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以下圖書只作自學研究自途

中醫學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248至卷251-呕吐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四十八

呕吐门

    黄帝素问

     诊要经终论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
   【注 足太阴脉,入腹属脾,故为腹胀。手太阴脉,上膈属肺而主呼吸,故为不得息。胀满则升降难,不得息则气道滞,故为噫呕。呕则气逆于上,故面赤。不逆则否塞于中,故上下不通。脾气败则无以制水,故黑色见于面。肺气败则治节不行,故皮毛焦。】

     举痛论

  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注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从胃上出,故痛而呕。】

     痹论

  肺痹者,烦满喘而呕。
   【注 肺主气而司呼吸,其脉起于中焦,还循胃口,上膈属肺,故痹则烦满喘而呕。】
  脾痹者,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
  【注 胃气不能行于四肢,故四肢解堕。脾脉上膈挟咽,气痹不行,故发咳。入胃之饮,上输于脾肺,脾气不能转输,故呕汁。肺气不能通调,故上为大塞。】

     厥论

  太阴之厥,则腹满(月真)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
   【注 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故厥则腹满(月真)胀。食饮入胃,脾为转输,逆气在脾,故后便不利。脾不转运则胃亦不和,是以食则呕而不得卧也。】
  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
   【注 少阴之气,上与阳明相合而主化水谷,少阴气厥,以致中焦虚满而变为呕逆,上下水火之气不交,故下泄清冷也。呕变当作变呕。】
  手太阴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治主病者。
   【注 手太阴厥逆,肺气逆也。肺主气,故虚满而咳。不能通布水津,故善呕沫。此是主肺所生之病,故当治主病之肺气焉。】

     脉解篇

  太阴所谓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呕也。
   【注 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则盛满而上溢,故呕。经云:足太阴独受其浊,太阴之清气上出则为噫,浊气上溢则为呕也。】
  少阴所谓呕咳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咳上气喘也。
   【注 少阴寒水在下,若火之气在上,上下水火不交,则诸阳之气上浮而无所依从矣。是以阳热上逆,而为呕咳气喘之病。】

     刺禁论

  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
  【注 胆汁泄者呕苦,呕则胆气绝矣。夫十一脏腑皆取决于胆,是胆为脏腑阴阳生气之始,故中胆者一日半死。】

     五常政大论

  少阴司天,热气下临,肺气上从,喘呕。
   【注 火热烁肺也。】

     六元正纪大论

  太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初之气,地气迁,气乃大温,身热头痛呕吐。
   【注 地气迁者,谓上年在泉之终气,而交于今岁司天之初气也。岁前之终气乃少阴君火,今岁之初气乃少阳相火,二火相交,故气大温而病身热头痛呕吐。】
  阳明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初之气,其病嚏欠呕。
   【注 嚏欠呕者,风木之气也。】
  少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二之气,其病热郁于上,咳逆呕吐。
   【注 二之客气乃太阴湿土,病热郁呕吐,火热郁之于内也。】
  三之气,天政布,炎暑至,少阳临上,民病咳呕。
   【注 司天之气,上临于三气,故天政布。王时之气,亦属少阳,故炎暑至。民病咳呕,感风火之气也。】
  土郁之发,甚则心痛胁(月真),呕吐霍乱。
   【注 民病心痛诸证,皆感土气而发。盖五运之气居其中,上受司天之胜,下受在泉之制,无分太过不及,咸受其郁而复发也。故其所发者,即所郁之本气,非子为母复也。】
  火郁之发,民病呕逆。
  【注 民病呕逆,火热盛也。】
  少阳所至为嚏呕。
   【注 此春病之常也。】
  少阳所至为呕涌。
   【注 此秋病之常也。】

     至真要大论

  岁厥阴在泉,风淫所胜,民病饮食不下,膈咽不通,食则呕,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注 厥阴在泉,寅申岁也。脾气病则饮食不下,食则呕诸证,木淫而土病也。】
  岁阳明在泉,燥淫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
   【注 阳明在泉,子午岁也。喜呕呕苦,足少阳病。】
  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食则呕。
   【注 厥阴司天,巳亥岁也。食则呕,脾经病也。】
  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民病嚏呕。
   【注 少阴司天,子午岁也。嚏呕,火热上炎也。】
  厥阴之胜,愦愦欲吐,甚则呕吐膈咽不通。
   【注 愦愦欲吐,甚则呕吐膈咽不通,胃土病也。】
  少阴之胜,炎暑至,呕逆。
   【注 呕逆,阴气上逆也。】
  少阳之胜,热客于胃,欲呕,呕酸善饥。
  【注 少阳之气,合于三焦,故热客于胃而为呕饥。盖三焦之原,皆出于胃间也。】
  厥阴之复,呕吐,饮食不入,入而复出,甚则入脾,食痹而吐。
   【注 复者,谓三阴三阳之气,受所胜之气,胜制郁极而复发也。呕吐饮食不入,木淫而土败也。痹者,闭而痛也。】
  太阴之复,湿变乃举,饮食不化,呕而密默,唾吐清液,甚则入肾,窍泻无度。
   【注 气极则变,阴湿之气盛,是以饮食不化。呕者,湿乘阳明也。密默者,欲闭户牖而独居,阴阳相薄也。太阴者,三阴也。阴变而乘于阳,则阳欲尽而阴盛,是以唾吐清液。甚则入肾,下乘冬令之寒水。肾开窍于二阴,故曰窍泻。】
  少阳之复,火气内发,上为口糜呕逆,血溢血泄。
   【注 火气内发者,阴火发于内也。发于上焦则口糜,发于中焦则呕逆,发于下焦则血溢血泄。】
  阳明之复,清气大举,甚则心痛,否满腹胀而泄,呕苦,咳哕烦心,病在膈中。
   【注 阳明之复,发于本位主令之时,是以清气大举。心痛否满,腹胀而泄,乘火土也。胆病者,善太息呕苦,木受金刑,腑亦病也。咳哕烦心者,病在膈中,阳明之气上逆也。】
  少阳司天,客胜则呕逆。
   【注 呕逆,太阴湿土之气合于内也。】
  少阳在泉,主胜则热反上行而客于心,心痛发热,格中而呕。少阴同候。
   【注 主胜则热反上行而客于心。心痛发热者,君相二火之客气反上行而自病也。格中而呕者,太阴之客气自病也。因主胜而客反自病,故曰反曰客。曰少阴同候,谓火性炎上,故二火皆有反逆之自病也。】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注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者,从下而上也。在下之水液上行则为喘呕,亦犹天地阴阳之气,上下相乘,而水随气之上下也。】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注 热者,君火之气也。】

     示从容论

  夫伤肺者,脾气不守,胃气不清,经气不为使,真脏坏决,经脉旁绝,五脏漏泄,不衄则呕,此二者不相类也。
   【注 脾气不守土坏,而不能制其水矣。胃气不清,水邪之入于胃矣。胃气伤,故经气不为使。真脏者,脾肾之脏真也。坏决者,土坏而水决也。胃主经脉,水入于胃,是以经脉旁绝。五脏,主藏精者也。土分王于四脏,土气不守,是以五脏之津液,皆为之漏泄。水在胃则呕,在肺则衄,此水邪直伤于胃肺。】

    灵枢经

     经脉篇

  脾足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注 是动则病气而及于经,从经而及于脏腑,故为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诸证。善噫者,脾气上走心为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者,厥逆从上下散也。身体皆重,太阴之气逆也。】
  肝足厥阴之脉,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
   【注 是主肝所生之病者,胸满呕逆。盖食气入胃,散精于肝,行气与经。肝所生病,则肝气厥逆,不能行散谷精,故胸满呕逆也。】

     热病篇

  热病汗不出,呕下血者死。
   【注 汗不出呕下血者,外热不解而入于阴之经也。热甚而正气已绝,刺之无益也。】

     玉版篇

  咳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是逆也。如是者,不过一时而死矣。
   【注 咳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逆于肝脾之络也。夫胃者,水谷血气之海也。五脏之大络,海之所以行云气于天下之道路也。水天之气,上下相通,一昼一夜,繞地环转一周。如逆而不行,则开阖已息,是以不过一周而死也。】

