后忌辰。○初六天仓开日。○初七。宋哲宗生。杨公忌云。此日不宜水陆远行。○初八日。王侯腊。其日可谢罪祈福。说文云。冬至后第三戌为腊。传曰。腊。接也。谓新旧相接。而祭以妥神也。又猎也。曰。猎取?以祭先祖也。按礼。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太蜡。秦初曰腊。后为嘉平。汉复改为腊。汉火德。终于戌。故以此日腊。周时腊与大蜡各为一祭。汉改腊则不蜡矣。魏台访议。王者各以行之盛日为祖。终日为腊。土生于未。盛于戌。终于辰。故土行之君。以戌祖。辰腊。今魏以土德王。宜以戌日祖。而辰日腊。如水盛于子。终于辰。火盛于午。终于戌。木盛于卯。终于未。金盛于酉。终于丑者。昉之。礼记曰。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 五经要义曰。三代名腊。虽有嘉平。清祀。大蜡。之不同。总之谓腊。又曰。腊以祭先。蜡以祭百神。日同而祭异。腊之先一日当傩。傩之明日。当作新岁。

  太原真人茅盈。祖父蒙。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于华山乘云驾龙升天。先是邑中有谣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泰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始皇闻而问故。父老对以仙人之谣。劝帝求长生术。始皇忻然有寻仙之志。因改腊曰嘉平。 腊日亦曰灌佛节。宋朝京都诸大寺。于此日作沐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曰腊八粥。 幽怪录。晋州刺史萧至忠。将以腊日畋游。有樵者于雪山。见一老麋。哀请黄冠者。黄冠曰。若令滕六降雪。巽二起风。萧君不猎矣。樵者未解。至期风雪竟日。刺史竟不出。 沛国陈咸。为廷尉监。王莽篡汉。还家杜门。莽改汉法令及腊日。咸言我先祖何知有王氏腊。此可观忠。 后汉书。第五伦母老。不能之官。每腊日。常悲恋垂泪。此可观孝。 东观记。甄宇北海人。建武中。征拜博士。每腊。诏赐博士羊。人一头。羊有大小肥瘦。博士祭酒。议欲杀而分肉。宇不可。又欲投钧。宇耻之。因先取羊之最瘦者。后召问瘦羊博士所在。可以观廉。

  韩卓。字子助。陈留人。腊日奴窃食祭其先人。卓义其心。恕之。 范乔。字伯孙。晋外黄人。腊夕。人盗斫其树。有告者。乔佯不闻。邑人愧而归之。乔曰。取柴欲与父母相欢。何愧为。 萧炅。李林甫所引。不知书。尝与严挺之言。蒸尝伏腊。为伏猎。挺之白张九龄曰。省中有伏猎侍郎。出炅为岐州刺史。林甫恨之。 何凤为建安太守。伏腊放囚还家。囚皆依期而还。○初九。忌裁衣交易。○十二曰。百福日。太素三元君朝真。 玉霄太道君登玉霄琳房。四顾天下。宜祈福建醮。○十三日。天以太乙朝元。天帝游东井。乃上帝酷杀日。而此月乙未。丁未亦是。不宜会客。宜斋。○十四。海蟾明悟弘道真君诞。 永陵世宗肃皇帝忌。嘉靖四十五年。○十五。西斗星君降。 世尊佛涅盘。周穆王五十二年。 景陵贞惠安和景皇后忌辰。○十六。星回节。南诏以此日登避风台。清平宫作赋。○十七。太微玄清左夫人。与太乙天人降句曲之金坛。○十八日。老君降。 北斗降。○十九日。苏东坡生。置酒赤壁下。酒酣。笛声上闻。使人问。乃进士李委。闻坡生日。作鹤南飞曲以献。曲奏嘹唳。有穿云裂石声。○二十。天师相交行道。戒夫妇同寝。坡作十二时偈云。十二时中常觉察。百滚油铛里。恣把心肝煠。这个在其中。不寒亦不热。似则是。似则未是。不惟这个不寒热。那个也不寒热。咄。甚个嘂做这个那个。○二十一。多宝如来生。杨公忌曰。此日不宜问疾。○二十二。太平护国天尊降。 重阳全真开化真君生。○二十三。五岳神君下降人间。○二十四。交年节。都人至夜。□酒果送神。烧合家化替钱纸。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夜于床底点灯。曰照虚耗。市皆印卖钟馗桃符。回头鹿马。天行帖子。以□除夜之用。自入此月。即有贫者十数为一火。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御祟意也。 搜神记。后汉阴识。其先阴子房者。至孝有仁恩。喜祀灶。当腊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房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刲以记。自后暴富。子房尝言。我子孙必昌大。至识三世。遂昌。 范至能祭灶词。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柸盘豊腆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起。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琐碎录。腊后遇除曰又云廿四。取鼠一头烧灰。埋子方。永无鼠耗。○二十五日。三清玉帝司会。 老君此日 【 复度】 函关。 玉皇太天尊。下降人间。稽察善恶。○二十七。北极帝君玄天。戌时下降。○二十八。老君降伏九十六种邪魔。○二十九。华严菩萨诞。 ○三十日。汉光武生于洛阳县。舍有赤光照室之祥。○此日除日。夜曰除夕。 风土记。蜀之风俗。岁晚相与馈问。谓之馈岁。酒食相邀。谓之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又于家奉神佛前。并主人卧室。燃灯达旦。主家宅光明。攒火团炉。合家共坐。以助阳气。又打灰堆。令如愿。 吴俗。分岁罢。小儿绕街嘂呼。云卖汝痴。卖汝呆。 亦进柏叶酒。椒花颂。 庾肩吾诗曰。岁序巳云去。春心不自安。聊倾柏叶酒。试奠五辛盘。金泊涂神意。朱光却鬼丸。权把梅花折。借为雪中看。 神异经曰。山臊在西方深山中。长尺余。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发寒热病。止畏爆竹声。

  荆岁岁时祀曰。除夕庭前爆竹。以辟山臊。元日亦然。 又云。爆竹熚烞。以惊山魈。燃灯以惊长人。 张说诗曰。爆竹惊夜眠。 神异经云。李畋邻人。有仲叟者。家为山魈所祟。敢掷瓦石。开户牖。叟求报谢。而妖崇弥炽。畋谓叟曰。公旦夜。可于庭中爆竹数十竿。叟然之。爆竹至晓。寂然安帖。遂止。 续世说。唐太宗除夕。盛饬宫掖。明燃烛灯。与萧后同观之。谓曰。朕施设孰与隋主萧后笑而不荅。固问之。曰。彼盖亡国之君。陛下开基之主。奢俭之事。固不同尔。帝曰。隋主何如。萧后曰。每至除夜。殿前诸院。设火山。数十车沉水香根。每一山。焚数车。以甲煎沃之。焰起数丈。香闻数十里。一夜之中。用沉香二百余乘。甲煎二百余石。房中不燃膏火。悬宝珠一百二十以照之。光比白日。妾观陛下殿前。所焚是柴木。殿内所照。是膏油。但觉烟气熏人。太宗良久不言。口刺其奢。心服其盛。 荆楚岁时记。除日家家具殽蓛。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辇下岁时记。唐明皇昼寝。梦虚耗二鬼。怒呼武氏。俄有大人。顶帽衣袍。捉鬼啖之。问其姓氏。曰。锺南山进士钟馗也。令人挂其像。以除虚耗。

  南部新书。岁除日。大常卿。领官属乐吏。并护童侲子千人。晚入内。至夜于寝殿前。进傩。燃蜡烛。燎丸檀。荧煌如昼。上与亲王妃主以下观之。其夕赏赐甚多。是日衣冠子弟。多(上不下见)侲子之衣而窃看宫中。有进士臧童老矣。偶为人牵率。同入其间。为乐吏所驱。时有一跌。不敢抬头望视。执婺牛尾拂子。鞠躬宛转。随队唱夜。将旦始出。不胜困劣。扶舁而归。一病十六日。而就试不得。 梦笔录。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新事官。诸班直。共千余人。自禁中驱祟出南熏门外。谓之埋祟。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至旦不寝。谓之守岁。 东都赋曰。卒岁大傩。驱除群厉。 谯周论语注曰。傩。却之也。 吕览注曰。大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 汉旧仪曰。昔颛顼帝。有三子。死为疫鬼。一居江水为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蜮鬼。一居人宫室区隅。善惊人为小鬼。于是以岁十二月。使方相氏。蒙虎皮。黄金四目。玄衣丹裳。执戈持盾。帅百隶及侲子。而时傩。以索室中而驱疫鬼也。

  月令章句曰。日行北方之宿。北方大阴。恐为所抑。故令有司大傩。所以扶阳而抑阴也。 卢植礼记注曰。所以逐衰而迎新也。 王建宫词。 金吾除夜进傩名。画裤朱衣四队行。院院烧灯如白日。沉香火里坐吹笙。 家塾事亲曰。十二月癸丑日造门。令盗贼不敢来。除日以朱书天行巳过四字。帖于门吉。 腊月。挂猪耳于堂梁上令人致富。 山居四要。自入腊遇上水日。勿令人见。以少水细洒荐席毯褥。晒干。辟狗蚤壁虱

  山居四要云是月子日取猪油四两悬于厕上入夏则一家无蝇

  南史。谢方明。晋末。宋武帝加晋陵太守。为骠骑长史南郡相。当年终。江陵县狱囚事无轻重。悉放还家。使过正。三日复还。罪重者二十余人。主簿弘季咸等。固谏。方明不纳。悉遣之。囚及父兄。并惊喜涕泣。以为就死无恨。至期有重罪一人。醉不能归。违二日乃反。余一囚十日不来。巡逡墟里。不敢自归。乡里责让。率领将送。敬无逃者。远近叹服。

  旧唐书。吕元□为蕲州刺史。 华阳志。王长文为江源令。放囚事同。 虞延为细阳令。遣徒归。应期还。有一囚病。自载论狱。至即死。○三十日掘宅四角。各埋石一大块。以镇宅。主灾异不起。又云。取圆石一块。杂以桃仁七枚。埋宅隅。可绝瘟鬼。

  调摄

  孙真人曰。此月天地闭塞。阳潜阴施。万物伏藏。土旺而水气不行。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勿冒霜雪。勿泄津液及汗。 法天生意曰。是月肺脏气微。肾脏方旺。可减咸服苦。以养其神。不欲全补。宜去冻就温。勿泄皮肤大汗。以助胃气。勿甚大暖。勿犯大雪。慎邪风。勿伤筋骨。勿妄针刺。以其血涩而津不行。 小寒十二月节。运主太阳终气。足大阴。脾湿土。每日子丑二时正坐。一手按足。一手上托。挽首互换。极力三五度。叩齿吐内嗽咽如数。 大寒十二月中。运主厥阴初气。足太阴。脾湿土。每日子丑二时。两手向后。踞床跪坐。一足伸直。一足用力。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吐内嗽咽如数。 千金方曰。此月勿食血脾。土旺在脾故也。 法天生意曰。是月勿歌舞。犯者凶。勿食蚌蟹鳖虾鳞介之物。勿食牛猪(狗去句改屯)熊等肉。伤人神气。勿食獐肉动气。勿食生韭。令人多涕唾。勿食霜烂菜果。减人颜色。勿食生椒。伤人血脉。勿食葵菜。令人饮食不化。勿食龟肉。损寿。此物不可轻杀。令人命夭。 琐碎录曰。腊月晨起。以烝饼卷猪脂食之。终岁不生疮疥。久服肌体光润。 家塾事亲曰。是月取猪板油脂。背阴挂干。能治诸般疮疥。敷汤火疮。及六畜疮疥。去蛆蝇。熟诸般皮条不烂。加倍壮韧。 又取猪膏一斤。入磁瓮中。加鸡子白十枚水银贰钱封瓮口埋亥方地上。一百日。取治痈疽。极效。 又于是月取皂角。烧为末。留起。遇时疫。蚤起。以井花水调一钱。服之效。 家塾事亲曰。是月可收雄狐胆阴干。若有暴死未移时者。急以温水研。灌些少入口中。即活。若移时则无及矣。 又于是月取青鱼胆阴干。如犯喉闭及骨鲠者。以此胆少许口中含。咽津即愈。 法天生意云。腊月用川乌炒。黄绢袋盛装酒浸服少许。可疗头风。 养生要术曰。腊夜。令人卧井傍。勿与人言。投椒二十一粒于井中。可除瘟。

  又传云除夕。取椒二十一粒。投井中。可除瘟。 又于除日贮井花水藏之。来年用以治一切病吉。 月令曰。腊日以诸米果八味。煮粥相遗。可以祛邪。亦命曰腊八粥。 云笈七签曰。初一初二日沐浴。可去灾悔。转除罪障。 法天生意曰。初七。初十。十八。二十。宜拔白。○初八日沐浴。消除罪障○十三日夜半沐浴。得神人卫护。○十五日沐浴去灾。○二十三日。沐浴吉。 负暄杂录。是月二十四日。五更。取井花水。平旦第一汲者。盛以器中。量人口多少。浸乳香。至岁旦五更。暖令温。从小至大。每人以乳香一小块。饮水三吸。咽下。则一年不犯时疾。 田家五行云。十二月二十五夜。煮赤豆粥。合家食之。间有出外者。留与食之。名曰口数粥。能祛瘟鬼。 法天生意云。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斋戒焚香静坐。谓之存神。可通仙灵。 云笈七签曰。除夕用枸(木巳)煎汤沐浴。令人不病不老。去灾。

  家塾事亲曰。除夜五更。抱小儿于独槽猪窠内。衮过。生痘疮稀少。有验。 除夜。有行瘟使者。降瘟于人间例以黄纸朱砂书天行已过。揭于门额吉除夜。勿嗔骂奴仆。并碎器皿。仍不可大醉。 月忌夫妇容止。犯者减寿。 朔朢日减十年。晦日减一年。初七日夜犯之。恶病死。 上下弦各减五年。 甲子庚申本命减二年。○初九日牛鬼初降。犯者百日中恶。○二十日。天地交相行道。犯者促寿。○二十八日。人神在阴。切宜忌之。

  占候

  汲冢周书。小寒之日。雁不北向。民不怀主。鹊不始巢。国不安宁。雉不始雊。国乃大水。大寒之日。鸡不始乳。淫女乱男。鸷鸟不厉。国不除兵。水泽不腹坚。言讹不信。 黄帝占。十二月日食。其下有兵臣悖。 成水灾。夏麦不收。谷贵。牛多死。亦京房石氏。陈卓武密之说。 十二月月无光。五谷大贵。 月食有大水。 冬三月无霜。虫不蛰来年蝗虫螟蟘伤害五谷万物不成。人灾疫。 无雪。来年麦恶。五谷不成虫生。人疫疾。 水冬不冰。为饥为兵。有灾疫。地不冻。其乡人流亡。 常以十二月二十二日夜。占辰星去月及何方。如辰在月之南。至近不移。主夏旱。晚田不收。在月西。五谷熟国不安静。辰在月东北。禾少收。人不安。在月东南。主风雷雨乱伤禾。亦少收。在月西南。有虫旱灾。在月西北。有逆乱兵起。田苗伤。 其夜太白星在月东。三百日内兵。 月内有雾。亦主来年水。有冷雨暴作。主来年六月七月内横水。

  常以岁除夜五更视北斗。占五谷善恶。其星所主。明则成熟。暗则有损。贪狼主乔麦。巨门主粟禄存主黍。文昌主芝麻。廉贞主麦。武曲主粳糯破军主赤豆。左辅右弼主大豆。 朔日有风雨。主来年春蚤。 十二月朔日。值大寒主有虎出为灾。值小寒。主有祥瑞。东风半日不止。主六畜大灾。 立春在残年内。主冬暖谚云。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冬至后。三戌为腊腊前后三雪。谓之腊前三白。大宜菜麦。谚云。腊雪是被。春雪是鬼如腊有雪又主来年豊稔亦杀蝗虫谚云。一月见三白。田父笑吓吓。一寸雪。入泥。一尺。一尺雪。入泥一丈。○二十四日。田夫牧竖候昏时。争立竿燎火于野。名曰照田蚕。看火色。占来年水旱。白主水。红主旱。猛主风。萎衰主歉。亦取东北为上。 除夜占风谚云。今夜东北明年大熟。 文林广记云。初二。初五。初八。二十日二十六日。天地神交会日。辰时当有恶风。 除夜以安静为上谚云。犬不吠。新年无疫厉。或因盗贼遗讼。或因斗争。作闹喧呼。惊动闾里者。其村巷中。必遭横事。

  闰月令

  尚书。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又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期。周岁也。岁有十二月。月有三十日。三百六十日者。一岁之常数也。故日与天会。而多五日二百三十五分。多则见以为强。而谓之气盈。月与日会。而少伍日五百九十二分。少则见以为弱而谓之朔虚。合气盈朔虚而闰生焉故三岁一闰。五岁再闰。十有九岁而七闰。则气朔分齐。同于本日。是为一章。二十七章为一会。三会为一统。三统为一元。故古历十九岁七闰即一章。周而复始。三年便闰九月。六年闰六月。九年闰三月。十一年闰十一月。十四年则闰八月。十七年则闰四月。十九年则闰十二月。此据元首初章而论。若后又渐积余分。大率历三十二个月。则当置闰。故三年不置闰。则差一个月。春季即为夏之孟。而时蹔不定。子年之十二月。入而为丑年之正。而岁已不成积而至于三失闰。则春皆为夏。而时全不定。十二失闰。则子年皆流而为丑。而岁全不成。故闰者。乃岁之枢纽。治历之关键也。

  历法以十一月甲子朔。夜半冬至。为历元。其时日月五星。皆起于牵牛初度。更无余分。以此为步占之端。故曰。屦端于始。每月皆有中气。唯闰月独无。汲冢周书曰。闰无中气。斗指两辰之闲。春三月。中气雨水春分谷雨夏三月。中气小满夏至大暑。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冬三月。中气小雪冬至大寒。正月节。戌时。北斗之柄指于寅位之初雨水。正月中气。戌时。斗柄指寅位之中。二月指卯。三月指辰。名曰月建。亦曰斗建。若遇闰月。其月内无中气闰前之月。中气在晦。闰后之月。中气在朔。举中气而正月。则置闰不差。故曰举正于中。盖置闰之法。以气盈朔虚。而归日月之余分。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之行也。日一度。自今年冬至至明年冬至。方一周天。实计三百六十五日。零三时辰。而一岁止是三百六十日。更有五日零三个时辰。无所归着是谓日行之余分。所谓气盈者也。月之行。日十一度十九分度之七。常二十九日中。强而与日合于朔。是每月。又有半日弱无所归着。是为月行之余分。所谓朔虚也。积日月之余分每岁常余十一日弱。故十九年。而置七个闰是为一章之数。故曰归余于中。

  昔炎帝分八节以始农功。乃命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伶伦造律。大挠作甲子。隶首造算数。容成作盖天。综斯六术。考定气候。建五行。察发敛。起消息。正闰余。出晋律历志 岁法。三百五十四日。三百四十八分。 岁余法。一万二百二十七分。 月法。二万七千七百五十九分。 日法。计九百四十分。以日法除之。十九年。共得二百六日。六百七十三分。为七闰之数。然必以十九岁而无余分者。盖天数终于九。地数终于十。十九者。天地全终之数。积八十一章。则其盈虚之余。尽而复始。推此以定四时。气功不有成乎。 周礼。春官太史。闰月诏王居门。终月。 礼记。天子元端。闰月则阖门左扉。立于其中。 玉藻。闰月天子听朔于明堂门中。还处路寝门。终月。 礼记。五年一巡狩者。何。五岁再闰。天道大□。王者恩亦当竟也。 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序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 尔雅。三年之丧。其实二十七个月也。三年之丧。不以闰月数者何。以其言期也。期者。复其时也。大功以下。计月数。故以闰月除。 朱浮曰。五年再闰。天道乃□。天地之灵。犹五载而成其化。况人道乎 后汉律历志。历数以闰正天地之中。以作事厚生。皆所以定命也。

  调摄总论

  禁忌篇。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蚤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筋骨有偃仰之方。闲雅有吞吐之术。流行荣卫。有补泻之法。节宣劳逸。有与夺之要。忍怒以养阴气。抑喜以养阳气。然后将草木以救亏缺。服金丹以定不穷。养性之道。尽于此矣。 左传云。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手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卫生者。不可不慎。然摄生之道。莫若守中。使无过无不及之害。经曰。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病多起于过度。盖五脏受气。各有常分。不适性而强为。则用情大过。而病生。善养生者。无过耗之敝。又能保守贞元何患外邪所中也。故善服药。不如善保养。不善保养。又不如善服药。不善保养。又不善服药。仓卒病生。而归究神天。谬矣。

  延命录云。饮以养阳。食以养阴。食宜常少。亦勿令虚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故四时饮食。贵适时宜。旺则宜食所克弱则宜食所生。又当随季而不食本脏。如春肝。夏心。秋肺。冬肾。季脾。是也。 老君曰。冬月朝勿令虚。夏月夜勿令饱。又曰。朝出勿饥。晚食勿饱饱食仰卧。便成气痞。食后勿寝寝生百疾。忌食露天隔宿物。藏不密者勿食。色异常者勿食。鱼无肠胆者勿食。异形异臭异味者勿食。菌有毛。及背无纹者勿食。闭口椒。及肉自动。肉着地无尘者。勿食。馔上细黑白永子。及六畜自死。果实双仁者勿食。蹄足带毛。禽三足六趾四距。及卵生八字。与铜器盖物。禽兽脑。旋作生鲊。爆炙承热。种种生物。皆不宜食。及忌食三厌。天厌雁。地厌狗。水厌鸟鱼。雁有夫妇天伦狗有扈主人义。乌有君臣之礼。故孙真人曰。雁有序兮犬有义。黑鲤朝北知臣礼。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鬼神俱不喜。

  法天生意曰。闰月勿食韭。令人气力衰。损目。勿食未核果。令人发痈疖寒热。勿食血物。及(上鹿下章)鹿马肉。伤神气。勿食蛇鳝。令人减寿。星见食豕。鼻生息肉。六甲日。食龟鳖鳞甲之物。害人心神。丙午日。食雉鸡肉。主男目盲烧死。女血死。勿食鳖子。令人病疸黄。鹿肉。九月巳后。正月巳前。堪食。余月勿食。有豹文者。杀人。 

  陶隐居云。食戒欲粗并欲速。宁可少餐相接续。莫教一饱顿充肠。损气伤神非尔福。 大扺。饮食无论四时正闰。皆宜温热软熟。忌生冷黏硬。而诸品法粥。皆堪调养。饮食不宜偏多。多则随其腑脏。各有所损。无病不宜服药。服药恐有所伤。故饱则伤气。饥则伤胃。五味浓厚伤精。煎爆焦燥伤血。空心茶。卯时酒。申后饭。皆宜少。饮茶宜少宜热。最忌空心点盐。食后浓茶漱口。永令牙齿牢坚。浆水甘酸者益人。酒后多食芥姜椒辣。则缓筋骨。盖脾胃。乃太阴阳明之所属。能容食物。寄于四季。乃六腑之源。无物不纳。胃和则能磨化五谷脾虚则五谷不消。谷入于胃。深者为血。浊者为气。血行脉内。气行脉外。人之一身。皆以胃气为本。如饮食不节。或失饱伤饥。恣食肥腻。饮食无度不顾冷热浓淡。爽口之物狼餐以致损伤脾胃。先正云。爽口物多终发疾快心事过必为殃。或劳役喜怒。忧思郁结皆伤脾胃。经云。饮食劳倦则伤脾。水谷寒热害六腑。故诸病生焉。 又云。谨和五味。骨正筋柔脉理以密。血气以流故酸多伤脾。咸多伤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若养生者。先渴而饮。饮不过多。多则伤气。渴则伤血。先饥而食。食不过饱。饱则伤神。饥则伤胃。故食少莫食多。吃热莫吃冷。吃软莫吃硬仍以节俭为佳。若多食则膨胀短气。更成疾矣。 真常子养生歌。 酒多血气皆乱。味薄神梦自安夜漱常胜朝漱。暮餐不若晨餐。耳鸣必须保肾。目病须先治肝。节饮自然脾健。少思必定神完。汗出莫当风立。腹空莫放茶穿。

  卫生五事。凡夫未能闻道。罔知调摄。以精神徇智巧以忧畏徇得失。以劳苦徇礼节。以身世徇财利。四徇不置。心为之疾矣。极力劳形。燥暴气逆。当风纵酒。多嗜酸辛。肝为之病矣。饮食生冷。温凉失度。久卧久坐。大饱太饿脾为之病矣。呼嘂过常。辨争陪荅。冒犯寒暄。恣食甘苦。肺为之病矣。久坐湿地。强力入水。纵欲劳形。丹田漏溢。肾为之病矣。五病既作。未老先羸。未羸先病。病至则重。甚则必毙。呜呼。是皆弗思而自取也。卫生君子。谨此五者。百病自消。经曰。不治已病。先治未病。正谓此哉。 济世仁术曰。春月阳气闭藏于冬者。渐发于外。宜发散以畅阳气。夏月人身阳气发外。伏阴在内。正人脱精神时。忌下利以泄阴气。秋月当使阳气收敛。不宜吐及发汗。犯之令人五脏消铄冬月天地闭。血气藏。伏阳在内。心隔多热。切忌发汗。以泄元气。四季皆有闰月。调摄当如正月之例。 春宜夜卧蚤起。以俟志生夏宜夜卧蚤起。使志无怒。使气得泄。秋宜蚤卧蚤起。使志安宁。收敛神气。冬宜蚤卧蚤起。去寒就温。无泄皮肤。冬天蚤出宜饮酒却寒。或噙芭以避恶。卧宜侧身拳足。枕宜决明菊花。腹饥勿沐浴。浴后避大风。大汗勿遽脱衣。恐成偏风。 不语唾。涂疮肿立消。大拇背节涂眼。则目明。 回回俗。善保养。唯护外肾。使不着寒。夜卧或以手握之。令暖。 养生书曰寡思以养神。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久视则伤神。久立则伤骨。久行则伤筋。久坐则伤血。久卧则伤气。大喜则坠阳。大怒则破阴。大怖则生狂。大恐则伤肾。 凡大小便宜紧咬牙齿。则免牙痛之病。夜间小便张目则眼不昏。小便饥宜坐溺。饱宜立溺。则可却病。忍小便入房者。得淋疾。茎中胞转脐下。恐急痛死。

  抱朴子曰。精者神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气之宅。故形大劳则歇。精太劳则竭。气太劳则绝。人心去肾八寸四分。天去地八万四千里人自子至巳。则肾生气。自午至亥。则心生血。阳生子而地上升。至巳而亢。则始热。阴生午而天气下降。至亥而极。则始寒。人之身。一小天地也。故凡人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二十息。未尝休息也。减一息则生寒。加一息则生热。腑脏不和。则气血不调。诸疾生焉。故元气在保养。谷神在守护脏腑喜芳洁而恶腥膻。食必择其适宜。勿过伤而致病。肝恶风。心恶热。肺恶寒。脾恶湿。肾恶渗。头发不可误入鲊食。甲寅刮手指爪。甲午刮脚指爪。为三尸游也。唾勿向北犯魁。汗出毛孔。本于五脏甚勿扇风。勿令汗入饮食。食后以纸燃引鼻(口鼻)。令气通勿强忍大小便。亦勿努力。行走勿语。行远乘马勿回顾伤神。夜行宜数叩齿。鬼神畏齿声也。勿跽床悬脚。勿坐大树下。伤人。鸡鸣时。叩齿三十六通。舌舐上腭。待神水嗽而咽之。口诵四海神明三遍。止鬼辟邪。无疾。

  东海阿明。南海祝良。西海巨乘。北海禹强。夜半勿哭泣骂詈。向北勿惊呼。卧开口。则泄真气。手压胸则令人魇。沐浴勿同日。沐忌冷水。恐患头风。饥勿浴。饱勿沐。午后勿沐。眼疾勿浴。旦起洗面。慎勿开口。滚水漱口。不利于齿。脚汗勿濯。睡梦不可语人。燃烛而寝。神魂不安。男女克遵戒忌之期。自保康宁寿考。凡人卧处。首不可近火。必有目疾。不可当风。必患头风。皆受风则嗽。惟胸则无禁。善调摄者。虽盛暑不当风。及露下久卧。虽大寒。不向热炉。庶寒暑适调。而可以却病延年 孙真人养生铭。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萦。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匀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亥寝鸣云鼓寅兴嗽玉津。妖邪却难犯。精气自全身。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悦乐。精气永和平。寿夭虽有命。修行端在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真人戒十二多。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劳形。多语则气乏。多笑则伤脏。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气耗。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偏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慎四损。 远唾伤气。多唾伤神。多汗损血。疾行损筋。 戒四妄 心之神。发乎目。则为视妄视则伤心。肾之精。发乎耳则为听。妄听则伤肾。肝之魂发乎鼻。则为嗅。妄嗅则伤肝。胆之灵。发乎口。则为言。妄语则伤胆。故卫生者宜戒。 广成子曰。毋劳尔形。毋摇尔精。毋使汝思虑营营。归心静默。可以长生。 黄庭经云。谨守精室。切勿妄泄。闭而宝之。可以长活。 玄枢曰。元气者。肾间助气也。右肾为命门。精神之所舍。爱惜保重。荣卫周流。神气不竭。可与天地同寿。

  神仙可惜歌曰。可惜许。可惜许。可惜元阳宫无主。一点既随浓色消。百神泣送精光去。三尸喜。七魄怒。血散气衰何以补。尺宅丹田属何人。玉炉丹灶谁为主。劝世人。休恋色。恋色贪淫有何益。一神去后百神离。百神已去人不知。几回要说又难说。启口又惧泄天机。 保养全在节欲。

  老君曰。人最宜保者命。最可惜者身。最可重者精。肝精不固。则目眩无光。脾精不固。则肌肉消瘦。心精不固。则神气减少。肾精不固。则齿发焦落。真精耗散不已。疾病生。而死亡立至。 仙经云。仲冬宜止声色。节嗜欲。仲夏宜去声色。禁嗜欲。此两月。乃阴阳争之时。固当谨慎。而冬至一阳初生。其气尚微。尤宜保护。故曰。油尽灯灭。髓竭人亡。添油灯壮。补髓人强。

  孙真人枕上记。清晨一碗粥。晚饭莫教足。撞动景阳钟。叩齿三十六。大寒与大热。切勿贪色欲。醉饱莫行房。五脏皆反复。艾火谩烧身。争如独自宿。坐卧莫当风。须择暖处浴。莫食无鳞鱼。诸般禽兽肉。自死禽与兽。食之多命促。依此枕记行。是自求多福。 彭祖曰。上士异床。下士异被。服药千颗。不如独卧。又曰。软蒸饭。烂熬肉。少饮酒。独自宿。 黄帝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圣人不绝男女之道。贵于闭密。以守天真耳。素女问。人年四十。阴阳自半。五十肝气衰。六十筋不能动。精气少。须当闭精勿泄。若气力尚壮。则勿强忍。久而不泄。致生痈疽。七十以上。最宜自养。不可劳心苦形。冲冒寒暑。若能顺四时。运气之和。而精不耗散。自然康健延年。 

  卫生歌 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兮足象地。父母遗体宜保之。箕畴五福寿为最。 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 欲求长生先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木若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还延命。 贪欲无穷忘却精。用心不已走元神。劳神散尽中和气。更复何能保其身。 心若大费费则竭。形若太劳劳则歇。神若太伤伤则虚。气若大损损则绝。 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悲哀炎热思虑除。因事莫惊去烦恼。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四季长呼脾化食。三焦嘻却热难停。 发宜多梳气宜炼。齿宜频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楷摩常在面。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夏要增辛聊减苦。秋辛可省但加酸。季月少咸甘略戒。自然五脏保平安。若能全减身康健。滋味过多无病难。 春寒莫放棉衣薄。夏月汗多须换着。秋冬衣冷渐加添。莫待病来纔服药。 惟有夏月难调理。内有伏阴忌冰水。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致秋来成疟痢。心旺肾衰切宜忌。君子之人守斋戒。常令充实勿虚空。日食须当去油腻。 太饱伤神饥伤胃。太渴伤血多伤气。饥餐渴饮莫大过。免致膨亨损心肺。醉后强饮饱强食。未有此身不生疾。人资饮食以养生。去其甚者将安逸。 食后徐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夜半灵根灌清水。丹田浊气切须呵 饮酒可以陶性情。太饮过多防有病。肺为华盖傥受伤。咳嗽劳神能损命。 慎勿将盐去点茶。分明引贼入其家。下焦虚冷令人瘦。伤肾伤脾防病加。 坐卧切防风入脑。脑内入风人不寿。更兼醉饱卧风中。风纔一入成灾咎。养体须当节五辛。五辛不节重伤身。莫教引动虚阳发。精竭荣枯疾病萦。 不问在家并在外。若遇迅雷风雨至。急须端肃敬天威。净几焚香宜少避。 恩爱牵缠不自由。利名萦绊几时休。放宽些子自加福。免致中年蚤白头。 顶天立地非容易。饱食暖衣宁不愧。思量无以报洪恩。蚤晚焚香谢天地。 长生不老是如何。胸中阴积善缘多。惜气惜身兼惜命。请君熟玩卫生歌。 

  养生杂纂。载桑叶洗眼方。 每年立冬日。采桑叶一百二十片。令阴干。遇正月初五日。二月初一日。三月初五日。四月初八日。五月初五日。六月初六日。七月初七日。八月初八日。九月晦日。如无三十。用二十九日。十月初十日。十一月初十日。十二月朔日。每日将叶十片煎汤。澄清洗眼。不待一年。则光复如童子。如有闰月。多取十叶。照前月日期煎洗。凡洗日。必斋戒。 又治青盲眼方。 以正月八日。二月八日。三月六日。四月六日。 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七月七日。八月二十五日。九月十二日。十月十二日。十一月二十六日。十二月晦日。用桑柴灰一合。以煎沸汤沃之。置磁器中。澄泠。令极清温汁稍热洗目。觉汁冷。即以重汤煮热。不住手洗。神效 

  河间陶节庵曰。凡伤寒症。冬三月谓之正伤寒。法宜用麻黄汤。伤风桂枝汤。发于春三月。谓之温病。发于夏三月。谓之热病。 发于秋三月。谓之湿病。又有两感。日传二经。四时皆有者。用法藏大羌活汤。 其三时通用者。易老九味羌活汤。 简易参苏饮。 双解散。及羌活冲和汤。禁用黄麻桂枝汤。 治中暑霍乱。 取釜下黑煤半钱。和灶额当火处赤泥少许。以百沸汤。投土与煤。搅数十遍。用碗盖。汗出适口。微呷一两口立止。

  占候补遗

  每岁农人占。历有三满斗。此年大稔。 立春日辰占。 先天与后天。何须问神仙。但看立春日。甲乙是豊年。丙丁多主旱。戊己损田园。庚辛人马动。壬癸水连天。 己卯风占。 春己卯。树头空。夏己卯。禾头空。秋己卯。水里空。冬己卯。阑里空。 四立初。甲子雨占。 春甲子雨。赤地千里。夏甲子雨。乘船入市。秋甲子雨。禾生两耳。冬甲子雨。雪飞千里。一云牛羊冻死。 壬子雨占。 春雨人无食。夏雨马无食。秋雨牛无食。冬雨鸟无食。 丙寅晴占。春丙晹晹。无水散秧。夏丙晹晹。干死禾娘。秋丙晹晹。干晒入仓。冬丙晹晹。无雪无霜。 甲申雨。米暴贵。春雨谷不收。夏雨伤田禾。秋主六畜死。冬雨人病多。谚云。甲申犹自可。己酉愁杀人。更逢壬子雨。相牵作久阴。 四时雨占 春季丁卯雨。禾苗旱。夏中辛卯雨。禾枯死。秋季乙卯雨。禾损伤。冬遇癸卯雨。无收。藏。 立冬荒熟占 立冬属火来年旱。逢水来春水必多。遇金来夏豆麦好。遇木次夏水旱灾。值土来年五谷盛。处处田禾足豊盈。 年岁雷占。 子日丑日雷。六畜灾瘴多。寅日鸣雷震。民安米粟高。巳日雷震动。田收虫蛇会。午日雷声响。一年遭旱多。未日雷电掣。民疾女沉痾。申雷春多旱。戌炮损田皋。酉亥风雷起。人民苦劳慒。

  杂记补遗

  尚书说云。天有五号尊而君之曰皇天。元气广大曰昊天。仁覆愍下曰旻天。自上监下曰上天。据远视之苍苍然曰苍天。 五经通义云。天神之大者曰昊天上帝。即罗魄宝也。又曰皇天上帝。亦曰太乙。其佐曰五帝。东方青帝威灵仰。司春。南方赤帝赤熛怒。司夏西方白帝白招拒。司秋。北方黑帝(口十)光纪。司冬。中央皇帝含枢纽。司四时之季。一说春苍帝。名灵符。夏赤帝。名文祖秋白帝。名显纪。冬黑帝。名玄矩。中央皇帝。名神斗。

  天宫有六。一绝绝阴天宫。二泰然谅事宗天宫。三明辰耐犯武成天宫。四恬熙罪气天宫。五宗灵亡非天宫。六敢司连宛屡天宫。 又有九天。第一天。名郁罩无量天。第二名上上禅善无量寿天。第三名梵监天。第四名兜术天。第五名不骄乐天。第六名化应声天。第七名梵宝天第八名梵摩迦夷天第九名波梨荅恕天其一天。又别置三天。 【 出大霄琅书】 又有三十三天须弥山半。四万二千由旬。有四大天王天须弥山顶为帝释天。上一倍为夜摩天。上为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天。福寿天。广来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无边空处天。无边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天。非非想处天。凡二十八天。四天以下。又有日月星宿天。常憍天。持鬘天坚首天。凡三十二种。所谓三十三天者。即帝释天宫中也。 【 出因本经】 复有三十六天者。自玄都玉京已下。合有三十六天。共二十八天。在三界内。黄曾天。玉完天。何童天。平育天。文举天七曜摩夷天。六天为欲界越衡天。蒙。翳天。和阳天。恭华天。宗飘天。黄笳天。堂曜天端靖天。恭庆天。极瑶天。元载孔升天。皇崖天。极风天。孝芒天。翁重浮容天。江由天。阮乐天。昙誓天。十八天为色界。霄度天。元洞天。翰宠妙成天。秀乐禁上天四天为无色界。三界外。曰四人天。常融天。玉隆腾胜天。梵度天。平育贾奕天。名为种民天。亦名四梵天。四人天。外有玉清。太清。上清。三清境亦名三天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最上大罗天。合为三十六天 【 出灵宝本元经】 酉阳杂俎云。天姓张名坚。