     五味篇

  黄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何也?少俞曰: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骨,故入而复出,知其走骨也。
   【注 任谷庵曰:炎上作苦,君主之味也。故五谷之气皆不能胜之。苦性下泄,故入于下脘。三焦者,少阳相火也。苦性寒,故三焦之道,皆闭塞不通。三焦不通,则入胃之水谷不得通调布散,故变而为呕。夫肾主骨,肾为寒水之脏,苦性寒,故走骨,同气相感也。然苦乃火味,故入于下而复出于上,以其性下泄而上涌也。】

    扁鹊难经

     吐脉

  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所以然者,譬如人之有尺,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
  假令得心脉,其外证,面赤口干喜笑;其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烦心,心痛掌中热而啘。有是者心也,无是者非也。

    金匮要略 【汉 张机】

     呕吐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茯苓汤主之。
  心中懊憹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其名曰酒疸。
  酒黄疸者,或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
  酒疸,心中热,欲吐者,吐之愈。
  诸劳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 【必小柴胡汤。】
  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趺阳脉浮而濇,浮则为虚,虚则为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濇,其病难治。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吐蛔

  蛔厥者,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中藏经 【汉 华佗】

     论脏腑虚实寒热

  肠鸣气走,足冷手寒,食不入胃,吐逆无时,皮毛憔悴,肌肉皱皴,耳目昏塞,语声破散,行步喘促,精神不收,此五脏之虚也。诊其脉,举指而活,按之而微,看在何部,以断其脏也。
  肝脉缓甚,呕逆。
  肝咳久不已,传邪入胆,呕清汁。又胆病则口苦,太息,呕宿汁,心中淡淡,恐人将捕之,咽中介介然,数唾,其脉诊在左关上浮而得之者,是其部也。
  心气实则小便不利,腹满,身热而重,温温欲吐,吐而不出,喘息急,不安卧,其脉左寸口与人迎皆实大者是也。
  脾者,土也,其病则面色痿黄,实则舌强直,不嗜食,呕逆,四肢缓。夫脾病也,色黄体重,失便,目直视,唇反张,爪甲青,四逆吐食,百节疼痛不能举,其脉当浮大而缓,今反弦急,其色反青,此十死不可治也。
  胃者,腑也,实则中胀便难,肢节疼痛,不下食,呕吐不已,寒则腹中痛,不能食冷物,痛甚则腹胁胀满,呕吐不入食,当心痛,上下不通,恶闻食臭,嫌人语,振寒,喜伸欠。
  上焦寒则不入食,吐酸水,胸背引痛,嗌干,津不纳也。
  病内外俱虚,卧不得安,身冷,脉细微,呕而不入食者,死。

    脉经 【晋 王叔和】

     呕吐之脉

  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实者,手太阴经也。病苦肺胀,汗出若露,上气喘逆,咽中塞,如欲呕状。
  左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足厥阴与少阳经俱实也。病苦胃胀呕逆,食不消。
  右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太阴经也。病苦泄注,腹满气逆,霍乱呕吐,黄疸心烦,不得卧,肠鸣。
  寸口脉细,发热呕吐,宜服黄芩龙胆汤。吐不止,宜服橘皮桔梗汤,灸中府。关脉滑,胃中有热,滑为热实,以气满故不欲食,食即吐逆,宜服紫菀汤下之,大平胃圆,针胃管泻之。
  关上脉浮而大,风在胃中,张口息肩,心中淡淡,食欲呕;紧而滑者蛔动。
  温病四五日,头痛腹痛而吐,脉来细强,十二日死。
  寸口数即吐。

     吐蛔之脉

  关上脉微浮,积热在胃中,呕吐蛔虫,心健忘。

    脉诀 【晋 王叔和】

     呕吐之脉

  数脉歌曰:阳数即吐兼头疼。
  脾脉歌曰:三部俱缓脾家热,口臭胃翻长呕逆。
  有紧脾家痛,仍兼筋急拘。欲吐即不吐,冲冲未得疏。欲知疾患多为冷,指下寻之慢极迟。吐逆不定经旬日,胃气冲心得几时。
  滑脉歌曰:滑脉居寸多呕逆。
  杂病生死歌曰:内实腹胀痛满盈,心下牢强干呕频。手足烦热脉沉细,大小便濇死多真。
  外实内热吐相连,下清注谷转难安。忽然诊得脉洪大,莫费神功定不痊。
  凡脉尺寸紧数形,又似钗直吐转增。此患蛊毒急须救,速求神药命难停。

    千金方 【唐 孙思邈】

     呕吐诸证

  脾病,其色黄,体青失溲,直视,唇反张,爪甲青,饮食吐逆,体重节痛,四肢不举,其脉当浮大而缓,今反弦急,其色当黄而反青者,此是木之克土,为大逆,十死不治。
  少阴病,饮食入口即吐,心中愠愠然,欲吐复不能吐者,宜吐之。宿食在上脘,宜吐之。
  心病烦闷,少气大热,热上汤心,呕咳吐逆,狂语,汗出如珠,身体厥冷,其脉当浮,今反沉濡而滑,其色当赤而反黑者,此是水之克火,为大逆,十死不治。
  下焦如渎,若实则大小便不通利,气逆不续,呕吐不禁,故曰走哺。
  黄疸之病,发于阴部,其人必呕;发于阳部,其人振寒而微热。
  夫人病酒疸者,或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吐呕者,宜吐之,方煎苦参散七味者。是酒疸必小便不利,其候当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
  夫吐家,脉来形状如新卧起,阳紧阴数,其人食已即吐。阳浮而数,亦为吐。寸口脉紧而芤,紧即为寒,芤即为虚,寒虚相搏,脉为阴结而迟,其人即噎。关上数,其人则吐。趺阳脉微而濇,微即下利,濇即吐逆,谷不得入。趺阳脉浮者,胃气虚,寒气在上,忧气在下,二气并争,但出不入,其人即呕而不得食,恐怖如死,宽缓即瘥。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难治。
  凡服汤呕逆不入腹者,先以甘草三两,水三升,煮取二升,服之得吐。但服之不吐,益佳。消息定,然后服余汤,即流利更不吐也。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

    活人书 【宋 朱肱】

     呕吐证

  伤寒三四日,胸胁痛而耳聋,或口苦舌干,或往来寒热而呕,其尺寸脉俱弦,此足少阳胆经受病也。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可吐下,诊其脉弦紧者,小柴胡汤主之。盖脉弦细,头疼发热,属少阳。少阳受病,口苦咽干目眩,宜小柴胡汤以解表,不可发汗,发汗则讝语。讝语属胃,胃和则愈;不和则烦而躁,宜调胃承气汤,此属少阳阳明也。
  呕吐者不可下。仲景云: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下。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宜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得屎而解。
  无阳则厥,无阴则呕。呕者,足阳明胃之经,足阳明之气下行,今厥而上行,故为气逆,气逆则呕。仲景云:呕多虽不大便,不可下,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浃然汗出而解。大抵呕证不一,各有治法。要之,小柴胡汤尤相主当耳。与小柴胡汤,胸胁满而呕,日晡发潮热者,可与小柴胡汤加芒硝也。若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与大柴胡汤也。大便秘者,方加大黄。大柴胡治呕最妙,为内有枳实故也。枳实去秽,压虚气。须是去大黄。仲景云:呕多虽有阳明证,慎不可下。官局桔梗汤最良,亦用枳实耳。古人治呕,多用半夏、生姜。孙真人云:生姜是呕家圣药。仲景治呕皆用之。太阳与阳明合病必下利,若不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生姜汤主之。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痛欲呕者,黄连汤主之。太阳与少阳合病而自利,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金匮》: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小半夏加橘皮汤,皆可选用。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呕而发渴者,猪苓汤主之。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急与之水。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仲景云: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中与也,宜治膈间之水,赤茯苓汤主之。若少阴证而呕者,真武汤去附子加生姜。若汗若吐若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呕者,栀子生姜汤主之。伤寒差后呕者,有余热在胃脘,竹叶汤加生姜主之。
  大凡呕者,饮食不下。干呕者,今人所谓啘也。或因汗出,或因有水,或因下利,脾胃有热,故使干呕,官局中桔梗汤最佳。仲景治法:汗自出,干呕者,桂枝证也。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者,小青龙也。身凉汗出,两胁痛或干呕者,十枣汤也。少阴下利脉微,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也。少阴下利,里寒外热,脉微欲绝或干呕者,通脉四逆汤也。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也。《伤寒论》曰: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仲景无治法。大抵吴茱萸汤,治少阴证也。谷入胃而呕属阳明,宜与小柴胡汤。
  若病人直患呕吐,而复脚弱或疼,乃是脚气,当作脚气治之,法在脚气门。
  吐有冷热二证。寸口脉数,手心热,烦渴而吐,以有热在胃脘,五苓散主之。伤寒有表证,渴欲饮水也。水入口即吐者,名曰水逆,由心经受热而小肠不利故也,宜服五苓散。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小半夏加茯苓汤、大半夏加橘皮汤主之。曾经汗下,关脉迟,胃中虚冷而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寒多不饮水而吐者,理中汤去朮加生姜主之。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吐利手足逆冷烦躁甚者,吴茱萸汤主之。若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身凉汗出,两胁疼痛或干呕,此十枣汤证也。