  淮南子曰。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星辰者。天之期也。虹霓彗孛者。天之忌也。 广雅云。日者。太阳之精。名曜灵。又名朱光。出于阳谷。沐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登于扶桑。爰始启行。是谓朏明。至于曲阿。是谓旦明。至于曾泉。是谓蚤食。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至于乌次。是谓小还。至于悲谷。是谓脯时。至于女纪。是谓大还。至于渊虞是谓高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至于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悬车。薄于虞渊。是谓黄昏。渝于蒙谷是谓定昏。日入崦嵫经于细柳。入于虞渊之汜曙于蒙谷之浦。行于九州岛七舍。日御曰羲和。 【 淮南子】 春秋感精符曰。月者。太阴之精。地之理也。名曰阴灵。又曰望舒。释名云。月。阙也。满则复缺也朔。月初之名。苏也。月死复生苏也。晦。月尽之名。灰也。火死为灰。月光之尽似之也。弦。月半之名。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张弓施弦也。朢。月满之名。月大是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也。朏。月未成明也。魄。月始生光也。承大月。月二日生光。谓魄。承小月。月三日生光。谓朏。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朓。朔而见东方。谓之朒。亦谓之侧匿。侧匿则侯王其肃。朓则侯。主其舒。月御名曰纤阿。 【 出汉书五行志】 大玄索隐云。朝见曰朒。夕见曰朓。至夜谓之匿。 春秋说题云。星之为言精也。阳之荣也。阳精为日。分而为星。故其字。日下加生。 天文志。孟康曰。星。石也。金石相生。人与星气相应。

  春秋合城图曰。天文地理。各有所主。北斗有七星。天子有七政。 史记。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杓欈。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是谓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春秋运斗枢云。斗星第一天□。第二天璇。第三天玑。第四天权。第五天行?鱼。第六开阳。第七摇光。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杓。合而为斗。居阴布阳。故称北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 天官书曰。汉。天河也。金之散气。其本曰水。汉星多。水多。星少。主旱。 河图帝通纪曰。风者。天地之使。礼乐之始。万物之首也。曰巽二。曰封家十八姨。 雷。天之长子。亦天之鼓也。元命苞曰。阴阳之气合而为雷。谷梁传曰。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震与霆。皆霹雳也。名曰豊隆。 电。阴阳激耀也。是雷之光。释名云。殄也。乍见即殄灭也。名曰列缺。又曰石(石韱)磹。

  春秋元命苞曰。阴阳气聚为云。说文云。山川之气。大泽润气也。又曰。云之为言运也。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注曰。阴凝上结。合而成云。阳散下流。注而为雨。 庄子曰。腾水上溢为雾。阴阳之乱气也。五行志曰。雾者。百邪之气。为阴冒阳。本于地而行于天。 河图帝通纪曰。雨者。天地之气。阳制于阴。和则为。雨。曾子曰。雨。辅也辅时生养也。广雅云。雨师曰屏翳。山海经云。屏翳。海东人。张士伯祷雨峄山。忽闻空中语曰。大雨由天。小雨由山。 说文云霁。雨止也霋。雨霁也。霩。雨止云罢貌。三礼仪宗云。雩祈雨之祭。雩于山川社稷。禜。止雨之祭。禜于城门。 月令章句曰。露。阴液也释名云。露结为霜。五经通义曰。和气津液凝为露露从地出。春秋考异云。霜者。阴精。冬令也。四时代谢。以霜收杀。霜之为言亡也、物以终也。大戴礼云。阳气胜则散为雨。露。阴气胜。则凝为霜雪。

  曾子曰。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皆由地发。不从天降。 【 出论衡】 大戴礼。曾子云。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雹与霰。一气之化也。盛阳之气在雨水。则温暖为雨阴气薄而胁之。不相入。则转而为雹。盛阴之气在雨水。则凝结为雪阳气薄而胁之。不相入。则消散下而为霰。谷梁传曰。雹者。阴胁阳之象。霰者。阳胁阴之象。说文云。雹雨冰也。凡雹皆冬之愆阳。夏之伏阴也。张(宁去丁改奂)云。阴气专用。则凝精为雹。 十洲记。霞者。日之精。餐霞之道甚秘。致霞之道甚易。河东蒲阪项曼都。好道学仙。三年始返。人问状。都曰。欲饮食。仙人饮我以流霞。每饮一杯。数日不饥。 月令季春之月。虹始见。音义云虹双出。色鲜盛者为雄。雄曰虹。闇者为雌。雌曰霓。是阴阳交会之淫气也。 尚书考灵耀云。地有四游。冬至地上行。北而西。三万里。夏至地下行。南而东。三万里。春秋二分。是其中也。地尝动移。而人不知。如人在舟中。闭牖而坐。舟行不觉也。

  河图括地象曰。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岛八柱。东南神州。曰晨土。正南邛州。曰深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开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南柱州。曰肥土。北方玄州。曰成土。东北咸州。曰隐土。正东杨州。曰信土。昆仑山为柱。气上通天。昆仑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柱广十万里。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 淮南子曰。九州岛之外。仍有八寅。亦方千里。自东北方曰大泽。曰无通。东方曰大渚曰少海东南方曰具区。曰无泽。南方曰大梦。曰浩泽。西南方曰渚资。曰丹泽。西方曰九区曰泉泽。西北方曰大夏。曰海泽。北方曰大冥。曰寒泽。 八寅之外。又有八纮。亦方千里。自东北方曰和丘。曰荒土。东方曰棘林。曰桑野。东南方曰大穷。曰众女。南方曰都广。曰反户。西南方曰焦侥。曰炎土。西方曰金丘。曰沃野。西北方曰一目。曰沙所。北方曰积水。曰委羽。凡八纮之气。是出寒暑以合八正。以行风雨。

  庄子曰。八纮之外。乃有八极。自东北方曰方土山。曰苍门。东方曰东极山。曰开明之门。东南方曰波母山。曰阳门南方曰南极山。曰暑门。西南方曰编驹山曰白门。西方曰西极山曰阊阖之门。西北方曰不周山。曰幽都之门。北方曰北极山。曰寒门。凡八极之云。是雨天下。八纮八寅八泽之云。以雨九州岛。和中土。 春秋命历序云。人皇氏分九州岛神农立地形。甄度四海远近。自东至西。九十万里。自南至北。八十一万里 邹衍曰。儒者所谓中国。名曰赤县神州。乃禹所叙之九州岛。于天下。乃八十一分中一分耳。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岛也。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如一区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仍有大瀛海环其外。乃天地之际焉。 地震。阳伏而不能出。阴遁而不能蒸。于是地震。庄子曰。海水三岁一周。流波相薄。故地动。蔡邕曰。地动阴盛。大臣踰制。唐高宗时地震不休。张行成曰。天。阳也。君象。地。阴也。臣象。君宜动。臣宜静。今晋州地震弥旬不休。臣恐女谒用事。大臣阴谋。宜远虑以杜其衅。上深然之。

  说文云。山。产也。又宣也。言宣气产生万物也。淮南子曰。山顶曰冢。曰巅。曰椒。山脊曰岗。山大而高曰嵩。小而高曰岑。锐而高曰峤。卑而大曰扈。小而众曰岿。上大下小曰巘。山无草木曰岵。有草木曰垓。石载土曰岨。土载石曰崔嵬。山东曰朝阳。西曰夕阳。山足曰麓。山穴曰岫。山边曰崖。崖之高曰岩。上秀者曰峰。陬隅高者曰岊。山坡曰阪。山三袭曰陟。山再成曰坯。山中绝曰陉。未及上曰翠微。山属曰峄。山狭而高曰峦。峦山长曰嶞。土山曰阜。曲阜曰阿。大阜曰陵。小陵曰丘。山精曰夔。亦曰跂。曰云阳祭山曰疧。巑岏。锐山也。崥。山胁也。 吕氏春秋曰。九山。会稽。泰山。王屋。首山。泰华。岐山。太行。羊肠。孟门。 管子云。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出铁之山。三千六百有九。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磁石。下有铜金。上有绿石。下有铅锡。上有赭。下有铁。 酉阳杂俎云。山上有葱。下有银。山上有薤。下有金。山上有姜。下有铜锡。山有宝玉。木傍枝皆下垂。

  关令尹喜内传。天下名山。五百岁一开。开时。金玉之精涌出。 五岳。东泰。南霍。西华。北恒。中嵩。又有泰作岱。霍为衡者。其神姓名。泰山姓圆。名常龙。衡山姓丹。名灵峙。华山姓浩。名郁狩。恒山姓登。名僧。嵩山姓寿。名逸。群呼之。令人不病。 【 出河图】 物理论云。石者。土之精。气之核。犹人筋络之生爪牙也。 博物志云。地以山为辅佐。以石为骨。以水为血。以川为脉。以草木为毛。以土为肉五岳峙而不重。四海收而不泄。万物育而不害。盖得一以宁也。水之中。海最大。泄于尾闾。峙以沃焦。架以蜃楼。为百谷王。而江淮河汉又其小矣。 路史曰。溟渤涨洋。天地所以限东獥也。恶溪沸海。天地所以限南獥也。陷河。悬度之设乎。西翰海。沙子之设乎。此天地所以遮西而制北也。激瘴雾于东维。界黑水于南极。泄流沙于西陲。决弱水于北(汀去丁改惑)。天地所以界罗也。玄览云。天有时而裂。地有时而圻。山有时而移。水有时而卓。川有时而竭。石有时而泐。日有时而食。月有时而亏。星有时而陨。海有时而冰。潮有时而不至。天地有大阳九。大百六。有小阳九。小百六。天阨谓之阳九。地亏谓之百六。大期九千九百年。小期三千三百年。阳九则天旱。海消而陆燋。百六则海水竭。而陵自填。

  春秋元命苞云。自开辟至获麟。凡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年。分为十纪。自开辟至洪武元年戊申。凡三百二十七万七千八百六十四年。尧元年甲辰。至洪武元年戊申。凡三千七百五年。尧元年至万历己未。凡三千九百六十六年。通计六十七甲子。自盘古到今上。共三百三十五主。三代年岁别名。唐虞曰载。载。岁也。言一岁万物。终复始出。莫不覆载也。夏曰岁取。岁星行一次。亦祈岁稔意也商曰祀。取祭祀一讫意也。周曰年。取年谷一熟意也。 【 出竹书丛抄】 古之异人。去来必有所自。微子感牵牛星。颜子感中台星。张良感弧星。樊哙感狠星。东方朔感岁星。萧何感昂星。李白感太白生。则生而禀星精者也。傅说为箕。奚仲造父王良。各垂象于天。则殁而成列宿者也。又如羊佑五岁。取环于李氏。房管为永禅师后身。白乐天海中山主。韦皋诸葛武侯后身宋晁迥静居天主。杨亿武夷君。陈尧咨南庵主。张方平山藏院知藏。欧阳修神清洞主。齐文宣即罗剎王。范祖禹即邓禹。王十朋即严伯威。韩琦即紫府真人。富弼昆仑真人。王曾青草堂和尚。苏轼陕右五戒禅师。王安石系秦王。黄山谷系涪陵女子。皆生而知前身者。蒋济为南山伯荀顗为泰山君。刘聪须遮国王。韩擒虎蔡襄。并阎罗王。皆死而知后身者。

  物化亦然。而特不自知其化也。是故四虚六合中。翔之类。有以黄鱼田鼠虾蟆化者。是为鹑。有以麦之根。鸟足之叶。尺蠖之茧化者。为蝴蝶。草含烟。化为萤。菌载毒。化而蜂。石首之鱼化寇凫。百岁之鼠化蝙蝠。泳之类。有以鸟化者。为鮂为黄雀。有以兽化者。谓鲂谓白狼。带化者鳖兔。啮化者蟹。千岁之鸟化为蛤蛎。服翼之化是为魁蛤。动之族。有以草木者(妍去女改虫)乎。苇化者蛚乎。竹化者蛇。木化者蜗。梓化而牛。松化伏龟。蟛蜞为鼠。啄极之鸟。化为山猪。植之种。有山鸠化者名(艼去丁改强)莍。浮石化者名薏苡。孔音化为枯树。伯麟化为枯草。石燕在海遇铁。化为珊瑚。虎之猛。有以玉化。以鸟化。以牛化。以海鲨化。以江汉之貙人化。及牛哀氏之化焉。龙之异。有以剑化。以雉化。以水虺化。以虎鱼化。及夏女子之化焉。不特此也。物之顽。有以人化者。阿紫成狐。懒妇作鱼。彭父为鹿。山僧变蛇。帝女化桑鹊。望帝变杜鹃。孝子变伯赵。齐女为鸣蝉。渔郎化白石。伊母变空桑。孙恪之妻。一笑而入猿。庄王宫人化为野蛾。穆王兵士。化为猿鹤。人之灵。亦有以物化者。老枫为羽士。黄雀而童子。百罗变美人。玃父化老叟。久铅成老妪。古桂为嬖媵。千岁之狐。是为淫妇。百岁之狼。是化处女。猩猩八十年化人。而亦食人。有化不相远者。韭之为苋。刍之成禾。石变为玉。(汀去丁改顷)出于砂。(虫医)之蛉。鸡而鸠。马或为狐。羊乃化狼。男化为女。女化为男也。有相为化者。雀入水而蛤。蛤出水而雀。蛇冬而雉。雉夏而复蛇。鹰为鸠。鸠复为鹰。鹞为鹯。鹯旋为鹞。鹍积水而化鹏。鹏积火而还为鹍。人化而鬼。鬼复化而人也。搜神记亦云千岁之鼋。能与人语。千岁之狐。化为美女曰阿紫。千岁之蛇。继而复续。千岁之鼠。而能相卜。鼋脂得火。可以燃铁。铁柱镇渊。可以抑蛟。此物制于所畏也。焚蟹黄而致鼠。囊萤火而聚鱼。此物堕于所贪也。物之鸣以口。而蝉之鸣以翼。螽斯之鸣以股。物之飞以翼。而聆鼠之飞以尾。儡之飞以鬣。物之走以足。蛇则无足而行。巨虚借足而行。物之听以耳。而龙之听以角。牛之听以鼻。物之息以鼻。而龟之息以耳。鹤之息亦耳。人物之观以目。而人不见风。龙不见石。鬼不见地。犬不见雪。羊不见雨。鱼不见水。可见无全赋也。(上鹿下章)性惊而喜山。麋性迷而喜泽。鹿性惊而喜林。岁星散为麟。玉衡散为龟瑶光散为鹿。象斗星散为犬彘。枢精为虎。地精为马。踆乌栖于日中。顾兔居于月腹。螔蝓入三十六禽。天鼋入二十八宿。鼍之肉。十二。少贝蜴之色。十二时变。象肉配十二时辰。胆不附肝。随月而转。在诸肉中。春季在前左足。夏季在前右足。秋季在后左足。冬季在后右足。鲿胆。春夏近下。秋冬近上。熊胆。春在首。夏在腹。秋在左足。冬在右足。蚺蛇胆。则随日而转。上旬近头。中旬近心下旬近尾。至于承棍时。即在初打一下棍处取之可以承官杖。

  玉海记云。凤仁鸟也。其鸣雄曰节节。雌曰足足。晨鸣曰发明。昼鸣曰上。朔夕鸣曰归昌。夜鸣曰保长。此物知时之节也。蝇昼聚而夜散。蚊夜聚而昼散。此物知日之候也。马驹在上旬生者。行在母前。在中旬生者。行与母齐。在下旬生者。行在母后。此物知一月之候者也。猫犬逢春秋交。蛇虫逢冬月蛰。此物知一岁之候者也。不寍惟是。牛生则拜四方。獭则祭鱼。鹰则祭鸟。豺则祭兽。此物则因时而报本也。食而不饮者蚕。五十日而果。饮而不食者蜩。三十日而化。不饮不食者蜉蝣。朝生而暮死。有雌无雄者。龟鳖也。有雄无雌者。蜂虿也。(舟□)竹之荒。有鸟曰局。翼生于股。荧惑见则孕。嘉陵之墟。有鸟曰鸢。鸢临溪而啄影则孕。吐于口而生。扶桑之野。有鸟曰摇光。感日之精而孕。其形如龟。兔子无雄。望月而孕。天下之物。又岂可以常理常情测哉。第人有解兽语者。介葛卢辨牛鸣。白龟年识羊语。解鸟语者。公冶长侯瑾。广汉阳翁伟解马语。李南亦解马语。詹何听牛鸣。知色黑而白在角。符朗食鸡。知其栖之恒半露。又知鹅毛白黑处。廷尉沈僧照。听南山彪啸。云国有边事。当选人丁。可谓玄解。若玄晏食麦而云桃杏李三汁所渍。则不难矣。

  至于管子知俞儿。 【 溪神】 东方朔知毕方。 【 独足鹤秦狱囚所化】 又知怪哉。张宽知女人星。刘向知贰负。 【 上郡山中械一足尸】 贾逵知鸑鷟。胡综知秦始皇厌王气物。诸葛恪知傒囊。 【 山精如小儿】 陆敬叔知彭侯。窦攸知鼮鼠。张华知龙鲊。 【 以苦酒沃之有五色】 又知海凫毛。知干将。知武库雉。知临平石鼓 【 以蜀相刻鱼形叩之则鸣】 知铜澡盘 【 晨夕鸣与洛宫中钟相应】 知九馆龙洞知然石。 【 以水灌之便热】 知玉浆。龙穴石髓。朿晢知显节陵科斗策。贾渊知荀晞儿冢。王粲知服矾人冢。裴子野知白题国。何承天知亡新威斗。陆杳知紫荷橐。又知千里酒。知古牺樽。许敬宗知帝丘李珽知内黄。傅弘业知蜼。 【 形如豕仰鼻长居有岐】 苏绰知西汉故仓地。杜镐知秦哀公墓。李章武知铁斧为禁物。沈约知东夷罨盖。 【 葬器】 陆澄识服匿。 【 单于赐苏武酒器也】 傅奕知金刚石。孟铣知药金。段成式知报时铁。董养知周会狄地。 【 下有苍白鹅飞去】 卢若虚识鼨鼠。 【 狗首虎臆大如拳】 杜镐知雀饧。僧赞寍知画牛隐见。刘敞知龙雀刀。 【 赫运勃勃铸】 又知周恶夫印为亚夫印。刘蜕知古铜盎非齐桓公物。斛斯征知錞于。 【 以芒铜振之清响】 祖莹知于阗国王故玉印。徐铉知海马骨。高裕知陵鲤。窦仪知干德古镜。皆有见而然。

  仙传曰。药之有益于人者。服之不辍。皆可长生。偓佺食松实而飞。毛女食柏叶而寿。任子季服茯苓十八年。而隐形。韩众服菖蒲十三年而身生毛冬袒不寒。赵他子服桂二十一年。日行五百里。梁项饵楮实一年。老更。少一年。移门子服五味子六十年。色如玉女。林子明食朮十一年。身轻。楚子服地黄八年。夜视有光。陵阳子仲。服远志二十年。有子二十七人。杜子微服天门冬八十年。日行三百里。庾坚吾服槐实。年七十余。须鬓更黑。 国朝闽林太守春泽。服松脂乌梅六十年。寿一百四岁。犹能御女。愚尝论草木之实。服食精专。尚能如此。其专心摄生家之术者何如。专心吾儒家之学者又何如。

  治腰痛方。 用酿酒糯米。蒸熟为饭以布帕包紧。趁热缠腰上运数次。冷复蒸烧又运。取效如神。○治脚(月争)痛方 觅路间破草鞋。洗净。用砒礵三分。研末放水中。以破草鞋浸在水。用火砖一块。烧热将水浸草鞋放烧砖上。把痛脚(月争)踏其上。数服即愈。○治脾榜方。 用草纸数张。以好醋浸。涝起等干。帖脾榜处。又以润斗于纸上润之。一旬半月即愈。○治风热喉闭。及缠喉风方。 用焰硝一两半。硼砂半两。脑子一字。 【 脑子冰片也一钱为四字一字是二分半也】 白殭蚕一分。斫匀。以竹管吹半钱入喉中。立愈。○又治缠喉风急喉痹方。 用胆矾二钱半。白殭蚕炒去丝嘴。半两为末。每用少许。以竹管吹入喉中。立愈。○食乌须发方。 鹿茸贰两。甘州枸(木巳)六两。生地黄三两。熟地黄三两。荷首乌贰两。淮山药二两将前药用红酒一斗半浸之。以火熬至一斗。饭后服二三杯须鬓永不白。○治难产危在顷刻。及横生死胎良方。 闽俗呼为鼓槌草。白茎为鹤膝草不用紫茎为牛膝草。取其根四两正。姜母四两正。黄砂糖一两七钱。共捣烂入罐。用醇酒三碗。煎至二碗。扶起趁温服。服毕即偃卧。就煮白米粥二碗许。醒与食之。须臾胎下。子母俱安。其药味和平。必不吐。恐吐。预□一服。分厘不可增减神效。秘传经验 治手指生天蛇。 香油 竹菜 【 叶似竹花蓝色】 苦台菜 【 生在水浒山间人取以为羹味苦】 分篱花叶 【 人多以之樊团】 舂烂以香油交入。火上炙热。复以香油抹过。附患处。取出蛇五六十条。肿痛立消。○治面生喙生无名疔疮。及头胸恶疮。 古屋瓦上。生草名瓦松。取下捣烂。和盐。猪胆少许。敷患处立愈。如未尽消。再敷一次。无不效者。 又一方。治面上眉下生火疔疮。痛不可止。外如豆。内如斗。用巴豆三个。捣蒜涂之。若有黄绿汁出。用腌芥菜叶。洗净贴上。立效。 【 此疮利害迟三日头痛则难治】 ○治面上酒痣红赤方。 麝香二分。水银一钱檑合浑镕。用羊胆交。又擂合。每晚敷面。不久即白。治对口疮。用生山药捣烂和盐少许。敷上即愈。○治火(病去丙改背)。即穿心背痈。用蟾蜍破开连肝肠榜患处。立效。○八宝丹。治打跌伤。骨粉碎者。神效。用土鳖公姆对半。不拘个数多寡。止秤一钱伍分。 【 此物药铺有卖。但要徐州附城街关王庙鼓下者妙。如不可得。人家拆老墙屋寻讨亦真。大如手指。长三分。形如山乳。俗云当年子。色紫以刀割继。须臾复合。瓦上焙干。公覆母仰】 生半夏。木香。归尾。 【 酒洗晒干】 硼砂。血碣。巴豆。 【 去油凈做粉各一钱】 大黄。 【 酒煨六钱】共为末。罐收。以端午日合。灵验。肥壮者八厘。瘦弱者六厘。 【 姜汤送下】 多用。骨虽接。更凸出。若打头。 【 川芎汤下】 打心。 【 川归汤下】 打手。 【 归尾汤下】 打腰。 【 姜汁制杜仲汤下】 打脚 【 牛膝汤下】 血蛊。 【 三棱青木香汤下】 产后伤肠。 【 乳香没药汤下】 官板打。 【 归尾汤下】 夹棍脚肿 【 硝煎水归尾汤下】 经水不调。加麝香三厘。 【 红花汤下】 先用酒调药活。上部饱服。下部空心。又有加自然铜醋碎一钱。骨碎补一钱三分。成瘀血攻心发热晕闷尤妙。百试百验。

  月令采奇跋

  朱生平颇好古。阅先正著作。悉论世考心。知人乃快。翅占(□毕)辞章。赏识春葩已也。兹读巨川李师翁月令采奇。知师不得志于时而为。细心研理。斀印真谛。不争奇于字句。未尝与吕氏相蛮触。盖师翁舞象泮游。即见知督学使。暨良守令。连上七科不第。叹曰。天之扤我乃尔耶。遂图不朽筭。投禅剎方丈。自经史子集。天文地志。(土自)震旦内典。苦县漆园。列仙玄箓。孤树草木。稗官小说。搜罗披沥者七越祀。关世教者悉采。汇辑成稿。藏之书楼。斀此稿携入吾泉。呈与吾乡缙绅先生阅。阅毕佥曰。此书可庀骚人采择。可前编泯日用。宜传也。师乃索赀家橐爰付剞劂焉。小子朱。乃知师稔者何以故。繇叔祖练石以进士宰师邑。师之学行双丽。知最悉。而灵山叔。又缘会试合簪。遂成莫逆。三世通家。故可绎已。如徒以博学为师称。讵足以罄师之妙。师之妙。诚超然于寻常世味表者。此知师者宜莫朱若也。

  晋江门生吴亮朱顿首拜书

  月令采奇 (明)李一楫编 明万历己未刊本 日本内阁文库藏

  目录

  序一

  序二

  叙

  卷之一

  春季总叙

  五行统论生旺

  五行分阴阳折论生旺

  正月令

  正月逐日杂记

  正月调摄

  附造屠苏方

  正月占候

  二月令

  二月逐日杂记

  调摄

  占候

  三月令

  三月逐日杂记

  调摄

  占候

  卷之二

  夏季总叙

  五行统论生旺

  五行分阴阳生旺

  四月令

  四月逐日杂记

  调摄

  占候

  五月令

  五月逐日杂记

  调摄

  占候

  六月令

  六月杂记

  调摄

  占候

  地黄酒方

  治对喉疮方

  卷之三

  中央土令

  秋季总叙

  五行统论生旺

  五行分阴阳析论生旺

  七月令

  七月逐日杂记

  调摄

  占候

  八月令

  八月逐日杂记

  调摄

  八月占候

  九月令

  九月逐日杂记

  调摄

  占候

  卷之四

  冬季总叙

  五行统论生旺

  五行分阴阳析论生旺

  十月令

  十月逐日杂记

  调摄

  占候

  十一月令

  十一月逐日杂记

  调摄

  占候

  十二月令

  十二月逐日杂记

  调摄

  占候

  闰月令

  调摄总论

  占候补遗

  杂记补遗

  跋  

  月令采奇序

  是书也吾邑学慱巨川李先生所辑而着也闻之先生蚤岁治慱士家言喜观古人书客有语先生读吕氏春秋者曰是书当秦世悬之国门予千金人莫增减一字先生亟取读之心知无奇第秦法重国人畏威箝口无敢雌黄耳书则可增减多矣于是本月令纪候之意慱采群书汇而集之岁分季季有总叙季分月月有月令月分日日有杂记而又有五行生旺论调摄占候诸说各附于月日之末凡有一事一奇可前民用者靡不攗摭种种具载大都先生意亦欲以补吕览春秋之所未备而破其千金不增减一字之说?露其奇于千百载之下故书成而自名曰采奇噫扬扢亦已勤矣余谓儒者载籍极慱当以六经为正今按六经中多虞夏商周之文或混言其理或详纪其事或全录其辞或分析其义沿革相仍世代相次有之然弗详其年月编年纪事之体自春秋始其后左氏传司马通鉴因焉于年月则详矣而时日尚缺至于一年十二月三百六十日无一挂漏可与大统历书相表里惟此书为然余尝读月令通考岁时广记以为明天道察民故可一览而尽乃其精而有要详而不烦尤不若先生是书是书出使贤知之人读之可以昭昭修德使愚不肖之人读之不至冥冥举事使上之人读之可以茂对时育物之政使下之人读之不至犯非时妄作之令其于开物成务诱知破愚至矣然吾夫子有言民可使由不可使知以为知则凿也老氏亦曰圣人于民皆愚之先生欲使人日日而省事事而遵得无与使由不使知之意异先生盖欲使小人由而但令君子知也非故语灾语详语怪语神而以駴不可知之民也先生灵心爽性慱学宏词以道禔躬惟日不足有邹鲁时习风来训吾邑诱进多士诲人不倦无亦于是书若有助云

  万历己未冬至日晋江儒林间人友弟李光缙顿首譔

  月令采奇序

  余从二三兄弟论学于王罗二先生之祠晋学博高济李先生预焉盖笃信躬行君子也已而出所纂月令采奇一书相示上自天道下逮人事靡不周浃又斐蔚赡博宿学也有疑者曰谢显道精诵子史程明道讥其玩物先生得无类此乎余受卒业作而曰先生非直为博也深于学者也是其有至教乎夫月令传于戴记或诋其伪余观其所施为奉顺天行多得虞书钦若秩祀之意明堂王者之堂见于孟子鹰鸠鼠鴽鸧鵙蜩蟀四时物变治蚕饰农亦豳风豳雅豳颂之遗也至其所为斋戒掩身?待阴阳之定则于大易至日闭关之训合焉又安得?其纪秦官而尽疑其为吕氏附会之书也虽然余所喜先生是书有进于是余治易者也?六十四卦规为圜图则四时八节一岁周运天行具焉是亦一无文字之月令也舒之则为十二万一千六百之元会运世缩之为一剎那邵子因而得探月窟蹑天根弄丸之秘按实而言则吾二三兄弟日所讲时习之学也杨慈湖曰时习者无时而不习也性命流行而不息无时不习吾人日用其妙而不知不着不察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欲使知之其道何繇余观是书舒卷阴阳通幽洞冥至如土方喜尚时禁忌亦在搜罗视若浅近使其信而好之亦所以收敛逸志渐引之于瞬存息养性命时习之境而不自知也夫三易妙理在图象而各有卜筮之繇使循其繇而读之涉川婚媾等语岂玄旨所存哉而先王以为舍是亦无所繇以窥图象之奥也先生之意盖在于是呜呼先生深于学者也不孤二三兄弟论学之意矣因为序之

  七十伧父郑维岳书于圭峰古室

  叙

  所谓天人相与之际者何也记曰天道至教圣人至德又曰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夫四时化育昭昭也乃至德至教于是乎在时乎时乎其三才所以效灵而万化之所以咸若者乎六经皆圣人若时书也圣人动静不失其时其微言在易而显泄于礼记之月令月令者王事之本群生之命圣人跻世仁寿之域之言世儒乃谓书出吕览不知吕览取礼记非礼记援吕览论其世则知之矣第书多有国者吉凶军宾嘉大典攸存至于四业九土利用厚生葳(王员)丛杂乌能周罗后之君子衍为月令广义胪为月令通考似矣而通考一书端详占候广义一书颇炫该博读者每河汉其说且简袟重大不淂与编户齐民共之噫此臣川先生月令搜奇所以作也奇之者何语曰扼要争奇峻语称奇简要之语亦称奇然亦乌乎其不备也十二令昭揭而外语相候则自一跂一蠕一夭一乔以及夫都鄙岁征之俚言举之矣语调摄则自一嘘一吸一盥一(面贵)以逮肘后简易之方言举之矣纪先师先圣诞俾景行有所观瞻列一切神诞俾容止有所禁忌噫尽之矣人人淂是说而存之按候体验防已冰兢庶几免阴阳之患民无夭札无疵厉者虽然时之义止此乎兹堇载其所可言者而其所不可言者则先生默识之矣先生生于程旻之乡修齐禀二南之训表帅遵蓝田之规其来司教吾泉也照追随讲学末席者三年于斯矣先生之学不吐不茹有体有用吾不淂而窥其际也是编其对时育物之书乎必至诚无妄然后可与道对时育物噫未易言也照所谓先生默识之者其在斯乎其在斯乎

  同安后学黄文照拜书

  月令采奇卷之一

  晋江县学司训粤人李一楫纂

  师匪莪何乔远

  友邦(王□)韦国贤

  申甫郑维岳

  叔贤唐时兴

  仲先陈文进

  季弢黄文照

  舅悌何九云同校阅

  春季总叙

  何谓春。春者阳气始上。其道生。故万物荣。尚书大传曰。东方为春。盖春乃生物之方。斗柄指东。则天下皆春。汉律历志曰。东动也。阳气动物。于时曰春。春。蠢也。万物蠢然。未动而将动也。又出也。物始出。而发生也。春三月。日行东陆青道。曰星德。其气曰风。风生木。立春木相。春分木旺。盛德在木。万物以荣。谓之发陈。又谓之敷和。故春为生物之府。配以圣人之易。而三皇之世如之。其天曰苍。其时之总名曰青阳。曰青春。曰芳春。曰阳春。曰三春。曰九春。曰熙春。曰发生。时曰欢时。曰兰时。曰良时。曰嘉时。曰芳时。景曰春景。曰媚景。曰韶景。曰和景。辰曰良辰。曰嘉辰。曰芳辰。节曰华节。曰芳节。曰良节。曰嘉节。曰韶节。曰淑节。风曰阳风。春风。暖风。柔风。光风。草曰弱草。曰芳草。曰卉草。曰芳卉。木曰华木。曰嘉木。曰芳木。曰阳木。树曰华树。曰芳树。曰阳树。林曰芳林。曰茂林。禽曰候禽。曰阳禽。曰好禽。曰时禽。鸟曰阳鸟。曰好鸟。曰时鸟。曰候鸟。风曰阳风。曰春风。曰暄风。曰条风。曰柔风。曰惠风。其日干曰甲乙。支曰寅卯。其帝太皞。执规司春。其神勾芒。乘震宣化。其(上?下虫)鳞。其数八。其性仁。其事貌其情喜其味酸。其臭膻。祀先户。祭先脾。五音角。其色青。正二三月同也。当此时。明王禁无杀伐。无割大陵。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诛大臣。收谷赋钱。春不禁。则五谷不成。

  春季木旺。肝属木。肝。干也。为青帝神。为肾之子。为心之母。中藏三魂。曰爽灵。胎光。幽精。肝木味酸。木能克土。脾属土。味甘。故春三月。味宜少酸而食甘。所以调肝气而养脾气也。 金匮要略曰。春季不宜食肝。肝气旺。恐以死气入旰而伤魂也。春三月。六气一十八候。皆正发生之令。故养生者。必谨奉天时。正二月。宜夜卧蚤起。三月宜蚤卧蚤起。卧头宜向东方。乘生气也。逄甲乙日干。忌夫妇容止。此季禁辛辣勿食小蒜及百草心芽。肝病。宜食麻子。 养生论曰。春三月。每朝梳头一百二十下。至夜卧时。用热汤。下盐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以泄风毒脚气。勿令壅塞。

  五行统论生旺

  孟春。金绝木临官。火生。水土病。仲春金胎木旺。火沐浴。水土死季春金养木衰。火冠带。水土墓。

  五行分阴阳折论生旺

  孟春。庚金绝。辛金胎。甲木临官。乙木帝旺。丙火戊土生。丁火己土死。壬水病。癸水沐浴。

  仲春。庚金胎。辛金绝。甲木旺。乙木临官。丙火戊土沐浴。丁火己土病。壬水死。癸水生。季春。庚金养。辛金墓。甲木衰。乙木冠带。丙火戊土冠带。丁火己土衰。壬水墓。癸水养。

  正月令

  玉衡六问曰。大寒后。十五日。斗指艮。为立春。立。始建也。春气始至。故谓之立也。太阳尚在子。躔玄枵之次。表影长一丈五寸二分。后十五日。斗柄指寅。为雨水。言雪散而为水矣。太阳始过亥。躔娵訾之次。表影长五尺九寸二分。雨水。乃正月中气。斗指寅。故月建寅。从月之中气而定建也。寅者何。乐志曰。寅。津也。谓生万物之津途。七十二候之初度。三十六旬之发程也。汉律历志云。引达于寅。史云。寅者。万物始生。螾然也。说文云。寅。髌也。阳气动。去黄泉。欲上出。阴尚强而阳尚未达。髌寅于下也命曰春王正月。乃我夫子尊周之朔。又曰孟春。曰孟阳。曰孟陬。曰摄提。曰上春。曰初春。曰开春。曰发春。曰献春。曰首春。曰开岁。曰首岁。曰献岁。曰芳岁。曰岁首。曰岁始。曰岁朝。曰发岁。曰初岁。曰肇岁。曰岁华。曰方岁。曰端月。曰初月。曰陬月。曰上时。曰监德。又曰三微月。曰一止月。言阳气始施黄泉。万物微动而未着也。是月也。气属三阳。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二气交感。万物皆生。草木萌动。月卦名泰。言阴阳交而为泰也。气卦名艮。律应太簇太。大同。簇。奏也。言万物始大。奏地而出也。八音匏。八风条。日躔营室。北方之宿。卫之分野。昏参中。旦尾中。中者。南方之中也。立春日。谓之启。乃正月节。是日东风解冻。次五日蛰虫始振。后五日鱼上冰。雨水气。

  獭祭鱼次五日。候雁北。后五日。草木萌动。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路。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饮八风水。食麦与羊。器疏以达。象阳气之射出也。当立春日。农祥之星晨正。日月底于天庙。土乃发脉。夜漏未尽五刻。天子率三公九卿大夫。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旛。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勾芒。出土牛以示劝农。乐正歌青阳。舞云翘。八佾。群臣称贺进棷柏酒。还乃行赏。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逮兆民。以元日祈谷于上帝。择元辰。亲载耒耜。躬耕籍田。行三推五推九推礼。命田正舍东郊。殖五谷。修祀典。命乐正入学习舞。牺牲无用牝。禁止伐木。无覆巢。无杀孩虫胎夭飞鸟。无麛无卵。母聚大众。无置城郭。揜骼霾髊。无称兵。无变天之道。绝地之理。乱人之纪。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遒人以木铎循于道路。龟人衅龟。退贪残。进柔良。给孤幼。赈不足。求隐士。又于立春之日。下宽大书曰。方春东作。敬始慎微。罪殊死。且勿案验。皆须麦秋。又祭风师于东北郊。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蚤落。国时有恐。行秋令。则民大疾疫。焱风暴雨总至。藜莠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霜雪大挚。首种不入。

  正月逐日杂记

  初一日。曰元日。上日。曰履端。履新。曰正朔。岁朔。岁元。曰三始。正始。七始。四始。五始。曰上日。正日。曰三元。三朝。曰天腊节。天中节。又谓之献寿日。

  是日 弥勒尊佛诞。又藏经云。是大佛会。 天地神祗朝三清玉皇。 裴玄新语。正旦县官杀羊。悬其头于门。又磔鸡以副之。俗说以厌厉气。伏君曰。是日土气上升。草木萌动。羊啮百草。鸡啄五谷。故杀之以助生气。 岁时记正月一日帖画鸡于户上。悬韦索于其上。插符于其傍。百鬼畏之。 拾遗记。祗支国有重明鸟。一名重精。言其一目双精。状如鸡。鸣似凤。有时解落羽毛。肉翮而飞。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今人元日画鸡于门。盖重精之遗像也。又于门上书一(上渐下耳)字。或画虎头。或挂钟馗像。以辟一年之邪。又迎司命。钉桃符。书宜春二字。帖门。依山海经造桃板于户。画神荼郁垒于门。以厌魑魅。 易通卦验云。正旦五更起。整衣冠于家庭中。爆竹画鸡。或镂五色土于户上。以厌不祥。 岁时记。元日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又于子时。烧粪帚令人仓库不耗。 秘要曰。此日取鹊巢烧灰。着于厕。则可辟兵。撒于门里。又可辟盗。 又于鸡鸣时。以绳系木偶。往积壤处。以杖打粪堆。呼如愿。云使人富。 道经曰。元旦酬恩。宜斋戒焚香点烛。拜谢天地日月星辰。国王水土。祖宗父母。社稷六神。勿兴恶念。 元日进树柏酒。称柏叶觞。食五辛盘。献椒花颂。故刘臻妻陈氏。进颂曰。璇宫周回。三朝肇建。青阳散辉。澄景载涣。美哉灵葩。爰采爰献。圣容映之。永寿于万。四海月令云。晋海西令问董勋曰。元日饮屠苏酒。先从少者饮起何也。勋曰。少者得岁。先以酒贺之。而老者失岁。饮宜在后。

  故裴夷直有诗云。自知年纪偏应少。先把屠苏不让春。傥更数年逢此日。还应惆怅羡他人。 文成干诗云。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隐诀曰。元旦五更。人未起时。以火照树则无虫。又以斧敲果树而断之曰。要结实。则结实多。 又云。栽树用上时。凡栽果。上半月栽者。多子。月半后栽者。子少。南风发及火日不可栽。大凡果树。于元旦五更以长竿打其树梢。其子应繁。以石头安树乂间尤妙。 大明会典。永乐十一年。正月朔辛巳日食。诏免贺宴。先是鸿胪寺奏习正旦贺仪。上召礼部翰林官问。正旦日食。百官贺礼可行乎。尚书吕震曰。日食与朝贺异时。先后不妨。侍郎仪智曰。终是同日。免贺为当。杨士奇曰。日食天变之大。宋仁宗时。元旦日食。富弼请罢宴彻乐。吕夷简不从。弼曰。万一契丹行之。为中国羞。后有自契丹来者。言虏是日罢宴。仁宗深悔。今免贺诚当。上从之。