    济生方 【宋 严用和】

     呕吐论治

  夫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莫不以胃为主。盖胃受水谷,脾主运化,生血生气,以统四体者也。若脾胃无所伤,则无呕吐之患。其或饮食失节,温凉不调,或喜餐腥脍乳酪,或贪食生冷肥腻,露卧湿处,当风取凉,动扰于胃;胃既病矣,则脾气停滞,清浊不分,中焦为之痞塞,遂成呕吐之患焉。然此特论饮食过伤,风凉冷湿之所由致者。又如忧思伤感,宿寒在胃,中脘伏痰,胃受邪热,瘀血停蓄,亦能令人呕吐,临病宜审之。

    河间六书 【金 刘完素】

     呕吐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流而不腐,动而不蠹,故吐。呕吐酸者,胃膈热甚,则郁滞于气,物不化而为酸也。酸者,肝木之味。或言吐酸为寒者,误也。
  胃膈热甚则为呕,火气炎上之象也。
  吐酸,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如饮食热则易于酸矣。或言吐酸为寒者,误也。又如酒之味苦而性热,能养心火,故饮之则令人色赤气粗,脉洪大而数,语濇谵妄,歌唱悲笑,喜怒如狂,冒昧健忘,烦渴呕吐,皆热证也,其吐必酸,为热明矣。况热则五味皆厚。经曰:在地为化,化生五味,皆属土也。然土旺胜水,不能制火,则火化自甚,故五味热食,则味皆厚也。是以肝热则口酸,心热则口苦,脾热则口甘,肺热则口辛,肾热则口咸。或口淡者,胃热也。胃属土,土为万物之母,故胃为一身之本,淡为五味之本。然则吐酸岂为寒者与?所以妄言为寒者,但谓多伤生硬粘滑,或伤冷物,而喜噫酢吞酸,故俗医主于温和脾胃。岂知经言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盖寒伤皮毛,则腠理闭密,阳气怫郁,不能通畅,则为热也。故伤寒身表热者,热在表也,宜以麻黄汤类,甘辛热药发散,以使腠理开通,汗泄热退而愈。凡内伤冷物,或即阴胜阳而为病寒,或寒热相击而致肠胃阳气怫郁而为热者,亦有内伤冷物而反病热,得大汗热泄身凉而愈也。或微而不为他病,止为中酸,俗谓之酢心是也。法宜温药散之,亦犹解表之义,以使肠胃结滞开通,怫热散而和也。若久吞酸而不已,则不宜温之,宜以寒药下之,后以凉药调之,结散热去则气和也。所以中酸不宜食粘滑油腻者,是谓能令阳气壅塞,郁结不通畅,如饮食在器,覆盖热而自酸也。宜餐粝食蔬菜,能令气之通利。
  吐利腥秽,肠胃寒而传化失常,子能制鬼贼则己当自实,故寒胜火衰金旺而吐利腥秽。腥者金之臭,由是热则吐利酸臭,寒则吐利腥秽,亦犹饭浆热则易酸,寒则水腥也。
  凡呕吐者,火性上炎也,无问表里,通宜凉膈散。伤寒杂病一切呕吐,调胃承气汤。烦闷干呕,黄连解毒汤。呕吐烦渴者,桂苓甘露饮、五苓散。眩咳呕者,白虎加半夏橘皮汤。寒呕吐四肢厥逆,清凉调胃散。湿温内甚,恶心呕吐者,白虎解毒汤。

    明理论 【金 成无己】

     呕吐论

  伤寒呕吐何以明之?呕者,有声者也,俗谓之啘。吐者,吐出其物也,故有干呕而无干吐。是以于呕则曰食谷欲呕,及吐则曰饮食入口即吐,则呕吐之有轻重可知矣。伤寒呕有责于热者,有责于寒者,至于吐家则悉言虚冷也。经曰: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又曰:胃中虚冷,故吐也。呕家则不然。呕有热者,有寒者,有停饮者,有胃脘有脓者,皆当明辨之。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与其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大柴胡汤主之者,是邪热而呕者也。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与其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是寒邪为呕者也。先呕后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后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是停饮呕者。呕家有痈脓不须治,脓尽自愈,是胃脘有脓而呕也。诸如此者,虽有殊别,大抵伤寒表邪欲传里,里气上逆则为呕也。是以半表半里证,多云呕也。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是知邪气传里者,必致呕也。至于干姜附子汤证云:不呕不渴为里无热。十枣汤证云: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即此观之,其呕为里热明矣。呕家之为病,气逆者必散之,痰饮者必下之。《千金》曰:呕家多服生姜,此是呕家圣药。是要散其逆气也。《金匮要略》曰:呕家用半夏以去其水,水去呕则止。是要下其痰饮也。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者,谓其气逆而收敛为实也。其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俱为难治。盖谓其虚寒之甚也。医者必审其邪气之虚实,疾证之逆顺,而施药图治则当矣。

    东垣十书 【元 李杲】

     用药宜禁

  吐多不得复吐,如吐而大便虚软者,此上气壅滞,以姜橘之属宣之。吐而大便不通,则利大便,当归、桃仁、麻仁、(木郁)李仁、皂角仁则所当禁也。

     论证分经

  呕吐哕,胃所主,各有经乎?答曰:胃者总司也,内有太阳阳明少阳三经之别,以其气血多少,而与声物有无之不同。即吐属太阳,有物无声,乃血病也。有食入即吐呕、食已则吐、食久则吐之别。呕属阳明,有物有声,气血俱病也。仲景云: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下。哕属少阳,无物有声,乃气病也。

    丹溪心法 【元 朱震亨】

     呕吐

  凡有声有物谓之呕吐,有声无物谓之哕。
  胃中有热,膈上有痰者,二陈汤加炒山栀、黄连及生姜。有久病呕者,胃虚不纳谷也,用人参、生姜、黄芪、白朮、香附之类。大抵呕吐以半夏、橘皮、生姜为主。刘河间谓呕者火气炎上,此特一端耳。有痰膈中焦食不得下者,有气逆者,有寒气郁于胃口者,有食滞心肺之分,而新食不得下而反出者,有胃中有火与痰而呕者。
  呕吐药,忌(艹舌)蒌、杏仁、桃仁、萝卜子、山栀,皆要作吐。丸药带香药行散不妨。
  注船大吐,渴饮水者,即死。童便饮之最妙。
  恶心,有痰有热有虚,皆用生姜,随证佐药。戴云:恶心者,无声无物,心中欲吐不吐,欲呕不呕,虽曰恶心,实非心经病,皆在胃口上,宜用生姜,盖能开胃豁痰也。
  恶心欲吐不吐,心中兀兀,如人畏舟船,宜大半夏汤,或小半夏茯苓汤,或理中汤加半夏亦可。又胃中有热恶心者,以二陈加生姜汁、炒黄连、黄芩各一钱,最妙。
  蛔厥者,乃胃寒所生。经曰:蛔者,长虫也。胃中冷即吐蛔虫。宜理中汤加炒川椒五粒,槟榔半钱,吞乌梅丸效。蛔见椒则头伏故也。

    局方发挥 【元 朱震亨】

     吐酸

  或曰:吐酸,《素问》以为热,东垣又言为寒,何也?予曰:吐酸与吞酸不同。吐酸是吐出酸水如酢,平时津液随上升之气,郁积而成,郁积之久,湿中生热,故从火化,遂作酸味,非热而何?其有积久不能自涌而出,伏于肺胃之间,咯不得上,咽不得下,肌表得风寒,则内热愈郁,而酸味刺心,肌表温暖,腠理开发,或得香热汤丸,津液得行,亦得暂解,非寒而何?《素问》言热者,言其本也;东垣言寒者,言其末也。但东垣不言外得风寒,而作收气立说,欲泻肺金之实,又谓寒药不可治酸,而用安胃汤、加减二陈汤,俱犯丁香,且无治湿热郁积之法,为未合经意。予尝治吞酸,用黄连、茱萸各制炒,随时令迭为佐使,苍朮、茯苓为主病,汤浸炊饼为小丸吞之,仍教以粗食蔬菜目养,则病易安。

    溯洄集 【元 王履】

     呕吐干呕哕咳逆辨

  尝读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有曰:呕者,有声者也,倘谓之啘。吐者,吐出其物也。故有干呕而无干吐。是以于呕则曰食谷欲呕,及吐则曰饮食入口即吐,则呕吐之有轻重可知矣。又曰:哕者,俗谓之咳逆是也。余窃疑之。于是即仲景《伤寒论》以考其是非,以订其说。夫《伤寒论》曰呕、曰吐、曰干呕、曰哕者至多,曰咳逆者则二而止也。因类聚而观之。夫呕者,东垣所谓声物兼出者也。吐者,东垣所谓物出而无声者也。至若干呕与哕,皆声出而无物也。东垣但以哕该之,而无干呕之论。夫干呕与哕,其所异者,果何在哉?微甚而已矣。故仲景于干呕则皆平易言之,于哕则曰:太阳中风,火劫发汗后,久则谵语,甚者至哕。又曰:阳明中风,若不屎腹满加哕者,不治。又曰: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出者,因得哕。虽亦间有似平易言者,然比之言干呕则径庭矣。窃又思之,干呕与哕,东垣视为一,仲景视为二。由为一而观之,固皆声之独出者也;由为二而观之,则干呕乃哕之微,哕乃干呕之甚,干呕者其声轻小而短,哕者其声重大而长,长者虽有微甚之分,盖一证也。今成氏乃以呕为有声,与干呕混而无别,又以哕为咳逆。若此者,余未之能从也。夫仲景以声物兼出而名为呕,以物独出而名为吐,以声独出而名为干呕。惟其呕兼声物,故无物而声空鸣者,乃谓之干,干犹空也。至于吐则是必有物矣,其可谓之干乎?仲景于呕字加一干字,所以别夫呕为声物兼出者耳。成氏乃以呕为独有声而同乎干呕,得不有失仲景措辞之本意欤?仲景曰: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夫谓之呕尽脓,其可以呕为独有声乎?至于曰得汤则呕、得食而呕、饮食则呕、贪水者必呕之类,亦不可以呕为独有声矣。又少阴病下利用通脉四逆汤一条,其所叙诸证,既有干呕之文,何下文加减法中又曰呕者加生姜乎?设仲景果以呕为独有声,则又不当立干呕之名矣。观其既白呕,又曰干呕,则其义之殊别也,讵不着明也哉!且仲景尝言欲呕矣,又言欲吐矣,未尝言欲干呕欲哕也。夫欲之为义,将出未出,而预有所觉之辞也。夫将出未出而预觉者,惟有形之物,无形之声则不然也。有形之物,将出乎胸膈之间,则虽未出,而亦可以前知。若无形之声,则不能前知其将出,必待夫既出而后可知也。呕与吐主有形之物言,故可谓之欲。干呕与哕,主无形之声言,故不可谓之欲。成氏引食谷欲呕、饮食入口即吐二句,而谓呕吐有轻重。其意盖以呕言欲而为轻,吐言即而为重。安知言欲不言欲者,本为有形无形设,不为轻重设也。果如其说,则得汤则呕,得食而呕,心中温温欲吐,气逆欲吐之语,不出于仲景乎?又引俗谓之啘一句以证呕。夫啘与哕盖字异而音义俱同者也,以之证呕亦疏矣。虽然,以呕与吐较之,吐轻于呕,以吐与干呕较之,干呕轻于吐,然三者亦各自有轻重,不可定拘也。但以呕吐、干呕与哕而较,则哕之为重,必非三者之比矣。故《太素》曰:木陈者其叶落,病深者其声哕。夫哕虽亦有轻而可治,重而不可治者,然病至于哕,则其治也,终不易矣。

    活法机要 【元 张洁古】

     吐证

  吐证有三,气积寒也。皆从三焦论之:上焦在胃口,上通于天气,主纳而不出;中焦在中脘,上通天气,下通地气,主腐熟水谷;下焦在脐下,通于地气,主出而不纳。是故上焦吐者,皆从与气。气者,天之阳也。其脉浮而洪。其证食已暴吐,渴欲饮水,大便结燥,气上冲而胸发痛。其治当降气和中。中焦吐者,皆从于积,有阴有阳,食与气相假为积而痛。其脉浮而弦。其证或先痛而后吐,或先吐而后痛。治法当以小毒药去其积,槟榔、木香和其气。下焦吐者,皆从于寒,地道也。其脉沉而迟。其证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利,大便秘而不通。治法当以大毒药通其秘塞,温其寒气,大便渐通,复以中焦药和之,不令大便秘结而自愈也。

    卫生宝鉴 【元 罗天益】

     呕吐

  吐多者,理中丸去白朮加生姜。气上逆者则吐多,朮甘而壅,非气逆者之所宜。《千金》曰:呕家多服生姜,此是呕家圣药。生姜辛散,于是吐者多加之。
  伤寒吐而身热或不热者,治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或小半夏加橘皮汤,或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之。吐而手足寒或烦躁,治用四逆汤。
  脏寒蛔上入膈,故吐蛔。此乃胃气虚寒,非实寒也。治用仲景理中汤。