  ○初二日万神会。 宝胜如来生。 景陵宣宗章皇帝忌辰。○初三日宋英宗生。 北斗翼圣真君降。 太白金星现。 又龙神会日。○初四日太上太道玉晨真君。登玉霄宫。四盻天下。 重阳全真开化真君上升。 我太祖高皇帝。以吴王二年正月初四日。祭天地即皇帝位。改为大明洪武元年。而大明会典云。洪武元年正月乙亥。天气大明。先是壬戌以来。连日雨雪阴冱。至正月朔旦霁。粤二日省牲。云悉敛。日皎洁。既行礼。天宇廓清。星纬昭朗。众皆欣悦。遂即位于郊坛南。以此观之。寔初二日也。○初五日。邓伯玉。王仲甫。二真人飞升。○初六日。定光佛诞于江州白花岩。○初七日。天曹赏会日。曰三会日。曰人胜节。宜斋。 北极玄天真武午时下降。 甘真人名精行者。此日飞升。 太上老君乘白鹿。张天师乘白鹤。到成都玉局治。太上升座。为道陵说北斗经而去。此日可设斋醮。宜食七菜羹。宜登高。岁时记。此日剪彩为人。或缕金箔。帖屏风上。或戴于头鬓。王沂公春帖子云。彩燕迎春入鬓飞。轻寒未放镂金衣。 夔州人重诸葛武侯。以人日倾城出登八阵碛。谓之踏碛。妇人拾小石之可穿者。以彩索贯系钗头。为一岁之祥。府帅亦以是日宴碛上。 此日不宜裁衣交易。○初八日江东圣诞。南无华严众意甘露王。及观世音菩萨示现。 五殿闫罗王韩生日。 景龙四年。正月初八日立春。内出彩花赐群臣赋诗者。武平一应制。中二句云。黄莺未解林间转。红蕊先从殿里开。中宗叹赏。更赐花一枝以彰其美。因舞蹈拜谢。崔日用乘酒酣。欲夺平一花。上帘中见。问平一。平一跪曰。读书万卷。从日用满口虚张。赐花一枝。学平一终身不得。上及侍臣大笑。 自元旦至初八日。各一有定名。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凡此八名。于传有之。至于九豆十麦。是据所闻者。 晋议郎董勋。答问礼俗云。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故正旦画鸡于门。七日帖人于帐而一日不杀鸡。二日不杀狗。三日不杀羊。四日不杀猪。五日不杀牛。六日不杀马。七日不用刑。至于其日。向晨至门。呼鸡犬猪羊牛马令来。乃置粟豆于灰散之宅内。云招六畜。 东方朔占书云。若所值日。天气晴霁。则本事蕃息安泰。如阴雨风寒。气象惨烈。则疾病哀枯。各以所值之日天气验之。 纂要云。立春日水。谓之神水。贮以酿酒不坏。 东晋李鄂。立春日。以芦菔芹芽为菜盘相赠遗。民间为春饼食生菜。以迎新春。进浆粥以道和气。 王方庆奏。天子宜以孟春上辛日于南郊总受十二月之政。藏之祖庙。每月取一政。颁于明堂。○初九日。玉皇太天尊玄穹高上帝诞。 五通仙诞。 南斗星君降现。 太真三元朝真。受洞诀者。当以此日朝太素三元君。○初十日。南极长生护身保命天尊下降。○十一日。永陵孝恪皇后忌。亦龙神行度日。○十二日云开节。岳州风土记。自献岁始。邻里以饮宴相庆。至此日始罢故云。○十三日。三元集会之辰。刘烈猛将生。杨公忌曰。十三日不宜问疾。○十四日。三官降。○十五日。曰上元节。 乃天官赐福之辰。 又系天地水官朝天。暨上圣高真妙行真人。同下人间考定福罪之日。 第一代天师。正一静应真君张道陵。字辅汉者。建武十年。以此日诞于天目山。唐天宝七年。封为天师。子孙居信州。族甚蕃。世有一胤。肖其像。袭其号。传其印。印之所异。累纸百重。一印而丹文必彻。亦张灵源真人。张元精真人。二位飞升之期。 又佑圣司命真君诞。 通考。王玄甫学道于赤城霍山。服青精饭。吞日精丹景之法。内见五脏晋永和元年。正月十五。空中传言。玉帝遣羽车迎。乘龙升天。为中岳真人。 是夜曰元宵。曰元夜曰灯夕。世人为灯楼。灯市。火蛾。火树放银花。烧烟火采鳌山。故玉漏弗催。金吾弛禁。前后各一夜。而贵戚登楼观灯。楼上有黄柑相遗。又谓之传柑节。 太乙青藜丈人。以藜杖燃火。照刘向校书天禄。而祀太乙。迎紫姑亦此夜也。按紫姑。姓何名媚字器卿。自幼读书辨慧。垂拱三年。寿阳刺史李景。纳为妾。妻妒杀之于厕。时正月十五也后遂显灵故后人作形于厕迎之以卜。祝云。子胥不在曹夫已行可以出矣。 大明会典。令各州府县。以是日行乡酒礼。祝词云。恭惟 朝廷。率由旧章。敦崇礼教举行乡饮。 荆楚岁时记曰。望日祭门。□ 插杨枝随其所指以酒脯饮食豆粥插箸□□隋时都邑百姓。每正月朢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縻费财力。柳彧上奏曰。近代以来。京兆及外州。每以正月朢。充街塞陌。聚戏用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倡优杂技。诡状异形。内外共睹。曾不相避。高棚跨路。广幕陵云。袨服靓妆。车马嗔噎。肴醑肄陈。丝竹繁会。竭赀破产。竞此一时。浸以成俗。实损于民。请颁行天下。并即禁断。诏可其奏。

  ○太祖高皇帝。初建南都。盛为彩楼。招徕天下富商。以实国本。元宵观灯。多至十余日。 成祖文皇帝。永乐十年。正月元宵。赐文武群臣宴。听臣民赴午门外观鳌山三日。自是岁以为常。上御午门示御制。儒臣奉和为乐。时尚书夏原吉母往观。上闻之曰。此贤母也。命中官赍钞贰百锭。即其家赐之。曰为贤母欢也。 蔡君谟守福州。上元夜。命民一家点灯七盏。陈烈作大灯。长丈余。大书曰。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碗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唯恨笙歌无妙曲。君谟见此。还即罢灯。○十六日。谓之落灯夜。又曰耗磨节。一切公私仓库。俱不宜开。○十七日。正统睿皇帝忌日。天顺八年。○十八日。唐天宝六年。此日诏重门夜开。以达阳气。 越国英烈王诞。王。歙人。姓汪。名华。○十九日。北阴圣母降。 威济公生。 土星下界。 金封长春演道教主真人丘处机。此日于燕都白云观飞升。○二十日。南斗星君降。 又曰。天穿节。不宜盖屋。又谓天饥日。俗以红缕系饼置屋上。谓之补天漏。○二十一日。水星下界。不宜裁衣交易。○三十日。 穆宗庄皇帝诞。嘉靖十六年也。 嗣天师张行?鱼。字子平。同妻卢氏。光和二年。此日于阳平山白日飞升。 又曰千秋节。○二十五日。北斗出游。 龙神行度。康陵孝静毅皇后忌辰。○二十六日。太阴星下界。 二十七日。太阳星下界。○二十九日。火星下界。池阳风俗。以此日为穷九日。扫除屋宇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三十日。 宣宗章皇帝忌。宣德十年。 此日曰晦。灶神此日上天。言人罪状。亦龙神行度日。又谓之提月。亦谓之送穷鬼日。宜扫去屋中粪秽 此月甲子日。太乙简阅人。罪过。庚申。上帝杀害日。三尸神于帝前白人罪过。二日俱不宜会客。宜斋。 庚寅日。屈原生。 春秋繁露云。上辛日。王者岁一祭天。 上辰日。宜塞鼠穴。绝鼠犯。 隐谭曰。正月午日。天地?门。不可建造穿凿。亥日地破。不宜开山动土。 荆楚岁时记曰。正月未日。至夜取芦苣火照井中及厕。百鬼俱走。 灵宝曰。是月天道南行。作事出行。宜向南吉。月厌在戌月。杀在丑。天德在丁。月德在丙。月合在辛。月空在壬。丙辛壬上宜修造取土生气在子。坐卧宜向北方。用时日。不宜用寅字。犯月建不吉。

  正月调摄

  孙真人曰。正月肾气受病。肺脏气微。食宜减咸酸增辛辣。以助肾补肺。安养胃气。勿冒冰冻。勿大温暖。蚤起夜卧。以养神形。君子当固元精。毋泄真气。宜穿绵袜。以暖足。则可以却病。宜晚脱绵衣。庶免伤寒霍乱。 立春正月节。运主厥阴初气。配手太阳三焦相火。每日子丑二时。迭手按髀。转身拗颈。左右耸引各三五度。叩齿六六。吐纳漱咽三三雨水正月中。运主厥阴初气。配手少阳三焦相火。每日时加工。如立春等。又宜嘘泻眼火。周处风土记曰。正月当茹五熏炼形。所以发五脏之气。 注五熏即五辛。大蒜小蒜。韭菜云台。胡荽是也。导引篇云。五辛。葱韭薤。大蒜小蒜也。又曰。正旦当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食医心镜曰。食五辛。可辟厉气。 庄子云。正月饮酒茹葱以通五脏。 初一天仓开日。宜入山修道。此日取枸(木巳)煎汤沐浴令人光泽。不病不老。 葛洪炼化篇云。正月吞鸡子七枚赤豆七粒。以辟厉气。 家塾事亲曰。元日取小便洗腋气尤效。 荆楚岁时记。元日服桃仁汤。可厌邪。气制百鬼。又云。元日食胶牙饧。取胶固之义。 玉烛宝典曰。元日宜作膏粥。以祀门户吉。 珠囊隐诀曰。元日取五木香。煮汤沐浴。令人至老须发俱黑。道家谓五木香。即青木香也。

  五行书曰。元日用麻子七粒。赤豆七粒。撒于井中。可辟瘟疫。 家塾事亲曰。七八月。或三伏时。收葫芦蔓上缠丝阴干。至元日五更初取煎汤。与小儿沐浴。则至老不出痘。亦不生瘢疥。洗时只一人知。无藤。即葫芦亦可用。 岁时杂记云。元日烧苍朮。及服苍木汤吉。 珠囊隐诀曰。是日五更。用红枣祭五瘟毕。合家食吉。 又于寅时饮屠苏酒。食马齿苋。以祛一年邪气。又食五辛盘。佐椒柏酒。以辟厉气。盖椒乃玉衡星精。柏乃仙家之药。服之能却老轻身。○初四日。与甲子日。寅日。俱宜拔白吉。而寅日又宜烧白发吉。○初八日。宜沐浴去灾祸。令人安。 云笈七签曰。初十日沐浴。令人齿坚。 又曰。立春清晨。煮白芷桃皮青香三味。煎汤沐浴吉。 又一方。用兰香。荆芥花。苓苓香。白檀香。木香。五味切碎。以水二斛。煮至一斛沐浴。辟除不祥。可降神灵。治头风如无兰香。以甘菘代。 书生初入学日。用白芷桃皮青木香。三味煎汤。面向东沐浴。大吉。

  立春后庚子日。宜温蔓菁汁。合家饮。可除瘟疫。萝卜汁亦可。 春戊辰日。宜炼丹。 春月夜卧蚤起。头向东吉。 是月上寅日。采枸(木巳)。二月上卯日服。吉。 岁首折松枝。男七女二。为药食吉。 晦日人未起时。汲井花水食之。令人须发不白。 千金方曰。是月食虎豹狐狸肉。令人伤神损寿。食生葱蓼子。令人面起游风。勿食蛰藏不时之物。勿食鼠残伤物。恐生瘘疾。勿食鲫鱼头。其中有毒。元日勿食梨。避离字之义。 法天生意云。正月天初雨水。夫妇各饮一杯还房当月便有胎孕。 幼幼新书云。求子者择旺相日期御女。春甲乙日。正月初三初六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四二十一二十四二十九日吉。是月初婚。忌空房床。不得巳外出。宜熏笼置床禳。吉。 保命诀曰。立春日。戒夫妇容止。至于晦朔弦望。犯者减寿。二十八日。人神在阴。犯者减寿一纪。甲子庚申本命日。俱不宜犯。卫生君子慎之。

  附造屠苏方

  大黄(壹钱陆分)桔梗(去芦)川椒(去核各壹钱伍分)桂心(去皮)白朮(二味各壹钱捌分)乌头(炮去陆分)茱萸(壹钱贰分)防风(去芦壹两)作为咀片。以绛囊盛之。悬于井中。或水缸中。到元日寅时。取起。以好酒煎四五沸。每人饮一二杯。可辟邪气。又当自少者饮起。

  正月占候

  周礼时训曰。立春日。东风不解冻。号令不行。蛰虫不震。阴气奸阳。鱼不上冰甲胃私藏。 雨水日。獭不祭鱼。国多盗贼。鸿雁不来。远人不服。草木不萌动。□果不熟。此日后阴多。主少水。高下皆吉。 汉天文志。以元日决八风。风从南来。大旱。 西南。小旱。 正西。有兵。春夏米贵。 西北。豆成。 正北。主涝。人多病。中岁。 东北。米大熟。上岁。 正东。主大水。米平。 东南。疾疫。岁恶。麦平。若八风相对。则多胜少。久胜暂。疾胜徐。傥大风雨则米贵。小风雨。则秋旱。大雾。主多瘟疫。雨雹。主多疮疥。○元日有风雨。三月米贵。其年大恶。微风小雨。其年小恶。风悲鸣。疾多灾起。七日。风雨。主人民灾。 岁旦天色晴明。气候温和。主民安国泰。五谷豊登。人少病。牺牲旺。寇贼息。阴雨。人殃禾涝。六畜不兴。花果不实。大风主旱。大雪豊年。雨雹。主妖贼疮疥。霞气。主虫生蚕少果菜盛。 四方有云。黄即为熟。青为蝗。赤为旱。白为兵。东井。有虫。岁涝。宜耕高田。东有青云。人病。春多雨。白云。八月旱。赤云春旱。黑云春多雨。南方赤云。夏旱米贵。四方有黄气。大熟。白气凶。青气蝗虫。赤气旱。黑气水。旦直甲。米平人疫。值乙。主粟麦贵。值丙。主夏旱。值丁。主丝绵贵。值己主米贵蚕少。风雨多。直庚。金铁贵。米熟民安。值辛。主麻麦贵米贱。值壬癸。主大水。 正月雪。三日化。或至地即化。岁成人安。七日不消。大臣下狱。谷不成。天下饥。民死亡。妻党大盛。 正月月无光。兵起人多病。元日晕。树木。虫二日晕。禾谷虫。三日晕。雷震物。五日晕。有变更。六日晕。有亡国。七八日晕。多死人。 正月上旬三晕。明年有大赦。 正月霜下着物。见日不消。小人在位。君子在野。五谷万物不实。牛马疫死。着木冻损木枝。谗行贤伤。春霜。人多病。 正月雷。民不安。大雷。上人举事不时。元旦有雷则七月有霜。甲子日有雷。主年大熟。月内电。主人民多灾。○十二日。亦曰花朝。晴则百果实。夜尤宜晴。若雨。则连雨四十夜。而久阴也。○十四日。吴俗用糯谷爆于釜中。名曰孛罗。每人自爆。以卜一岁休咎。以番白多者为胜。○上元占。日出晴明秀。万花茂盛百草就。○二十日。谓之秋收日。晴。主收成好。 开元遗事。上元日。造面茧。以官位帖字卜官之高下。或赌筵宴为戏。 正月逢三亥。湖田变成海。须立春后的三亥方验。此月见三白。最宜麦。故曰。正月遇三白。田公笑吓吓。西北方人亦曰。要宜麦。见三白。白。雪也。 黄帝问师旷曰。吾欲知岁之甘苦旱涝病恶。可知否。对曰。岁欲甘。甘草先生。荠是也。岁欲苦。苦草先生。葶苈是也。岁欲雨。雨草先生。藕是也。岁欲旱。旱草先生。蒺蔾是也。岁欲流。流草先生。蓬是也。岁欲恶。恶草先生。水藻是也。岁欲病。病草先生。艾是也。当以孟春占之。 春蚤晚以土牛与策牛人占。如立春在十二月朢。策牛人在前。示农早也。立春在十二月之晦。及正月朔。则策牛人当中。示农中也。立春在正月之朢。策牛人在后。示农晚也。

  二月令

  孝经纬曰。雨水后十五日。斗指甲为惊蛰。惊。动也。蛰虫惊动而出也。太阳尚在亥。躔娵訾之次。表影长八尺五寸四分。后十五日。斗指卯为春分。分半。分也。一年分为四时。皆九十日。春之半。秋之半。昼夜平等。日夜刻漏平分。又当三春九十日之半。且阳生于子。极于午。而卯又其中分也。太阳始过戌。躔娄降之次。日月亦会于娄降。太阳表影。长七尺五寸五分。春分乃二月中气。斗指卯。故月建卯。从此月中气而定建也。卯者何。乐志曰。卯。茂也。茂茆于卯。师古曰。茆。谓丛生也。又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象开门之形。故二月为天门。古文?。从卯。卯为春门。而星官家。又为雷门。命曰仲春。曰中时。曰中春。曰震节。曰卑阏。曰仲阳。曰春皞。曰令月。曰如月。曰水泮。月。曰桃李节。又云降入。是月也。女夷司和。春皞驭节。蛰虫咸动。启户始出。气属四阳。月卦大壮。言阳壮过于中也。气卦震。律应夹钟。夹。孚也。钟。聚也。言万物孚甲。钟类而出也。八音属竹。八风明庶。日躔奎。西方之宿。鲁之分野。昏弧中。旦建中。惊蛰节。桃李华。次五日。仓庚鸣。后五日。鹰化为鸠。春分气。玄鸟至。次五日。雷乃发声。芍药华。后五日。始电。天子居青阳太庙。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饮八风水。食麦与羊。器疏以达。天子令百官进农书。示务本。上丁。命乐工习舞学宫。行释菜礼。祭文庙。祭文庙必用丁者。丁属火。而又属阴。取丁火阴柔。文明之象也。天子乃属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仲丁。又命乐正入学。习乐习武。释菜。又以玄鸟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率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上戊。命人祭社击土鼓。歌豳诗以迎暑。巳日。祭山川。遂及先生之在祀典者。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命有司安萌芽。养幼少。存诸孤。省囹圄。以去桎梏。毋肆掠。止讼狱。同度量。钧衡石。角斗桶。正权概。耕者少舍。毋作大事以妨农。毋竭川泽。毋漉波池。毋焚山林。天子献羔开冰。先荐寝庙。不用牺牲。用圭璧。更皮币。天子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人有百年者。就见之。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以辨志之□僻。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后帅六宫夫人命妇治蚕。周礼罗氏献鸠于国老。郑玄注云。春以鹰化为鸠。变旧为新。宜以养老助生气也。傥行夏令。则国大旱。暖气蚤来。虫螟为害。行秋令。则国大水。寒气总至。寇戎来征。行冬令。则阳气不胜。麦乃不熟。民多相掠。

  二月逐日杂记

  初一日。道经曰天正节。 王郭真君飞升。 翊圣真君下降。 闫君一殿秦广明王萧诞。 唐玄宗则曰催花节。 唐德宗又改作中和节。盖言揆三阳之中。酌仁义之和。赐大臣戚里尺。谓之裁度。令百官选胜行乐。与上巳九日等。 亦名曰禁烟节。 淮南子曰。二月之夕。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兽草木。民间以青囊盛百谷□果相问遗。号为献生子。闾阎酿宜春酒。以祭勾芒之神。以祈豊年。百官进农书。以示务本。○初二日土地神生日。 陆天师静修此日飞升。 壶中录云。洛阳风俗曰花朝节。士庶出郊游赏。 闽中风俗。以是日为踏青节。 秦中记。此日曲江拾菜。游观甚盛。又谓之拾菜节。 图经云。宕渠之地。每岁二月二日。郡人从太守出郊。谓之迎富。梧州容县有迎富亭。亦以此日为节。 又取乞邻子。谓之迎富日。盖秦人得本家婢生一子。恶之。乞与邻家。邻家大富。而本家反贫。后以二月初二日取回。本家复富。 又此日曰上工日。言田家凡雇倩佣工之人。俱用此日为执役之始。故名。○初三日。梓潼帝君圣诞北斗降。 北极降。 亦万神会日。 龙神朝帝日。 千金月令曰。此日不宜昼眠。○初四日。后汉高祖诞。○此日与十六。不宜裁衣交易。○初五日。辟支佛生。 白乐天生。○初六日。苏仙君飞升。○初七日。观世音现。 南斗北斗西斗三帝君降。 宜春谢真人飞升。○初八日。六祖菩萨生。夷考其年。乃唐太宗贞观十二年。二月初八也。 佛书云。此日亦庆古佛生。 十八尊罗汉。亦以此日成道。 道经云。此日亦曰芳春节。 宜斋戒。○初九日。宣宗章皇帝生。乃洪武三十二年。 南无光藏法王。白衣妙德观世音菩萨示现。 又龙神朝帝日。亦诸神交会日。酉二刻。恐有恶风。亦上帝酷杀日。不宜会客。而此月辛卯。辛亥日。亦是。○初十日。长生护身天尊下降。 茂陵孝贞王皇后忌。正统十三年。 十一日。祠山张太帝诞。有东南风。谓之上山旗。主水。西南风谓之下山旗。主旱。尹虔子。张石生。李方回。三真人飞升。杨公忌曰。此日不宜问疾。○十二日。曰百花朝。又龙神朝帝日。 诸神交会日。酉二刻。惧有恶风。○十三日。中元葛真君生。○十四日。闾丘方远真人飞升。 云笈七签曰。此日忌水陆远行。 亦诸神交会日。○十五日。三教宗师。太上老君诞。按玉女者。老君之母。尝昼寝。梦五色霞光入户。结如弹丸。流入口中。吞之有孕。怀八十一年。昼息李树下。老君剖右胁而生。须发雪白。指李树为姓。时殷武丁九年。二月也。至秦昭王九年。西升昆仑山修道。历九百九十六岁。尝仕于周敬王时。孔子闻礼。今道家三清中之大清是也。 孙思邈真人此日升仙。 佛世尊。以周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于俱尸罗大城。娑罗双树间。入涅盘此日曰贞元节。亦曰花朝。西蜀以此日鬻蚕器于市。因作乐纵观。谓之蚕市。东京人以此为扑蝶会。 薛洞玄女。此日升仙。 金可记仙人。此日飞升。○十六日曰长春节。 观世音菩萨成道之日。 宋太祖此日诞于夹马营。○十七日。陈正懿。严通远。二仙飞升。 亦诸神交会日。○十八日。正阳开悟传道真君上升。四殿五官明王黄诞。○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恭仁康定景泰皇帝忌日。天顺元年。○二十日。北斗出游。 保德真君降。 苏子由生。 亦龙神朝帝日。○二十二日。唐昭宗诞。○二十三日。嘉会节。保德真君飞升。○二十四。忌水陆远行。○二十五日。新罗金真人飞升。云笈七签曰。此日天仓开。宜入山修道。○二十六日。虚静中和徐真人生。○二十八日。石晋高祖诞。○二十九日。圣母元君降。○三十日。大慧真人降。 龙神朝上帝日。 此月上戊日。祭社稷。礼记及国语云。共工氏之子曰勾龙。为后土官。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烈山氏之子曰柱。能殖百谷。自夏以前。祀以为稷。至殷以柱久远。而尧时弃为后稷。亦殖百谷。故废柱祀弃为稷 郑玄云。古者官有大功。则配食其神。故勾龙配食于社。弃配食于稷。凡人非土不生。非谷不食。土谷不可偏祭。故社稷并立。一岁必再祭者。春以祈谷之生。秋以报谷之熟也。祭必用戊者。戊属土。故历官以立春后五戊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如戊日立春立秋。则此戊不算。 社制。汉旧事。天子大社。以五色土为坛。封诸侯者。取方面土。苴以白茅。授之。各以方色。立社于国。 俗传饮社翁酒一杯。便可治聋。或曰。社日所酿之酒。未知孰是。

  吕公忌曰。社日令男女辍业一日。否则令人不聪。 北史曰。社日小儿以葱系竹竿于窗中。嘱曰。开聪明。或又加蒜。欲能计算也。 提要录。社公社母。不食旧水。故社日必下雨谓之社公雨。陆龟蒙曰。几点社翁雨。一番花信风。 社日以羹泼果树。则多子。 魏志。王修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亡。来年社。邻里祀社。修感念母哀甚怜里闻而罢社。陶朱公养鲤法。以六亩地为池。池中有九洲。则周遶无穷。自谓若江湖求。怀子鲤三赤者二十尾。牡鲤三赤者四尾。以二月上庚日纳池中。令水无声。生鱼子不相食。易长。至四月纳一神守。六月纳二神守。八月纳三神守。则鱼不飞去。至来年二月。可得若干。谓之水畜 上壬日。取土泥屋四角。宜蚕。上丑日。取土泥蚕屋。亦宜蚕。 上辰日。宜种□。又云。上辰取道中土泥门。可辟官符。 千金月令曰。惊蛰日。取石灰槮门限外。可绝虫蚁。 天宝元年二月。敕凡祠享。必务躬亲。皇天地祗。宜就南郊合祭。是月十八日。就享玄元皇于太清。十九日。亲享太庙。二十日。合祭天地于南郊。谓之三大礼。 洪武二年二月。我 太祖高皇帝。躬耕藉田。又命皇后率内外命妇。蚕于北郊。以为祭祀衣服。

  传异记。崔元徽月夜微行。见青衣女伴。曰杨氏。李氏。陶氏又有絣衣小女。曰石错。色皆殊绝。芳馨袭人错曰。女伴在苑中。常被恶风相挠。常求封家十八姨相庇。望处士每岁旦。作一幡。上图日月五星。立于苑东。则免难矣。崔于二月一日。如言立幡。异日东风括地折木。而苑中繁花不动。后杨辈各褁桃李花数斗来谢。曰。服此可却老。至元和中。元徽犹是童颜。亦异事也。 玄枢经曰。惊蛰二月节后。天道西南行。作事出行。宜向西南吉。月厌在酉。月杀在戌。天德在坤。月德在甲。月合在己。月空在庚。甲巳庚上。宜修造取土生气在丑。坐卧宜向东北。作用日时。不宜用卯字。犯月建不吉。

  调摄

  孙真人曰。此月肾气微。肝气旺。宜减酸增辛。助肾和肝。宜净膈去痰。小泄皮肤微汗。以散玄冬蕴伏之气。 惊蛰二月节。运主厥阴初气。手阳明。大肠燥金。每日丑寅二时。握固转颈。反肘后向。顿掣五六度。叩齿六六。吐内漱咽三三。 春分二月中。运主少阴初气。手阳明。太肠燥金。每日丑寅二时。伸手回头。左右挽引。各六七度。叩齿六六。吐内漱咽三三。 此月不宜吊丧问疾。云笈七签曰。此月勿食黄花菜。勿食大蒜气壅。勿食小蒜。伤人志。勿食鸡子。滞气。宜食韭。益人心。 食物本草曰。勿食水蓼伤肾。合鱼食发冷气痛。勿食兔肉。狐貉肉。令人神魂不安。兔死合眼者。尤不宜食。食之杀人。又兔与生羌食。成霍乱。此月食鱼肉。仙家大忌。 庚寅日。食鱼大恶。  养生论曰。此月远行。勿饮阴地流泉。至夏发疟瘴。及臌胀。又令脚软。勿食生冷。当衣夹衣。 法天生意。月初须炙两脚三里。绝骨对穴。各七壮。以泄毒气。至夏。则无脚气冲心之疾。

  纂要曰。丁亥收桃杏花。阴干为末。戊子日。和井花水服方寸。七日三服。疗妇人无子。大验。 此月采白朮。蒸晒九次。候干为末。三餐酒服方寸。不饥。延年益寿。又采麦门冬。久服身轻。不饥不老。 千金月令曰。初二日。取枸(木巳)菜煮汤沐浴。令人光泽。不病不老。○初六日沐浴斋戒。当蒙天福。黄昏沐浴。令人康健。○初八日沐浴。亦令人轻健。 玄枢经曰。此月上丙日。上卯日。沐发愈疾。有沉痾病。用之皆愈。 上丙日。沐浴愈疾。南阳太守。太原王景。用之皆验。 白云忌曰。初九日不可食鱼鳖。仙家大忌。 四时纂要曰。初八日十四日。二十八日。皆宜拔白。 摄生方曰。此月先雷三日。夫妇宜戒容止。不然。生子不备。多凶。犯者减寿。朔朢减一年。晦日减十年。上下弦。减五年。庚申甲子本命日。减二年。春分社日。各减四年。初三万神会。及二十八。人神在阴。犯者百日中恶。

  占候

  汲冢新书曰。惊蛰节。桃不华。是谓阳否。仓庚不鸣。臣不尊主。鹰不化鸠。寇戎数起。春分气。玄鸟不至。妇人不嗣。雷不发声。诸侯口民。不始电。君无威震。 京房曰。四时暴风起东方。人流盗起。天下旱。冥霜。岁饥人病。二月朔风雨。主人民多病。谷贵。 月内虹见东。主秋米贵。西主蚕贵。以春分四十六日内。出东南。贯巽中。春大灾旱。十夜以上雨。主水。霜多。主旱。 虹在西方。米愈贵。其日值惊蛰。主旱虫。值春分。岁凶。 天镜占曰。春雷起东方。五谷皆熟。夜雷半熟。起南方。岁小旱。夜雷大旱。谷贵倍。起西方。谷半熟。多虫。一曰其野有暴贵。牛马大灾。夜雷。五谷虫灾。人民多病。一曰谷贵大旱。起北方。牛马疫。国有暴惊。民病。夜雷。赤地千里。 杂占。凡雷发声。初起艮。主米贱。起震。主岁稔。起巽及坤。主蝗虫。起离。主旱。起兑。主五金长价。起干。主民灾。起坎。主水。甲子日发雷大熟。起东方虫蝗。起南方火灾主旱。起西方。禾熟。金铁贵。起北方。多雨水。

  师旷曰。春雷拍拍格格雳雳者。雄雷也。旱气也。其声音音依依不震者。雌雷也。水气也。傥二月雷不鸣。五谷不实。小儿多死。 二月雪七日不消。百果不实。大臣死。牛马伤。夏秋民不安。 此月七日八日。当雨不雨。九月道中有饥死人。九日至十五日。当雨不雨。兵起。十七十八日。当雨不雨。虫冬不蛰。十九二十日。当雨不雨。三月大旱。二十六至二十八。当雨不雨。必有逆风来损物。晦日风雨。多疾病死亡。 万宝全书云。春分日。东有青云。宜麦。无云。万物不成。人疾。 博雅云。二月不发风。八月雷不藏东风。主麦贱。岁豊。西风麦贵。南风。五月先水后旱。东北米贵一倍。 庄助鸡肋编云。江南社日有霜。必有雨。社日雨。年豊果少。诗云。社日下雨年时美。枝树无花果雕萎。 二月日食。大早。人多死。豆贵。牛死。 月无光。国有灾忧。月食。贵人病。畜贵水多。 二月十五。乃劝农日。是日晴和。主豊。风雨。主歉。

  三月令

  孝经纬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言万物至此齐洁而清明也。太阳在戌。娄降之次。表影长六尺六寸五分。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言雨至此时。生百谷也。太阳过酉。躔大梁之次。表影长五尺五寸六分。谷雨乃三月中气。斗指辰。故月建辰。从三月中气而定建也。辰者何。乐志曰。辰。震也。云振美于辰。史辰者。言万物之振也。三月阳气动。雷电振。民农时也。又言时物震动而生长也。又名伸。物皆伸舒而出也。命曰季春。曰暮春。曰晚春。曰末春。又曰□时。曰寝月。曰蚕月。曰执徐。又名青章。是月也。改火新旧。气属五阳。月卦名夬。夬者。阳决阴也。决而能和之意。季月俱无气卦。律应姑洗。姑。故也。洗。鲜也。言万物去故就新。莫不鲜明也。日躔胃。西方之宿。越之分野。昏七星中。旦牵牛中。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勾者毕出。萌者尽达。清明节。桐始华。次五日。田鼠化为鴽。牡丹华。后五日。虹始见。谷雨气。萍始生。次五日。鸣鸠拂羽。后五日。戴胜降于桑。天子居青阳右个。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饮八风水。食麦与羊。器疏以达。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窌。赐贫穷。赈乏绝。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命司空曰。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巡行国邑。周视原野。修理堤防达沟渠。通道路。无令障塞川流。无田猎。单弋。罝罘罗网。无用。餧兽之乐。无出九门。野虞无伐桑(木后)。禁妇女无观。使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供郊庙之服。毋有敢惰。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毋或不良。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是月之末。择吉日。大合乐。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是月也。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牺牲驹犊。举书其数。命国人傩九门。磔犬羊以穰。以毕春气。季春月。后妃斋戒。享先蚕。而躬桑以劝蚕。后妃献茧。古者天下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川而为之。筑宫仞有三尺。棘墙而外闭之。及大昕之朝。君皮弁素帻。卜三宫夫人世妇之吉者。使入蚕于蚕室。奉种浴于川。桑于公桑。风戾以食之。岁既单矣。世妇卒蚕。奉茧以示。君遂献茧于夫人。夫人曰。此所以为君服。遂副祎而受之。因少牢以礼之。古之献茧者。其率用此欤。及良日。夫人缲三盆手。遂布于三宫夫人世妇之吉者。遂朱绿之。玄黄之。以为黼黻文章。君服以祀先公先王。孝之至也。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时雨不降。山陵不收。行秋令。则天多沉阴。淫雨蚤降。兵革并起。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国有大恐。

  三月逐日杂记

  此月宜入山修道。○初一曰大昕日。九里土皇君。诣波梨天。奏九地学道得仙人名。干四天王。 二殿楚江明王诞。 张冶真人。此日飞升。 风土记曰。初一与十六。忌裁衣交易。○此月雨曰迎梅雨。○初二日。陆天师生日。○初三日。北极玄天真武太帝诞。开皇元年。三月三日。玄帝产于母左胁。当生时。瑞星覆国。天花散漫。异香纷然。充满王国。土地皆变金玉。 北斗下降。 葛仙翁上升。 成都张伯子飞升。 冲虚王真人。于皂角树上飞升。 南无西来僧伽大圣。观世音菩萨示现。 亦龙神朝星辰日。 又谓之上巳日。元巳日。兰亭修禊日。祓禊日。禊。逸礼也。言自洗濯也。四民此日出郊外踏青。上踏青鞋履。为临水会。曲水会。为羽觞流觞饮。 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统等。会饮于会稽之兰亭。以修禊事。 故事。上巳赐百官宴曲江。教坊倡优杂侍。李栖筠以任国风宪。独不往。台中遂以为法。 唐武后时。三月大雨雪。苏味道以为瑞。率群臣贺。王永礼曰。宰相调燮阴阳。而季春雨雪。灾也。果以为瑞。则冬月雷鸣。渠亦以为瑞雷耶。○初五日。南斗天蓬下降。○初六日。南无清净海众山。月面吉祥示现。○初七日。嘉庆节。 后汉隐帝生。○初八日。王母赐黄帝念珠于元阳宫。演灵宝法。○初九日玄天下降蓬莱都水使者升仙。○初十日。上帝酷杀日。而此月甲戌。庚戌亦是。不宜会客。宜斋戒。○十三日。天香山观世音示现。○十四日。康陵武宗毅皇帝忌日。正德十六年。○十五日。祖天师生。 赵元帅生。 元始天尊游玉京元阳观。会三界神仙真圣说法。○十六日。忌水陆远行。○十八日。后土灵妃诞。 老君同光天元后。降太清宫。卢茂敛真人。同从执药上升。 茅君同总真王君。太极真人。东海青童君。同游勾曲山。○十九日。南极星君降。○二十日。天姥子孙娘娘诞。○二十三日。英烈天妃娘娘诞。○二十六日。杜昺真人升仙。○二十七日。七殿泰山闫君诞。 亦龙神朝星辰日。○二十八日。东岳泰山帝君诞。○二十九曰小尽日。○三十日曰晦日。 唐制。武则天永昌元年。以此月策问天下贡举人于洛阳殿前。中式者曰进士。会饮杏园。以二人年最少者为探花郎。 荆楚岁时记。寒食无定日。或二月。或三月。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节。又谓之百五节。秦人呼寒食为熟食日。言不动烟火。预办熟食过节也。齐人呼为冷烟节。 东京梦华录。寒食第三日。乃系清明节。禁中前半月。发宫人车马朝陵坟。及享祀新坟。皆用此日。都人倾城出郊。四野如市。罗列杯盘。互相劝酬。暮归各携枣(鱼固)炊饼。名花异果。鸭卵鸡雏。各相献遗。谓之门外土宜。 酉阳杂俎。记吴汉楚粤。至寒食清明。各携酒罍拜坟。富家杂以鼓吹。妇女童稚皆随。竞标纸钱为祀。其贫不举者。为缺祀。有力而失祀者。咸指为不孝。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敕士庶家。寒食许上墓拜扫。食青精饭。饮篮尾酒。香酪饧。 造青精饭方用杨桐叶。细叶冬青叶。遇寒食。采以染饭。色青而光。食之资阳气。今俗夹麦青草。捣汁和糯米作青团。乌(木旧)叶。染乌饭作糕。即其遗意。 清明日雨。曰榆筴雨。风曰花信风。鲤鱼风。茶曰雷鸣茶。适是日雷初发声。摘者。可治百病。多食至四两。即仙。

  七修类蒿曰。洪武二十四年。春三月。诏天下产茶之地。岁有定额。以建宁为上。听茶户采进。勿预有司。茶名有四。曰探春。曰先春。曰次春。曰紫笋。不得碾揉为大小龙团。此圣政纪所载。较宋取茶之扰民。天壤矣。 祝穆私识云。朱文公晦庵先生。以宁宗庆元六年庚申。三月甲子日。午时卒。是岁春。文公故宅前。山顶有数十年合抱之木。一旦忽为巨风所拔。六月溪水大涨。素所未有。宅前旱地。变为涛港数百尺。所谓大贤存亡。木拔山崩。关造化盛衰之运。固如此。 玄枢经曰。三月天道北行。作事出行宜向北。修造北方吉。月厌在申。月杀在未。天德在壬。月德在壬。月合在丁。月空在丙。丙丁壬上宜修造取土。生气在寅。坐卧宜向东北。作事日时。勿用辰字犯月建不吉。