    证治要诀 【明 戴思恭】

     论呕吐

  呕与吐之辨,已于伤寒论之,然证亦不一:有寒呕,有热呕、气呕、痰呕、吐食呕、吐血、吐蛔、恶心、干呕。除热呕、吐血外,近世呕吐二字皆通用,然却无甚利害,于理亦自不妨。并小半夏茯苓汤,或二陈汤多加生姜煎。生姜呕中之圣药。大痛,色如青菜色者,死。
  寒呕,中脘停寒,饮食喜辛,热物入口即吐出,宜二陈汤加丁香十粒,或理中汤加枳实半钱,不效则温中汤,甚则附子理中汤,或丁附汤,并须冷服。盖冷遇冷则相入,庶不吐出。有痰饮,粥药到口即吐,人皆谓其翻胃,非也。此乃痰气结在咽膈之间,宜先以姜苏汤下灵砂丹,俟药可进,则以顺气之药继之。
  外有吐泻及痢疾,或腹冷痛,进热剂太骤,以致呕逆,宜二陈汤加砂仁、白豆蔻各半钱,甚则入沉香少许。寒、热、气、食、痰、血六呕外,有漏气、走哺。漏气者,上焦热,食必先吐而后下,汗出,身胃热。走哺者,下焦热,气逆不续,大小便不通,呕吐不禁。
  凡进热药愈增者,当于寒呕中求。热呕,宜二陈汤加黄连一钱。气呕,胸满膈胀,关格不通,不食常饱,食则常气逆而吐,此因盛怒中饮食而然。宜二陈汤加枳实、木香各半钱,或吴茱萸汤;不效则丁沉透膈汤,及五膈宽中汤。
  食呕多因七情而得,有外感邪气,并饮食不节而生,大概治以理中为先,二陈汤加枳实一钱,或加南星七分、沉香木香各四分亦好,或只服枳南汤或导痰汤。
  又有中脘伏痰,遇冷即发,俗谓之冷癎,或服新法半夏汤或抓脾汤。外有热痰而呕者,宜小半夏茯苓汤加竹茹如钱大。若呕痰而或致厥者,乃寒痰逆闷,谓之痰厥,宜姜附汤,以生附代熟附。
  恶心干呕,欲吐不吐,心下映漾如畏船人,宜大半夏汤,或小半夏茯苓汤,或理中汤、治中汤,皆可用。
  呕吐诸药不效,当借镇重之药,以坠其逆气,宜姜苏汤下灵砂丹,须百粒作一服,俟药得效,却以养正丹、半硫圆导之。呕吐,津液既去,其口必渴,不可因渴而遽以为热。
  又有呕吐诸药不效,又别无前项痰气等证,乃蛔在胸膈作呕,见药则动,动则不纳药,药出而蛔不出,虽非吐蛔之比,亦宜用吐蛔药。或于治呕药中,入炒川椒十粒,蛔见椒则头伏故也。
  曾有患人用附子理中汤、四逆汤加丁香,到口即吐。后去干姜,只参附加丁木二香煎熟,更磨入沉香药,立吐定。盖虚痰气凝结,丁、附既温,佐以沉、木则自通,干姜、白朮则泥耳。
  风寒呕吐,有寒热二证,无物为呕,有物为吐。何以吐为有物?古语只闻有干呕,不闻干吐。太阳与阳明合病,身热头疼,项强烦热,鼻干目疼而呕,宜葛根汤加半夏一钱。太阳与少阳合病,头疼腰疼,往来寒热,胸胁疼痛而呕,宜黄芩汤加半夏一钱半,入生姜五片煎。若少阳证具,不系合病,呕而热者,宜小柴胡汤。若阳明证具,虽显然有可下之者,兼之呕多,犹属上焦,未可遽下,宜小柴胡汤。若太阳不与少阳阳明合病,而独见太阳证,或吐泻者,恐病人膈间素有痰饮停饮伤滞,且以二陈汤定之;候呕吐定,徐进解太阳经药。若洗呕却渴者,宜猪苓汤;先渴却呕者,为膈间有水,宜小半夏加茯苓汤。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吐已复渴,名曰水逆,由心经受热而小肠不利也,宜五苓散。若少阴不渴而吐或干呕者,理中汤去白朮加生姜。呕而吐涎沫者,吴茱萸汤。太阴厥阴间有呕吐,太阴宜理中汤,厥阴宜四逆汤,并加生姜煎。已上阴证,乃阴中之阴,宜用热剂。阳入阴者,能为利而不呕,呕属上而近于外也。阳之所入者深,故利也。又有阳证病新瘥后见呕,并无别因,此余热在胃脘也,宜竹叶石膏汤或橘皮竹茹汤。
  大凡得之太阳而呕者,必是合病,呕乃病渐入内,非正太阳也。曾记有人初得病,太阳证在,呕吐不止,药投暖剂,莫能治之。知太阳已汗解,固当用冷剂,是太阳见呕,非合阳明则合少阳,其呕为热,用暖剂非矣。曾见太阳证大呕,不用呕吐药,只解表自除。
  又记有人初病,具太阳证而呕,一家少长,患状悉类,进养胃汤八服,无不立效。此时行之气,适然如此,是为伤寒杂病,又非可以正经伤寒律之。
  伤暑呕而渴者,浸冷香薷汤,或五苓散,兼吞消暑丸。呕不止者,枇杷叶散去茅根,吞来复丹。呕而有痰,却暑散吞消暑丸,或小半夏茯苓汤,或消暑饮。
  伤酒,恶心呕逆,吐出宿酒,昏冒眩运,头痛如破,宜冲和汤,半夏茯苓汤、或理中汤加干葛七分,或用末子理中汤和缩脾饮。
  伤食之证,胸膈痞塞,吐逆咽酸,噫败卵臭,畏食,头痛发热恶寒,病似伤寒,但身不痛耳。治中汤加砂仁一钱,或红圆子、小七香圆和服。
  食过多而伤,停留中脘,闻食气则呕,二陈汤加砂仁一钱;未愈,更加丁香半钱,或治中汤加砂仁一钱、丁香十粒。大呕不止者,大便去之,枳实半夏汤加砂仁一钱、白豆蔻仁半钱,咽感应圆。

    明医杂着 【明 王纶】

     吐酸吞酸

  若素有痰火,胸膈郁塞,咽酸噎气,及素有吞酸吐酸之证,或有酒积泄泻结痛,此皆湿热也。枳朮丸加黄连姜汁炒、白芍药酒炒、陈皮各一两,石膏、生甘草各五钱,缩砂、木香各一钱,川芎四钱。
   【注 按前证吐酸吞酸,大略不同。吐酸者,湿中生热;吞酸者,虚热内郁。皆属脾胃虚寒,中传末证。故《内经》以为火者,指其病形而言也。东垣以为胃寒者,指其病本而言也。凡患此者,先当辨其吞吐,而治以固本元为主。若服寒凉,复伤胃气,则实实虚虚者矣。复审其脾气虚而饮食不能输化,浊气不能下降者,须用六君子汤,补养脾胃为主,少佐越鞠丸以清中。故东垣先生云,邪热不杀谷,若误认为实热而妄用寒凉,必变败证。】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四十九

呕吐门

    医学入门 【明 李梴】

     呕分干湿

  湿呕有声有物,食已则呕;干呕空呕无物,总属阳明气血俱病,故呕比吐为重。热呕口苦,烦渴脉数,手心身热,寒呕头痛胸满,厥冷吐沫,脉迟吐哕,(食訇)呃皆然。湿呕表邪传里,里气上逆,故半表里证多呕也。三阳发热者,俱小柴胡加生姜主之。胸满,日晡潮热,加芒硝。呕不止,便闭者,大柴胡汤。呕多虽有阳明证,胃薄不可下者,甘桔汤。烦渴者,先呕后渴,为欲解,猪苓汤。先渴后呕,为停水,赤茯苓汤。饮水即呕者,五苓散。虚烦渴者,竹叶石膏汤加姜汁,或栀豉汤。上热下寒呕者,黄连汤。胃寒下利,厥冷不渴者,理中汤去朮加姜汁,或正气汤加姜汁。少阴三证:膈上寒饮,呕吐涎沫,或吐利而渴者,四逆汤加生姜。脉沉或咳或悸,挟水气者,真武汤去附子加姜汁。手足寒,心中温温,欲吐不吐,愦愦无奈何者,生姜汁半夏汤。经汗下虚者,干姜芩连人参汤。汗后水药及谷食不下者,危,小半夏汤救之。又有温毒呕者,心闷发斑。水证呕者,先呕怔忡。呕脓血者,腥臊气逆上冲,呕尽自愈。
  干呕,胃热与谷气相并上熏,心下痞塞,故呕则无所出,食则不能纳,黄连解毒汤。有太阳无汗干呕者,风邪上壅也,桂枝汤。有太阳阳明合病,不下利而但呕或干呕者,里实气逆上而不下也,葛根汤。胃寒津枯干呕渴者,理中汤。少阴三证:干呕下利脉微者,白通汤。里寒外热,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汤。利不止,烦躁厥逆无脉者,白通加猪胆汁汤。厥阴头痛干呕吐痰,或自利厥冷烦躁者,三味参萸汤。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愦愦无奈何者,生姜汁半夏汤、大小橘皮汤。

     吐别腥酸

  吐有物无声,食入即吐,丹溪以属太阳血病,然胃实主之。吐利腥臊者为寒,酸臭者为热,治与呕哕一同。凡呕吐脚软痛者,脚气也。呕吐脉弱,小便自利,身微热而厥者,虚极难治。

     有冷热气食之殊

  胃冷,呕清,手足厥,食久乃吐,二陈汤加姜、桂,甚则加丁、附,或丁香半夏丸。胃热,面红,手足热,食已即吐,二陈汤加姜炒芩、连、山栀,暴甚略加槟榔、木香,胃口痛加姜汁,或葛根竹茹汤、加味橘皮竹茹汤,或小柴胡汤加竹茹。如时常口吐清水,冷涎自下涌上者,此脾热所致也,二陈汤加白朮、白芍、升麻、炒芩连、山栀、神曲、麦芽、干生姜等分,或丸或煎服。
  凡气吐者,气冲胸痛,食已暴吐而渴,治当降气和中,六君子汤加木香、藿香、桔梗、枇杷叶,或七气汤。热气冲者,古荆黄汤加人参、甘草。
  中焦吐者,食积与气,或先吐而后痛,或先痛而后吐,治当以木香、槟榔等分为末,调服。行气,紫沉丸。消积,寻常平胃散、二陈汤加青皮、砂仁、白豆蔻、山楂、神曲调之。

     下焦寒

  下焦吐者,寒也。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久则小便清利,大便不通。乃阴气偏结,不与阳和。治当温其寒而通其秘,复以中焦药和之。附子理中汤、木香匀气散合理中汤、四逆汤、丁胡三建汤、古丁半汤、养正丹、古半硫丸。