  调摄

  孙真人曰。三月肾气以息。心气渐临。木气正旺。宜减甘增辛。补精益气。宜蚤卧蚤起。以养脏气。待肝脏?伏。心脏气旺。宜益肝补肾。以顺天时。 又曰。此月勿杀牲。勿食百草心。勿食黄花菜。清明。三月节。运主少阴二气。手太阳。小肠寒水。每日丑寅二时。正坐定。换手左右。如引硬弓。各七八度。叩齿内清吐浊。咽液各三三度。 谷雨三月中。运主少阴二气。手太阳。小肠寒水。每日丑寅二时。平坐。换手左右。举托移臂。左右掩乳各五七度。叩齿吐内漱咽如数。 千金方曰。此月勿食鸟兽五脏。勿食小蒜。勿食深泉。 法天生意曰。此月勿食鸡子。令人神昏乱。 百一歌曰。此月勿食鱼鳖。令人饮食不化。神魂恍惚 千金方曰。此月若遇寅辰二日。尤不宜食鱼。 本草曰。此月勿食羊脯。三月后。脯中有虫如马尾。食之杀人。 月令忌曰。勿食血并脾。季月土旺在脾。恐死气投入也。又不可食陈葅。

  云笈七签曰。此月勿裸露三光之下。以招不祥。勿久处湿地。以招邪毒。勿发大汗。以养脏气。勿食驴马之肉。令人神魂不安。勿食獐鹿等肉。损气志。勿食韭菜发疾。俗传益人心者谬也。 三月八日。勿食芹菜。恐病蛟瘕。发则似癫。面青黄。小腹似怀妊。服糖水吐出。方愈。 四时纂要曰。是月初三日。取桃花片。晒干收起。至七月七日。取乌鸡血和之。涂面及身。则光白如玉。法天生意云。此日采桃花浸酒饮之。可除百病。亦益颜色。 取羊齿烧炭。可治小儿羊痫寒热。 四时纂要曰。初三日。收桃叶晒干捣末。用井花水调服一钱。可治心病。 万花谷曰。初三取枸(木巳)菜煎汤沐浴。令人光泽不老。取苦炼花放席下。可辟蚤虱。铺灶上。可辟虫蚁。无花。叶亦可。 云笈七签曰。初六及二十七日沐浴。令人神气清爽无厄。○初六日中时洗头。令人利宫。身体光泽。○初七日。平旦沐浴。及日暮时又沐浴。并招财延生。○二十日谓之天仓开日。宜入山修道。 真诰曰。初一日。初十日。十一日。十三日。拔白生黑。 岁音记曰。上巳日。取黍麦和菜作羹。以厌时气。 济世仁术曰。寒食日水。浸糯米一二升。逐日换水。至小满漉出晒干。炒黄为末。水调治打扑伤损。及诸疮。神效。 又曰。寒食日。用绢袋盛面挂当风处。中暑者。以水调服即愈。 万花谷曰。春末松花黄时。采取和蜜作饼。如鸡舌龙涎。不惟香味清甘。自有所益于人。 又三四月。采深山岩谷中。当年新生可长一二寸松柏。并花蕊。阴干细捣为末。炼白砂蜜。丸如小豆常用。每月初一十五日未时。烧香向东。持药八十一丸。用酒下。服一年。延十年命。服二年。延二十年命。欲长肌肉。加大麻巨胜。欲心力壮健。加伏苓人参。用七月七露水和丸尤嘉。服时东向咒曰。神仙真药体。合自然。服药入腹。天地同年。咒讫服药。忌食诸杂五辛等物。 养生仁术曰。谷雨日。采茶炒藏合法。能治痰疾及百病。 本草云。是月上寅日。采甘菊花苗。名玉英。○六月上寅日。采梗。又曰茎。名容成。○九月上寅日。采花。名金精。○十二月上寅日。采根。名长生。收起四味为末。用成日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钱。一日三服。百日身轻。一年发白再黑。二年齿落更生。三年返老还童。 齐人月令曰。此月采何首乌。雄雌各半。用铜刀。或竹刀切片。以米汁水浸一宿。同黑豆饭锅蒸熟。晒干去豆为末。或加伏苓三分之一。炼蜜为丸。酒下。或一二钱。百日后百疾皆除。益寿延年。多子壮阳。忌食猪肉鱼鳖萝卜。中有形似仙人鸟兽。石山状。极大者。乃珍也。服久成地仙。 是月上辰日。采枸(木巳)茎。四月上巳日治服之 千金月令曰。松花酒。取糯米淘百遍。以神曲和。凡米一斗。用神曲五两。春季取松花精五六寸。至一尺余。如鼠毛者。各三两枝。细剉一升蒸之。绢袋盛。以酒浸。至五日。取服。一服三合?三服九服。成仙 杨公忌曰。初九日牛鬼降夫妇宜戒容止。月忌。犯者减寿。朔朢日各减十年。上下弦。各减五年。甲子庚申本命日。减二年。二十八日人神在阴。犯者百日中恶。晦减一年

  占候

  周书时训曰。清明之日。桐不华。岁有大寒。田鼠不化鴽。国多贪残。虹不见。妇人苞乱。谷雨气。萍不生。阴气贯盈。鸣鸠不拂其羽。国不治兵。戴胜不降于桑。政教不中。 文林广记曰。初三。十七。二十七。乃神朝上界逢星君。午后当有大风 清明喜晴恶雨谚云。檐头插柳青。农人休望晴檐头插柳焦。农人好作娇又诗括云。清明无雨少黄梅○初三日。以田蛙占。田鸡嘂得哑。低田好禾把。田鸡嘂得响。田内好牵浆。上昼嘂。上乡熟下昼嘂。下乡熟。终日嘂。上下齐熟。唐诗云。田家无五行。水旱卜蛙声。 论晴雨。卜蚕桑。谚云三月初三晴桑上挂银瓶。三月初三雨。桑叶成苔脯又云雨打石头斑。桑叶钱价难。雨在石头流。桑叶好餧牛言蚕损。叶无用也又云。清明之日午前晴蚤蚕大旺不须惊。午后晴明晚蚕好。夜雨麦烂蚕胥稿。 家塾事亲曰朔日值清明。竹木再荣。值谷雨岁时大豊。有雷雨主旱。月内月食。主米贵。月内无三卯。宜麻麦。又宜豆。月内虹见主九月米贵。鱼盐百倍。三月雷不鸣。秋多盗贼。 雨雹。上威大猛。 上巳即三日。阴雨。主桑贱。天晴主桑贵。 三月月食。兵起。 月无光水灾。月食。丝绵米皆贵。人饥。 日食。米贵人饥。 初三日食大人忧。丝帛贵。 朔日风雨。民疾虫生。晦日雨。麦不熟 博雅云。三月风不衰九月无霜降。 梅实占秫。曰。树无梅。手无杯。 三月雪。经日不消。秋禾不成。米贵三倍。人相食。大臣忧。○三月一日至三日。当雨不雨。秋多大雾。道有饥死人。七日当雨不雨。谷贵。九日至十五日。当雨不雨。兵在外者罢○三月一日雨井泉空。二日雨。泽无余。三日雨。水旱不时四日雨变易池五日雨沟渎滂六日雨。坏垣墙。七日雨。决堤防。八日雨。乘船行。九日雨。难可量。清明前后有水而浑。主高低田禾大熟。四时雨水均调。谷雨日雨。主鱼生蚊死。谚云。一点雨。一个鱼。一点雨。打三蚊。○十六日西南风。主大旱。或云上乡人见此风。即悬百文钱于檐下。风力能动。则举家失声相吊。言风愈急愈旱。故有撩起已浸谷种之说。 寒食即清明前二日。吴人专尚此日墓祭。谓之扫松。取介子推故事。其日多值风雨。谚云。雨打墓头钱。今年好种田。 图经云。池阳上巳日。妇女以荠花点油。祀而洒之水中。若成龙凤花卉之状。则吉。谓之油花卜。

  月令采奇卷之二

  晋江县学司训粤人李一楫纂

  师匪莪何乔远

  友邦(王□)?韦国贤

  申甫郑维岳

  叔贤唐时兴

  仲先陈文进

  季弢黄文绍

  舅悌何九云仝校阅

  夏季总叙

  何谓夏礼记曰。南方曰夏。盖南为长物之方。鹖冠子曰。斗指南。天下皆夏。汉律历志曰。南。任也。阳气于时。任养万物也。邵子曰。夏。大也。又假也。天地宽假万物以仁使长大也。邹子曰。南方为夏。夏。兴也。万物莫不兴起。蕃殖充盈。乐之至也。夏三月。日行南陆。循赤道。曰日德。其气阳。阳生火。立夏火相。夏至火旺。盛德在火。万物以长。天地气交。使华成实。谓之蕃秀。故夏为长物之府。配以圣人之诗。而五帝之世如之。其天曰昊天。其时之总名曰朱夏。曰炎夏。曰三夏。曰九夏。曰纁夏。曰长嬴。节曰炎节。又曰朱明节。景曰夏景。曰炎景。曰畏景。风曰炎风。曰熏风。曰黄雀风。雨曰纬雨。曰绵雨。曰灌枝雨。草曰茂草。曰离草。木曰茂木。曰密树。曰连阴。林曰茂林。曰蔚林。禽曰阳鸟。其日干曰丙丁。其支巳午。其帝炎帝。执衡司夏。其神祝融。乘离相功。五音属征。其色赤。其数七。其性礼。其情怒。其臭焦。祀先灶。祭先脾。夏三月同也。当夏时。明王禁无遏水。达名川。塞大谷。动土工。射鸟?。夏不禁。则草木不荣。此时火旺。心属火中有七孔三毛。为肝之子。为脾之母。舌为宫。耳为窍。卫生君子。当顺时调摄。须澄心和气。养神。外绝声色。内薄滋味。宜增辛减苦。忌心火旺而克肺金。所以养肺也。心气热。当呵以疏之。

  金匮要略曰。夏月不可食心。恐死气犯我灵台。盖夏三月。六气一十八候皆正长养之令。是谓□秀。此时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食冷。莫食□茄生菜。不令大饱。当节肥腻。不得于星月下露卧便睡。使人扇风取凉。及汗身当风而卧。风入腠里。其患最深。头为诸阳之总。尤不可风。夏三月。每日梳头须一百二十下。不得梳着头皮。当在无风处梳。自然去风明目。 养生杂纂曰。老人气弱当夏之时。纳阴在内。以阴弱之腹。当肥冷之物。则多成泄泻。一伤真气。卒难补复。 参赞书曰。日色晒熟石上凳上。不可便坐。搐热生豚疮。冷生疝气。人自大日色中晒回。切不可用冷水洗面。恐损目。伏热在身。不得饮冷水。及以冷物激身。能杀人。 养生论曰。夏日不宜大醉。清晨宜吃炒葱头酒一二杯。令人血气通畅。又云。命门在肾。夏月精化为水。肾方衰绝。不宜房色过度。以伤元气。 千金异方曰。夏三月遇丙丁日。忌夫妇容止。夏至后。秋分前。日食忌饼霍油酥之属。

  养生论曰。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不可一于热也。宜禁热汤。禁食过饱。禁湿地卧。并穿湿衣。亦禁食冷物。食冷大多。则秋患赤白痢疾。兼疟疾。 内经曰夏季不可枕冷石。并铁物取凉。大损人目。 夏日欲求不热。须食玄冰丸。飞霜散。及六壬六癸之符。幼伯子。王仲都二人。皆用此方也。

  五行统论生旺。

  孟夏。金生。 木病。 火临官。 水土绝。

  仲夏。金沐浴。 木死。 火旺。 水土胎。

  季夏。金冠带。 木墓。 火衰。 水土养。

  五行分阴阳生旺

  孟夏庚金生。  辛金死。  甲木病。

  乙木沐浴。 丙火戊土临官。 丁火巳土旺。

  壬水绝。癸水胎。  仲夏。庚金沐浴。 辛金病。 甲木死。  乙木生。 丙火戊土旺。

  丁火巳土临官。 壬水胎。癸水绝。 季夏。庚金冠带。 辛金衰。 甲木墓。  乙木养。

  丙火戊土衰。 丁火巳土冠带。 壬水养。癸水墓

  四月令

  孝经纬曰。谷雨后十五日。斗指巽。为立夏。言物至此皆假大也。太阳尚在酉。躔大梁之次。表影长四尺五寸八分。后十五日。斗指巳。为小满。言物长于此。小得盈满也。太阳过申。躔实沈之次。表影长三尺五寸八分。日月俱会于实沈。小满为四月中气斗指巳。故月建巳。从四月中气而定建也。巳者何。汉律历志云。巳藏于巳。史云巳者。言阳气之巳尽也。说文巳也。四月阳气巳出。阴气巳藏。万物见。成文章也。晋乐志曰。巳。起也物至此而毕尽起也。命曰孟夏。曰初夏。曰维夏。曰首夏。曰始夏。又曰农节。曰农月。曰除月。曰余月。曰乏月。盖言冬谷既尽。夏麦未登。宜赈乏绝。救饥贫。九族不能自活者救之。无固蕴蓄而忍人贫。贪货殖。忘种福之利。君子不取也。又曰阴月。曰正阳。曰朱明。曰余月。曰太荒落。曰跰迹。曰麦秋。是月也。龙见而雩。和风扇物。六阳用事。月卦名干。干者。健也。阳之性。天之象也。节卦名巽。巽。顺也。律应仲吕。白虎通曰。吕。拒也。言阳气将极。阴气伏中以难之也。晋乐志曰。吕。助也。阴助阳以成功也。八音属木。八风清明。日躔毕。西方之宿。晋之分野。昏翼中。旦婺女中。立夏节五日。蝼蝈鸣次五日。蚯蚓出。后五日。王□生。又曰赤箭生。小满气五日。苦菜秀。吴葵华。次五日。靡草死。后五日。麦秋至。天子居明堂左个乘朱辂。驾赤(马□)。载赤旗。衣赤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器高以觕。当立夏日。夜漏未尽五刻天子率三公九卿大夫。迎夏于南郊。还乃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悦。命太尉赞俊杰。遂贤良。举长大。行爵出禄。必当其位。?长增高。无有坏隳。毋起土工。毋发大众。毋伐大树。天子始絺。命野虞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劝民命司徒循行县鄙。命农勉作。毋休于都。驱兽无害五谷。毋大田猎。农乃登麦。天子以彘尝麦。先荐寝庙。又聚蓄百药。断薄刑。决小罪。出轻繁。蚕事始毕。后妃献茧。乃收茧税。以桑为均。贵贱长幼如一。以终郊庙之服。傥行秋令。则苦雨数至。五谷不滋。四鄙入保。行冬令。则草木蚤枯。后乃大水。败其城郭。行春令。则蝗虫为灾。暴风来格。秀草不实。

  四月逐日杂记

  此月当开冰。○初一曰四始日。南方七宿降。 当祀灶。 裕陵英宗周后忌日。弘治十七年。○初二。孟夫子生。时周烈王四年。见山东志。 又太虚元君诞。○初四日。文殊菩萨生。 天帝游东井。 玄天辰时下降。 善才童子出参。狄梁公生。○初六。仁祖淳皇帝忌日。 太素三元君朝真。○初七。南斗。北斗。西斗帝君下降。 是月丁巳日。宜祀灶。祀灶。祭先炊也。灶神每月晦日上天言人罪状。大者夺纪。小者夺算。○初八日。怀让禅师生。 葛孝先真人生。 殷虚鉴真人飞升。 释迦文佛生。岁华记丽云。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八日。迦维国王。生太子。从母右胁出。生下沐浴。故曰沐佛日。亦见纲鉴。 佛运统纪云。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八日中。天竺国。净饭王妃。摩邪氏生太子悉达多。三十五岁。于菩提场中。证无上道。号佛世尊。以周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于拘尸那城。婆罗双树间涅盘。大慧禅师浴佛赞云。今朝正是四月八。净饭王宫生悉达。吐水九龙天外来。捧足七莲从地发。 佛池论云。天神降西方迦维国净饭王宫。摩邪夫人剖右胁而生太子。 玄枢经云。系周庄王九年四月八日生。又云周以子为正。所云四月。即今之二月。所记王号年数。与纲鉴佛运弗同。姑俟博物君子。 刘敬宣。四月八。见人灌佛。乃下头上金镜。为母灌像。因悲泣不自胜。桓序见而叹息。谓其父牢之曰。卿此儿。既为家之孝子。必为国之忠臣。 云笈七签曰。是日忌远行。宜清心斋沐。必膺福报。摄生月令曰。初九与二十五日。忌裁衣交易。○初十日。同天节。宋神宗生。○十一日。上帝酷杀日。而此月癸亥日亦是不宜会客。宜斋戒。○十二日。元宗法师生 泉州清源洞裴仙生。○十三日。干龙节。 三皇帝君降。 昭陵孝懿庄皇后忌。嘉靖卅七年隆。庆李后忌。○十四日干元节。吕纯阳演正警化真君生。真君讳岩。字洞宾。时真元十四年。 宋仁宗亦此日生。○十五日。东华洞天。正阳真人。汉钟离仙翁诞。 又云洞宾飞升。 张法乐仙升日。 荆楚岁时记曰。四月十五日。天下僧尼就禅剎挂搭。谓之结夏。又谓之结制。孟夏乃长养之节。在外行。则恐伤草木昆虫。故九十日安居不出。释苑宗规云。祝融在候。炎帝司方。当法王禁足之辰。正释子护生之日。至七月十五始放。谓之解夏解制。禅苑宗规云。金风渐渐。玉露瀼瀼。当皇觉解制之辰。是法岁周圆之日。○十七日。翊圣真君降。 成祖文皇帝诞。 龙神会于太白。○十八日。北极紫微太帝诞。碧霞元君诞。至圣先师孔子卒。按鲁史。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十八日。己丑。先师孔子卒。注云。四月无己丑。系乙丑。今时历亦载孔子四月己丑卒。丁丑葬。则鲁史近是。○二十日。小分龙日。 龙神会于太白。○二十一日。普贤菩萨生。○二十二日。南无月宫千手千眼观世音示现。○二十四日。升明三年。天坠玉玺于嵩山○二十八日。天休节。 药王菩萨生。 冯氏口谭曰。衣服用花椒收卷便不生蛀或用出矼蓝布包亦可。风领暖耳。包藏瓮中。蜜封瓮口。毛决不脱。 又云四月未霉雨时。开阁晒书随即闭门。放七里香。或樟脑于中。则不生蠹 月令纂要曰。此月于养鱼池中。纳一神守。则鱼不走。神守。鳖也。养鱼经曰。鲤鱼善飞。神守善守。 司马温公。一日令老兵卖所乘马。语兵云。此马夏月有病。售者当先语之。老兵窃笑其拙。不知贤人君子。立心不欺。类如此。 西京杂记曰。是月天道西行。作事出行。宜向西吉。月厌在未。月杀在辰。天德在辛。月德在庚。月合在乙。月空在甲。甲乙庚上。宜修造取土。生气在卯。坐卧宜向正东。所用时日。不宜用巳字。犯月建不吉。

  调摄

  孙真人曰。四月肝脏已病。心脏渐旺。宜增辛减苦。以补肾助肝。调养胃气。勿受西北暴风。勿接阴以壮肾水。当静养以息心火。勿与□接以宁神。 立夏四月节。运主少阳二气。手厥阴。心胞络风木。每日寅卯二时。闭息瞑目。反换两手。抑掣两膝。各五七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小满四月中。运主少阳三气。手厥阴。心胞络风木。每日寅卯二时正坐。一手举托。一手按拄。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千金月令曰。此月宜服暖。宜食羊肾粥。宜晚卧蚤起。感受天地精气。令人长寿。 又曰。饮酒不宜大醉。勿食大蒜。恐伤人。勿食诸献物心。 白云杂记曰。勿食鸡肉。及雉鸡肉。恐生肉疽在胸臆间。男子败阳。女人绝孕。能生虚劳之气。勿食蛇鳝。损神害气。勿食生蒜。伤人神。损胆气。 此月勿食胡葱。令人气喘多惊。初五忌食生菜。 立夏至九月。勿食隔夜汤水肉菜等物。生恶疮。勿用隔宿水洗面漱口。损神。 内景经曰。是月宜食莼菜鲫鱼羹。可以开胃。 冬至糕。每留一二片。悬于梁上。到立夏日。取水浸煮令软。分家众食之。一夏不至冒暑。 夏三月。每朝空心吃小葱头酒一杯。令血气通畅。○十八日。谓之天仓开日。宜入山修道。其日宜食补肾助肺之物。调和胃气。无失其时。 夏三月丁巳戊申己巳。丑未辰日宜炼丹。○初四日。日未出时沐浴。令人无讼。○初七日。沐浴。令人大富。○初八日取枸(木巳)煎汤沐浴。令人光泽。不病耐老。○初九日暮时沐浴。令人长命。 灵宝经曰。初二。十六。十八。十九日。拔白生黑。 夏三月。宜忌暴怒。怒则气不得泄。若多怒则伤。秋必为疟疾。 初八日。不宜远行。宜安心静念。沐浴斋戒。必得福寿。 是月勿暴露星宿之下。能成疾。勿露卧。令皮肤厚成癖。或成面风。凡卧头须向东。有所利益。 立夏日。服飞霜散。或六一散。暑不能侵。勿枕冷器铁石等物。令人眼昏。 【 治喉疾。白殭】 。生颖川平泽。今所在养蚕处皆有之。蚕用自殭死白色而条直者为佳。四月取。勿令中湿。湿则有毒。不可用。用时仍去绵丝及子。炒过医家用治中风急喉痹欲死者捣节细末。以生姜自然汁调灌之。下喉立愈 保命诀曰。立夏日。夫妇不宜交合 孙真人曰初八。十六。忌嗜欲。犯则寿夭且此月不宜入房。避纯阳用事之月也。夫妇戒容止犯者减寿。朔望日各减十年晦日减一年。上下弦各减五年庚申甲子本命。减二年。○初八日。万神善化犯者失瘖。其夜善恶童子下降。犯者血死。二十八日。人神在阴。切宜戒之 夏三月有犯风毒脚气者。因肾虚而得。人生命门。属右肾夏月肾气衰绝房色过度。即伤元气而损寿。卫生君子慎之

  占候

  汲冢周书曰。立夏节蝼蝈不鸣。水潦淫漫。蚯蚓不出。嬖夺正后。王□不生困于百姓小满气。苦菜不秀。贤人潜伏。靡草不死。国纵盗贼麦秋不至。是谓慝 立夏日晕。有则主水。 日食大臣忧。天下旱疫。牛无食。六畜死 此月月食。主大旱。人饥。 月无光。大旱。 月无三卯。麦不收。 四月初四云雾雨。米谷贵来 人叹苦朔日值立夏。主地动。值小满。主凶灾。大风雨主大水小则小水。晴主旱。又曰。此日雨。主有重种两禾之患。 又曰。朔日风雨。麦恶米贵。晦朔大雨。大蝗虫灾。 博雅云。四月雷不见。十月蛰虫行。四月雷不鸣。上人令不行。 夏甲子庚辰辛巳雷蝗死○初八日。看晴阴占水旱。最宜密云不雨。谚云。四月八晴多。高田好张铺。四月八睛寡。(鱼占)鱼到灶下。四月八若乌漉秃。不论上下一齐熟。四月八日大雨施。一年豊熟花果稀。 夜雨损小麦。新面必致碎燥难为打切。谚云。小麦不(打去丁改自)神与鬼。只怕四月八夜雨。十三日占同初八○十四日晴。主岁稔。谚云有利无利。但看四月十四。○十六日。看月占水旱。上蚤无云红色主大旱。迟而色白。主水夜深。主大水。有云。主草多。云黑。主有蟹。谚云。有谷无谷。但看四月十六又云。月上蚤。低田收稻好。月上迟。高田剩者稀。 田家五行云。二十日小分龙。晴分懒龙主旱。雨分健龙。主水。东南上下皆大熟。西北风。分白龙。主大水东北方分青龙主小水

  文林广记云。立夏 【 大晴】 。其年必旱。东风来。雷电多。南风来。岁安年豊。西风来。众人不安。北风来。泉涌地动。○初八十九。二十三日。乃诸神会犬日。午后三刻有恶风。

  万宝全书云。立夏日巳时东南有青气。年豊。如无岁多灾。十月应之。 常以立夏夜观老人星。其星明朗。天下大稔大暗不收。半明小收。 四月虹见主米谷贵。星隳有大兵起雨雹民饥不安。秋禾伤。臣专命。甲申至己丑雨。籴贵。甲寅乙卯雨。夏谷贵。庚寅至癸巳雨。籴贵。 四月内。日宜暖夜宜寒。免大水。谚云日暖夜寒。东海也干热必有大水

  五月令

  孝经纬曰。小满后十五日。斗指丙。为芒种芒种者。言有芒之谷。可播种也。太阳尚在申。躔实沈之次。表影长二尺五寸九分。后十五日。斗指午为夏至。至。极至也。言万物于此假大而极至也。夏至日。则斗南中绳。阳气极至阴气始至。日行北至。故曰夏至。其酷热也为刑。盖是时。阴始起。反太热者何。阴气始起。阳气悉推而上。故大热耳。太阳过未鹑首之次。表影长一尺六寸。又曰五寸。日月会于鹑首。日道敛北。去极弥近。其影弥短。影短极。夏乃至焉。夏至为五月中气。斗指午。故月建午。从月之中气而定建也。午者何。志咢布于午。史午者。阴阳交故曰午说文午。牾也。什名午。仵也五月阴从下而上阳冒地而出。阴气与阳相仵逆也。乐志曰。长也。大也。言万物皆长大也。命曰仲夏。曰仲暑。曰郁蒸。曰皋月。曰龙御。曰敦牂。曰启明。曰一阴月。风曰落梅风曰麦信风。曰景风。亦曰黄雀风。雨曰黄梅雨桐花雨。水曰麦水。曰黄水。是月也。一阴生阴阳争。死生分。日长至而复短月卦名垢。姤遇也。以阴遇阳以柔遇刚之象。气卦离离为火。文明之象。律应蕤宾。蕤。下。宾。敬也。言阳气上极。阴气在下。宾而敬之也。八音属丝。八风景。日躔井。南方之宿。秦之分野。昏亢中。旦尾中。芒种节。螳螂生。次五日。鵙始鸣。后五日。反舌无声。夏至气鹿角解。次五日。蜩始鸣。后五日。半夏生。木堇荣。天子居明堂大庙。乘朱辂。驾赤(马□)。载赤旗。衣赤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器高以觕。命乐师修琴瑟笙竽。祭地于方泽。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时则农乃登黍。天子以鸡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令民毋刈蓝。无烧炭。无暴布。门闾无闭。关市毋索。挺重囚。益其食。游牝别群。则絷腾驹。班马政。百官静事。毋繁刑。以定晏阴之所成。午火旺。则金衰。戒无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景风用事。当爵有德。而封有功傥行秋令。则草木零落。果实蚤成。行冬令。则雹霰伤谷。道路不通。暴兵来至。行春令。则五谷晚熟。首种不入。

  五月逐日杂记

  初一日。天帝游东井。 太上老君。传三天正法付张天师。 王仲节真人飞升。东方朔生日。 此日属钱财主日。宜入财。不可出财。○初五日。玄天上帝午时下降。 温元帅生日。万回和尚生日。曰端午节。端阳节。天宁节。地腊节。沐兰节。午时曰天中节。此日刻菖蒲为小人。或为葫芦形。带于身。为艾虎悬于门。以禳毒气。以五色丝。结合劝索系臂。以辟兵及鬼。曰长生缕。续命缕。辟兵缯。五色缕。又名条达百索。织组杂物。以相赠遗。及日月星辰鸟兽之状。文绣金缕帖画。贡献所尊。 抱朴子曰。五日作赤灵符。着心前。谓之辟兵符。食益智粽。其粽名甚多。形制不一。有角棕。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平进粽。菜粽。角黍粽。九子粽。又曰角黍。盖取阴阳尚包褁而未分之象也。又有滴粉团。干团。水团。白团之异。京师以端午为解粽节。 荆楚岁时记。以艾结人形。悬于门户。以辟邪气。常念游光厉鬼四字。则邪鬼辟。 此日为竞渡戏。谓屈原沉汨罗。人伤之。并以舟楫拯之。其舟曰飞凫。曰水马。曰水车。竞渡是其遗俗。又云曹旴女曹娥。父能弦歌为巫。安帝二年五日。于县江泝涛迎波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缘江号哭。昼夜不绝声。七日投江(上不下见)父尸而死。人皆以舟救。 太平御览曰。五日忌盖屋。风俗通云。五月盖屋。令人头秃。又不宜曝床席荐。 异苑曰。新野庾实。于五日曝席。忽见一小儿死于席上。俄失所在。其后实子亦亡。遂以为忌。 便民图曰。五日祀五瘟。不用腥。并揭门符。能祛邪。 杨公忌曰。五日不宜问疾。亦不宜见一切血物。 家塾事亲曰。五日五更时。使人堂中向空扇。一人问云。扇甚么。荅云扇蚊子。凡七问七荅乃巳。则一夏无蚊。○五日用熨斗烧一枣。置床下。辟狗蚤。○五日午时。以朱砂写荼字。倒帖。蛇蝎不敢近。 便民图曰。五日书仪方二字。倒帖柱脚上。辟蛇虫。 又于午时望太阳。写白字。倒帖于四处柱上。则无蝇。 此日天神朝玉帝。 时序杂录云。幼男女皆悬臂符。妇人插钗头符。饮菖蒲酒为节。谓能辟瘟。 汉礼仪志云。五日朱索系桃柳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 千金方曰。五日。日未出时。取向东桃枝刻作三寸木人。着衣带中令人不忘。又此日取鳖爪骨。着衣领中。令人不忘。 法天生意云。此月戌日。或子日。取引东桃枝二寸枕之。亦验。 琐碎录曰。午时将灯草浸油。望太阳嘱曰。天上金鸡。吃蚊子脑髓。念七遍。吸太阳气。嘘灯照蚊。蚊尽去。岁时杂记端午都人画张天师像以卖。又为泥塑像。以艾为须以蒜为拳。置门上以辟邪。苏子由帖子云。大医争献天师像。瑞露常萦尧母门。 续齐谐记。屈原五日。投汨罗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至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尝见祭甚善。但所遗。苦为龙蛇所窃。今若有遗。可以栋树叶塞其上。仍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栋叶。皆汨罗遗风。 此月初五日。宋徽宗生。孟尝君生。萧史生。王凤生。胡广生。晋将军王镇恶生。文学则崔信明生。孝子则纪迈生。王绰生。张嘉生。田特生。 大明会典。国朝之制。文武官军校等。在京者。端午赐衣服。升朝官。每岁端午。赐时衣服。夏至日。 皇帝祭 皇地袛于方泽。配以 太祖 上躬行三献。其从祀五岳。五镇。基运翊圣神烈。天寿纯德。诸山。四海四渎诸水。诸侍臣分献。端午节。文武百官。俱赐扇。并五彩寿丝缕。若大臣经筵官。或别赐扇及彩丝绦。艾虎诸物。各以品级为等。○初七日。泰陵孝宗敬皇帝忌日。弘治十八年。○初十日。 孝陵太祖高皇帝忌日。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一日。上帝酷杀日。而此月壬子。亦是。不宜会客。宜斋戒。 又龙王朝 玉皇日。○十二日。献陵仁宗昭皇帝忌日。洪熙元年。 此日曰宁贶节乃 天真上圣示现之辰。○十三日。天神朝玉帝日。○敕封伏魔太帝关爷诞。又曰龙生日。○又曰竹醉日。竹迷日。栽竹多茂盛。或阴雨则鞭行。明年笋茎交出。然竹有雌雄。种当取雌竹多笋。自根而生一节发者为雄。二节发者为雌。○十四日。南斗星君降。○十五日。南极老人星降。老君降现鹤鸣山。 药王常真人升仙。此日。不宜裁衣交易○十六日。刘安中真人升仙。 又天地交合日 仪礼志曰。夏至日浚井。能改水。可去瘟疫。 风俗通云。夏着五彩辟兵。题曰游光厉鬼。知其名。则免瘟疫。○十八日。毗陵道士杨文广。踏白石升天。○十九日。北斗出游保德真君降。 天神朝玉皇日。○二十日大分龙。○二十一日。天申节。宋高宗生。○二十二日。中明王生。○二十五日。太平真君升仙。此日不宜裁衣交易。○二十六日。昭陵穆宗庄皇帝忌。日。隆庆六年。○二十九日。天神龙王朝 玉皇日。池州风俗。谓此日与晦日。皆为分龙节。此日雨。后月必有大水。 晋书。陶潜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自谓羲皇上人。 千金月令曰。此月取浮萍阴干。和雄黄些小烧烟。可去蚊。五月五日。为地腊者何。五帝以此日。校定人官爵。血肉盛衰。外滋万汇。内延寿年。纪录长生。是日可谢罪请祷。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甄彬有行业。尝以苎质人。及赎。中有金五两。送还人。人问故。彬曰。五月披裘负刍。岂有余金者。仕梁为录事参军。 玄枢经曰。是月天道西北行。 作事出行向西北吉。月厌在午。月杀在丑。天德在干。月德在丙。月合在辛。月空在壬。丙辛壬上。宜修造取土。生气在辰。坐卧宜向东南。用时日。不宜用午字。犯月建不吉。

  调摄

  孙真人曰。五月肝脏气休。心脏正旺。宜减酸增苦。益肝补肾。固密精气。蚤卧蚤起。君子斋戒。处必揜身。止声色。薄滋味。节嗜欲。定心气。盖当阳极阴生之际。正养神葆寿之辰。值阴阳分争之时。是斋戒恬养之日。 芒种五月节。运主少阳三气。手少阴。心君火。每日寅卯二时。正立仰身。两手上托。左右力举各五七度。定息叩齿。吐内咽液如数。夏至五月中。运主少阳三气。手少阴。心君火。每日寅卯二时。伸手乂指。屈膝换踏。左右各五七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保生心鉴。五月属午。火旺金衰。古人于是时。独宿淡味。兢业保养。勿居湿地。以招邪气。可居高明远眺。可入山林避暑。 七签曰。初一取枸(木巳)煎汤沐浴。令人不老不病。 保生月录曰。五日取萤火二七枚。燃白发。能转黑。 此月甲子。勿食一切兽肉。大吉。○初九日沐浴。令人长寿。○十一日。天仓开。宜入山修道。 食物本草。韭菜除热下气。益阳止泄。春食香。夏食臭。冬食动宿饮。五月食昏人乏力。不可合牛肉食。酒后忌。○十六日宜拔白。 千金方曰。苋菜通九窍。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热。杀蚘虫。久服益气力。不饥轻身。五月食则动气烦闷。与鳖同食。生鳖瘕。 马齿苋。孕妇食之易产。久服。长年不老。又主 【 消三】 十六种风结疮。煮汁澄清。入蜡成膏。涂之。及传杖疮。立效。但要五月采制。 济世良方曰。五月勿多食茄。损人动气。魂魄不安。马肉。五月食伤神气。自死者害人。下痢人食加剧。五月勿食鲤鱼。多发风热。条鲤当去脊上两筋。及黑血。沙石溪中者。毒在脑。勿食头。驴肉。益志轻身。五月食。则伤神。 五月食未成核果。发痈疽寒热。杨梅多食。伤热。损齿及筋骨。李不可与蜜及雀肉同食。损五脏。桃不可与鳖同食。浴水成淋病。枇杷和炙肉熟面同食。患熟毒。 食甜□。动痼疾。多食阴下湿痒生疮。发虚热。破腹。发黄疸动气。解药力。深秋下痢难治。沉水双蒂者。俱杀人。患脚气者食。永不愈。与油饼同食。发病。 此月勿下枯井。及深阱。多毒气。 仙经云。甘菊茎。五月五日采。阴干。治头风眩热。又白菊茎。亦五月采。常服。其头不白。 千金月令治疟。桃仁一百。去皮尖。研为泥。勿着水。入黄丹三钱。丸如桐子大。发日。面北温酒下三丸。井水亦可。端午日合。勿令鸡犬妇人见。大效。

  长生要论。芣苡。即车前子。五日采。阴干服。轻身耐老长生。 治瘟疫方。五日用葱白连须十根。切碎煎汤。入醋少许。乘热饮之。衣盖汗出即解。 治喉闭乳蛾方。五月五日。七月七日。采楮桃阴干为末。井水花服二钱。神效。 治心痛方。五日取独头蒜伍个。和黄丹二两。捣烂。丸如鸡头子大。晒干。心痛者。以醋磨一丸服。神效。 又方。五日采小蒜曝干。治心烦痛。解诸般毒。治小儿丹疹。 吕公曰。五日午时。于韭菜畦上。面向东不语。取蚯蚓泥藏之。遇骨鲠。用少许。擦咽喉外皮。即消。 治忽慢惊风。五日取蚯蚓数条。用竹刀中分截断。看跳急者放一处。慢者放一处。研烂朱砂。分作二项。各研匀为丸如绿豆大。急跳治急惊。慢跳治慢惊。每服七丸。薄荷汤下。 救民方曰重五重六重九日。采稀莶草。去根花子。用叶茎。入甑九蒸九晒层层洒酒。与蜜蒸。研为末。作丸如皂角子大。每服五七丸。米汤送下。能明目。白发转黑。 自夏至到九月。忌食隔宿菜。勿食肥浓。忌用隔宿水洗面漱口。 万氏家抄曰。五日采马齿苋。加苋菜晒干。等分为末。产妇服之易产。

  是日取鲤鱼枕骨烧灰。治久痢如神。 纂要曰。此日午时取艾。可治百病。十五日夜半子时。乃天地交合之辰。世人夫妇。于此夜交合者。三年内俱亡。道家又以十六为天地交合。夫妇当异寝。盖夜半子时。虽属十五。亦十六之首时。谓之十六亦可。 保命诀曰。夏至日。夫妇不可合阴阳。大凶。以后丙丁日亦当戒。 三元参赞曰。五月名为恶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此九日。谓之九毒日。夫妇宜戒容止。犯者不过三年。朔朢日。各减十年。晦日。减一年。初八日上弦。二十三日下弦。各减五年。庚申。甲子。本命。各减二年。二十八日。人神在阴。减一纪。夏至减四年。卫生君子。尚慎旃哉。

  占候

  汲冢周书曰。芒种日。螳螂不生。是谓阴息。鵙不始鸣。令奸壅隔。反舌有声。佞人在侧。夏至日。鹿角不解。兵革不息。蜩不始鸣。贵臣放逸。半夏不生。民多厉疾。 易通卦验曰。离。南方也。主夏至。其日日中赤气出值离。此正气也。气出右。万物半死。气出左。赤地千里。 夏至观云气。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豊年。 夏至日星坠。大兵起。 夏至逢丁卯日。下雨五寸。主秋米贵五倍。 夏至日。不要日晕。有晕有水。无晕无水。 夏至日得雨。其年必豊。谚云。夏至日下雨。一点值千金。 法天生意云。夏至前雨。蟹上岸。夏至后雨。水到岸。 岁时记云。夏至在五月初二三。主米贵。在上旬米贱。中旬大豊。米大贱。末旬大歉。米贵。 谚云。夏至端午前。坐了种田年。言雨水调也。 四时占候。夏至日南风。大熟。西南风。六月内水横流。西风。秋大雨。西北风。伤百物。北风山水暴。东北风。主米贵。东风。八月人病。东南风。伤百果。至后半月。谓之三时。首三日为头时。 次五日为中时。又次七日为末时。时雨最怕在中时前二日来。谓之中时头。必大凶。若到末时。纵有雨亦善。 末时尽处得雷。谓之送时雷。主久晴。谚云。迎梅雨。送时雷。送去了。并不回。 田家五行云。梅里雷。低田柝舍回。言必浸也。 立梅。芒种也。夏至前。芒种后。为黄梅雨。 陈卓之云。五月日食。大旱大饥。兵起东北。来牟死。六畜贵。 京房占。五月月食旱。六畜贵。虫灾。 五月月无光。有大灾旱。 雷不鸣。大臣猝死。五谷减半。五月雨雹杀鸡犬。妇人任事。臣不用命。民不安。五月朔日风雨。牛贵人饥。又主来年三月多雨及来年春米贵。又云。天雨五朔。不出一年。民大饥。蝗虫起。谚云。一日值雨。人食百草。一日晴。一年豊。雨则歉。十日得辰。蚤禾半收。十一日得辰。五谷不收。朔日值芒种。六畜灾。值夏至。冬米大贵。东风终日。米大贵。○二十日曰大分龙晴分懒龙。主旱。雨分健龙。主水。东南风。黑龙。主旱。正南风。赤龙。主大旱。西南风。黄龙。主上下大熟。西北风。白龙。主大水。东北风。青龙。主水。

  六月令

  孝经纬曰。夏至后十五日。斗指丁。为小暑。小暑者。就六月朢前。热犹未甚者言也。太阳尚在未。躔鹑首之次。表影长二尺五寸九分。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大暑者。就六月朢后极热者言也。大阳在午。躔鹑火之次。表影长一尺六寸。日月会于鹑火之次。大暑乃六月中气。斗指未。故月建未。从此月中是气而定建也。未者何。志。昧薆于未。师古曰。薆。蔽也。什名未。昧也。日中则(日亥)。向幽昧也。乐志又曰。未。味也。言万物皆成而有滋味也。命曰季夏。曰长夏。曰长烈。曰遯月。曰伏月。曰且月。曰末垂。曰狙暑。曰协洽。又命长烈。是月也。二阴渐长。月卦名遯。遯。避也。阴渐长而阳当避也。律应林钟。林。众也。钟。聚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也。日躔柳。南方之宿。周之分野。昏心中。旦奎中。小暑节。温风至。次五日。蟋蟀居壁。后五日。鹰乃学习。大暑气。腐草化为萤。次五日。土润溽暑。后五日。大雨时行。天子居明堂右筒。乘朱辂。驾赤(马□)。载赤旗。衣赤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器高以觕。令渔师伐鲛取鼍。升龟取鼋。命虞人入山取材苇。命四监大夫。合百县之秩刍。令民无不咸出其力。养牺牲。以供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以祀宗庙社稷之灵。以为民祈福。命妇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无或差忒黑黄苍赤莫不质良。母作诈伪。以给郊庙祭祀之服。以为旗章。以别贵贱等级之度。是月也。树木方盛。命虞人入山巡木。毋有斩伐。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合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毋举大事。以摇荡乎气。毋发令而待。以妨神农之事。水潦盛昌。神农持功。举大事。则有天殃。初伏荐麦□于祖祢。原蚕有禁。傥行秋令。则丘湿水潦。禾稼不熟。乃多女灾。行冬令。则风雨不时。鹰隼蚤鸷。四鄙入保。行春令。则谷实解落。国多风欬。人乃迁移。

  六月杂记

  初一日。清灵真人降。○初三日。不宜问疾。○初六日。平山瑞岩佛生。 北极府君生。 崇宁真君生。 崔府君生。 太禹王生。 祥符四年。此日天书再降。遂改为天贶节。 道经以此日为清暑日。宜贮神水。制擦牙盐。洗六畜。曝衣服书画等物。仙志戒曰。此日不宜开掘土。○初七日。玄天未时下降。 瑶华帝君生。○初九日。地神朝玉皇太帝之日。○初十日。金粟如来生。亦上帝酷杀日。而是月癸丑日亦是。不宜会客。宜斋戒。 月令曰。此日忌裁衣交易。 夏至后。三庚入伏。四庚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伏者。阴气迫于残阳。伏而未升。又金畏火而伏。乃秦始皇所置。 历忌释曰。四时代谢。皆以相生。春以木代水。夏以火代木。冬以水代金。独秋以金代火。金畏火克。故至庚日必伏。 此日风曰黄雀风。雨曰三时雨。濯枝雨。 汉官旧仪云。伏日厉鬼横行。宜静日闭门养真。不干它事。故陈晓伏日闭门谢客。其诗曰。平生三伏日。道路无行车。闭门辟暑卧。出入不相过。传戒诸高明。热行宜见诃。

  四民月令曰。初伏荐麦果于祖祢。 荆楚岁时记。伏日进汤饼。名曰辟恶。 四时纂要曰。三伏日不可嫁娶。犯者夫妇俱伤。 开元遗事。杨国忠子弟。思以奸媚结纳朝士。伏日取冰。令工人镂为龙凤。饰以金环彩带。置镂盘中。送王公大臣独张九龄不受。○十二日曰庆阳节。唐武宗生。○十三日。太乙朝元。井龙王诞辰。 隋高帝仁寿三年。诏六月十三。是朕生日。宜令海内为武元皇帝。元明皇帝断屠。○十四日太乙真君降。 于长文升仙。○十五日西斗降。 东华紫府小阳帝君生。 太虚上真元君。紫微王夫人同降现日。印宗法师。为六祖惠能祝发。海蟾明悟真君上升。冲素真人飞升。 金神生日。 佛啰神生日。○十六日南斗降。 潘真人子真飞升。○十七日。赵广信真人飞升。○十八日。睿宗宪皇帝忌日。正德十四年。○十九日。清净座主。白衣满愿观音示现。○二十日。忌裁衣交易。○二十二日。张元化真人飞仙。○二十三日。马神诞。 南方火神诞。 王大将诞。○二十四日。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诞。○二十五日。天元甲子朝元。 九华安妃紫微王夫人降。 二十七日。晋出帝生。○二十六日。孝宗敬皇后忌。正统钱氏。○二十八日。孝穆皇后忌。成化纪氏。○二十九日。桐柏真人降。 九华真妃降。 二十四日。民间用糕果白鸡乌豆祀灶神。 云笈七签曰。此日忌水陆远行。 济世仁术云。六月热极。用扇扇手心。则五体俱凉。 宋真宗东封。六月放梁固以下进士及第。 祀后土于汾阴。放张师德以下进士及第。固状元梁灏子。师德亦状元张华子。魏野以诗贺之曰。封禅汾阴连岁榜。状元俱是状元儿。 五行志。中和三年六月。浙西天鸣。声如转磨。无云而雨。占曰无云而雨。是谓天泣。 洪武五年六月。句容县民献嘉□二。同蔕而生。礼部尚书陶凯奏曰。祯祥寔由圣德。 上曰。朕寡德不敢当。且木草之祥。生于其土。亦唯其土之人应之。于朕何与。若尽天地间时和年豊。乃王者之祯祥也。 宋思礼。事?母徐孝。会六月大旱。井池涸。母嬴疾。非泉不适口。思礼忧惧且祷。忽有泉出庭。味甘寒。日不乏汲。县人异之。柳冕为刻石。颂其孝感。 便民图曰。六月六日。用井花水淘白盐于水中。作卤用新锅煎作细盐。用之擦牙。吐其擦牙水于掌心洗眼。虽老亦能灯下读书。 玄枢经曰。六月天道东行。作事出行。向东吉。月厌在巳。月杀在戌。天德在甲。月德在甲。月合在巳。月空在庚。甲巳庚上。宜修造取土。生气在巳。坐卧宜用南方。用日时。不宜用未字。犯月建不吉。

  调摄

  孙真人曰。六月肝肾气弱。脾气独旺。宜减肥浓之物。益固筋骨。宜增咸减甘。以资肾脏。凡饮食当温软。不宜大饱。 小暑六月节。运主少阳三气。手太阴。脾湿土。每日丑寅二时。两手踞地屈压。一足直伸。一足用力。掣三五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大暑六月中。运主大阳四气。手太阴。肺湿土。每日丑寅二时。双手踞地。返首向肩。引作虎视。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四时纂要曰。初一日。初七日。初八日。二十一日。沐沐。却病禳灾。○初三日。初四日。拔白。永不生○初六谓之天仓开日。宜入山修道。 千金方曰。是月勿食韭菜。令人目昏。勿食茱萸。勿食生葵。成水癖。勿食羊肉及血。伤人神魂。勿食野鸭鹜雁。恐成血痢。勿食血脾。季月土旺在脾故也。当盛暑时。饮食加意调节。缘伏阴在内。腐化稍迟。又果蓏园蔬。多将生噉。蔬水桂浆。唯欲冷饮。生冷相值。克化尤难。微伤即冷泄。重伤即霍乱吐痢。是以暑月食物。尤要节减。使脾胃易于磨化。戒忌生冷。免有腹脏之疾也。夏月。老人尤宜保扶。若檐下穿隙破窗。皆不可纳凉。此为贼风。中人暴毒。宜居虚堂净室。水次木阴洁净之处。自有清凉。每日清晨。进温平暖气汤散一服。饮食温软。不令大饱。俟饥时复进之。渴用饮粟米温饮。豆蔻热水。生冷肥腻。尤宜戒之。老人气弱。当夏时。纳阴在内。以阴弱之腹。当冷肥之物。则多成滑泄。一伤真气。卒难补复。宜服不热补肾暖药。三伏。用甘草一钱。滑石六钱为末。常饮水。谓之六一散。令人不中暑泄泻 旅途中暑。不可用冷水灌沃。急就道间掬热土于脐中。拨开作窍。尿其中。次用生姜大蒜细嚼。热汤送下。 六七月。地肤子。炒为末。酒调。治积年腰疼。日五六服。 真诰曰。十八日。十九日。拔白。永不生。 农桑撮要曰。是月剩饭。用苋菜盖。过夜不馊。 暑月。候雷霆时。收雨水淘米。炊饭酿酒。名曰霹雳酒。

  真诰曰。二十四。二十八日。拔白永不生。 夏月肉多。食用不尽。欲败者。切作肉条。用香油盐椒等料揉拌。晒干收之。蒸食。 夏月收肉。凡诸般肉。大片薄篦。每斤用盐二两。细物料少许拌匀。频翻动。腌半月。榨去血水。香油拌过。蒸熟。竹签穿晒烈日中。晒干收贮。若收熟肉。须切作大块。每斤用盐半两。腌片时。入陈皮茴香川椒酒醋。量肉多酱少许煮至酒醋干。以筛子盛烈日曝干。 摄生要术曰。二十七日。食时沐浴。令人轻健。其日取枸(木巳)煎汤沐浴。令人光泽。不病不老。沐浴后。切勿当风。 四时纂要曰。是月勿饮山涧泽水。令人患鳖病。 月忌。夫妇戒容止。犯者减寿。朔朢减十年。晦日减一年。上下弦各减五年。庚申甲子本命。减二年。初九日。牛鬼初降。犯者百日中恶。二十八日。人神在阴切宜忌之。

  占候

  小暑之日。温风不至。国无宽教。蟋蟀不居壁。急恒之暴。鹰不学习。不备戎盗。大暑之日。腐草不化为萤。谷实解落。土润不溽暑。物不应罚。大雨不时行。国无恩泽。 六月日食。大臣忧。外国侵。六畜五谷贵。 月食旱。六畜贵。 月无光。六畜大贵。 六月雷不鸣。蝗虫生。冬民不安。 以上四时占。 夏三月不闻雷。五谷不成。人多疾病。风见同五月。 虹见主麦贵 雨雹。大丧大兵起。 夏星坠。大兵起。 朔日风雨。籴贵。晦日同。 望气经。六月三日有雾。岁熟 朔日。值夏至。急备米谷。岁时大饥。值大暑。人殃。值小暑。大水。山崩河溢。遇甲主岁多饥。风雨主米贵。月内虹见。主麻贵。 小暑雨名曰黄梅。转主水。有东南风及成块白云起。主有半月。白棹风主退水兼主旱。无南风则无白棹风。水卒不能退。谚云。白棹风云起。旱魃精欢喜。仰面看青天。头巾落在麻。圻里坡诗云。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白棹风。

  ○初三日有雨难为稻苗谚云六月初三晴。山筱尽枯零六月初三一阵雨。夜夜风潮到立秋。○初六日晴。主收干稻。雨。谓之湛(车丽)雨。主有秋水。 谚云六月不热。五谷不结。老农云。三伏中。正是稿稻天气。又当下壅之时。最要晴。晴则必热故也。谚云。六月盖夹被。田里好张屁。言凉冷则雨必多。水大没田无疑。谚云。伏里西北风。腊里船不通。主冬冰坚。又秋稻秕。谚云。六月无蝇。新旧相登米价平 月内有西南风。主生虫损稻。秋前生虫。损一茎。发一茎。秋后生虫。损了一茎。无了一茎○六月浮云不布。十二月草不丧。○夏秋之交。稿稻喜雨。谚云。夏末秋初一剂雨。赛过唐朝万斛珠。 文林广记云。十九二十七。也合日。卯辰时。有恶风。

  地黄酒方

  肥地黄。竹刀剉细一大升。捣烂。白糯米五升炒熟。曲一升。须六月六日造。右三件。于盆中熟揉令匀。纳不津器中。泥封。春夏三七日。秋冬五七日。满开有一盏绿水。是其精英。宜先酌饮之。余以生布绞取汁贮之。若稀饧。极甘美。常服大能补益人。

  治对喉疮方

  菉豆。令未破阳孩子口嚼绵。以好蜂蜜交合。糊在疮上。立愈。 又方。以山枣核烧炭存性。研末将点灯盏底油带。拌合糊疮。立愈。

  月令采奇卷之三

  晋江县学司训粤人李一楫纂

  师匪莪何乔远

  友邦(王□)?韦国贤

  申甫郑维岳

  叔贤唐时兴

  仲先陈文进

  季弢黄文照

  舅悌何九云仝校阅

  中央土令

  土居中央。寄旺于四时。各分十八日。共七十二日。金木水火。亦各七十二日。土于四时。无在而无不在。无定位。无专气无卦名。而附于辰戌丑未之末。未在火金之间。又居一岁之中。土为火之子。为金之母。故揭中央土一令于未申之间。以完四时五行之序。其日戊巳。其帝黄帝。乘坤艮。执绳司下土。其神后土。其虫裸。其律借黄钟。其音宫。其色黄。其数五。其味甘。其臭香。祀中溜。祭先心。天子居明堂大室。乘大辂。驾黄(马□)。载黄旗。衣黄衣。服黄玉。食稷与牛。其器圆以揜。命令各从四时。此时人身之脾。乃坤之气。土之精也脾。裨也。裨助胃气。为心之子。为肺之母。外通眉阙。口为之官。为消谷之府。如转磨焉。脾不转。则食不消。故卫生君子。宜少思屏虑。不为利争。不与物竞。恬和清虚。顺坤之德。嗜味必节。以全其生。宜食软热之物。以养脾气。切勿食脾。勿食羊血。禁食酸味。以顺其气。逆之则脾肾受邪。土木相克。百病生矣。

  秋季总叙

  何谓秋。礼记曰。西方曰秋。盖西乃收物之方。斗指西。天下皆秋。尚书大传曰。西方。鲜方也。鲜。讯也。讯者。始入之貌。始入何以云秋。秋者。愁也。言万物成象。虞秋至而愁也。又聚也。肃也。万物莫不礼肃。敬之至也。太元经曰。物皆成象而聚也。西之义何。汉律历志曰。西者。迁也。阴气迁落。万物(韦焦)敛。乃成熟也。管子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秋三月。日行西陆。循白道。曰辰德。其气阴阴生金。立秋金相。秋分金旺。故 【 盛德】 在金。万物成实。谓之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万物夏长。华实以成。是收物之府。配以圣人之书。而三王之世如之。其天曰旻。谓愍物之凋零也。其时之总名。曰三秋。曰九秋。□□□□□□□□□□一月三十日为三秋。故三月有九秋也。又曰素秋。曰商秋。曰冥秋。曰高商。曰白藏。曰收成。风曰商风曰商飙。曰凄风。曰高风。曰素风。曰凉风。曰清风。曰蓼风。曰激风。曰悲风。曰迅商。景曰朗景。曰澄景。曰清景。曰明景。曰晨景。辰曰凄辰。霜辰。节曰素节。商节。高节。草曰衰草。白草。木曰衰林。霜柯。曰霜条。曰疏木。曰疏林。其日干曰庚辛。郑氏曰庚之为言更也。辛之为言新也。日之行西从白道。成熟万物。月为之佐。万物皆肃然更改。秀实新成。人因以为日名焉。支曰申酉。其帝少皞。执矩司秋。其神蓐收。乘兑驭物。五音商。其色白。其虫毛。其数九。其性义。其情哀。其味辛。其臭腥。祀主门。祭先肝。秋三月同也。当秋时。禁无赦过释罪缓刑。秋不禁。则奸邪不胜此时金旺肺属金为白帝神。居脏之上。对胸。若覆盖焉。故曰华盖。肺。勃也。言其气勃郁也。六叶两耳。为脾之子。为肾之母。下有七魄。名曰尸狗。伏尸。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辟臭。鼻为之官。大肠为之府。上通至脑。下通至脾。为呼吸之根源。为传从之宫殿。故卫生君子。当审时节宣。养肺以安七魄。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肺金旺。忌克肝木也。肺盛则宜用呬以泄之。无□而哂。惧不祥也。盖秋三月。六气一十八候。皆□收敛之令。人当收敛其心。勿为发扬驰逞。立秋后。稍宜和平调摄。蚤卧蚤起。与鸡俱兴。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金匮要略曰。三秋不可食肺。 养生论曰秋初夏未热气酷甚。不可脱衣裸体。贪取凉风。或令人扇风。夜露手足。此中风之原也。切宜戒之。秋三月。卧时头宜向西。利益不小。 本草曰。入秋小腹多冷。宜用古时砖煮汁热服之。傥痛。用热砖熨肚三五次。即瘥。 书曰。秋气燥。宜食麻以润之。使不躁。禁寒饮食禁蚤服寒衣。又曰。立秋日。不宜沐浴。八月朢后少寒。宜用微火暖足。勿令下冷。 摄生方曰。秋当清晨睡觉时。闭目叩齿三十六通咽下津液。以两手搓热手心慰眼。三秋行此。极能明目。养生书曰。秋谷初熟。不宜与老人先食。食之多发宿疾。 管子曰。秋三月。以庚辛之日发五政。一政曰禁博塞二政曰。无见五兵之刃。三政曰。慎旅农。趍聚收。四政曰。补缺塞坼。修垣墙谨门闾。五政曰。敬时五谷之皆入也。 尚书曰。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大传曰。天子以秋命王公将帅。选士厉兵。以征不义。决狱讼。断刑罚。趍收敛。以顺天道。以佐秋杀。

  五行统论生旺

  孟秋。金临官。木绝。火病水土生。 仲秋金旺。木胎。火死。水土沐浴。 季秋金衰。木养。火墓。水土冠带。

  五行分阴阳析论生旺

  孟秋。庚金临官。辛金旺。甲木绝。乙木胎。丙火戊土病。丁火己土沐浴。壬水生。癸水死。 仲秋庚金旺。辛金临。官。甲木胎。乙木绝。丙火戊土死。丁火己土生。壬水沐浴。癸水病。 季秋庚金衰。辛金冠带。甲木养。乙木墓。丙火戊土墓。丁火己土养。壬水冠带。癸水衰。 三礼义宗云。周祫以秋者何。万物新成。可以奉荐宗庙。故合先祖之神而祭之。所以祫宜在秋也。

  七月令

  孝经纬曰。大暑后十五日。斗指坤。为立秋。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太阳尚在午。躔鹑火之次。表影长四尺五寸七分。后十五日。斗指申。为处暑言渎暑将退。伏而潜处也。太阳过巳躔鹑尾之次表影长五尺五寸五分。日月亦会于鹑尾。处暑。乃七月中气。斗指申。故月建申。从此月中气而定建也。申者何。志云。坚于申。史言阴用事。申贼万物也。晋乐志曰。申者。身也。成也。言万物身体皆成也。命曰孟秋曰首秋。曰上秋。曰肇秋。曰兰秋。又曰相月。曰兰月。曰涒滩。又名大晋。是月也。龙火西颓。梧落一叶。气属三阴。月卦名否。否。塞也。天地闭塞。阴阳不交时也。气卦名坤。律应夷则。夷。伤。则。法也。言金气始肃。万物于此凋伤。犹被刑戮之法也。八音属土。八风凉。日次翌。南方之宿。楚之分野。昏建星中。旦毕中。立秋节。凉风至。次五日。白露降。后五日。寒蝉鸣。处暑气。鹰乃祭鸟。次五日。天地始肃。不可以嬴。后五日。禾乃登。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当立秋日。夜漏未尽三刻。京都百官。皆衣白絁皂。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秋于西郊。还乃赏军帅。遣使者。赍束帛以赐武官。命将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始用刑戮。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慎罪邪。决讼狱。务搏执。戮有罪。断刑罚。趣收敛。以顺天道。以佐秋杀。农乃升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命百官始收敛完堤防。谨壅塞。备水潦。修宫室。补城郭。无割上地。行重币。出大使。傥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谷。戎兵乃来。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复还。五谷不实。行夏令。则国多大灾。寒热不节。民多疟疾。

  七月逐日杂记

  ○初一日。先天节。圣祖天尊诞。 太上老君登太极朝元始。 桐柏真人。与许远受真。 又曰四始日。杨公忌。不宜问疾。○初四。长陵仁孝文皇后忌。○初五曰。三会日。宜建斋醮。○初七。玄天平旦降。太平寇真君太师降。 浮丘昭应真人生。乃地府庆会之辰。曰道德腊。曰鹤驾日。 周处风土记。七夕洒扫庭除。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候河鼓织女。言此二星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傥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复耀五色。即有征应。见即下拜。乞富。乞寿。乞子。三年乃得。惟得乞一。不得兼求。 荆楚岁时记。七夕为牛女聚会之辰。戴德云。此日织女东向。盖言星也石氏星经云。牵牛。名天关。佐肋期云。织女神名收阴。天官书云。是天帝外孙。傅玄拟天问云。七夕牛女会天河。即其事也。牵牛。主关梁。织女则主□果。

  开元中。帝与妃子。每至七夕。在华清宫宴。宫女各以蜘蛛内之小金盒子中。至晓开视。蛛丝稀密。以为得巧之多寡。民间效焉。 荆楚岁时记。七夕妇人。结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金俞)石为针。陈□果于庭。以乞巧。蜘蛛网密者巧多。稀者巧少。 世说。郝隆七月七日。见邻人皆曝晒衣物。隆乃仰卧。曝腹于庭。曰。我曝腹中书耳。 淮南子云。乌鹊填河而渡织女。风俗记云。织女七夕渡河。使鹊为桥。故古诗云。寂然香灭后。鹊散渡桥空。 王子乔即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声。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三十余年。求之不得。偶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其家至是日候。果乘白鹤于山头。望之不可即。举手谢时人而去。 神仙感遇集云。郭子仪。从军沙漠间。因入京催军食。回至银州。夜见左右皆赤光。仰视空中。軿车绣幄。中有一美女。坐床。垂足。自天而下。子仪祝云。今夕是七月七。必是织女降临愿赐长寿富贵女笑曰。大富贵。亦寿考。言讫冉冉升天。犹正视子仪。良久而隐。后立功贵显。大历初。镇河中。疾甚。三军忧惧。子仪谓御医。及幕宾王延昌等曰。吾此疾未到衰殒。因话其事。众称贺。后九十余薨。

  ○初七日雨。曰洗车雨。初八日雨。曰洒泪雨。初七晚。女子以五色丝线穿九孔针。向月穿过者。曰得巧。 世王传。窦后少小头秃。不为家人所齿。遇七夕。人皆看织女。独不许出。乃有神光照室。为后瑞。 汉武内传。元封元年四月戊辰。帝闲居承华殿斋。东方朔。董仲舒在侧。忽见一青衣女子曰。我墉宫玉女王子登也。王母遣来语帝。七月七日。王母渐来。帝于其日乃修除宫掖。燔百和之香。张云锦之帷。燃九华之灯。列玉门之枣。蒲萄之酒。以候云驾。忽见西南云起。郁郁然直来趋宫。有顷。王母乘紫云之辇。驾九色斑龙。二侍女扶上殿。头结太华之髻。戴太真晨缨之冠。履玄璚采凤之舄。视之可年三十许。自设天厨珍妙非常。○七日忌想恶事。 景帝王皇后。梦日入怀。以七月七日生武帝于猗兰殿。 唐史。穆宗即位之初。诏曰。七月七日。是朕载诞之辰。其日命妇百僚。宜于光顺门进门参贺。朕于门内。与百寮相见。明日又敕受贺。 唐六典中尚署。七月七日。进七孔金钿针。

  总仙集。王远。字方平。东海人。得道。老君赐以七转变景灵符位为一真真人。尝以七月七日。过蔡经家。仙从奕奕。如大将军。教蔡经尸解法。如过狗窦。经忽身热。因失其尸。 唐百官志。织染署。七月七日发抒。 云笈七签曰。此日曝皮裘可辟蛀。 秘阁闲话。蔡州丁氏女。精于女工。每七夕祷以酒果。忽见流星坠筵中。明日□上有金梭自是巧思日进。○初九日。诸煞交会日。○十二日。上帝酷杀日。而此月甲寅亦是。不宜会客。宜斋戒。 此日忌裁衣交易。○十三日。大埶至菩萨生。 王灵舆真人飞升。 昭陵孝安皇后忌隆庆帝后。○十四日。寇莱公准生。○十五日。太上老君。同元始天尊会集。降福世间。 修行记云。此日乃大庆之辰。 山元地官。勾搜众人。分别善恶。以其日作玄都大献于玉京山。以世间奇异好妙。幢幡宝盖。供养之具。精膳饮食。献诸众圣。道士于其日。讲诵真经。十方大圣。高咏灵篇。正一要旨。云九地灵官。名山洞府。神仙兵马。同下人间。校定罪福。

  盂兰盆经。目连比丘。见其亡母。生饿鬼中。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食未入口。化成灰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嘂。驰还白佛。佛言汝母罪重。非汝一人奈何。须作盂兰大会。至七月十五。以百味五果着盆中。供养十方大德。而后得食。目连白佛。凡弟子孝顺者。以应分盂兰盆供养。佛言大善。后世因之。广为华饰。乃至刻木削竹。饴腊剪彩。模花叶之形。极工巧之至。 人间家庙。亦以此日祭祖荐新 苏东坡游赤壁。即此日也。 东京梦华记中元先数日市买冥器鞋袜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以竹结棚。高五六尺。如灯楼状。谓之盂兰盆。挂冥钱衣服于上。中元日。备素食。以供养祖先。城外有坟。则往拜扫。禁中亦出车马诣道院谒坟。本院官。给祠部十道。设大会焚钱山。祭军阵亡殁。设孤魂道场。○十八日。太真西王母圣诞。 韦真人处元升仙。 长陵成祖文皇帝忌日。永乐二十二年。 周太祖亦此日生○十九日。力吉祥国圣母化生。 太岁至德武光殷元帅诞。○二十日诸煞交会日。○二十一日。普庵祖师诞。 上元唐真人生。○二十二日。陈希夷先生成仙。○二十四日。龙树王生辰。○二十五日。通天护国嘉应侯生。 康王生辰。 景佑真君生辰。睢阳大将张巡也。○二十七日。神会交杀日。○二十八日。永寿节。 ○二十九日。天皇真人。授轩辕皇帝秘经之日。杨公忌曰。此日不宜问疾。○三十日。地藏王生。 杭州志。中元盂兰盆斋。纲目特书示讥。而国朝于是节设□祭。盖因民俗以均惠幽冥。政之大者。 裴德容云。汉授御史。多于立秋日。盖以风霜已严。鹰隼始击也。玄枢经曰。此月天道北行。作事出行。宜向北吉。月厌在辰。月杀在未。天德在癸。月德在壬。月合在丁。月空在丙。丙丁壬方。宜修造取土。生气在午。坐卧宜向正南。用时日。不宜用申字。犯月建不吉

  调摄

  孙真人曰。是月肝心气微。肺脏独旺宜安静心情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毋冒极热。勿恣凉冷毋发大汗。保全元气。又曰。此月勿食雁伤人。勿多食菱肉动气。勿食生蜜。令人暴下霍乱。勿食猪肺。勿多食姜。 立秋。七月节。运主太阴四气。足少阳。胆相火。每日丑寅二时。正坐。两手托地。缩体闭息。耸身上踊。凡七八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处暑七月中。运主太阴四气。足少阳。胆相火。每日丑寅二时。正坐转头。左右举引。就反两手搥背。各五七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千金方曰。七月勿食鹿(上鹿下章)。动气。勿食茱萸。伤神气。勿食莼菜。上有蠲(上?下虫)害人。勿食韭菜损目。 立秋后五日。□不可食。 三秋月。宜蚤卧蚤起与晨鸡俱兴。 是月慎毋食猪肉。 法天生意云。此月宜头足俱冻。不宜戴毡暖之帽。令神气不爽。 治瘰(病去丙改历)方。七月七日。采麻花。五月五日收叶作炷。炙百壮。烧胡桃松脂。研传立效。 又云。神仙饵松实。用七月取。去木皮。捣如膏。每服如鸡子大。日三服。百日身轻。服三百日。日可行五百里。久服绝谷升仙。又云。七月七日。采莲花七分八月八日。采莲藕八分。九月九日。采莲实九分。捣细炼蜜。为丸服之。令人不老。如系千叶莲。服之令人羽化。 七月七日。剪去手足甲。烧作灰。服之。灭九虫三尸。 家塾事亲曰。七日取蜘蛛一枚。着衣领中。令人不忘。 又此日取萤火虫十四枚。燃白发自黑。 此月上甲日。取枸(木巳)花。八月酉日治服之可却病。○十一日取枸(木巳)煎汤沐浴。令人不老不病。 常氏日录云。立秋日。人未起时。汲井水。长幼皆饮。可以却病。 立秋日。不可沐浴。令人皮肤粗燥。多生白屑。○七日午时。取菖蒲。酒服一二寸。则饮酒不醉。七月取生□叶七片。入北堂。向南立。拭面去黡。 法天生意云。十五日。取神座下土。着脐中。令人多智。 此月丑日。取富家田宅土泥灶。令人大富。勿令人晓。○十五日。取浮萍为末。以酒为丸。仍用豆淋热酒送下。治一切风症。汗出即愈。歌曰。不在山。不在岸。采我之时七月半。管甚瘫风与痪风。些小微风俱不算。豆淋酒内下三丸。铁幞头上也出汗。○法天生意云。二十二日沐浴。能令发不白。○二十五沐浴。令人长寿。此日蚤食沐浴。令人进道。○二十三。与二十五日。拔白。永不再生。 家塾事亲曰七月七日。收芙蓉叶。晒干为末。遇肿毒。敷上即消。 凡卧。秋欲得头向西。大吉。作事利益。 法天生意云。立秋日。夫妇不宜交合。与月忌日。犯者减寿。朔朢减十年。晦日减一年。上下弦日。中元日。各减五年。庚申甲子本命日各减二年。初三日。万神会。及十四。十六。三官降。犯者一百日中恶。二十八日。人神在阴。切宜忌之。

  占候

  立秋之日凉风不至。国无严政。白露不降。民多欬疾。寒蝉不鸣。人臣皆不争。处暑之日。鹰不祭鸟师旅无功。天地不肃。君臣乃失。农不登谷。暖气为灾。 家塾事亲云。七月。日无光。虫灾岁凶。 七月日食。兵起。人流亡。大水坏城郭缯帛贵。岁恶。西南坤风。名曰凉风。主立秋四十五日。京房曰四时暴风。起西南方。天下兵动。日月失色。令人食不入口。病要??。脊股肩背皆肿。 秋三月虹出西方。青云覆之。冬多寒。人病痞苦湿赤云覆之。冬大旱。黄云覆之冬米大贱。白云覆之。冬多风。黑云覆之。冬多雨。 虹立秋后见西方。万物皆贵占在十月。 秋雷大鸣。五谷不实。谚曰。秋雷碌碌。有稻无谷。 七月雨雹杀物。臣不忠。 秋星坠。大水。兵起。 秋甲子雨。禾头生耳。 田家五行朔日虹见。主年内米贵。 月蚀。来年牛马贵。 月无三卯。蚤种麦。 朔日值立秋与处暑主人多疾。 风雨。主人不安。乙酉日立秋。多晴。 立秋日天晴主万物少得成熟。 小雨吉。 大雨。主伤禾。 一云晴主岁稔。 立秋日有雷。损晚稻。大抵。秋后雷多。晚稻必不收。 立秋日。喜西南风。田禾倍收。谚云。三日三石。四日四石。○十六日雨。名洗钵盂雨。主荒。言十方寺观。每年四月十五结夏上堂。七月十五。解夏散堂。此日雨。故名洗钵盂。下年荒。必停堂也。 七夕天河去探米价。回快米贱。回迟米贵。七月七有雨。名洗车雨。至八月有蓼花水。谚云。七月七日无洗车。八月之内无蓼花。 立秋日申时。西南风。有赤云。宜粟。如无。万物不成。地震牛羊死。在来年正月。 农占。处暑雨不通。白露空用功。

  八月令

  孝经纬曰。处暑后十五日。斗指庚。为白露。盖云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太阳在巳躔鹑尾之次。表影长六尺五寸五分。后十五日。斗指酉。为秋分。分。半分也。分天地之中。阴阳气等。昼五十刻。夜五十刻。日夜刻漏。长短均分。又当三秋九十日之半。且阴生于午。极于亥。而酉其中分也。太阳过辰。躔寿星之次。表影长六尺五寸五分。日月亦会于寿星。秋分乃八月中气。斗指酉。故月建酉。从此月之中气。而定建也。酉者何史云。酉者。老也。万物将自此老也。淮南子曰。酉。饱也。说文曰就也。徐曰。物饱化机而成就成熟也。乐志曰。酉。(纟酉)也。谓时物皆(纟酉)缩也。 太玄经曰。酉。西方也。秋也。物皆成象而就也。有形则复于无形。故曰秋冥也。又曰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之象也。命曰仲秋。曰商秋。曰仲商。曰迅商。曰商天。曰正秋。曰金素。曰太初。曰素节。又曰桂月。曰柘月。曰夕月。曰壮月。曰端正月。曰作噩。又曰长王。雨曰荳花雨。水曰荻苗水。风曰盲风。蓼风。疾风。是月也气属四阴。老人星见。宵中星虚。月卦名观。风在地上。万物兴昌之时也。气卦名兑。律应南吕。南。任也。吕。助也。又拒也。言阳气尚任事。阴助阳以成功也。又时当荠麦。故阴气拒之也。八音属金。八风阊阖。日躔角。东方之宿韩郑之分野。昏牵牛中。旦觜蠵中。白露节五日。肓风至。鸿雁来。

  次五日。玄鸟辞巢归。后五日。群鸟养羞。秋分气五日。雷始收声。次五日。蛰虫坯户。后五日。水始涸。杀气渐盛。阳气日衰。天子居总章太庙。乘戎辂。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器廉以深。乃傩御佐疾。以通秋气。天子以犬尝麻。先荐寝庙。上丁。命乐正习舞学宫行释菜礼。祭先师。上戊。命人祭社。饭曰社饭。酒曰社翁酒。雨曰社翁雨。时乃筑城郭。建都邑。穿窦窌。修囷仓。趣民收敛务蓄菜多积聚。乃劝种麦。无或失时。其有失时。行罪无疑命有司申严百刑。斩杀必当。无或枉挠。枉挠不当。反受其殃。命司服具饬衣裳。文绣有恒。制有大小。度有长短。衣服有量。冠带有常。必循其故。命宰祝巡行牺牲。瞻肥瘠。察物色。必比类。量大小。视长短。皆中度。五者备当。上帝其飨。又养衰老。授几杖。行麋粥饮食。一度量。平权衡。正钧石。角斗桶。易关市。来商旅。纳货贿。以便民事。四方来集。远乡皆至。则财不匮。上无乏用。百事乃遂。傥行冬令。则风灾数起。收雷乃行。草木蚤死。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草木生荣。国有大恐。行夏令。则其国乃旱。蛰虫不藏。五谷复生

  八月逐日杂记

  朔日曰六神日

  周太常以八月命輶轩使。采异俗方言。藏之秘府八月朔日。尹真人泰和升仙。以露水滴朱砂蘸小指。宜点炙。去百病。作饮食曰餧。俗曰餧腊社。○初三日。景皇帝生辰宣德三年 灶君诞辰。○初四日天寿节。周恭帝生日。是日取丝缕就北辰星求长生。○初五日。朱真人上升。 隋欧阳太守生。宋封为八字王。 唐玄宗明皇生。开元十七年八月。上降诞日。大置酒合乐。燕百僚于华萼楼下。尚书左丞相源干曜。右丞相张说。率百官上表。愿以此日为千秋节。着之令甲布于天下。咸使燕乐。又改为天长节。名曰赛白帝。群臣上寿。王公以下献镜。及承露囊独张九龄献千秋金鉴录五卷。言万古兴废之道。玄宗赏异。○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洗妆饰。男用弓矢纸笔。女则尺刀针缕。加饮食珍宝服玩。置儿前。观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为试儿。亲表聚集燕享。自世教衰。虽已孤茕。不知感伤。皆为供顿。孝元帝年少时。每八月六日。常设斋。讲百玩。及修容薨。此事亦绝。○初八日。泰陵孝康敬皇后忌辰。弘治张后。 此日龙神交会。亦曰竹醉。可栽竹。 云笈七签曰。此日勿买布。勿买鞋履附足大忌。○初九日曰元成节。青华帝君生。○初十日世宗肃皇帝诞。正德二年。 孝陵孝慈皇后忌辰。洪武十五年。○十二日。南豊石仙岩中寂观。冷真人。昌开樟木飞升。 长庆中。弘农杨晦。夜谒王先生留之宿。先生召其女七娘谓曰。为吾刻纸状今夕之月。置室东垣。须臾月光炯然满室。若张烛然。十三日。玄天戌时降。 太极冲应真人左仙公升仙。亦上帝酷杀日。而此月乙卯亦是。不宜会客。宜斋。○十五日。曰中秋节。曰月夕节。曰端正月。曰半秋曰三五夕。又龙神交会日。 黄帝骑龙上升日。 文萧此夜遇吴彩鸾石林诗话。晏元献守南都。值中秋阴晦。佥判王玉琪。函诗以入曰。只在浮云最深处。试凭弦管一吹开。公喜却枕。召客治具。至夜分。月果出。乐饮达旦。

  熙宁丙辰中秋。东坡居士。欢饮达旦。大醉。作水调歌。兼怀子由。元豊间。都下传唱此词。神宗问。内侍上尘乙览读至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句。上曰。苏轼终是爱君。乃量移汝州。 王岐公在翰院值中秋有月。上于宫中问当直学士为谁。左右以公对。命召来赐酒。至则令对御榻坐语。曰。天下无事。与醉声色何如。与学士对饮。旋命左右宫嫔举觞进。公醉。上命诸御。各取领巾裙带索诗。已而令脱簪珥珠凤金雀簪其幞头。曰须与润笔。宴毕起谢。令内侍扶掖不得拜。辍金莲烛送归院。明日都下盛传天子请客。 三水小牍。赵知微。有道术。中秋积阴不解。众惜良辰。知微曰可备酒殽。登天柱峰玩月。既出门。天色开霁。及登峰。月色如昼。迨下山归。则凄风苦雨。阴晦如故。