     不可下

  呕家不可下者,常也。如喜冷烦渴,胸满腹痛甚,大便闭者,大小肠膀胱结也。热者,大柴胡汤下之,虚者润之。

     湿痰火水

  呕吐痰火为多,二陈汤加姜炒芩连,或小调中汤主之。肝火冲胃者,单黄连丸,或单人中白,姜汁化服。脾经湿痰郁滞上中二焦,时时恶心,吐出清水,或如豆汁者,胃苓汤加半夏、槟榔。
  水呕心下怔忡,先渴后呕者,赤茯苓汤。先呕后渴者,猪苓汤。水入即吐者,五苓散。

     脓血风暑

  腥气臊气熏炙,恶心呕吐,杂以涎血,此脓血聚于经中,所谓呕家有痈脓不须治,脓尽自愈,四物倍赤茯苓、牡丹皮。虚者,八珍汤加陈皮。
  风邪在胃,翻翻不定,或郁酸水,全不入食者,不换金正气散、麦冬汤、安脾丸,不宜轻用参朮补住,邪气反甚。惟久病胁痛者,木克土也,方敢用六君子汤加青皮、芍药、柴胡、升麻、川芎、砂仁、神曲。治水热者,小柴胡汤加青黛、姜汁,蒸饼为丸服。
  暑吐烦渴,黄连香薷散、六一散加砂仁,或枇杷叶散、钱氏白朮散。

     蛔虫

  久病胃气虚弱,全不纳食,闻食气则呕者,四味藿叶汤,或四君子汤去茯苓加香附参芪。胸痞短气者,调中益气汤。胃虚寒痰作呕者,增半汤。
  虫吐,时常恶心,胃口作痛,口吐清水,得食暂止,饥则甚者,胃中有蛔也。二陈汤加苦楝根、史君子、白朮、乌梅。或用锡灰、槟榔等分,米饮调服亦可。凡吐如青菜汁者死,此是乍然呕吐,非翻胃比也。

    医宗必读 【明 李中梓】

     呕吐论

  愚按古人以呕属阳明,多气多血,故有声有物,血气俱病也。吐属太阳,多血少气,故有物无声,血病也。哕属少阳,多气少血,故有声无物,气病也。东垣以呕吐哕俱属脾胃虚弱,或寒气所客,或饮食所伤,致上逆而食不得下也。洁古老人从三焦分气积寒三因。上焦在胃口,上通天气,主纳而不出;中焦在中脘,上通天气,下通地气,主熟腐水谷;下焦在脐下,下通地气,主出而不纳。故上焦吐者,皆从于气。气者,天之阳也。其脉浮而洪。其证食已即吐,渴欲饮水,治当降气和中。中焦吐者,皆从于积,有阴有阳,气食相假。其脉浮而弦。其证或先痛后吐,或先吐后痛,法当去积和气。下焦吐者,皆从于寒,地道也。其脉大而迟,其证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利,大便不通,法当通其闭塞,温其寒气。后世更为分别:食剎则吐谓之呕,剎者顷刻也,食才入口,即便吐出,用小半夏汤。食入则吐,谓之暴吐,言食才下咽,即便吐出,生姜橘皮汤。食已则吐,谓之呕吐,言食毕然后吐,橘皮半夏汤。食久则吐,谓之反胃,盖食久则既入于胃矣,胃中不能别清浊,化精微,则复反而出,水煮金花丸。再食则吐谓之翻胃,言初食一次不吐也,第二次食下则吐,直从胃之下口翻腾上出,易老紫泥丸。旦食暮吐,暮食朝吐,乃积一日之食,至六时之久,然后吐,此下焦病,半夏生姜大黄汤。以上诸证,吐愈速则愈在上,吐愈久则愈在下,阴阳虚实之间,未易黑白判也。古方通以半夏、生姜为正剂,独东垣云生姜止呕,但治表实气壅,若胃虚谷气不行,惟当补胃推扬谷气而已。故服小半夏汤不愈者,服大半夏汤立愈。挟寒者,喜热恶寒,肢冷脉小,或二陈汤加丁香、炮姜,或理中汤加枳实,并须冰冷与服,冷则不吐。诸药不效者,红豆丸神效。挟热者,喜冷恶热,躁渴脉洪,二陈汤加黄连、栀子、竹茹、枇杷叶、干葛、生姜、芦根汁。气滞者,胀满不通,二陈汤加枳实、沉香、木香。痰饮者,遇冷即发,俗名冷涎泛,先以姜苏汤下灵砂丹,继以顺气之药。食积者,消导乃安,枳实、厚朴、苍朮、神曲、麦芽、山楂、砂仁。吐而诸药不效,必假镇重以坠之,灵砂丹、养正丹。吐而中气久虚,必借谷食以和之,宜白米炒焦黑色、陈皮、茯苓、半夏、甘草、陈苍米、苡仁、谷糵,时时呷陈米饮。先吐后泻,身热腹闷,名曰漏气,此因上焦伤风,邪气内着,麦门冬汤。二便不通,气逆不续,名曰走哺,此下焦实热,人参汤主之。干呕气逆,橘皮、生姜等分。恶心胃伤,虚者,人参、橘红、茯苓、甘草、半夏、生姜;实者,枳壳、砂仁、橘红、半夏、白蔻、藿香。呕苦,邪在胆经,黄连、甘草、生姜、橘皮、柴胡。吐酸责之肝脏,挟热者,左金丸加白蔻、生姜、竹茹、栀子;挟寒者,左金丸加丁香、干姜、白朮、沉香。呕清水者,多气虚,六君子汤加赤石脂。吐蛔虫者,皆胃冷,理中汤加川椒五粒、槟榔五分,吞乌梅丸。详别其因,对证用药,不胶于一定之迹,乃可应无穷之变耳。

    伤寒六书 【明 陶华】

     论干呕

  干呕者,空呕而无物出也。大抵热在胃脘,与谷气并,热气上熏,心下痞结,则有此证。太阳汗出干呕,桂枝汤,主自汗也。少阴下利,干呕,生姜汤,主下利也。厥阴吐涎沫,干呕,吴茱萸汤,主涎沫也。邪去呕自止。
  又有水气二证,太阳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身热干呕者,微喘或自利,小青龙汤。不发热,只恶寒,胁痛,咳而利,干呕者,亦水气也,十枣汤。膈上有寒饮干呕者,属少阴,四逆汤也。
  伤寒热在胃口,与谷气并,热气上熏,无物名干呕,分实热水气治之,此与哕证不相类。
  三四日,邪传少阳胆,胸胁痛而耳聋,寒热,呕而口苦,按至半阴半阳及脉来弦数者,是半表半里也。缘胆无出入之路,用小柴胡。其经有三禁,汗、下、吐也。盖阳明与太阳二经,不从乎中治也。中者,半表半里而阳交中,名曰少阳也。

     论呕吐

  呕者,声物俱出者也。吐者,无声而但出物者也。故仲景复重言干以别之,则呕为有物明矣。干犹空也,但空呕而无所出耳。然呕吐俱有物出,较之轻重,则呕甚于吐。盖表邪搏里,里气上逆,故呕吐而水谷不下也。有胃热,脉弦数,口舌烦渴;有胃寒,脉弦迟,逆冷不食,小便利;有水气,先渴后呕,膈间怔忡;有脓血,喉中腥,奔逆上冲,不须治之,呕脓尽自愈。是四者不可不辨。大抵邪半在表、半在里,则多呕吐,及其里热而致吐亦有之。故经曰: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为其气逆,未收敛为实也。设或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微热而见厥者,难治,以其虚寒甚也。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因得汤反剧者,属上焦,橘皮汤、小柴胡汤。似呕似哕似喘,心下愦愦,大橘皮汤。汗下后,关脉迟缓而吐,为胃寒,理中丸。
  瘥后虚烦呕吐,竹叶石膏汤加生姜汁。屡经汗下,食气膈塞,食入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汗后水药不入口者曰逆,半夏茯苓汤。《金匮》曰:诸呕吐谷不下,半夏汤。呕吐脉滑数,或洪发热,茅根汤。

    薛己医案 【明 薛己】

     呕吐

  若脾胃气虚,呕吐而胸膈不利者,用六君子汤,壮脾土,生元气。若过服辛热之剂,而呕吐噎膈者,用四君子汤加芎、归,益脾土以抑阴火。若胃火内格,而饮食不入者,用六君子汤加芩、连,清热养胃。若病呕吐,食入而反出者,用六君子加木香、炮姜,温中补脾。若服耗气之剂,血无所生,而大便燥结者,用四君子加芎、归,补脾生血。若火逆冲上,食不得入者,用四君子加山栀、黄连,清热养血。若痰饮阻滞,而食不得入者,用六君子加木香、山栀,补脾化痰。若脾胃虚寒饮食不入,或入而不化者,用六君子加木香、炮姜,温补脾胃。不能慎房劳,节厚味,调饮食者,不治。年高无血者,亦不治。

    古今医统 【明 徐春甫】

     呕吐之因不同

  杨仁斋云:胃气不和而呕吐,人所共知。然有胃寒、有胃热、有痰饮、有宿食、有风邪入胃、有气逆冲上,数种之异,可不究其所自来哉?