  博异志。贾客吕筠卿。常于中秋夜泊舟于君山侧。命酒吹笛数曲。忽一老父。拏舟而来。遂于怀袖间。出笛三管。其一大如合拱。其次如常人所蓄。其一如细笔管。筠卿请老父一吹。老父曰。其大者。诸天之乐。不可发。其次者。对洞府诸仙合乐而吹。其小者。是老身与朋侪可乐者。试为子吹之。不知可终一曲否。言毕吹笛三声。湖上风动。波涛沆瀁。鱼龙跳喷。五六声。君山鸟兽嘂躁。月色昏昧。舟人大恐。父老遂止。 唐逸史记。罗公远。开元中。中秋夜侍元宗于宫中翫月。公远奏曰。陛下莫要至月中看否。乃取桂杖向空掷之。化为大桥。其色如银。请元宗同登。约行数十里。精光夺目。寒气侵人。遂至大城阙。公远曰。此月宫也。见仙女数百。皆素练宽衣。舞于广庭。元宗问曰。此何曲。曰霓裳羽衣曲也。元宗密记其声调。遂回。却顾其桥。随步而灭。旦召伶官依其声作霓裳羽衣之曲。 武夷记。八月十五。玉皇与太姥。魏真人。武夷君。建幔亭彩屋。同乡人宴饮曰。汝等皆吾之曾孙也。

  长庆中。有人于中秋夜翫月瞩见林中如一疋布。其人寻观之。见一金背虾蟆。疑是月中者。 天宝遗事。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左右皆叹美久之。帝指贵妃示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 晋庾亮镇武昌诸佐吏殷浩之徒。乘中秋月。登南楼欢饮。见亮至。欲避。亮曰。老子于此。兴亦不浅。遂据胡床。谭咏至旦。 永乐中秋。上方开宴赏月。月为云掩。召学士解缙赋诗。遂口占落梅一阕。曰。嫦娥面。今夜圆。下云帘。不着臣见。拌今宵。倚栏不太眠。看谁过广寒宫殿。上览欢甚。命赋长篇。又成长短句以进。上益喜。同缙饮过夜半。月复明。上大笑曰。子才真夺天手段也。 长安风俗。多于月下捣衣。古乐府云。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十七日。今皇上万寿圣节。○十八日。四海龙王神会日乃天人兴福之时。宜斋。○十九日。□天师升天。 田真人升仙。○二十日。燃灯□生○二十二日。茂陵宪宗纯皇帝忌日。成化二十三年。○二十四日。替惠彭真人。举家二十六口。拔宅飞升。○二十五日。天仓开日。宜入山修道炼丹。○二十六日。南极寿星降。宜祈祷。○二十七日。乃圣母祷尼丘日。时遇麒麟。乃解绣绂饰于麟角。遂有娠。盖诞圣之祥也。迄鲁西狩获麟。而孔子遂卒。 此日是天神交会。杨公忌曰。此日不宜问疾。○二十九日。太阴月宫星君满月变色。 牛文信真人升天。此日忌水陆远行。 千金月令曰。秋分日。勿杀生。勿用刑。勿处房帷。勿吊丧问疾。勿大醉。君子当斋戒静专。以自检。

  义鷾鸸记。有女子姚玉京。室有双燕。一为鸷鸟所攫。一翔集于玉京之臂。八月秋分去。玉京以彩线系其足。明年春分至线如故。玉京后遇疾死。又明年燕来。往墓间。亦悲鸣而死。 张华博物志。旧说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人乘槎去来。不爽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楼上。多赍粮糗乘槎而去。十余月。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有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次渚饮之。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为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都。访严君平。因还如问君平。君平答曰。某年八月内。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玄枢经曰。自白露八月节后。天道东北行。宜向东北行。修东北维。月厌在卯。月杀在辰。天德在艮。月德在庚。月合在乙。月空在甲。甲乙庚上宜修造取土。生气在未。坐卧宜向西南方。所用日时。不宜用酉字。犯月建不吉。

  调摄

  孙真人曰。是月心脏气微。肺金用事。宜减苦增辛。助筋补血。以养心肝。毋令大饱伤神。 白露八月节。运主太阴四气。足阳明。胃燥金。每日丑寅二时。正坐。两手按膝。转头推引。各三五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秋分八月中。运主阳明五气。足阳明。胃燥火。每日丑寅二时。盘足而坐。两手掩耳。左右反侧。各三五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齐谐记。初一作五明囊。盛取百草头上露洗眼。眼明。此日已后。宜微火暖足勿令冷 述仙记。此日以囊承取柏树上露。如珠。拭两日。明爽无病。 弘农邓铭。八月朔。入华山采药。见童子以囊盛柏叶上露如珠。问之。荅曰。赤松先生取以明目。 梁简文云。妇人于八月旦。以锦翠为明眼囊。凌晨取露拭目。 纂要曰。初二日。初四日。拔白永不生。○初三日。初七日。沐浴。令人聪明大吉。○初八日。取枸(木巳)煎汤沐浴。令人不病不老。此日不宜昼眠。 岁时记曰。初十以朱点小儿额。名天炙。可却病。 纂要曰。十五日。十九日。拔白永不生。○二十二日。取枸(木巳)煎汤沐浴。令无非祸。二十五日。沐浴却病。二十五日拔白。永不生。 法天生意。八月勿食生蒜。伤人神。损胆气。勿食葫荽。伤神损气。令人胁肋气急。勿多食新姜。伤神损寿。勿食猪肺。以饴和食。冬至发疽。勿食猪肚。冬成嗽疾。勿食萌芽。伤人神胆。勿食鸡肉。

  本草云。勿食雉肉。损人神。令气短。勿食獐肉。令气动。勿食芹菜。恐成蛟瘕。发狂。面青。小腹胀。勿饮阴地流泉令人发疟。损脚酸软。勿食生蜜。成霍乱。勿食生果。令生疮。勿食鸡子伤神。勿食未经霜蟹。脑骨有毒。霜降后方可食。勿犯贼邪之风。勿增肥腥。令人霍乱。 秋社日。当令儿女夙兴则寿。若晏起。则社翁社婆遗屎面上成疾田家五行。清晨以瓦器收百草头上露水。浓磨墨。头痛者点太阳穴。劳瘵者点膏肓穴。谓之天炙。 千金月令曰。此月可食韭菜露葵。 可采柏子放水中。取沉者暴干为末。服方寸匙。稍增至五合。欲绝谷。恣意取饱。渴则饮水。久服延年。 月忌夫妇容止。犯者减寿。朔朢日各减十年。晦日减一年。上下弦各减五年。庚申甲子本命日。减二年。初三日万神会。及十四日。十六日。三官降。犯者一百日应。二十八日。人神在阴。切不可犯。秋分日。社日。各减四年。

  八月占候

  白露节。鸿雁不来。远人背畔。玄鸟不归室家离散。群鸟不养羞。臣下骄慢。秋分气。雷不收声。诸侯□佚。蛰虫不坏户。物靡有赖。水不始涸。介甲虫为害。 博雅云。八月浮云不归。二月雷不行。○初三。初八。十七。二十七。乃百神俱起之日。午后有恶风。 八月月蚀。兵起鱼盐贵。民饥。兑风名曰阊阖。主秋分四时暴风起。西方。主秋旱。霜。天下兵动。日月蚀。人多病疮疥癣。虹以秋分四十六日。内出西北。贯干。中秋多水。虎食人畜。贼起。 八月雨雹杀物。臣不忠。 秋雨雪大丧。民多死。兵起大饥。人物相食。 春秋元命苞云北狼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星。治平则见。见则主寿。常以秋分候之南郊。 朔日至三日。阴雨。宜麦。布贵。油麻贵十倍。 月内虹见。来春米贵。朔日晴。主连冬旱。宜姜。略得雨宜麦。一云风雨宜麦。主布绢丝绵及麻子贵。又曰。月月初一要晴惟此月初一要雨。好种麦。白露日属火。谓丙寅丁卯之类。主蝗虫多。难种菜。 秋分日占风。离凶。巽有强风至。震。万物不灾。谷贵。艮多阴雨。坎冬大寒。干人多相掠。兑民安物稔。坤平。酉时有白云起。如群羊状。是分气。主年大稔。有黑云相混杂者。并宜麻豆。若赤云。主来年旱。要微雨。或作阴天最妙。 此日有雨或阴。主来年高低田大熟。晴主不熟。 秋分在社前。斗米换斗钱。秋分 【 在社】 后。斗米换斗豆。社了分。谷米不出村。分了社谷米如苦鲊。 月内雨。多主米贵。虹见秋米贵。谚云。三卯三庚。麦出低坑。三庚二卯麦出拗巧 田家五行云。月大尽。主有水灾。并少菜。 秋七八月。值甲子有雷。主人多暑死。 秋社日雨。来年豊稔。 蚤来怕北风。晚来怕南风。 白露日晴。主稻有收。雨。主万物损伤。谚云。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 中秋晴。主来年高田成熟低田水。雨。主来年低田成熟。高田无收。

  九月令

  孝经纬曰。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谓露寒冷而将凝结矣。太阳尚在辰。躔寿星之次。表影八尺五寸四分。后十五日。斗指戌为霜降。言气肃而露始凝结为霜矣。盖霜之为言亡也。物以此时终也。此时太阳始过卯。躔大火之次。表影五尺九寸三分。日月亦会于大火。霜降乃九月中气。斗指戌。故月建戌。从此月之中气而定建也戌者何。戌。灭也。谓时物皆衰灭也。又云阳气微。万物毕成。阳下入地也。释名戌。恤也。物当收敛。敛恤之也。亦脱也。落也。命曰季秋。曰暮秋。曰暮商。曰季商。曰末秋。曰杪秋。曰(耳少)秋。曰深秋。曰授衣。曰霜辰。曰玄月。曰霜月。曰菊月。曰阉茂。又云天睢。风曰蓼风。曰花风。曰盲风。曰鲤鱼风雨曰黄雀雨。愁雨。木曰成树。草曰黄草。是月也。驷见霜陨。豊山钟自鸣。萧丘火自生。楚畹兰馨。郄林桂残。气属五阴。月卦名剥。剥。落也。阴道将旺。阳道衰弱。万物剥落也。律应无射。射。出也。言时阳气上升。万物收藏。无复出也。然随阳而终。当随阴而起。无终已也。日躔房度东方之宿。宋之分野。昏虚中。旦柳中。寒露节。鸿雁来宾。次五日。雀入大水为蛤。后五日。菊有黄花。霜降气。豺祭兽。次五日。草木黄落。后五日。蛰虫咸俯。在穴墐户。天子居总章右个。乘戎辂。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器廉以深。天子乃以犬尝稻。先荐寝庙。申严号令。命百官贵贱。无不务内。以会天地之藏。无有宣出。乃命冢宰。农事□。收举五谷之要。藏帝藉之收于神仓。只敬必饬。霜始降。则百工休。乃命有司曰。寒气总至。民力不堪。其皆入室上丁入学习吹。大飨帝于南郊。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合诸侯。制百县。定诸侯所税于民轻重之法。贡赋之数。以远近土地所宜为度。以给郊庙之事。无有所私。天子乃教民田。习五戎。搜士马。司徒搢扑。北向誓众。命司裘献功裘以待颁赐。司爟内火。民亦如之。霜降。则祭旗纛。命主祠祭禽于四方。伐薪为炭。乃趣刑狱毋留有罪。收禄秩之不当。与共养之不宜者。傥行冬令。则国多盗贼边鄙不宁。土地分裂。行春令。则暖气来至。民气解惰。师旅必兴。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兵藏殃败。民多鼽嚏。

  九月逐日杂记

  ○初一日。南斗星君降。 太上老君。于玉天琼房。金阙上宫。校集灵篇。 司马温公此日生。○初二日。睿宗献皇帝生日。成化十二年。 太素三元君朝真。 罗近溪先生。欲以九月朔辞世。作别语多。士不忍别。先生勉留一日。谈竟而后往。○初三日。地平天成节。 唐肃宗生。 孝宗敬皇帝生。成化六年。○初四日。景陵孝恭章皇后忌天顺六年○初五日。皇极日。韩明府名敕。字叔节。修孔子庙器碑。云永寿二年。岁在涒滩。霜月之灵。皇极之日盖九月 【 初五】 也。○初八。唐王勃。字子安。年十三。侍父宦游。舟次马当。遇老叟曰。子非王勃乎。来日重九。南昌都督。命客作滕王阁序。子有清才。盍赴之。勃曰。此去七百余里。今巳八日。夫复何言。叟曰。吾助清风一席。勃登舟。翌日昧爽抵南昌。会府帅阎公。阁开宴。有婿吴子章。喜为文词。帅欲夸之。命宿构阁序。俟宾合而出示。若即席就者。宾集。具纸笔遍请。莫敢当。至勃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报。报至落霞与孤鹜齐飞二句。乃矍然曰。此天才也。文成而帅大悦。谢勃五百缣。回棹谢叟。曰。当具菲仪以荅神休。叟笑云。但过长芦。焚阴钱十万。足赏薄债矣。勃敬如命。○初九日。玄天上帝。成道于武当山。每岁是日亥时下降。 汉天师张道陵。与夫人雍氏同时飞升 葛仙翁洪此日诞 唐梓州易玄子上升此日曰重阳节。重九节。数阳节。菊花节。茱萸节唐明宗以此日生。 唐庄宗亦此日生。 西京杂记。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段儒妻。在宫时。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云令人长寿。 仙书云。九日饮菊花酒。佩茱萸。以消阳九之厄。谓菊花为延寿客。而茱萸为辟邪翁故也。 白孔六帖。唐玄宗。开元二年。九月丁酉。宴京师耆老于含元殿。赐九十以上几杖。八十鸠杖。妇人如之。赐于其家。 齐人月令。重阳之日。必以酒殽登高眺远。四民并藉野饮燕。 又析茱萸房插头上。以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风土记。赵宋九日。以花糕法酒。赐近侍臣。韩忠献亿。常遇重阳。置酒私第。惟欧阳文忠。与一二执政。而苏明允。以布衣参其间。乡人以为异礼。 续齐诣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景曰。九月九日。汝南当有灾。宜急归。令家人各缝绛囊。盛茱萸系臂上。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中宗又于九日。幸慈恩寺。登浮图。群臣献菊花酒称寿。上官昭容诗云。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又于闰九月九日。幸总持。登浮图。李峤应制诗。闰节开重九贞游下大千。花寒仍荐菊。座晚更披莲。剎凤回雕辇。幡虹间彩旃。还将西梵曲。助入南熏弦。 王维九日诗。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集异记。明皇重阳日。猎于沙苑。有雁飞。帝射中之。雁带箭西南而去。益州道观第一院。有道士徐佐卿寄寓。一日自外持一箭来。曰。吾行山中。为飞矢所伤。已无恙。因挂箭于壁。书其月日。且云。此后十年。箭主到此。付之。后明皇幸蜀。至此观。乃见箭。

  唐武后。尝以季秋出梨花示宰相。以为祥。众称贺。独杜景佺曰。阴阳不相夺伦。渎即为灾。今草木黄落。而木复花。渎阴阳也。恐陛下布德施令。有所亏紊。臣位宰相。助天治物。而不知臣之咎也。顿首请罪。武后曰。此真宰相也。 唐史。德宗以九月九日。诏群臣宴曲江。自为诗。敕宰相择文人赓和。李泌等。请群臣皆和。帝自第之。以刘太真李纾等为上。鲍防于邵等。次之。张满等为下。与择者四十一人。 唐书。韦绶为集贤院学士。得别会。帝从之。 晋书。孟嘉。字万年。为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日温游龙山。参僚毕集。时有风至。吹嘉帽落。嘉不觉。温敕左右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时孙盛在坐。温授纸笔。令嘲之。嘉还见而笑。请纸笔作答。略不容思。文词超卓。四座叹服。 嘉话录。袁德师。给事中高之子。九日出糕。谓人曰。某不敢吃。请诸公破除。且言是先讳。俛首久之 续晋志。陶潜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东篱下久之。望见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也。得即便酌。酌醉而归。

  ○初九日。不可起动床席。○初十日。小重阳。○十一。诸神朝玉皇。○十三。上帝酷杀日。而此月丙辰亦是。不宜会客。宜斋戒。○十五诸神朝玉皇日。○十七天曹增福相公生。 洪恩真君生。○十八日我

  太祖高皇帝圣诞。 按旴眙志。县西七十里。地名红庙。倚汉山。襟池河。左枕珠墩。后(纟荣)古漆涧。高阜之丘。为德祖流寓所居。邻二郎神庙。于元戊辰年。九月十八日。未时生。随往前百步。河池之涘取水。见红罗一幅。取为襁褓。 此日亦忌远行。○十九日。日月宫会合。 诸天列宿朝玉皇日。 无始北斗大帝下降。 南无华严海众观世音菩萨示现。○二十三日。仁宗昭皇帝诞洪武十一年。○二十四日。天清节。武宗毅皇帝诞。弘治四年。 周世宗亦此日生。○二十五日。天符节。 南极长生大帝现。○二十七日。清源真人诞。 杨公忌曰。此日不宜问疾。○二十八日。冯元帅诞。 婺源州五显灵王生。○三十日。琉璃光王佛生。 宋高宗建炎四年。九月甲寅日。朱夫子晦庵文公生。见文公年谱。 玄枢经曰。九月天道南行。作事出行。宜向南吉。月厌在寅。月杀在丑。天德在丙。月德在丙。月合在辛。月空在丙。丙辛壬上。宜修造取土吉。生气在申。坐卧宜向西南。所用日时。不宜用戌字。犯月建不吉。月忌。夫妇戒容止。犯者减寿。 朔朢日减十年。晦日减一年。初八上弦。二十三下弦。各减十年。庚申甲子本命日。减二年。二十八。人神在阴。犯者减一纪。

  调摄

  孙真人曰。是月阳气已衰。阴气大盛。暴风时起勿冒风邪。无恣醉饱。宜减辛苦增酸。补肝益肾。助脾胃。养元和。 法天生意曰。是月肝脏气微肺金用事。宜增酸。以益肝气。助筋血。 寒露九月节。运主阳明五气。足太阳。膀光寒水。每日丑寅二时。正坐。举两臂。踊身上。托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霜降九月中。运主阳明五气。足大阳。膀光寒水。每日丑寅二时平坐。纾两手。攀两足。随用足间力。纵而复收。五七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千金月令曰。是月勿食脾。季月土旺在脾也。 云笈七签曰。季秋节约生冷。以防痢疾。勿多食新姜损目。恐成痢疾勿食小蒜。伤神损寿。魂魄不安。勿以猪肝同(鱼白)食。勿食心肺。冬成嗽病。经年不瘥。勿食鸦雉等肉。损人神气。勿食鸡。令人魂魄不安。勿食犬肉。伤人神气。勿食霜下□。冬发翻胃。勿食葵菜。令食不消化。家塾事亲曰。九月九日。以菊花酿酒甚香。且治头风。 食疗本草云。九月九日。采甘菊花。治头风目昡。去积热。利五脏。野生苦菊不堪用。 病仙方曰。修长生。莫切于稀莶草。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采治服之。可以长年。方具五月中。 本草云。九日采甘菊花。与伏苓松柏脂为丸服之。令人不老。 圣惠方曰。九日取甘菊花。晒干。三升为末。入糯米一斗。蒸熟为饭。以菊花末五两拌入饭内。如常造酒法。用细面曲末为酒。候熟压之每日暖饮一二杯。治头风旋运等疾。大效。 治饮酒不醒。取九月九日菊花末。水调服一二钱。即醒。 真诰曰。十六日。拔白永不生。 此月取枸(木巳)子浸酒饮。令人耐老。 风土记曰。二十日宜沐浴。令人光泽。不病不老。此日曰天仓开日。宜入山修道。 法天生意曰。二十八日。阳气未伏。阴气既衰。宜沐浴服夹衣。进补药。 是月宜采白朮。蒸晒九次。晒干为末日服三次不饥。久服延年。又宜取菊花作枕袋枕之。治头项强。不能顾视者大良。

  占候

  汲冢周书。寒露之日。鸿雁不来。小民不服。爵不入大水。失时之极。菊无黄华。土不稼穑。霜降之日。豺不祭?。□牙不良。草木不黄落。是谓愆阳。蛰虫不咸备。民多流亡 春秋感精符。若政令苛。则夏月陨霜。诛伐不行。则冬霜不杀草。诛不原情。其霜附木不下地。不教而诛。其霜反在草下。 九月日食饥疫。布帛贵。盐贵。女工贵。 文林广记。九月月无光。布帛贵。虫灾。月蚀兵起。牛羊灾。 虹以九月出西方。大小豆贵。 九月雨雹。不利牛马。至地不化。臣为奸。 秋雨雪。米贵人忧兵起。 九月上丙日。候日旁有变云。其下兵兴。其日四方五色云皆新见。其下有谋臣。 九月雷鸣。米谷大贵。 九月朔日风雨。来春旱夏水。麻子米贵。 九月朔日虹见。麻贵油贵。一云主人灾。 田家五行。九月朔日值寒露。主寒湿不时。值霜降。主多雨。及来岁饥荒。有风雨。主来年春旱。夏水。米贵。麻子贵十倍。风自东来。半日不止。主米麦皆贵。四时占候。重九日雨。大宜收禾。谚云。重阳雾雨一冬晴。谓无雨者音之讹也。又九日。是雨归路日。有雨。来年熟。农占。九月十三日晴。则一冬多晴。 文林广记。九月中。庚寅辛卯日雨。主冬谷贵一倍。 田家五行云。重阳日晴。则冬至。元日。上元。清明。四日皆晴。雨则皆雨。又主饥荒。谚云。九日雨。禾成脯。又云。重阳湿漉漉。穰草千钱束。 文林广记云。十一。十五。十七。十九日。名岁恶之日。主有恶风起。 田家五行。重阳风。占来年豊歉。西北风名范丹口里风。凶。东南风。名石崇口里风吉。 家塾事亲云。九月上卯日北风。来年三七月。米贵三倍。东风亦然。

  月令采奇卷之四

  晋江县学司训粤人李一楫纂

  师匪莪何乔远

  友邦(王□)?韦国贤

  申甫郑维岳

  叔贤唐时兴

  仲先陈文进

  季弢黄文照

  舅悌何九云仝校阅

  冬季总叙

  何谓冬。礼记曰。北方为冬。盖北为藏物之方。歇冠子曰。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汉律历志曰。北方。阴也。伏方也。阳伏于下。于时为冬。尔雅曰。冬者。中也。谓阳潜伏藏于中也。蔡邕曰。冬。终也。万物所以成终也。冬三月。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而成冬。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乃更始。日行北陆。循黑道曰月德。其气寒。寒生水。立冬水相。冬至水旺。盛德在水。水冰地圻。无扰乎阳。谓之闭藏。故冬为藏物之府。配以圣人之春秋。而五霸之世如之。其天曰上天。曰玄明天。其时之总名曰三冬。曰九冬。曰玄冬。曰玄英。曰安宁。辰曰寒辰。节曰严节。风曰寒风。曰劲风。曰严风。曰厉风。曰衰风。曰朔风。曰阴风。景曰冬景。曰寒景。曰玄景。曰晚景。曰暮景。鸟曰寒鸟。曰寒禽。草曰寒卉。曰衰草。木曰寒木。曰寒柯。曰素木。曰寒条。其日干曰壬癸。支曰亥子。其帝颛顼。执权司冬。其神玄冥。乘坎扶阳。五音羽。其色黑。其虫介。其数六。其性智。其情乐。其味咸。其气寒。其臭腐。祀主行与井。祭先肾。冬三月同也。当冬时。明王禁无爵赏禄伤伐五藏。冬政不禁。则地气不藏。此时水旺肾属水为黑帝神生对脐。附腰脊。左属壬曰肾。右属癸曰命门。生气之府。死气之庐。守之则存。用之则竭。为肝之母。为肺之子。耳为之官。精气往来为神。黄庭经曰。中有童子。名上玄。主诸脏腑九液之源。云笈七签曰。当夜卧时。叩齿三十六通。呼肾名。以安肾脏。晨起亦然。故卫生者。当顺时养肾。又虞肾水味咸克火。而心受病。宜减咸增辛。以养心气。肾病则用大小吹以泻之。以除一切冷气要??疼膝泠诸症。冬三月。六气一十八候。皆正养藏之令。乾坤气闭。万物伏藏。君子宜戒谨。节嗜欲。止声色。闭精塞神。以待阴阳之定。 金匮要略曰。冬夜伸足卧。则一身俱暖。卧头宜向北。有所利益。宜温足冻脑。蚤卧蚤起。去寒就温。宜居密室。温暖衣服。调饮食。适寒温。不可(上竹下双)触风寒。不可蚤作。以犯霜威。蚤起宜服药酒一二杯。以御寒气。立春则止。切忌房事。老人尤甚。不可多食硬物。食后须行百步。以手摩腹令消。方可睡不尔。后成脚疾。不可多食葱。勿食猪羊等肾。宜食黍。

  五行统论生旺

  孟冬金病。木生。火绝。水土临官。 仲冬金死。木沐浴。火胎。水土旺。 季冬金墓。木冠带。火养。水土衰。

  五行分阴阳析论生旺

  孟冬庚金病。辛金沐浴。甲木生。乙木死。丙火戊土绝。丁火己土胎。 【 壬官癸旺】 仲冬庚金死。辛金生甲木沐浴。乙木病。丙火戊土胎。丁火己土绝 【 壬旺癸官】 季冬庚金墓。辛金养。甲木冠带。乙木衰。丙火戊土养。丁火己土墓。 【 壬襄冠带】 冬三月。戊寅。己卯。癸酉。未戌。及壬丙。戊丁。亥戊癸。辛巳日。俱宜炼丹。冬三月卧。头须向北。有所利益。

  十月令

  孝经纬曰。霜降后。十五日斗指干。为立冬。太阳尚在卯。躔大火之次。表影长一丈五寸二分。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湿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雪者。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太阳始过寅。躔析木之次。表影长一丈一尺五寸一分。日月亦会于析木之津。小雪。乃十月中气。斗指亥。从此月之中气而定建也。亥者何。史云。亥者。该也。言阳气藏于下。故该也。说文亥。荄也。有微阳气起接盛阴。而万物之荄皆动也。晋乐志曰。亥。劾也。言时阴气劾杀万物也。命曰孟冬。曰上冬。曰开冬。曰小春。曰阳月。曰艮月。西京杂记又曰阴月。曰坤月。曰大章。曰畅月。曰大素。曰大渊献。是月也气属六阴。月卦名坤。坤。顺也。以服健为正。故君子当安于正。以顺时也。气卦名干律应应钟钟。动也。又聚也。言万物应阳而动。转成其功。复聚藏也。八音石。八风不周。日躔尾。东方之宿。燕之分野。昏危中。旦七星中。立冬日。即云闭日。立冬节。水始冰。次五日。地始冻。后五日。雉入水为蜃。小雪气。虹藏不见次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后五日。闭而成冬。天子居玄堂左个。乘玄辂。驾铁骊。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彘水属也。其器宏以弇。宏。大。弇。深。象冬闭藏也。当立冬先三日。太史谒曰。某日立冬。天子乃斋。当立冬日。夜漏未尽五刻。天子率三公九卿大夫。京都百官。皆衣皂衣。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命太卜祷祠龟策占兆。审卦吉凶。天子始裘。令百官谨盖藏。命有司循行积聚无有不敛。坯城郭戒门闾修楗闭慎关钥固封强□边境。完要塞。谨关梁。塞蹊径。饬丧纪辨衣裳审棺椁之厚薄。营丘垄之大小。贵贱有等。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无作淫巧以荡上心。必工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成。有不当者。必行其罪。以穷其情。乃大饮蒸。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牲。祀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夫以休息之。命将讲武。肄射御角力。命水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毋侵削兆民。为天子敛怨于下。其有若此者。行罪无赦。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辨其国中与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献其数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府司会。冢宰二之以赞王治。复命有司祭司寒于北郊。祭司中司命司人司禄干国西北。傥行春令。则冻闭不密。地气发泄。民多流亡。行夏令。则国多暴风。隆冬不寒蛰虫复出。行秋令。则霜雪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十月逐日杂记

  初一日。曰十朔。曰阳朔曰暖炉节。曰民岁腊亦曰四始日。拜冬颁历。行乡饮酒礼。此日忌交易裁衣。南粤志。闽中风俗。十月一日。皆作糯餈。或作京饨。以祀先祖。亦告冬之意。 东皇太帝生辰。峡人十月一日。多以蒸褁为节物。荆楚人。多食燋糟。或作燋糖。故杜诗云。蒸褁如千室。燋糟萃一拌。兹辰南国重。旧俗自相欢。 马元阳天师飞升。苏续志。十月朔。翰林旧赐对衣红锦袍。

  淳化二年。代以细花盘。雕锦袍一。丞相加一等。程氏遗书。十月朔。拜坟。感霜露也。寒食。则又从常礼祭之。饮食则称家有无 王长真人降。 梦华录。十月朔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置酒。炙脔肉于胪中。团坐饮啖谓之暖炉会。 都城士庶。皆出城飨坟。禁中车马朝陵。如寒食节。 又城市内外。于九月下旬。即买寒衣靴鞋巾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献。 永陵孝洁肃皇后忌辰。嘉靖七年。○初二日。延庆节。 虚静张天师诞。 下元周真君诞。 宪宗纯皇帝诞。正统十二年。 初三龙聚日。三茅真君诞。○初四。虞卿真人降现。○初五。三会斋日。达磨祖师生日。 又谓五信风日。○初六。天曹诸司。五岳五帝诞辰。亦注生籍日。○初七。干明节。○初八日。南方火德星君诞。亦上帝酷杀日。而此月丁巳。亦是不宜会客。宜斋戒。 又东岳府君朝天日。○初十庆成节。唐文宗生。 又曰天宁节。宋徽宗生。 西天王降。○十四日。马练师乘青骡升仙。此日忌交易裁衣。○十五日。钟离仙翁飞升。 行?鱼岳真人升仙。 神烈吴真君同弟子四人飞升。 正一旨要云。下元三品解厄水官。 九江水帝。 十二河源。溪谷大神。晹谷神王。水府灵官。主禄百司。同下人间。检察善恶。校定罪福。上诣 天阙进呈。 水府生天会。 东岳府君朝天日。 苏子瞻后游赤壁日。○十六日。东华紫府少阳帝君上升。 又天仓开日。○十八日。献陵诚孝昭皇后忌辰。正统七年。 玄帝申时下降。○十九又东岳府君朝天日。 云笈七签曰。二十日。忌水陆远行。○二十一日。太明节。梁太祖生。○二十二日。龙会。东岳府君朝玉皇日。○二十三。天兴节。唐代宗生日。 会庆节。宋孝宗生日。○二十四日。保生天尊降。○二十五日。老君度函谷关。时周元王十月二十五也。此日不宜问疾。○二十七日。北极紫微太帝星降。立冬后十日。为入液。至小雪为出液。得雨谓之液雨。亦曰药雨。百虫饮此则蛰。至明年春二月。雷鸣时启蛰。唐史。十月丙申。有星犯昴。韦见素言于帝曰。禄山将死矣。帝曰。日月可知乎。见素曰。福应有德。祸应在刑。昴金忌火。行当火位。昴之中昏。此其时也。既死其月。亦死其日。明年正月甲寅。禄山其殪乎。 酉阳杂俎。洛城华林园内。有冬桃。十月始熟。形如括蒌。食之解劳。亦名王母桃。 崔希直。十月初雨雪。遇老父于门。献松花酒。老父曰。花酒无味。乃于怀中取丸药置酒中。令其饮之。味极香美。后问于太师曰。此葛真人第三子药。乃千岁公醪也。

  九国志。吴杨渭。十二年冬十月。浚东塘之杨林江。水出火。可以燃物。 开元遗事。李白于便殿对明皇面撰诏诰。时十月大寒笔冻。莫能书字。帝敕宫妃十人。侍白左右。执牙笔呵之。白遂取而书。其受圣眷也如此。 承宫。字子少。避地于象阴山。耕种禾黍。及冬得熟。人有认之者。宫不争。推与之。 高祖记。汉元年冬十月。五星聚东井。东井秦之分野。五星所在。其下当有圣人。以义取天下者。 太公金匮曰。夏桀之时。以十月发民凿山穿陵。以通河。民谏曰。孟冬凿山穿陵。是泄天之气。发地之藏。天子失道。后必有败。桀杀之。期年岑山崩为大泽。汤率诸侯伐。 卫宏大夫奇字序。秦始皇。密令人种瓜于骊山硎谷中。温处。瓜实。使人上书曰。瓜冬实。有诏下博士诸生说之。人人各异。则皆使往视之。而为伏机。诸儒生皆至。方相难不决。因发机。从上填之以土。皆压焉。 孟冬命有司秫稻必齐。曲櫱必时。湛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庶无差忒。 楚语。百姓夫妇。拣择令辰。奉其牺牲。敬其齐盛。洁其粪除。禋其酒醴。帅其子姓。道其顺词。以昭祀其先祖。

  ○十月二日。异俗作糯米京团。并列果酒。以祀先告冬。 玄枢经曰。自立冬十月节后。天道东行。修造出行。宜向东吉。月厌在丑。月杀在戌。天德在乙。月德在甲。月合在巳。月空在庚甲巳庚上宜修造取土。生气在酉。坐卧又宜向西时日不宜用亥字犯月建不吉。○初四日。勿加罪责人。故刑官罢刑。天府大忌。

  调摄

  孙真人曰。十月心肺气弱肾气强盛。宜省咸增甘。以养心气。毋伤筋骨。勿泄皮肤。勿妄针炙。以其时。血涩津液不行也。 孟冬十月节。运主阳明五气。足厥阴。肝风木。每日丑寅二时正坐。头左右顾。两手左右。托三五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小雪十月中。运主大阳终气。足厥阴。肝风木。每日丑寅二时正坐。一手按膝。一手挽肘。左右争力。各三五度。吐内叩齿咽液如数。 孟冬之月。天地闭藏。水冻地圻。蚤卧晚起。必候天晓使至温畅。无泄大汗。勿犯冰冻。温养神气。此月宜服寒衣。伸足卧。则一身俱暖。 夜卧宜被盖。覆足用暖。睡觉睁目转睛。可出心气。永无眼疾。 此月宜暖足。不宜戴暖帽。使脑受冻。则无眩晕之疾。 白云忌曰。此月忌食猪肉。发宿疾。且亥为猪肖。宜忌。勿食猪肾。 十月肾旺不令死气入肾。 千金方曰。十月勿食椒。损心伤血脉。勿食韭。令人多涕唾。勿食霜打熟菜。令人面无光。勿食葱。勿以梨搅热酒饮。令人头旋。勿食獐肉动气。勿食熊肉伤神。此月只宜食芋。初八日宜沐浴。○初十日。宜拔白。又谓之阴毒日。戒夫妇入房。○十三日。宜拔白。○十四日。取枸(木巳)煎汤沐浴。令人光泽。不病不老。○十六日。天仓开日。○十八日鸡初鸣时沐浴。令人长寿。 是月夜长内热。少食温软之物。食讫摇动令消。不尔。则成脚疾。 真诰曰。是月上巳日。取槐子吞之。每服二十一粒。去百病。多服则长生通神。盖槐乃虚星之精也。 圣惠方曰。是月上亥日。面向东采枸(木巳)二升。以好酒五升。于滋瓶内浸二十一日开封。又捣生地黄汁三升。搅匀同浸。以纸三重密封其口。候至立春前三日。开瓶空心暖饮一杯。至立春后。髭鬓皆黑。补精益气。轻身耐老。忌食萝卜芜荑。或食宜用壬癸日。 养生录。是月采枸(木巳)红熟者。去蒂。净水洗沥干砂盆内。烂研。以细布榨汁。去滓。不用。沉清一宿。去清水。若天气稍暖。更不待经宿。入磁石器中。漫熬成膏。勿令黏底。候少稠。即以新磁瓶盛之。蜡封勿令透气。每日蚤朝。温酒下二大匙。夜卧再服。百日身轻气壮。耳目聪明。须发乌黑。是月宜进枣汤。其方取大枣除皮。核中破之。以文武火日反复炙令香。然后煮作汤用。 法天生意云。此月是纯阴用事。夫妇宜戒容止。犯者减寿。朔朢日减十年。晦一年。上下弦。减五年。庚申甲子本命。减一年。初九牛魁初降。犯者百日中恶。初十夜西天王降。犯者一年死。二十八人神在阴。宜忌

  占候

  立冬之日。水不冰。是为阴负。地不冻。咎征之验雉不入大水。国多淫妇。小雪之日。虹不藏。妇不专一。天气不上腾。地气不下降。君臣相嫉。不塞闭而成冬。母后淫佚。 黄帝占。十月日食。朝有奸臣。冬旱。六畜贵。鱼盐贵 月食。主秋谷贵。鱼盐贵。 月无光。六畜贵。 西北干风名不周。京房曰。四时暴风起西北。天下大饥。有盗贼。人流亡。日月失色。地动。人多病。疽疥疠恶疮疫死。 立冬日。西北风。主来年大熟。 冬甲子雨。飞沙千里。 朔日风雨主旱。来年夏多水。芝麻贵十倍。三日风雨。芝麻贵五倍。来年麻不收。 立冬□。主多鱼。雨。主无鱼。冬前霜。主来年蚤禾好。冬后霜。主来年晚禾好。 虹以十月出。主麻贵。及五月谷贵。 出西方。稻贵。一出一倍。再出再倍。三出三倍。四出四倍。五出五倍。流民千里。 以立冬四十六日内。出正北。贯坎中。冬少雨。春多水灾。冬三月出西方。青云覆之。春雨调和。白云覆之。春多狂风。黑云覆之。春多雨水。 冬雷震惊。万物不成。虫不藏。兵起。 冬雨雹。臣逆命。大臣殃。 冬星坠。其国忧。 月内雾。谓之沫雾。主来年水大。二百单五日见。须看雾着水面则轻离水面则重。谚云。十月里沫露。塘瀊。十一月沫露。塘干。

  ○十六日。谓之寒婆生日。晴。主冬暖。 庚戌辛亥日雷。正月米贵。壬寅癸卯日雨。主来年春谷贵。 冬雷。主人多死。所起之乡。骸骨盈野。夜雷尤甚。○十月朔日立冬。主有灾异。晴则一冬多晴。雨则一冬多雨。又多阴寒。 值小雪。有东风。主春米贱。西风。主春米贵。