     久病火郁吐酸宜辛温发散

  经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夫久病人脾胃虚弱,属郁者多,此吐酸宜从东垣安胃之治,是则热因热用之法也。或谓东垣以吐酸为寒,诚不知东垣者也。予观前人立论,如《局方》以温热之剂治吐酸,不能使人不致疑于寒,是未审经旨专为热证也。知此热者,惟刘河间一人耳。

     新病吐酸当从寒味

  丹溪云:凡吐酸吞酸,皆属于热,必用吴茱萸顺其性而折之。炒黄连、炒栀子为必用之药,此则火以病酸而出治也,故只从寒味。须用茱萸,亦顺其火而折之者也。知东垣者,其惟丹溪乎?

    证治准绳 【明 王肯堂】

     总论

  东垣曰:夫呕吐哕者,皆属于胃,胃者总司也,以其气血多少为异耳。且如呕者,阳明也,阳明多血多气,故有声有物,气血俱病也。仲景云:呕多虽有阳明证,慎不可下。孙真人曰:呕家多服生姜,乃呕吐之圣药也。气逆者必散之,故以生姜为主。吐者太阳也,太阳多血少气,故有物无声,乃血病也。有食入则吐,有食已则吐,以陈皮去白主之。哕者少阳也,少阳多气少血,故有声无物,乃气病也,以姜制半夏为主。故朱奉议治呕吐哕,以生姜、半夏、陈皮之类是也。究三者之源,皆因脾气虚弱,或因寒气客胃,加之饮食所伤而致也,宜以丁香、藿香、半夏、茯苓、陈皮、生姜之类主之。若素有内伤而兼此疾,宜察其虚实,使内消之。痰饮者必下之。当分其经对证用药,不可乱也。

     治法

  《金匮》方: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又云:呕家本渴,渴者欲为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用半夏一斤,生姜半斤,水七升,煮一升半,分温再服。又云:卒呕吐,心下痞,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即前方加茯苓四两也。则生姜、半夏,固通治呕吐之正剂矣。然东垣辛药生姜之类治呕吐,但治上焦气壅表实之病,若胃虚谷气不行,胸中闭塞而呕者,惟宜益胃推扬谷气而已,勿作表实,用辛药泻之。故服小半夏汤不愈者,服大半夏汤立愈,此仲景心法也。
  仲景云: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又用大黄甘草,治食已即吐,何也?曰:欲吐者,其病在上,因而越之可也。而逆之使下,则必抑塞愦乱而益甚,故禁之。若既已吐而吐不已,有升无降,则当逆而折之,引令下行,无速于大黄,故不禁也。兵法曰:避其锐,击其惰,此之谓也。丹溪泥之而曰,凡病呕吐切不可下,固矣夫?

    景岳全书 【明 张介宾】

     呕吐论证

  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实。实者有邪,去其邪则愈;其虚者无邪,则全由胃气之虚也。所谓邪者,或暴伤寒凉,或因胃火上冲,或因肝气内逆,或以痰饮水气聚于胸中,或以表邪传里,聚于少阳阳明之间,皆有呕证,此皆呕之实邪也。
  所谓虚者,或其本无内伤,又无外感,而常为呕吐者,此既无邪,必胃虚也。或遇微寒,或遇微劳,或遇饮食少有不调,或肝气微逆,即为呕吐者,总胃虚也。凡呕家虚实,皆以胃气为主,使果胃强脾健,则凡遇饮食必皆运化,何至呕吐?故虽以寒热饥饱,大有所伤,亦不能动。而兹略有所触,便不能胜,使非胃气虚弱,何以若此?此虚实之原,所当先察,庶不致误治之害。凡胃气本虚而或停滞不行者,是又虚中有实,不得不暂从清理,然后可以培补。又或虽有停滞,而中气虚困不支者,是又所急在虚,不得不先顾元气,而略兼清理。此中本末先后,自有确然之理,贵乎知权也。
  呕家虽有火证,详列后条。然凡病呕吐者,多以寒气犯胃,故胃寒者十居八九,内热者十止一二。而外感之呕,则尤多寒邪,不宜妄用寒凉等药。使非真有火证而误用之,胃强者犹或可支,胃弱者必遭其虐。观刘河间曰:胃膈热甚则为呕,火气炎上之象也。此言过矣。若执而用之,其害不小。又孙真人曰:呕家圣药是生姜,此的确之见也,胜于河间远矣。
  仲景曰: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此但以伤寒为言也。然以余之见,则不但伤寒,而诸证皆然。何也?盖杂证呕吐,尤非伤寒之比。其在伤寒,则犹有热邪,但以热在上焦,未全入腑,则下之为逆,故不可下也。若杂证之呕吐,非胃寒不能化,则脾虚不能运耳。脾胃既虚,其可攻乎?且上下之病气或无涉,而上下之元气实相依,此呕吐之所以不可攻者,正恐病在上而攻其下,下愈虚而上愈困耳。

     虚证

  凡胃虚作呕者,其证不一,当知所辨。若胃脘不胀者,非实邪也。胸膈不痛者,非气逆也。内无热躁者,非火证也。外无寒热者,非表邪也。无食无火而忽为呕吐者,胃虚也。呕吐无常而时作时止者,胃虚也。食无所停而闻食则呕者,胃虚也。气无所逆而闻气则逆者,胃虚也。或身背或食饮,微寒即呕者,胃虚也。或吞酸或嗳腐,时苦恶心,兀兀然泛泛然,冷咽靡宁者,胃虚也。或因病误治,妄用克伐寒凉,本无呕而致呕者,胃虚也。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食入中焦而不化者,胃虚也。食入下焦而不化者,土母无阳,命门虚也。凡此虚证,必皆宜补,是固然矣。然胃本属土,非火不生,非暖不化,是土寒者即土虚也,土虚者即火虚也。故曰,脾喜暖而恶寒,土恶湿而喜燥,所以东垣《脾胃论》特着温补之法,盖特为胃气而设,庸可忽哉!第在河间则言呕因胃火,是火多实。兹余言呕因胃寒,是寒多虚也。一热一寒,若皆失中和之论。不知呕因火者,非谓其必无,但因火而呕者少,因寒而呕者多;因胃实而呕者少,因胃虚而呕者多,故不得不有此辨。
  虚呕之治,但当以温胃补脾为主,宜人参理中汤为正治。或温胃饮、圣朮煎、参姜饮之类,亦可酌用;或黄芽丸尤为最妙。若胃口寒甚者,宜附子理中汤,或四味回阳饮,或一气丹主之。若虚在阴分,水泛为痰而呕吐者,宜金水六君煎;虚甚者宜理阴煎,或六味回阳饮。若久病胃虚不能纳榖者,但当以前法酌治之。若胃气微虚而兼痰者,宜六君子汤主之。凡中毒而吐者,当察其所中者何物。盖中热毒而吐者,宜解以寒苦之剂;中阴寒之毒而吐泻不止者,宜解以温热之剂。若因吐泻而脾胃致虚者,非大加温补不可。此证有中寒毒吐泻,治按在后,当并阅之。