  十一月令

  孝经纬曰。小雪后十五日。斗指壬。为大雪。言积阴栗烈。至此而雪大矣。太阳尚在寅。躔析木之次。表影长一丈二尺五寸。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又曰长至。曰三至。谓阴之极至。阳气始至。日行南至。又谓之三极。昼漏极短。去极极远。晷影极长。冬至日。则斗北中绳。阴气极。阳气萌。故曰冬至为德。时阳已起而反。大寒者何。盖阳气始起。阴气推而毕上。故大寒也。太阳始过丑。躔星纪之次。表影长一丈二尺三寸。日月亦会于星纪。日道发南。去极弥远。其影弥长。远长之极。冬乃至焉。冬至乃十一月中气。斗指子。故月建子。从十一月中气而定建也。子者何。汉律历志曰。阴阳合德。气钟于子。化生万物者也。白虎通曰。子。孳也。孳孳无已。谓阴气至此。万物萌孳于下也。命曰仲冬。曰畅月。曰周月。曰复月。曰黄钟月。曰辜月。曰天泉月。六帖曰。广寒月。曰困敦月。是月也。阴阳争诸生荡。一阳始生。用历管吹灰以候气。日短至而复长。月卦名复。复。反也。阴助于下。以顺上行之义也。气卦名坎。律应黄钟白虎通曰。黄。中央之色。钟。助也。言阳气动于黄泉之下。欲养万物也。是为天统。八音革。八风广漠。日躔斗。北方之宿。吴之分野。昏东壁中。旦轸中。大雪。冰益壮。地始圻。鹖鴠不鸣。次五日。虎始交。后五日。芸始生。荔挺出。冬至气。蚯蚓结。次五日。麋角解。后五日。水泉动。天子居玄堂太庙。乘玄辂。驾铁骊。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器宏以弇。命乐师习乐舞。□牲醴。祭天于圜丘。命有司土事无作。无发盖藏。起大众。以发天地之房。命阉尹申宫令。审门闾。谨房室。必重闭省妇事。毋得淫。虽有贵戚近习。毋有不禁。命大酋。秫稻必齐。曲櫱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毋令差忒。复命有司。祀四海大川。名原渊泽井泉。是月农有不收敛积聚者。马牛畜牲。有放佚者。取之不诘。山林薮泽。有能取蔬食田猎禽?者。野虞教道之。其有相侵夺者。罪无赦。伐林木。取箭竹。罢官之无事。去器之无用。涂阙廷门。筑囹圄。以助天地之闭藏。故冬至前后十日。闭关。谢事。傥行春令。则蝗虫为败。水泉咸竭。民多疾厉。行夏令。则其国乃旱。雾气冥冥。雷乃发声。行秋令。则天时雨汁。瓜匏不成。国有大兵。

  十一月逐日杂记

  ○初一曰周岁首。屦端于始。谓以上元历。十一月初一日。子初一刻冬至。为历首。 此日秦始皇诞辰。 王洪范真人飞升。 葛仙翁受太上三天金简册书。 苏东坡在玉堂。十一月一日苦寒。诏赐官烛法酒。坡诗曰。光分御烛星辰乱。拜赐官壶雨露香。○初三日。太上玉高大道真君。登玉霄琳房。四盻天下。○初五日。昭陵恭让章皇后忌日。正统八年。○初七日。玄天上帝辰时降。○初八。王真人洪临升仙。○十一日。英宗睿皇帝生。宣德二年。 太乙救苦天尊诞。 亦天仓开日。○十二日。谢女自然仙升。此日忌裁衣交易。○十三日。海空智藏天尊降。○十五日。天帝游东井。又上帝酷杀日。此月丙午日亦是。不宜会客。宜斋。○十六日。宝应节。○十八日。御制文集云。洪武八年。十一月十八。高皇帝亲祀上帝于圜丘。时甘露降松下。有如明珠。帝作甘露论。○十九日。日光天子生。 诸天华严菩萨出世。文殊菩萨出世。 北斗北极圣母元君下降。 清凉宝山。白衣自在观世音示现。 据人物考云。二十一日。庚子申时。至圣先师孔子生。时有五老在庭。二龙遶室。胸堂有制作定世符五字。是周灵王二十一年。十一月也。按家语。叔梁讫娶鲁之施氏。生九女。其妾生孟皮。孟皮病足。乃求婚于颜氏。讫老而征在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故曰野合。 此日茂陵孝惠后忌。嘉靖元年。 永陵孝烈皇后忌。嘉靖二十二年。 复考山东志云。先师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十月庚子。卒于敬王四十一年四月初七日。先师山东人也。当以山东志为是。而搜神记亦云生于十月庚子。与山东志相符。 纂要曰。二十二日忌裁衣交易。○二十三日。 南斗六司星君。奏录生藉之辰。云笈七签曰。此日不宜问疾。○二十八日。施勇悟真人升仙。○三十日。祭门。用赤豆粥。可逐疫。 岁时杂记曰。冬至日煮赤豆粥。合家食之。可免疫气。注曰。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为疫鬼。畏赤小豆。故赤豆粥可以穰疫。

  武林旧事。冬至朝廷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至车马填拥于九街。诣诸神庙。炷香。店肆罢市。三日垂帘。饮博。谓之做节。 梦华录。京师最重冬节更易新衣。□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一如年节。 冬至日。群臣有屦长之贺。鼓鼙鼓。吹孤竹。奏云和之瑟。为云门之舞。民间亦有屦袜之献。故崔骃袜铭云。有建子之月。助养元气之事。阳升于下。日永于天。长屦景福。至千亿年。 魏曹植献袜屦表云。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屦贡袜。所以迎福践长。 后魏崔浩女仪云。近古妇人。常以冬至日进屦袜于舅姑。践长至之义也。 岁时记晋魏间。宫中妃嫔。以红线量日影。冬至过后。每日添长一线。 玉烛宝典曰。十一月建子。周之正月。冬至。日极南。影长。阴阳日月。万物之始。当黄钟律。其管最长。故有屦长之贺。 宋书。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因小会。其仪亚于岁朝。 北齐书。冬至贺礼。古无有也其殆始于汉乎。汉杂记云。是日冬至阳生。君子道长。故贺。 易简方曰。冬至日。钻燧改火。可免瘟疫。

  宋史。十一月一日。有司进暖炉炭。民间亦置酒。作暖炉会。 唐书。开元二年冬至交趾国进犀角一株。色黄如金。使者请以金盆置于殿中。温温然有暖气袭人。上问其故。使者对曰。此辟寒犀也。顷自隋文帝时。本国曾进一株。直至今日。上甚悦。厚赐之。 本纪。永徽二年。十一月。阴雾凝冻。封树木。数日不解。按刘向以为木。少阳也。人将有害。则阴气胁。木先寒。故得雨而冰。亦谓之树介。兵象也。 宋史。十一月。帝斋于郊宫。罢临观阙。不幸苑囿。故事车驾至青城。即幸后苑。阅水沼。至是神宗熙宁元年。精意奉祠。悉罢游观千七百事。着为定制。 大明会典。冬至 皇帝大祀天于圜丘。配以 太祖。从祀凡四坛。曰太明。曰夜明。曰二十八宿。洎五星辰。曰云雨风雷四师。 上三献正位。分献官。三献从祀。冬至 皇帝拜天于玄极殿毕。后升 御座。百官行拜贺礼。在外司府州县。于各公厅行礼如朝仪。

  ○十一月朔日。钦天监官。进历。仍颁赐京官。颁行天下。 大明会典。洪武 年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天子始郊拜太乙。是夜有美光。及昼有黄气上属于天。太史令奏。神灵之休。佑福兆祥。 五经通义曰。冬至前后闭关十日。商旅不行。君不听政。所以寝兵鼓也。 后汉书。虞诩祖父绎。为郡县狱吏。案法平正。务宽恕。冬月上其状常流涕随之。 后汉书。钟离意。辟大司徒侯霸椽。诏部送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辄移县属。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见侯霸。曰。君所使椽。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会稽典录。盛吉为廷尉。每至冬月。罪囚当断。其妻执烛。吉持丹笔相向垂泣。妻问何泣。吉曰。吾一落笔。人之生死判矣。 南史。王志。字次□。僧虔子也。为东阳太守。郡狱有重囚十余。冬至日悉遣还家。过节皆反。惟一人失期。志曰。此自太守事。主者勿忧。明旦果至。以妇孕故迟。吏人益叹服。 梁书。席阐为东阳太守。传岐为始新令。冬至放囚俱同。晋书。吴隐之为郡守。冬月无被。尝汗衣无他衣更换。乃披絮。有宾客访则称病不出。其俭苦同贫庶也。是可以风。 月纂云。自大雪十一月节后。天道东南行作事出行。宜向东南吉。月厌在子。月杀在未。天德在巽。月德在壬。月合在丁。月空在丙。丙丁壬上。宜修造取土。生气在戌。坐卧宜向西北作事时日。不宜用子字。犯月建不吉。

  调摄

  孙真人导引方。是月肾脏正旺。心肺衰微。宜增苦味。绝咸酸。补理肺胃。闭关静摄。以迎初阳。使长养以全吾生保生心鉴。十一月属子。火气潜伏闭藏宜养本然之真。而为春发生之本。此时若恣欲戕贼。至春升之际。下无根本。阳气轻浮。必有温热之病。 十一月微阳方生。阴未退听。阴阳争而未定。故君子斋戒。处必检身。身欲宁。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定。 大雪十一月节运主大阳终气。足少阴。肾君火。每日子丑二时。起身仰膝。两手左右托。两足左右踏。各五七次。叩齿咽液。吐内如数。 冬至十一月中。运主太阳终气。足少阴。肾君火。每日子丑二时平坐。伸两足拳两手。按两膝。左右极力三五度。吐内叩齿咽液如数。 保生月录。冬至日。一阳方生。省言语。养元气。勿劳其体。其月肾气正王。心肺衰。宜助肺安神。补理脾胃。无乖其时。勿暴温暖。切慎东南贼邪之风。犯者令人多汗面肿。腰脊疼痛。四支不通。

  养生要术。南阳张平子云。冬至阳气归内腹中。热物入胃易消。此日勿多言。宜闭关静坐。 食物本草雉肉味酸寒。无毒。虽野味之贵。食之损多益少。独十一月有补。 又云。獐肉味甘温。无毒。补益五脏。十一月食之甚美。余月食动气。 兔肉味辛平。无毒。主益气。孟诜云。十一月可食。服丹石人相宜。以其性冷故也。不宜与姜橘同食之令人患心病。若秦椒豆跂之类。宜常食。 千金月令曰。麋肉微补五脏。多食令人强房事。麋鹿同一淫物。冬至一阳生。故麋解角。利补阳也。不可合虾与生菜梅李同食。 四时纂要云。是月勿多食鱼。令人水病。勿食陈脯。成水癖疾。勿食鸳鸯。令人恶心。勿食生菜。发宿疾。勿食韭。令多涕唾。韭白冷而青热。多食青。发热病。勿食黄鼠。损人神气。勿食螺蚌蟹鳖带甲之物。损人志气。长尸虫。勿食火焙肉。动火。勿食脾胃。勿食经霜菜果。令人面无光泽。 云笈七签曰。此月十日。取枸(木巳)煎汤沐浴。令人不老不病。 此日亦宜拔白。○十一日不宜沐浴。仙家大忌。亦不可用火炙背。此日亦天仓开日。 便民图纂云。十五日。夜半时沐浴。令人无忧畏。○十六日沐浴吉。 千金方云。冬至后。庚辛日。不可合阴阳大凶。冬至后五日。夫妇当别寝。戒容止。犯者减寿。朔朢各减十年。晦日减一年。上下弦。各减五年。甲子庚申本命日。减三年。冬至减四年。二十八日减一纪。

  占候

  周书时训曰。大雪日。鹖鴠若鸣。□□□。虎不始交。□□□□荔挺不生。卿士专执。冬至日。蚯蚓不结。君政不行。麋角不解。兵甲不藏。水泉不动。阴不承阳。 风角占。冬至后。丁巳日。风从巳上来。有大赦。乙巳占。此月日食。逆臣在朝。人畜俱疫。鱼盐贵。籴贵。牛死。 京房易占。此月月无光。鱼盐大贵。月食米贵。女主忧。兵起。 北方风。名广漠。如暴风起北方。主盗贼起。天下兵皆动。人病湿。不能起居。 田家五行占。风北来。岁稔。南来。谷贵。东来。乳母多死。西来。禾熟。 黄帝针炙经云。冬至日。风从南来。名为虚贼宜避。犯则多病、伤人。夜来人卧弗犯。则病少。 沈存中云。东南风。谓之岁露。宜避。若受饥而当其气。开年多中瘟病。 农占。冬至之日。见云迎送。从下乡来。岁美。民人和。不疾疫。无云迎送。岁恶。冬至日。阴云祈寒。有云迎日。来岁大美有雷。米贵至前雷。米长价。以后不贵。落则反贵。有雾。来年旱。

  万宝全书。冬至北方有青云来。岁吉。无凶。其云赤者旱。黑者水。白为兵。黄有土功。 赤气旱。黑气水。白气疾。黄云兵火。 田家五行。观云于冬至子时。或平旦。青云北起。岁熟民安。赤黑占同前。白云人灾。黄云大熟。无云大凶。冬至晴。万物不成。风寒吉。又云。冬至一日得壬。大旱。二日小旱。三日亦旱。四日主大熟。五日小水。六日大水。七日河决。八日海翻。九日禾麦大熟。十日五谷少收。 察时要诀。冬至日雪。有大贼横行。若前后日雪。主来年大水。人饥。有兵革。○十一月朔值大雪。民有凶灾。月内雪。主冬春米贱。朔日有风雨。宜麦。晦日风雨。主春少雨。朔日西风。主盗贼起。 淮南子。以冬至数至来年正月朔日。五十日。民食不足。不满五十。更减一升。有余。则日益一升。四时纂要。云。此占最定也。

  十二月令

  孝经纬曰。冬至后十五日。斗指癸。为小寒。阴极阳生。阴气毕上。乃寒。今月初寒尚少。故曰小。太阳尚在丑。躔星纪之次。表影长一丈二尺五寸。后十五日。斗指丑。为大寒。至此而栗烈极矣。太阳始过子。躔玄枵之次。表影长一丈五寸。日月亦会于玄枵。大寒乃十二月中气。斗指丑。故月建丑。从十二月中气而定建也。丑者何。汉律历志云。纽牙于丑。言阳气在上未降。万物厄纽未敢出也。乐志曰。丑。纽也。言终始之际以纽结为名也。命曰季冬。曰暮冬。曰杪冬。曰余月。曰涂月。曰除月。曰严月。曰腊月。曰嘉平。曰天皓。曰殷正。曰暮节。曰暮岁。曰穷稔。曰寒稔。曰穷纪。曰寒纪。曰赤奋若。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一阳渐长。数将几终。岁将更始。月卦名临。临。大也。以刚居中为大亨。而利于贞也。律应太吕。吕者。拒也。言阳欲出。而阴气不许。旅抑拒难之也。日躔婺。北方之宿。越之分野。昏娄中。旦氐中。小寒节。雁北乡。次五日。鹊始巢。后五日。雉始雊。大寒气。鸡始乳。次五日。征鸟厉疾。后五日。冰方盛。水泽腹坚。天子居玄堂右个。乘玄辂。驾铁骊。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器宏以弇命有司大傩。旁磔牲。出土牛。以送寒气。乃毕山川之祀。及帝之大臣。天地之神祗。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尝鱼。命工人取冰以入。告民出五种。司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专而农民。毋有所使。命乐师大合吹。命四监取薪柴。以供郊庙及百祀之燔燎。复与公卿大夫。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年之宜。命太史次诸侯之列。赋牺牲。以供上帝社稷之飨。命宰历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数。而赋牺牲。以共山林名川之祀。天子乃大蜡。以飨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至也。命方相氏大傩。驱逐群疠。方相秉钺。巫觋操茢。侲子赤帻皁衣。大常卿。领官属吏并护之。傥行春令。则胎夭多伤。国多固疾。命之曰逆。行夏令。则水潦败国。时雪不降。冰冻消释。行秋令。则白露蚤降。介虫为妖。四鄙入保。

  十二月逐日杂记

  ○初一日曰地统。八仙聚会蓬莱之辰。○初二日承天节。 大茅君驾白鹤于句容县东三里。会群仙于白下白鹤桥。 宋真宗开宝元年。此日生。○初四。显陵慈孝蒋皇后忌辰。○初六天仓开日。○初七。宋哲宗生。杨公忌云。此日不宜水陆远行。○初八日。王侯腊。其日可谢罪祈福。说文云。冬至后第三戌为腊。传曰。腊。接也。谓新旧相接。而祭以妥神也。又猎也。曰。猎取?以祭先祖也。按礼。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太蜡。秦初曰腊。后为嘉平。汉复改为腊。汉火德。终于戌。故以此日腊。周时腊与大蜡各为一祭。汉改腊则不蜡矣。魏台访议。王者各以行之盛日为祖。终日为腊。土生于未。盛于戌。终于辰。故土行之君。以戌祖。辰腊。今魏以土德王。宜以戌日祖。而辰日腊。如水盛于子。终于辰。火盛于午。终于戌。木盛于卯。终于未。金盛于酉。终于丑者。昉之。礼记曰。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 五经要义曰。三代名腊。虽有嘉平。清祀。大蜡。之不同。总之谓腊。又曰。腊以祭先。蜡以祭百神。日同而祭异。腊之先一日当傩。傩之明日。当作新岁。

  太原真人茅盈。祖父蒙。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于华山乘云驾龙升天。先是邑中有谣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泰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始皇闻而问故。父老对以仙人之谣。劝帝求长生术。始皇忻然有寻仙之志。因改腊曰嘉平。 腊日亦曰灌佛节。宋朝京都诸大寺。于此日作沐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曰腊八粥。 幽怪录。晋州刺史萧至忠。将以腊日畋游。有樵者于雪山。见一老麋。哀请黄冠者。黄冠曰。若令滕六降雪。巽二起风。萧君不猎矣。樵者未解。至期风雪竟日。刺史竟不出。 沛国陈咸。为廷尉监。王莽篡汉。还家杜门。莽改汉法令及腊日。咸言我先祖何知有王氏腊。此可观忠。 后汉书。第五伦母老。不能之官。每腊日。常悲恋垂泪。此可观孝。 东观记。甄宇北海人。建武中。征拜博士。每腊。诏赐博士羊。人一头。羊有大小肥瘦。博士祭酒。议欲杀而分肉。宇不可。又欲投钧。宇耻之。因先取羊之最瘦者。后召问瘦羊博士所在。可以观廉。

  韩卓。字子助。陈留人。腊日奴窃食祭其先人。卓义其心。恕之。 范乔。字伯孙。晋外黄人。腊夕。人盗斫其树。有告者。乔佯不闻。邑人愧而归之。乔曰。取柴欲与父母相欢。何愧为。 萧炅。李林甫所引。不知书。尝与严挺之言。蒸尝伏腊。为伏猎。挺之白张九龄曰。省中有伏猎侍郎。出炅为岐州刺史。林甫恨之。 何凤为建安太守。伏腊放囚还家。囚皆依期而还。○初九。忌裁衣交易。○十二曰。百福日。太素三元君朝真。 玉霄太道君登玉霄琳房。四顾天下。宜祈福建醮。○十三日。天以太乙朝元。天帝游东井。乃上帝酷杀日。而此月乙未。丁未亦是。不宜会客。宜斋。○十四。海蟾明悟弘道真君诞。 永陵世宗肃皇帝忌。嘉靖四十五年。○十五。西斗星君降。 世尊佛涅盘。周穆王五十二年。 景陵贞惠安和景皇后忌辰。○十六。星回节。南诏以此日登避风台。清平宫作赋。○十七。太微玄清左夫人。与太乙天人降句曲之金坛。○十八日。老君降。 北斗降。○十九日。苏东坡生。置酒赤壁下。酒酣。笛声上闻。使人问。乃进士李委。闻坡生日。作鹤南飞曲以献。曲奏嘹唳。有穿云裂石声。○二十。天师相交行道。戒夫妇同寝。坡作十二时偈云。十二时中常觉察。百滚油铛里。恣把心肝煠。这个在其中。不寒亦不热。似则是。似则未是。不惟这个不寒热。那个也不寒热。咄。甚个嘂做这个那个。○二十一。多宝如来生。杨公忌曰。此日不宜问疾。○二十二。太平护国天尊降。 重阳全真开化真君生。○二十三。五岳神君下降人间。○二十四。交年节。都人至夜。□酒果送神。烧合家化替钱纸。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夜于床底点灯。曰照虚耗。市皆印卖钟馗桃符。回头鹿马。天行帖子。以□除夜之用。自入此月。即有贫者十数为一火。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御祟意也。 搜神记。后汉阴识。其先阴子房者。至孝有仁恩。喜祀灶。当腊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房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刲以记。自后暴富。子房尝言。我子孙必昌大。至识三世。遂昌。 范至能祭灶词。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柸盘豊腆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起。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琐碎录。腊后遇除曰又云廿四。取鼠一头烧灰。埋子方。永无鼠耗。○二十五日。三清玉帝司会。 老君此日 【 复度】 函关。 玉皇太天尊。下降人间。稽察善恶。○二十七。北极帝君玄天。戌时下降。○二十八。老君降伏九十六种邪魔。○二十九。华严菩萨诞。 ○三十日。汉光武生于洛阳县。舍有赤光照室之祥。○此日除日。夜曰除夕。 风土记。蜀之风俗。岁晚相与馈问。谓之馈岁。酒食相邀。谓之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又于家奉神佛前。并主人卧室。燃灯达旦。主家宅光明。攒火团炉。合家共坐。以助阳气。又打灰堆。令如愿。 吴俗。分岁罢。小儿绕街嘂呼。云卖汝痴。卖汝呆。 亦进柏叶酒。椒花颂。 庾肩吾诗曰。岁序巳云去。春心不自安。聊倾柏叶酒。试奠五辛盘。金泊涂神意。朱光却鬼丸。权把梅花折。借为雪中看。 神异经曰。山臊在西方深山中。长尺余。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发寒热病。止畏爆竹声。

  荆岁岁时祀曰。除夕庭前爆竹。以辟山臊。元日亦然。 又云。爆竹熚烞。以惊山魈。燃灯以惊长人。 张说诗曰。爆竹惊夜眠。 神异经云。李畋邻人。有仲叟者。家为山魈所祟。敢掷瓦石。开户牖。叟求报谢。而妖崇弥炽。畋谓叟曰。公旦夜。可于庭中爆竹数十竿。叟然之。爆竹至晓。寂然安帖。遂止。 续世说。唐太宗除夕。盛饬宫掖。明燃烛灯。与萧后同观之。谓曰。朕施设孰与隋主萧后笑而不荅。固问之。曰。彼盖亡国之君。陛下开基之主。奢俭之事。固不同尔。帝曰。隋主何如。萧后曰。每至除夜。殿前诸院。设火山。数十车沉水香根。每一山。焚数车。以甲煎沃之。焰起数丈。香闻数十里。一夜之中。用沉香二百余乘。甲煎二百余石。房中不燃膏火。悬宝珠一百二十以照之。光比白日。妾观陛下殿前。所焚是柴木。殿内所照。是膏油。但觉烟气熏人。太宗良久不言。口刺其奢。心服其盛。 荆楚岁时记。除日家家具殽蓛。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辇下岁时记。唐明皇昼寝。梦虚耗二鬼。怒呼武氏。俄有大人。顶帽衣袍。捉鬼啖之。问其姓氏。曰。钟南山进士钟馗也。令人挂其像。以除虚耗。

  南部新书。岁除日。大常卿。领官属乐吏。并护童侲子千人。晚入内。至夜于寝殿前。进傩。燃蜡烛。燎丸檀。荧煌如昼。上与亲王妃主以下观之。其夕赏赐甚多。是日衣冠子弟。多(上不下见)侲子之衣而窃看宫中。有进士臧童老矣。偶为人牵率。同入其间。为乐吏所驱。时有一跌。不敢抬头望视。执婺牛尾拂子。鞠躬宛转。随队唱夜。将旦始出。不胜困劣。扶舁而归。一病十六日。而就试不得。 梦笔录。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新事官。诸班直。共千余人。自禁中驱祟出南熏门外。谓之埋祟。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至旦不寝。谓之守岁。 东都赋曰。卒岁大傩。驱除群厉。 谯周论语注曰。傩。却之也。 吕览注曰。大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 汉旧仪曰。昔颛顼帝。有三子。死为疫鬼。一居江水为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蜮鬼。一居人宫室区隅。善惊人为小鬼。于是以岁十二月。使方相氏。蒙虎皮。黄金四目。玄衣丹裳。执戈持盾。帅百隶及侲子。而时傩。以索室中而驱疫鬼也。

  月令章句曰。日行北方之宿。北方大阴。恐为所抑。故令有司大傩。所以扶阳而抑阴也。 卢植礼记注曰。所以逐衰而迎新也。 王建宫词。 金吾除夜进傩名。画裤朱衣四队行。院院烧灯如白日。沉香火里坐吹笙。 家塾事亲曰。十二月癸丑日造门。令盗贼不敢来。除日以朱书天行巳过四字。帖于门吉。 腊月。挂猪耳于堂梁上令人致富。 山居四要。自入腊遇上水日。勿令人见。以少水细洒荐席毯褥。晒干。辟狗蚤壁虱

  山居四要云是月子日取猪油四两悬于厕上入夏则一家无蝇

  南史。谢方明。晋末。宋武帝加晋陵太守。为骠骑长史南郡相。当年终。江陵县狱囚事无轻重。悉放还家。使过正。三日复还。罪重者二十余人。主簿弘季咸等。固谏。方明不纳。悉遣之。囚及父兄。并惊喜涕泣。以为就死无恨。至期有重罪一人。醉不能归。违二日乃反。余一囚十日不来。巡逡墟里。不敢自归。乡里责让。率领将送。敬无逃者。远近叹服。

  旧唐书。吕元□为蕲州刺史。 华阳志。王长文为江源令。放囚事同。 虞延为细阳令。遣徒归。应期还。有一囚病。自载论狱。至即死。○三十日掘宅四角。各埋石一大块。以镇宅。主灾异不起。又云。取圆石一块。杂以桃仁七枚。埋宅隅。可绝瘟鬼。

  调摄

  孙真人曰。此月天地闭塞。阳潜阴施。万物伏藏。土旺而水气不行。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勿冒霜雪。勿泄津液及汗。 法天生意曰。是月肺脏气微。肾脏方旺。可减咸服苦。以养其神。不欲全补。宜去冻就温。勿泄皮肤大汗。以助胃气。勿甚大暖。勿犯大雪。慎邪风。勿伤筋骨。勿妄针刺。以其血涩而津不行。 小寒十二月节。运主太阳终气。足大阴。脾湿土。每日子丑二时正坐。一手按足。一手上托。挽首互换。极力三五度。叩齿吐内嗽咽如数。 大寒十二月中。运主厥阴初气。足太阴。脾湿土。每日子丑二时。两手向后。踞床跪坐。一足伸直。一足用力。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吐内嗽咽如数。 千金方曰。此月勿食血脾。土旺在脾故也。 法天生意曰。是月勿歌舞。犯者凶。勿食蚌蟹鳖虾鳞介之物。勿食牛猪(狗去句改屯)熊等肉。伤人神气。勿食獐肉动气。勿食生韭。令人多涕唾。勿食霜烂菜果。减人颜色。勿食生椒。伤人血脉。勿食葵菜。令人饮食不化。勿食龟肉。损寿。此物不可轻杀。令人命夭。 琐碎录曰。腊月晨起。以烝饼卷猪脂食之。终岁不生疮疥。久服肌体光润。 家塾事亲曰。是月取猪板油脂。背阴挂干。能治诸般疮疥。敷汤火疮。及六畜疮疥。去蛆蝇。熟诸般皮条不烂。加倍壮韧。 又取猪膏一斤。入磁瓮中。加鸡子白十枚水银贰钱封瓮口埋亥方地上。一百日。取治痈疽。极效。 又于是月取皂角。烧为末。留起。遇时疫。蚤起。以井花水调一钱。服之效。 家塾事亲曰。是月可收雄狐胆阴干。若有暴死未移时者。急以温水研。灌些少入口中。即活。若移时则无及矣。 又于是月取青鱼胆阴干。如犯喉闭及骨鲠者。以此胆少许口中含。咽津即愈。 法天生意云。腊月用川乌炒。黄绢袋盛装酒浸服少许。可疗头风。 养生要术曰。腊夜。令人卧井傍。勿与人言。投椒二十一粒于井中。可除瘟。

  又传云除夕。取椒二十一粒。投井中。可除瘟。 又于除日贮井花水藏之。来年用以治一切病吉。 月令曰。腊日以诸米果八味。煮粥相遗。可以祛邪。亦命曰腊八粥。 云笈七签曰。初一初二日沐浴。可去灾悔。转除罪障。 法天生意曰。初七。初十。十八。二十。宜拔白。○初八日沐浴。消除罪障○十三日夜半沐浴。得神人卫护。○十五日沐浴去灾。○二十三日。沐浴吉。 负暄杂录。是月二十四日。五更。取井花水。平旦第一汲者。盛以器中。量人口多少。浸乳香。至岁旦五更。暖令温。从小至大。每人以乳香一小块。饮水三吸。咽下。则一年不犯时疾。 田家五行云。十二月二十五夜。煮赤豆粥。合家食之。间有出外者。留与食之。名曰口数粥。能祛瘟鬼。 法天生意云。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斋戒焚香静坐。谓之存神。可通仙灵。 云笈七签曰。除夕用枸(木巳)煎汤沐浴。令人不病不老。去灾。

  家塾事亲曰。除夜五更。抱小儿于独槽猪窠内。衮过。生痘疮稀少。有验。 除夜。有行瘟使者。降瘟于人间例以黄纸朱砂书天行已过。揭于门额吉除夜。勿嗔骂奴仆。并碎器皿。仍不可大醉。 月忌夫妇容止。犯者减寿。 朔朢日减十年。晦日减一年。初七日夜犯之。恶病死。 上下弦各减五年。 甲子庚申本命减二年。○初九日牛鬼初降。犯者百日中恶。○二十日。天地交相行道。犯者促寿。○二十八日。人神在阴。切宜忌之。

  占候

  汲冢周书。小寒之日。雁不北向。民不怀主。鹊不始巢。国不安宁。雉不始雊。国乃大水。大寒之日。鸡不始乳。淫女乱男。鸷鸟不厉。国不除兵。水泽不腹坚。言讹不信。 黄帝占。十二月日食。其下有兵臣悖。 成水灾。夏麦不收。谷贵。牛多死。亦京房石氏。陈卓武密之说。 十二月月无光。五谷大贵。 月食有大水。 冬三月无霜。虫不蛰来年蝗虫螟蟘伤害五谷万物不成。人灾疫。 无雪。来年麦恶。五谷不成虫生。人疫疾。 水冬不冰。为饥为兵。有灾疫。地不冻。其乡人流亡。 常以十二月二十二日夜。占辰星去月及何方。如辰在月之南。至近不移。主夏旱。晚田不收。在月西。五谷熟国不安静。辰在月东北。禾少收。人不安。在月东南。主风雷雨乱伤禾。亦少收。在月西南。有虫旱灾。在月西北。有逆乱兵起。田苗伤。 其夜太白星在月东。三百日内兵。 月内有雾。亦主来年水。有冷雨暴作。主来年六月七月内横水。

  常以岁除夜五更视北斗。占五谷善恶。其星所主。明则成熟。暗则有损。贪狼主乔麦。巨门主粟禄存主黍。文昌主芝麻。廉贞主麦。武曲主粳糯破军主赤豆。左辅右弼主大豆。 朔日有风雨。主来年春蚤。 十二月朔日。值大寒主有虎出为灾。值小寒。主有祥瑞。东风半日不止。主六畜大灾。 立春在残年内。主冬暖谚云。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冬至后。三戌为腊腊前后三雪。谓之腊前三白。大宜菜麦。谚云。腊雪是被。春雪是鬼如腊有雪又主来年豊稔亦杀蝗虫谚云。一月见三白。田父笑吓吓。一寸雪。入泥。一尺。一尺雪。入泥一丈。○二十四日。田夫牧竖候昏时。争立竿燎火于野。名曰照田蚕。看火色。占来年水旱。白主水。红主旱。猛主风。萎衰主歉。亦取东北为上。 除夜占风谚云。今夜东北明年大熟。 文林广记云。初二。初五。初八。二十日二十六日。天地神交会日。辰时当有恶风。 除夜以安静为上谚云。犬不吠。新年无疫厉。或因盗贼遗讼。或因斗争。作闹喧呼。惊动闾里者。其村巷中。必遭横事。

  闰月令

  尚书。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又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期。周岁也。岁有十二月。月有三十日。三百六十日者。一岁之常数也。故日与天会。而多五日二百三十五分。多则见以为强。而谓之气盈。月与日会。而少伍日五百九十二分。少则见以为弱而谓之朔虚。合气盈朔虚而闰生焉故三岁一闰。五岁再闰。十有九岁而七闰。则气朔分齐。同于本日。是为一章。二十七章为一会。三会为一统。三统为一元。故古历十九岁七闰即一章。周而复始。三年便闰九月。六年闰六月。九年闰三月。十一年闰十一月。十四年则闰八月。十七年则闰四月。十九年则闰十二月。此据元首初章而论。若后又渐积余分。大率历三十二个月。则当置闰。故三年不置闰。则差一个月。春季即为夏之孟。而时蹔不定。子年之十二月。入而为丑年之正。而岁已不成积而至于三失闰。则春皆为夏。而时全不定。十二失闰。则子年皆流而为丑。而岁全不成。故闰者。乃岁之枢纽。治历之关键也。

  历法以十一月甲子朔。夜半冬至。为历元。其时日月五星。皆起于牵牛初度。更无余分。以此为步占之端。故曰。屦端于始。每月皆有中气。唯闰月独无。汲冢周书曰。闰无中气。斗指两辰之闲。春三月。中气雨水春分谷雨夏三月。中气小满夏至大暑。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冬三月。中气小雪冬至大寒。正月节。戌时。北斗之柄指于寅位之初雨水。正月中气。戌时。斗柄指寅位之中。二月指卯。三月指辰。名曰月建。亦曰斗建。若遇闰月。其月内无中气闰前之月。中气在晦。闰后之月。中气在朔。举中气而正月。则置闰不差。故曰举正于中。盖置闰之法。以气盈朔虚。而归日月之余分。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之行也。日一度。自今年冬至至明年冬至。方一周天。实计三百六十五日。零三时辰。而一岁止是三百六十日。更有五日零三个时辰。无所归着是谓日行之余分。所谓气盈者也。月之行。日十一度十九分度之七。常二十九日中。强而与日合于朔。是每月。又有半日弱无所归着。是为月行之余分。所谓朔虚也。积日月之余分每岁常余十一日弱。故十九年。而置七个闰是为一章之数。故曰归余于中。

  昔炎帝分八节以始农功。乃命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伶伦造律。大挠作甲子。隶首造算数。容成作盖天。综斯六术。考定气候。建五行。察发敛。起消息。正闰余。出晋律历志 岁法。三百五十四日。三百四十八分。 岁余法。一万二百二十七分。 月法。二万七千七百五十九分。 日法。计九百四十分。以日法除之。十九年。共得二百六日。六百七十三分。为七闰之数。然必以十九岁而无余分者。盖天数终于九。地数终于十。十九者。天地全终之数。积八十一章。则其盈虚之余。尽而复始。推此以定四时。气功不有成乎。 周礼。春官太史。闰月诏王居门。终月。 礼记。天子元端。闰月则阖门左扉。立于其中。 玉藻。闰月天子听朔于明堂门中。还处路寝门。终月。 礼记。五年一巡狩者。何。五岁再闰。天道大□。王者恩亦当竟也。 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序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 尔雅。三年之丧。其实二十七个月也。三年之丧。不以闰月数者何。以其言期也。期者。复其时也。大功以下。计月数。故以闰月除。 朱浮曰。五年再闰。天道乃□。天地之灵。犹五载而成其化。况人道乎 后汉律历志。历数以闰正天地之中。以作事厚生。皆所以定命也。

  调摄总论

  禁忌篇。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蚤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筋骨有偃仰之方。闲雅有吞吐之术。流行荣卫。有补泻之法。节宣劳逸。有与夺之要。忍怒以养阴气。抑喜以养阳气。然后将草木以救亏缺。服金丹以定不穷。养性之道。尽于此矣。 左传云。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手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卫生者。不可不慎。然摄生之道。莫若守中。使无过无不及之害。经曰。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病多起于过度。盖五脏受气。各有常分。不适性而强为。则用情大过。而病生。善养生者。无过耗之敝。又能保守贞元何患外邪所中也。故善服药。不如善保养。不善保养。又不如善服药。不善保养。又不善服药。仓卒病生。而归究神天。谬矣。

  延命录云。饮以养阳。食以养阴。食宜常少。亦勿令虚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故四时饮食。贵适时宜。旺则宜食所克弱则宜食所生。又当随季而不食本脏。如春肝。夏心。秋肺。冬肾。季脾。是也。 老君曰。冬月朝勿令虚。夏月夜勿令饱。又曰。朝出勿饥。晚食勿饱饱食仰卧。便成气痞。食后勿寝寝生百疾。忌食露天隔宿物。藏不密者勿食。色异常者勿食。鱼无肠胆者勿食。异形异臭异味者勿食。菌有毛。及背无纹者勿食。闭口椒。及肉自动。肉着地无尘者。勿食。馔上细黑白永子。及六畜自死。果实双仁者勿食。蹄足带毛。禽三足六趾四距。及卵生八字。与铜器盖物。禽兽脑。旋作生鲊。爆炙承热。种种生物。皆不宜食。及忌食三厌。天厌雁。地厌狗。水厌鸟鱼。雁有夫妇天伦狗有扈主人义。乌有君臣之礼。故孙真人曰。雁有序兮犬有义。黑鲤朝北知臣礼。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鬼神俱不喜。

  法天生意曰。闰月勿食韭。令人气力衰。损目。勿食未核果。令人发痈疖寒热。勿食血物。及(上鹿下章)鹿马肉。伤神气。勿食蛇鳝。令人减寿。星见食豕。鼻生息肉。六甲日。食龟鳖鳞甲之物。害人心神。丙午日。食雉鸡肉。主男目盲烧死。女血死。勿食鳖子。令人病疸黄。鹿肉。九月巳后。正月巳前。堪食。余月勿食。有豹文者。杀人。 

  陶隐居云。食戒欲粗并欲速。宁可少餐相接续。莫教一饱顿充肠。损气伤神非尔福。 大扺。饮食无论四时正闰。皆宜温热软熟。忌生冷黏硬。而诸品法粥。皆堪调养。饮食不宜偏多。多则随其腑脏。各有所损。无病不宜服药。服药恐有所伤。故饱则伤气。饥则伤胃。五味浓厚伤精。煎爆焦燥伤血。空心茶。卯时酒。申后饭。皆宜少。饮茶宜少宜热。最忌空心点盐。食后浓茶漱口。永令牙齿牢坚。浆水甘酸者益人。酒后多食芥姜椒辣。则缓筋骨。盖脾胃。乃太阴阳明之所属。能容食物。寄于四季。乃六腑之源。无物不纳。胃和则能磨化五谷脾虚则五谷不消。谷入于胃。深者为血。浊者为气。血行脉内。气行脉外。人之一身。皆以胃气为本。如饮食不节。或失饱伤饥。恣食肥腻。饮食无度不顾冷热浓淡。爽口之物狼餐以致损伤脾胃。先正云。爽口物多终发疾快心事过必为殃。或劳役喜怒。忧思郁结皆伤脾胃。经云。饮食劳倦则伤脾。水谷寒热害六腑。故诸病生焉。 又云。谨和五味。骨正筋柔脉理以密。血气以流故酸多伤脾。咸多伤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若养生者。先渴而饮。饮不过多。多则伤气。渴则伤血。先饥而食。食不过饱。饱则伤神。饥则伤胃。故食少莫食多。吃热莫吃冷。吃软莫吃硬仍以节俭为佳。若多食则膨胀短气。更成疾矣。 真常子养生歌。 酒多血气皆乱。味薄神梦自安夜漱常胜朝漱。暮餐不若晨餐。耳鸣必须保肾。目病须先治肝。节饮自然脾健。少思必定神完。汗出莫当风立。腹空莫放茶穿。

  卫生五事。凡夫未能闻道。罔知调摄。以精神徇智巧以忧畏徇得失。以劳苦徇礼节。以身世徇财利。四徇不置。心为之疾矣。极力劳形。燥暴气逆。当风纵酒。多嗜酸辛。肝为之病矣。饮食生冷。温凉失度。久卧久坐。大饱太饿脾为之病矣。呼嘂过常。辨争陪荅。冒犯寒暄。恣食甘苦。肺为之病矣。久坐湿地。强力入水。纵欲劳形。丹田漏溢。肾为之病矣。五病既作。未老先羸。未羸先病。病至则重。甚则必毙。呜呼。是皆弗思而自取也。卫生君子。谨此五者。百病自消。经曰。不治已病。先治未病。正谓此哉。 济世仁术曰。春月阳气闭藏于冬者。渐发于外。宜发散以畅阳气。夏月人身阳气发外。伏阴在内。正人脱精神时。忌下利以泄阴气。秋月当使阳气收敛。不宜吐及发汗。犯之令人五脏消铄冬月天地闭。血气藏。伏阳在内。心隔多热。切忌发汗。以泄元气。四季皆有闰月。调摄当如正月之例。 春宜夜卧蚤起。以俟志生夏宜夜卧蚤起。使志无怒。使气得泄。秋宜蚤卧蚤起。使志安宁。收敛神气。冬宜蚤卧蚤起。去寒就温。无泄皮肤。冬天蚤出宜饮酒却寒。或噙芭以避恶。卧宜侧身拳足。枕宜决明菊花。腹饥勿沐浴。浴后避大风。大汗勿遽脱衣。恐成偏风。 不语唾。涂疮肿立消。大拇背节涂眼。则目明。 回回俗。善保养。唯护外肾。使不着寒。夜卧或以手握之。令暖。 养生书曰寡思以养神。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久视则伤神。久立则伤骨。久行则伤筋。久坐则伤血。久卧则伤气。大喜则坠阳。大怒则破阴。大怖则生狂。大恐则伤肾。 凡大小便宜紧咬牙齿。则免牙痛之病。夜间小便张目则眼不昏。小便饥宜坐溺。饱宜立溺。则可却病。忍小便入房者。得淋疾。茎中胞转脐下。恐急痛死。

  抱朴子曰。精者神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气之宅。故形大劳则歇。精太劳则竭。气太劳则绝。人心去肾八寸四分。天去地八万四千里人自子至巳。则肾生气。自午至亥。则心生血。阳生子而地上升。至巳而亢。则始热。阴生午而天气下降。至亥而极。则始寒。人之身。一小天地也。故凡人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二十息。未尝休息也。减一息则生寒。加一息则生热。腑脏不和。则气血不调。诸疾生焉。故元气在保养。谷神在守护脏腑喜芳洁而恶腥膻。食必择其适宜。勿过伤而致病。肝恶风。心恶热。肺恶寒。脾恶湿。肾恶渗。头发不可误入鲊食。甲寅刮手指爪。甲午刮脚指爪。为三尸游也。唾勿向北犯魁。汗出毛孔。本于五脏甚勿扇风。勿令汗入饮食。食后以纸燃引鼻(口鼻)。令气通勿强忍大小便。亦勿努力。行走勿语。行远乘马勿回顾伤神。夜行宜数叩齿。鬼神畏齿声也。勿跽床悬脚。勿坐大树下。伤人。鸡鸣时。叩齿三十六通。舌舐上腭。待神水嗽而咽之。口诵四海神明三遍。止鬼辟邪。无疾。

  东海阿明。南海祝良。西海巨乘。北海禹强。夜半勿哭泣骂詈。向北勿惊呼。卧开口。则泄真气。手压胸则令人魇。沐浴勿同日。沐忌冷水。恐患头风。饥勿浴。饱勿沐。午后勿沐。眼疾勿浴。旦起洗面。慎勿开口。滚水漱口。不利于齿。脚汗勿濯。睡梦不可语人。燃烛而寝。神魂不安。男女克遵戒忌之期。自保康宁寿考。凡人卧处。首不可近火。必有目疾。不可当风。必患头风。皆受风则嗽。惟胸则无禁。善调摄者。虽盛暑不当风。及露下久卧。虽大寒。不向热炉。庶寒暑适调。而可以却病延年 孙真人养生铭。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萦。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匀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亥寝鸣云鼓寅兴嗽玉津。妖邪却难犯。精气自全身。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悦乐。精气永和平。寿夭虽有命。修行端在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真人戒十二多。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劳形。多语则气乏。多笑则伤脏。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气耗。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偏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慎四损。 远唾伤气。多唾伤神。多汗损血。疾行损筋。 戒四妄 心之神。发乎目。则为视妄视则伤心。肾之精。发乎耳则为听。妄听则伤肾。肝之魂发乎鼻。则为嗅。妄嗅则伤肝。胆之灵。发乎口。则为言。妄语则伤胆。故卫生者宜戒。 广成子曰。毋劳尔形。毋摇尔精。毋使汝思虑营营。归心静默。可以长生。 黄庭经云。谨守精室。切勿妄泄。闭而宝之。可以长活。 玄枢曰。元气者。肾间助气也。右肾为命门。精神之所舍。爱惜保重。荣卫周流。神气不竭。可与天地同寿。

  神仙可惜歌曰。可惜许。可惜许。可惜元阳宫无主。一点既随浓色消。百神泣送精光去。三尸喜。七魄怒。血散气衰何以补。尺宅丹田属何人。玉炉丹灶谁为主。劝世人。休恋色。恋色贪淫有何益。一神去后百神离。百神已去人不知。几回要说又难说。启口又惧泄天机。 保养全在节欲。

  老君曰。人最宜保者命。最可惜者身。最可重者精。肝精不固。则目眩无光。脾精不固。则肌肉消瘦。心精不固。则神气减少。肾精不固。则齿发焦落。真精耗散不已。疾病生。而死亡立至。 仙经云。仲冬宜止声色。节嗜欲。仲夏宜去声色。禁嗜欲。此两月。乃阴阳争之时。固当谨慎。而冬至一阳初生。其气尚微。尤宜保护。故曰。油尽灯灭。髓竭人亡。添油灯壮。补髓人强。

  孙真人枕上记。清晨一碗粥。晚饭莫教足。撞动景阳钟。叩齿三十六。大寒与大热。切勿贪色欲。醉饱莫行房。五脏皆反复。艾火谩烧身。争如独自宿。坐卧莫当风。须择暖处浴。莫食无鳞鱼。诸般禽兽肉。自死禽与兽。食之多命促。依此枕记行。是自求多福。 彭祖曰。上士异床。下士异被。服药千颗。不如独卧。又曰。软蒸饭。烂熬肉。少饮酒。独自宿。 黄帝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圣人不绝男女之道。贵于闭密。以守天真耳。素女问。人年四十。阴阳自半。五十肝气衰。六十筋不能动。精气少。须当闭精勿泄。若气力尚壮。则勿强忍。久而不泄。致生痈疽。七十以上。最宜自养。不可劳心苦形。冲冒寒暑。若能顺四时。运气之和。而精不耗散。自然康健延年。 

  卫生歌 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兮足象地。父母遗体宜保之。箕畴五福寿为最。 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 欲求长生先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木若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还延命。 贪欲无穷忘却精。用心不已走元神。劳神散尽中和气。更复何能保其身。 心若大费费则竭。形若太劳劳则歇。神若太伤伤则虚。气若大损损则绝。 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悲哀炎热思虑除。因事莫惊去烦恼。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四季长呼脾化食。三焦嘻却热难停。 发宜多梳气宜炼。齿宜频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楷摩常在面。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夏要增辛聊减苦。秋辛可省但加酸。季月少咸甘略戒。自然五脏保平安。若能全减身康健。滋味过多无病难。 春寒莫放棉衣薄。夏月汗多须换着。秋冬衣冷渐加添。莫待病来纔服药。 惟有夏月难调理。内有伏阴忌冰水。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致秋来成疟痢。心旺肾衰切宜忌。君子之人守斋戒。常令充实勿虚空。日食须当去油腻。 太饱伤神饥伤胃。太渴伤血多伤气。饥餐渴饮莫大过。免致膨亨损心肺。醉后强饮饱强食。未有此身不生疾。人资饮食以养生。去其甚者将安逸。 食后徐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夜半灵根灌清水。丹田浊气切须呵 饮酒可以陶性情。太饮过多防有病。肺为华盖傥受伤。咳嗽劳神能损命。 慎勿将盐去点茶。分明引贼入其家。下焦虚冷令人瘦。伤肾伤脾防病加。 坐卧切防风入脑。脑内入风人不寿。更兼醉饱卧风中。风纔一入成灾咎。养体须当节五辛。五辛不节重伤身。莫教引动虚阳发。精竭荣枯疾病萦。 不问在家并在外。若遇迅雷风雨至。急须端肃敬天威。净几焚香宜少避。 恩爱牵缠不自由。利名萦绊几时休。放宽些子自加福。免致中年蚤白头。 顶天立地非容易。饱食暖衣宁不愧。思量无以报洪恩。蚤晚焚香谢天地。 长生不老是如何。胸中阴积善缘多。惜气惜身兼惜命。请君熟玩卫生歌。 

  养生杂纂。载桑叶洗眼方。 每年立冬日。采桑叶一百二十片。令阴干。遇正月初五日。二月初一日。三月初五日。四月初八日。五月初五日。六月初六日。七月初七日。八月初八日。九月晦日。如无三十。用二十九日。十月初十日。十一月初十日。十二月朔日。每日将叶十片煎汤。澄清洗眼。不待一年。则光复如童子。如有闰月。多取十叶。照前月日期煎洗。凡洗日。必斋戒。 又治青盲眼方。 以正月八日。二月八日。三月六日。四月六日。 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七月七日。八月二十五日。九月十二日。十月十二日。十一月二十六日。十二月晦日。用桑柴灰一合。以煎沸汤沃之。置磁器中。澄泠。令极清温汁稍热洗目。觉汁冷。即以重汤煮热。不住手洗。神效 

  河间陶节庵曰。凡伤寒症。冬三月谓之正伤寒。法宜用麻黄汤。伤风桂枝汤。发于春三月。谓之温病。发于夏三月。谓之热病。 发于秋三月。谓之湿病。又有两感。日传二经。四时皆有者。用法藏大羌活汤。 其三时通用者。易老九味羌活汤。 简易参苏饮。 双解散。及羌活冲和汤。禁用黄麻桂枝汤。 治中暑霍乱。 取釜下黑煤半钱。和灶额当火处赤泥少许。以百沸汤。投土与煤。搅数十遍。用碗盖。汗出适口。微呷一两口立止。

  占候补遗

  每岁农人占。历有三满斗。此年大稔。 立春日辰占。 先天与后天。何须问神仙。但看立春日。甲乙是豊年。丙丁多主旱。戊己损田园。庚辛人马动。壬癸水连天。 己卯风占。 春己卯。树头空。夏己卯。禾头空。秋己卯。水里空。冬己卯。阑里空。 四立初。甲子雨占。 春甲子雨。赤地千里。夏甲子雨。乘船入市。秋甲子雨。禾生两耳。冬甲子雨。雪飞千里。一云牛羊冻死。 壬子雨占。 春雨人无食。夏雨马无食。秋雨牛无食。冬雨鸟无食。 丙寅晴占。春丙晹晹。无水散秧。夏丙晹晹。干死禾娘。秋丙晹晹。干晒入仓。冬丙晹晹。无雪无霜。 甲申雨。米暴贵。春雨谷不收。夏雨伤田禾。秋主六畜死。冬雨人病多。谚云。甲申犹自可。己酉愁杀人。更逢壬子雨。相牵作久阴。 四时雨占 春季丁卯雨。禾苗旱。夏中辛卯雨。禾枯死。秋季乙卯雨。禾损伤。冬遇癸卯雨。无收。藏。 立冬荒熟占 立冬属火来年旱。逢水来春水必多。遇金来夏豆麦好。遇木次夏水旱灾。值土来年五谷盛。处处田禾足豊盈。 年岁雷占。 子日丑日雷。六畜灾瘴多。寅日鸣雷震。民安米粟高。巳日雷震动。田收虫蛇会。午日雷声响。一年遭旱多。未日雷电掣。民疾女沉痾。申雷春多旱。戌炮损田皋。酉亥风雷起。人民苦劳慒。

  杂记补遗

  尚书说云。天有五号尊而君之曰皇天。元气广大曰昊天。仁覆愍下曰旻天。自上监下曰上天。据远视之苍苍然曰苍天。 五经通义云。天神之大者曰昊天上帝。即罗魄宝也。又曰皇天上帝。亦曰太乙。其佐曰五帝。东方青帝威灵仰。司春。南方赤帝赤熛怒。司夏西方白帝白招拒。司秋。北方黑帝(口十)光纪。司冬。中央皇帝含枢纽。司四时之季。一说春苍帝。名灵符。夏赤帝。名文祖秋白帝。名显纪。冬黑帝。名玄矩。中央皇帝。名神斗。

  天宫有六。一绝绝阴天宫。二泰然谅事宗天宫。三明辰耐犯武成天宫。四恬熙罪气天宫。五宗灵亡非天宫。六敢司连宛屡天宫。 又有九天。第一天。名郁罩无量天。第二名上上禅善无量寿天。第三名梵监天。第四名兜术天。第五名不骄乐天。第六名化应声天。第七名梵宝天第八名梵摩迦夷天第九名波梨荅恕天其一天。又别置三天。 【 出大霄琅书】 又有三十三天须弥山半。四万二千由旬。有四大天王天须弥山顶为帝释天。上一倍为夜摩天。上为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天。福寿天。广来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无边空处天。无边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天。非非想处天。凡二十八天。四天以下。又有日月星宿天。常憍天。持鬘天坚首天。凡三十二种。所谓三十三天者。即帝释天宫中也。 【 出因本经】 复有三十六天者。自玄都玉京已下。合有三十六天。共二十八天。在三界内。黄曾天。玉完天。何童天。平育天。文举天七曜摩夷天。六天为欲界越衡天。蒙。翳天。和阳天。恭华天。宗飘天。黄笳天。堂曜天端靖天。恭庆天。极瑶天。元载孔升天。皇崖天。极风天。孝芒天。翁重浮容天。江由天。阮乐天。昙誓天。十八天为色界。霄度天。元洞天。翰宠妙成天。秀乐禁上天四天为无色界。三界外。曰四人天。常融天。玉隆腾胜天。梵度天。平育贾奕天。名为种民天。亦名四梵天。四人天。外有玉清。太清。上清。三清境亦名三天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最上大罗天。合为三十六天 【 出灵宝本元经】 酉阳杂俎云。天姓张名坚。

  淮南子曰。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星辰者。天之期也。虹霓彗孛者。天之忌也。 广雅云。日者。太阳之精。名曜灵。又名朱光。出于阳谷。沐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登于扶桑。爰始启行。是谓朏明。至于曲阿。是谓旦明。至于曾泉。是谓蚤食。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至于乌次。是谓小还。至于悲谷。是谓脯时。至于女纪。是谓大还。至于渊虞是谓高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至于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悬车。薄于虞渊。是谓黄昏。渝于蒙谷是谓定昏。日入崦嵫经于细柳。入于虞渊之汜曙于蒙谷之浦。行于九州岛岛七舍。日御曰羲和。 【 淮南子】 春秋感精符曰。月者。太阴之精。地之理也。名曰阴灵。又曰望舒。释名云。月。阙也。满则复缺也朔。月初之名。苏也。月死复生苏也。晦。月尽之名。灰也。火死为灰。月光之尽似之也。弦。月半之名。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张弓施弦也。朢。月满之名。月大是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也。朏。月未成明也。魄。月始生光也。承大月。月二日生光。谓魄。承小月。月三日生光。谓朏。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朓。朔而见东方。谓之朒。亦谓之侧匿。侧匿则侯王其肃。朓则侯。主其舒。月御名曰纤阿。 【 出汉书五行志】 大玄索隐云。朝见曰朒。夕见曰朓。至夜谓之匿。 春秋说题云。星之为言精也。阳之荣也。阳精为日。分而为星。故其字。日下加生。 天文志。孟康曰。星。石也。金石相生。人与星气相应。

  春秋合城图曰。天文地理。各有所主。北斗有七星。天子有七政。 史记。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杓欈。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是谓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春秋运斗枢云。斗星第一天□。第二天璇。第三天玑。第四天权。第五天行?鱼。第六开阳。第七摇光。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杓。合而为斗。居阴布阳。故称北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 天官书曰。汉。天河也。金之散气。其本曰水。汉星多。水多。星少。主旱。 河图帝通纪曰。风者。天地之使。礼乐之始。万物之首也。曰巽二。曰封家十八姨。 雷。天之长子。亦天之鼓也。元命苞曰。阴阳之气合而为雷。谷梁传曰。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震与霆。皆霹雳也。名曰豊隆。 电。阴阳激耀也。是雷之光。释名云。殄也。乍见即殄灭也。名曰列缺。又曰石(石韱)磹。

  春秋元命苞曰。阴阳气聚为云。说文云。山川之气。大泽润气也。又曰。云之为言运也。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注曰。阴凝上结。合而成云。阳散下流。注而为雨。 庄子曰。腾水上溢为雾。阴阳之乱气也。五行志曰。雾者。百邪之气。为阴冒阳。本于地而行于天。 河图帝通纪曰。雨者。天地之气。阳制于阴。和则为。雨。曾子曰。雨。辅也辅时生养也。广雅云。雨师曰屏翳。山海经云。屏翳。海东人。张士伯祷雨峄山。忽闻空中语曰。大雨由天。小雨由山。 说文云霁。雨止也霋。雨霁也。霩。雨止云罢貌。三礼仪宗云。雩祈雨之祭。雩于山川社稷。禜。止雨之祭。禜于城门。 月令章句曰。露。阴液也释名云。露结为霜。五经通义曰。和气津液凝为露露从地出。春秋考异云。霜者。阴精。冬令也。四时代谢。以霜收杀。霜之为言亡也、物以终也。大戴礼云。阳气胜则散为雨。露。阴气胜。则凝为霜雪。

  曾子曰。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皆由地发。不从天降。 【 出论衡】 大戴礼。曾子云。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雹与霰。一气之化也。盛阳之气在雨水。则温暖为雨阴气薄而胁之。不相入。则转而为雹。盛阴之气在雨水。则凝结为雪阳气薄而胁之。不相入。则消散下而为霰。谷梁传曰。雹者。阴胁阳之象。霰者。阳胁阴之象。说文云。雹雨冰也。凡雹皆冬之愆阳。夏之伏阴也。张(宁去丁改奂)云。阴气专用。则凝精为雹。 十洲记。霞者。日之精。餐霞之道甚秘。致霞之道甚易。河东蒲阪项曼都。好道学仙。三年始返。人问状。都曰。欲饮食。仙人饮我以流霞。每饮一杯。数日不饥。 月令季春之月。虹始见。音义云虹双出。色鲜盛者为雄。雄曰虹。闇者为雌。雌曰霓。是阴阳交会之淫气也。 尚书考灵耀云。地有四游。冬至地上行。北而西。三万里。夏至地下行。南而东。三万里。春秋二分。是其中也。地尝动移。而人不知。如人在舟中。闭牖而坐。舟行不觉也。

  河图括地象曰。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岛岛八柱。东南神州。曰晨土。正南邛州。曰深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开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南柱州。曰肥土。北方玄州。曰成土。东北咸州。曰隐土。正东杨州。曰信土。昆仑山为柱。气上通天。昆仑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柱广十万里。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 淮南子曰。九州岛岛之外。仍有八寅。亦方千里。自东北方曰大泽。曰无通。东方曰大渚曰少海东南方曰具区。曰无泽。南方曰大梦。曰浩泽。西南方曰渚资。曰丹泽。西方曰九区曰泉泽。西北方曰大夏。曰海泽。北方曰大冥。曰寒泽。 八寅之外。又有八纮。亦方千里。自东北方曰和丘。曰荒土。东方曰棘林。曰桑野。东南方曰大穷。曰众女。南方曰都广。曰反户。西南方曰焦侥。曰炎土。西方曰金丘。曰沃野。西北方曰一目。曰沙所。北方曰积水。曰委羽。凡八纮之气。是出寒暑以合八正。以行风雨。

  庄子曰。八纮之外。乃有八极。自东北方曰方土山。曰苍门。东方曰东极山。曰开明之门。东南方曰波母山。曰阳门南方曰南极山。曰暑门。西南方曰编驹山曰白门。西方曰西极山曰阊阖之门。西北方曰不周山。曰幽都之门。北方曰北极山。曰寒门。凡八极之云。是雨天下。八纮八寅八泽之云。以雨九州岛岛。和中土。 春秋命历序云。人皇氏分九州岛岛神农立地形。甄度四海远近。自东至西。九十万里。自南至北。八十一万里 邹衍曰。儒者所谓中国。名曰赤县神州。乃禹所叙之九州岛岛。于天下。乃八十一分中一分耳。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岛岛也。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如一区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仍有大瀛海环其外。乃天地之际焉。 地震。阳伏而不能出。阴遁而不能蒸。于是地震。庄子曰。海水三岁一周。流波相薄。故地动。蔡邕曰。地动阴盛。大臣踰制。唐高宗时地震不休。张行成曰。天。阳也。君象。地。阴也。臣象。君宜动。臣宜静。今晋州地震弥旬不休。臣恐女谒用事。大臣阴谋。宜远虑以杜其衅。上深然之。

  说文云。山。产也。又宣也。言宣气产生万物也。淮南子曰。山顶曰冢。曰巅。曰椒。山脊曰岗。山大而高曰嵩。小而高曰岑。锐而高曰峤。卑而大曰扈。小而众曰岿。上大下小曰巘。山无草木曰岵。有草木曰垓。石载土曰岨。土载石曰崔嵬。山东曰朝阳。西曰夕阳。山足曰麓。山穴曰岫。山边曰崖。崖之高曰岩。上秀者曰峰。陬隅高者曰岊。山坡曰阪。山三袭曰陟。山再成曰坯。山中绝曰陉。未及上曰翠微。山属曰峄。山狭而高曰峦。峦山长曰嶞。土山曰阜。曲阜曰阿。大阜曰陵。小陵曰丘。山精曰夔。亦曰跂。曰云阳祭山曰疧。巑岏。锐山也。崥。山胁也。 吕氏春秋曰。九山。会稽。泰山。王屋。首山。泰华。岐山。太行。羊肠。孟门。 管子云。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出铁之山。三千六百有九。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磁石。下有铜金。上有绿石。下有铅锡。上有赭。下有铁。 酉阳杂俎云。山上有葱。下有银。山上有薤。下有金。山上有姜。下有铜锡。山有宝玉。木傍枝皆下垂。

  关令尹喜内传。天下名山。五百岁一开。开时。金玉之精涌出。 五岳。东泰。南霍。西华。北恒。中嵩。又有泰作岱。霍为衡者。其神姓名。泰山姓圆。名常龙。衡山姓丹。名灵峙。华山姓浩。名郁狩。恒山姓登。名僧。嵩山姓寿。名逸。群呼之。令人不病。 【 出河图】 物理论云。石者。土之精。气之核。犹人筋络之生爪牙也。 博物志云。地以山为辅佐。以石为骨。以水为血。以川为脉。以草木为毛。以土为肉五岳峙而不重。四海收而不泄。万物育而不害。盖得一以宁也。水之中。海最大。泄于尾闾。峙以沃焦。架以蜃楼。为百谷王。而江淮河汉又其小矣。 路史曰。溟渤涨洋。天地所以限东獥也。恶溪沸海。天地所以限南獥也。陷河。悬度之设乎。西翰海。沙子之设乎。此天地所以遮西而制北也。激瘴雾于东维。界黑水于南极。泄流沙于西陲。决弱水于北(汀去丁改惑)。天地所以界罗也。玄览云。天有时而裂。地有时而圻。山有时而移。水有时而卓。川有时而竭。石有时而泐。日有时而食。月有时而亏。星有时而陨。海有时而冰。潮有时而不至。天地有大阳九。大百六。有小阳九。小百六。天阨谓之阳九。地亏谓之百六。大期九千九百年。小期三千三百年。阳九则天旱。海消而陆燋。百六则海水竭。而陵自填。

  春秋元命苞云。自开辟至获麟。凡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年。分为十纪。自开辟至洪武元年戊申。凡三百二十七万七千八百六十四年。尧元年甲辰。至洪武元年戊申。凡三千七百五年。尧元年至万历己未。凡三千九百六十六年。通计六十七甲子。自盘古到今上。共三百三十五主。三代年岁别名。唐虞曰载。载。岁也。言一岁万物。终复始出。莫不覆载也。夏曰岁取。岁星行一次。亦祈岁稔意也商曰祀。取祭祀一讫意也。周曰年。取年谷一熟意也。 【 出竹书丛抄】 古之异人。去来必有所自。微子感牵牛星。颜子感中台星。张良感弧星。樊哙感狠星。东方朔感岁星。萧何感昂星。李白感太白生。则生而禀星精者也。傅说为箕。奚仲造父王良。各垂象于天。则殁而成列宿者也。又如羊佑五岁。取环于李氏。房管为永禅师后身。白乐天海中山主。韦皋诸葛武侯后身宋晁迥静居天主。杨亿武夷君。陈尧咨南庵主。张方平山藏院知藏。欧阳修神清洞主。齐文宣即罗剎王。范祖禹即邓禹。王十朋即严伯威。韩琦即紫府真人。富弼昆仑真人。王曾青草堂和尚。苏轼陕右五戒禅师。王安石系秦王。黄山谷系涪陵女子。皆生而知前身者。蒋济为南山伯荀顗为泰山君。刘聪须遮国王。韩擒虎蔡襄。并阎罗王。皆死而知后身者。

  物化亦然。而特不自知其化也。是故四虚六合中。翔之类。有以黄鱼田鼠虾蟆化者。是为鹑。有以麦之根。鸟足之叶。尺蠖之茧化者。为蝴蝶。草含烟。化为萤。菌载毒。化而蜂。石首之鱼化寇凫。百岁之鼠化蝙蝠。泳之类。有以鸟化者。为鮂为黄雀。有以兽化者。谓鲂谓白狼。带化者鳖兔。啮化者蟹。千岁之鸟化为蛤蛎。服翼之化是为魁蛤。动之族。有以草木者(妍去女改虫)乎。苇化者蛚乎。竹化者蛇。木化者蜗。梓化而牛。松化伏龟。蟛蜞为鼠。啄极之鸟。化为山猪。植之种。有山鸠化者名(艼去丁改强)莍。浮石化者名薏苡。孔音化为枯树。伯麟化为枯草。石燕在海遇铁。化为珊瑚。虎之猛。有以玉化。以鸟化。以牛化。以海鲨化。以江汉之貙人化。及牛哀氏之化焉。龙之异。有以剑化。以雉化。以水虺化。以虎鱼化。及夏女子之化焉。不特此也。物之顽。有以人化者。阿紫成狐。懒妇作鱼。彭父为鹿。山僧变蛇。帝女化桑鹊。望帝变杜鹃。孝子变伯赵。齐女为鸣蝉。渔郎化白石。伊母变空桑。孙恪之妻。一笑而入猿。庄王宫人化为野蛾。穆王兵士。化为猿鹤。人之灵。亦有以物化者。老枫为羽士。黄雀而童子。百罗变美人。玃父化老叟。久铅成老妪。古桂为嬖媵。千岁之狐。是为淫妇。百岁之狼。是化处女。猩猩八十年化人。而亦食人。有化不相远者。韭之为苋。刍之成禾。石变为玉。(汀去丁改顷)出于砂。(虫医)之蛉。鸡而鸠。马或为狐。羊乃化狼。男化为女。女化为男也。有相为化者。雀入水而蛤。蛤出水而雀。蛇冬而雉。雉夏而复蛇。鹰为鸠。鸠复为鹰。鹞为鹯。鹯旋为鹞。鹍积水而化鹏。鹏积火而还为鹍。人化而鬼。鬼复化而人也。搜神记亦云千岁之鼋。能与人语。千岁之狐。化为美女曰阿紫。千岁之蛇。继而复续。千岁之鼠。而能相卜。鼋脂得火。可以燃铁。铁柱镇渊。可以抑蛟。此物制于所畏也。焚蟹黄而致鼠。囊萤火而聚鱼。此物堕于所贪也。物之鸣以口。而蝉之鸣以翼。螽斯之鸣以股。物之飞以翼。而聆鼠之飞以尾。儡之飞以鬣。物之走以足。蛇则无足而行。巨虚借足而行。物之听以耳。而龙之听以角。牛之听以鼻。物之息以鼻。而龟之息以耳。鹤之息亦耳。人物之观以目。而人不见风。龙不见石。鬼不见地。犬不见雪。羊不见雨。鱼不见水。可见无全赋也。(上鹿下章)性惊而喜山。麋性迷而喜泽。鹿性惊而喜林。岁星散为麟。玉衡散为龟瑶光散为鹿。象斗星散为犬彘。枢精为虎。地精为马。踆乌栖于日中。顾兔居于月腹。螔蝓入三十六禽。天鼋入二十八宿。鼍之肉。十二。少贝蜴之色。十二时变。象肉配十二时辰。胆不附肝。随月而转。在诸肉中。春季在前左足。夏季在前右足。秋季在后左足。冬季在后右足。鲿胆。春夏近下。秋冬近上。熊胆。春在首。夏在腹。秋在左足。冬在右足。蚺蛇胆。则随日而转。上旬近头。中旬近心下旬近尾。至于承棍时。即在初打一下棍处取之可以承官杖。

  玉海记云。凤仁鸟也。其鸣雄曰节节。雌曰足足。晨鸣曰发明。昼鸣曰上。朔夕鸣曰归昌。夜鸣曰保长。此物知时之节也。蝇昼聚而夜散。蚊夜聚而昼散。此物知日之候也。马驹在上旬生者。行在母前。在中旬生者。行与母齐。在下旬生者。行在母后。此物知一月之候者也。猫犬逢春秋交。蛇虫逢冬月蛰。此物知一岁之候者也。不寍惟是。牛生则拜四方。獭则祭鱼。鹰则祭鸟。豺则祭兽。此物则因时而报本也。食而不饮者蚕。五十日而果。饮而不食者蜩。三十日而化。不饮不食者蜉蝣。朝生而暮死。有雌无雄者。龟鳖也。有雄无雌者。蜂虿也。(舟□)竹之荒。有鸟曰局。翼生于股。荧惑见则孕。嘉陵之墟。有鸟曰鸢。鸢临溪而啄影则孕。吐于口而生。扶桑之野。有鸟曰摇光。感日之精而孕。其形如龟。兔子无雄。望月而孕。天下之物。又岂可以常理常情测哉。第人有解兽语者。介葛卢辨牛鸣。白龟年识羊语。解鸟语者。公冶长侯瑾。广汉阳翁伟解马语。李南亦解马语。詹何听牛鸣。知色黑而白在角。符朗食鸡。知其栖之恒半露。又知鹅毛白黑处。廷尉沈僧照。听南山彪啸。云国有边事。当选人丁。可谓玄解。若玄晏食麦而云桃杏李三汁所渍。则不难矣。

  至于管子知俞儿。 【 溪神】 东方朔知毕方。 【 独足鹤秦狱囚所化】 又知怪哉。张宽知女人星。刘向知贰负。 【 上郡山中械一足尸】 贾逵知鸑鷟。胡综知秦始皇厌王气物。诸葛恪知傒囊。 【 山精如小儿】 陆敬叔知彭侯。窦攸知鼮鼠。张华知龙鲊。 【 以苦酒沃之有五色】 又知海凫毛。知干将。知武库雉。知临平石鼓 【 以蜀相刻鱼形叩之则鸣】 知铜澡盘 【 晨夕鸣与洛宫中钟相应】 知九馆龙洞知然石。 【 以水灌之便热】 知玉浆。龙穴石髓。朿晢知显节陵科斗策。贾渊知荀晞儿冢。王粲知服矾人冢。裴子野知白题国。何承天知亡新威斗。陆杳知紫荷橐。又知千里酒。知古牺樽。许敬宗知帝丘李珽知内黄。傅弘业知蜼。 【 形如豕仰鼻长居有岐】 苏绰知西汉故仓地。杜镐知秦哀公墓。李章武知铁斧为禁物。沈约知东夷罨盖。 【 葬器】 陆澄识服匿。 【 单于赐苏武酒器也】 傅奕知金刚石。孟铣知药金。段成式知报时铁。董养知周会狄地。 【 下有苍白鹅飞去】 卢若虚识鼨鼠。 【 狗首虎臆大如拳】 杜镐知雀饧。僧赞寍知画牛隐见。刘敞知龙雀刀。 【 赫运勃勃铸】 又知周恶夫印为亚夫印。刘蜕知古铜盎非齐桓公物。斛斯征知錞于。 【 以芒铜振之清响】 祖莹知于阗国王故玉印。徐铉知海马骨。高裕知陵鲤。窦仪知干德古镜。皆有见而然。

  仙传曰。药之有益于人者。服之不辍。皆可长生。偓佺食松实而飞。毛女食柏叶而寿。任子季服茯苓十八年。而隐形。韩众服菖蒲十三年而身生毛冬袒不寒。赵他子服桂二十一年。日行五百里。梁项饵楮实一年。老更。少一年。移门子服五味子六十年。色如玉女。林子明食朮十一年。身轻。楚子服地黄八年。夜视有光。陵阳子仲。服远志二十年。有子二十七人。杜子微服天门冬八十年。日行三百里。庾坚吾服槐实。年七十余。须鬓更黑。 国朝闽林太守春泽。服松脂乌梅六十年。寿一百四岁。犹能御女。愚尝论草木之实。服食精专。尚能如此。其专心摄生家之术者何如。专心吾儒家之学者又何如。

  治腰痛方。 用酿酒糯米。蒸熟为饭以布帕包紧。趁热缠腰上运数次。冷复蒸烧又运。取效如神。○治脚(月争)痛方 觅路间破草鞋。洗净。用砒礵三分。研末放水中。以破草鞋浸在水。用火砖一块。烧热将水浸草鞋放烧砖上。把痛脚(月争)踏其上。数服即愈。○治脾榜方。 用草纸数张。以好醋浸。涝起等干。帖脾榜处。又以润斗于纸上润之。一旬半月即愈。○治风热喉闭。及缠喉风方。 用焰硝一两半。硼砂半两。脑子一字。 【 脑子冰片也一钱为四字一字是二分半也】 白殭蚕一分。斫匀。以竹管吹半钱入喉中。立愈。○又治缠喉风急喉痹方。 用胆矾二钱半。白殭蚕炒去丝嘴。半两为末。每用少许。以竹管吹入喉中。立愈。○食乌须发方。 鹿茸贰两。甘州枸(木巳)六两。生地黄三两。熟地黄三两。荷首乌贰两。淮山药二两将前药用红酒一斗半浸之。以火熬至一斗。饭后服二三杯须鬓永不白。○治难产危在顷刻。及横生死胎良方。 闽俗呼为鼓槌草。白茎为鹤膝草不用紫茎为牛膝草。取其根四两正。姜母四两正。黄砂糖一两七钱。共捣烂入罐。用醇酒三碗。煎至二碗。扶起趁温服。服毕即偃卧。就煮白米粥二碗许。醒与食之。须臾胎下。子母俱安。其药味和平。必不吐。恐吐。预□一服。分厘不可增减神效。秘传经验 治手指生天蛇。 香油 竹菜 【 叶似竹花蓝色】 苦台菜 【 生在水浒山间人取以为羹味苦】 分篱花叶 【 人多以之樊团】 舂烂以香油交入。火上炙热。复以香油抹过。附患处。取出蛇五六十条。肿痛立消。○治面生喙生无名疔疮。及头胸恶疮。 古屋瓦上。生草名瓦松。取下捣烂。和盐。猪胆少许。敷患处立愈。如未尽消。再敷一次。无不效者。 又一方。治面上眉下生火疔疮。痛不可止。外如豆。内如斗。用巴豆三个。捣蒜涂之。若有黄绿汁出。用腌芥菜叶。洗净贴上。立效。 【 此疮利害迟三日头痛则难治】 ○治面上酒痣红赤方。 麝香二分。水银一钱檑合浑镕。用羊胆交。又擂合。每晚敷面。不久即白。治对口疮。用生山药捣烂和盐少许。敷上即愈。○治火(病去丙改背)。即穿心背痈。用蟾蜍破开连肝肠榜患处。立效。○八宝丹。治打跌伤。骨粉碎者。神效。用土鳖公姆对半。不拘个数多寡。止秤一钱伍分。 【 此物药铺有卖。但要徐州附城街关王庙鼓下者妙。如不可得。人家拆老墙屋寻讨亦真。大如手指。长三分。形如山乳。俗云当年子。色紫以刀割继。须臾复合。瓦上焙干。公覆母仰】 生半夏。木香。归尾。 【 酒洗晒干】 硼砂。血碣。巴豆。 【 去油凈做粉各一钱】 大黄。 【 酒煨六钱】共为末。罐收。以端午日合。灵验。肥壮者八厘。瘦弱者六厘。 【 姜汤送下】 多用。骨虽接。更凸出。若打头。 【 川芎汤下】 打心。 【 川归汤下】 打手。 【 归尾汤下】 打腰。 【 姜汁制杜仲汤下】 打脚 【 牛膝汤下】 血蛊。 【 三棱青木香汤下】 产后伤肠。 【 乳香没药汤下】 官板打。 【 归尾汤下】 夹棍脚肿 【 硝煎水归尾汤下】 经水不调。加麝香三厘。 【 红花汤下】 先用酒调药活。上部饱服。下部空心。又有加自然铜醋碎一钱。骨碎补一钱三分。成瘀血攻心发热晕闷尤妙。百试百验。

  月令采奇跋

  朱生平颇好古。阅先正著作。悉论世考心。知人乃快。翅占(□毕)辞章。赏识春葩已也。兹读巨川李师翁月令采奇。知师不得志于时而为。细心研理。斀印真谛。不争奇于字句。未尝与吕氏相蛮触。盖师翁舞象泮游。即见知督学使。暨良守令。连上七科不第。叹曰。天之扤我乃尔耶。遂图不朽筭。投禅剎方丈。自经史子集。天文地志。(土自)震旦内典。苦县漆园。列仙玄箓。孤树草木。稗官小说。搜罗披沥者七越祀。关世教者悉采。汇辑成稿。藏之书楼。斀此稿携入吾泉。呈与吾乡缙绅先生阅。阅毕佥曰。此书可庀骚人采择。可前编泯日用。宜传也。师乃索赀家橐爰付剞劂焉。小子朱。乃知师稔者何以故。繇叔祖练石以进士宰师邑。师之学行双丽。知最悉。而灵山叔。又缘会试合簪。遂成莫逆。三世通家。故可绎已。如徒以博学为师称。讵足以罄师之妙。师之妙。诚超然于寻常世味表者。此知师者宜莫朱若也。

  晋江门生吴亮朱顿首拜书

  
 

回主頁

belongs to SAFAC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