     实证

  凡实邪在胃而作呕者,必有所因,必有见证。若因寒滞者,必多疼痛;因食滞者,必多胀满;因气逆者,必痛胀连于胁肋;因火郁者,必烦热燥渴,脉洪而滑;因外感者,必头身发热,脉数而紧。如无实证实脉而见呕吐者,切不可以实邪论治。
  寒邪犯胃而作呕者,其证有三:一以食饮寒凉或误食性寒生冷等物,致伤胃气,因而作呕。若果寒滞未散而兼胀兼痛者,宜温中行滞,以大小和中饮、神香散,或二陈汤加姜桂之类主之,或和胃饮亦佳。
  一以阴寒气令,或雨水沙气,及水土寒湿之邪犯胃,因而作呕作泄。若寒滞未散而或胀或痛者,宜温中散寒,以平胃散、神香散、加减二陈汤、除湿汤、局方四七汤、大七香丸之类主之。
  一以风寒外感,或伤寒,或痎疟。凡邪在少阳,表邪未解而渐入里,所以外为寒热,内作呕吐。盖少阳之经,下胸中贯膈而然,此半表半里证也。治宜解表散寒,以柴陈煎、小柴胡汤、正柴胡饮之类主之。若微呕微吐者,邪在少阳。若大呕大吐者,此又邪在阳明,胃家病也。宜二陈汤,或不换金正气散、藿香正气散之类主之。若胃虚兼寒者,惟理中汤、温胃饮之类为宜。
  饮食伤胃而作呕者,如果留滞未消,而兼胀痛等证,宜大和中饮、排气饮、神香散之类主之。或启脾丸亦可酌用。如食已消而呕未止,宜温胃饮主之。
  火在中焦而作呕者,必有火证火脉,或为热渴,或为烦躁,脉必洪数,吐必涌猛,形气声色,必皆壮丽。若察其真有火邪,但降其火,呕必自止。火微兼虚者,宜外台黄芩汤,或半夏泻心汤。火甚者,宜抽薪饮,或大小分清饮。若暑热犯胃,多渴多呕,气虚烦躁,而火有不清者,竹叶石膏汤。若热甚呕吐不止,而火在阳明兼头痛者,白虎汤,或太清饮,或六一散。若冒暑呕吐而火不甚者,宜香薷饮,或五物香薷饮俱可。
  痰饮留于胸中,或寒湿在胃,水停中脘而作呕吐者,宜和胃二陈煎、苓朮二陈煎,或小半夏加茯苓汤、橘皮半夏汤之类,皆可酌用。
  气逆作呕者,多因郁怒致动肝气,胃受肝邪,所以作呕。然胃强者未必易动,而易动者多因胃虚。故凡致此者,必当顾胃气,宜六君子汤,或理中汤主之。若逆气未散,或多胀满者,宜二陈汤,或橘皮半夏汤之类主之;或神香散亦佳。
  疟痢作呕者,在疟疾则以表邪内陷。凡邪在少阳阳明太阴者皆能作呕,表解呕必自止。在痢疾之呕,则多因胃气虚寒。盖表非寒邪,无以成疟;里非寒邪,无以成痢。病不知本,尚何医云?二证方论,具载本门。
  朝食午吐,午食晚吐,或朝食暮吐,详后反胃门。
  方治呕吐之极,或反胃粥汤入胃即吐垂死者,人参二两,水一升,煮四合,热服,日再进。兼以人参煮粥食之,即不吐。

     吐蛔

  凡吐蛔者,必因病而吐蛔,非因蛔而致吐也,故不必治其蛔,而但治其所以吐,则蛔自止矣。
  有因胃火而吐蛔者,以内热之甚,蛔无所容而出也,但清其火,火清而蛔自静,轻者抽薪饮,甚者万应丸之属是也。
  有因胃寒而吐蛔者,以内寒之甚,蛔不能存而出也,但温其胃,胃暖而蛔自安,仲景乌梅丸之属是也。
  有因胃虚无食而吐蛔者,以仓廪空虚,蛔因求食而上出者,此胃气大虚之候,速宜补胃温中,以防根本之败,如温胃饮、理中汤、圣朮煎之属是也。
  以上三者,固皆治蛔之法。然蛔有死者,有活者。若吐死蛔,则但治呕如前可也。若活蛔上出不已,则不得不有以逐之。盖蛔性畏酸苦,但加乌梅为佐使,则蛔自伏也。若胃实火盛者,可加苦楝根,或黄连亦善。其有未尽者,俱详列诸虫本门,及后条吐蛔治按之中。

     治呕气味论

  凡治胃虚呕吐,最须详审气味。盖邪实胃强者,能胜毒药,故无论气味优劣,皆可容受。惟胃虚气弱者,则有宜否之辨。而胃虚之甚者,则于气味之间,关系尤重。盖气虚者,最畏不堪之气,此不但腥臊耗散之气不能受,即微香微郁,并饮食之气,亦不能受,其他可知矣。胃弱者,最畏不堪之味,此非惟至苦极劣之味不能受、即微咸微苦,并五谷正味,亦不能受,而其他可知矣。此胃虚之呕,所以最重气味。使或略有不投,则入口便吐,终无益也。故凡治阳虚呕吐等证,则一切香散咸酸辛味不堪等物,悉当以己意相测,一有不妥,切不可用,但补其阳,阳回则呕必自止,此最确之法,不可忽也。余尝见一沈姓者,素业医,极多劳碌,且年及四旬,因患(疒颓)疝下坠,欲提使上升,自用盐汤吐法,不知胃虚畏咸,遂致吐不能止,汤水皆呕,如此者一日一夜,忽又大便下黑血一二碗,而脉则微渺如毛,几如将绝。此盖吐伤胃气,脾虚之极,兼以盐汤走血,故血不能摄,从便而下。余令速用人参姜附等剂,以回垂绝之阳,庶乎可疗。忽又一医至,曰:诸逆冲上,皆属火也。大便下血,亦因火也,尚堪用参附乎?宜速饮童便,则呕可愈而血亦止矣。其人以为有理,及童便下咽,即呕极不堪名状,呕不止而命随继之矣。呜呼!夫以胃强之人,亦且闻尿欲呕,况呕不能止而复可加以尿乎?此不惟死者堪怜,而妄用若此者,尚敢称医,诚可恶可恨也!故笔之于此,并以征气味之要。

     恶心证治

  恶心证,胃口泛逆,兀兀不宁之病。凡恶心欲吐,口必流涎,咽之不下,愈咽愈恶,而呕吐继之。亦有不呕吐而时见恶心者。然此虽曰恶心,而实胃口之病,非心病也。此证之因,则有寒、有食、有痰饮、有秽气、有火邪、有阴湿伤胃,或伤寒疟痢诸邪之在胃口者,皆得有之。若欲察之,但当察其虚实寒热,则尽之矣。然实邪恶心者,邪去则止,其来速,其去亦速。虚邪恶心者,必得胃气大复,其病方愈。且此证惟虚寒者十居八九,即有实邪呕恶者,亦必其脾气不健,不能运化而然。此所以凡治恶心者,必当知有实中有虚,勿得妄行攻击,而胃气不可不顾也。
  虚寒恶心,其证最多,若非猝暴而常见,或形气不足之辈,悉以胃气弱也。故凡治此者,多宜以温补为主。若脾胃微虚生痰,或兼吞酸嗳腐,咳嗽恶心者,宜六君子汤。若脾胃虚寒痰滞而恶心者,金水六君煎。若脾胃虚寒,或太阴自利,腹痛呕吐恶心者,温胃饮,或理中汤、圣朮煎。若脾肾虚寒,上下不能运行,或胀满,或呕吐,或伤寒阴证,寒邪深入三阴,而恶心呕吐不止者,理阴煎或温胃饮。
  实邪恶心,以一时邪滞犯胃,得吐则滞去,滞去则恶心自解。若有余邪,如法治之。若恶心多痰,及风寒咳嗽,或伤生冷,或饮酒过多,脾胃不和者,二陈汤或橘皮半夏汤。若脾胃多滞,或寒湿伤脾恶心者,平胃散。若胃寒多滞,或伤生冷,或寒痰不清,吞酸胀满恶心者,和胃饮,或和胃二陈煎。若受秽浊寒邪,胀满腹痛恶心者,调气平胃散。若感冒暑热,火盛烦躁恶心者,仲景竹叶石膏汤。若中药毒或诸毒而恶心者,速宜于诸毒门求法治之。

     吐酸吞酸辨证

  吐酸一证,在河间言其为热,在东垣言其为寒。夫理有一定,奚容谬异若此,岂理因二子可以易乎?必二子于理有一悖者,此余之不能无言,以东垣为是,而以河间为非也。何以见之?盖河间之说,实本《内经》。经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故河间病机悉训为火,而甚以主寒者为非。不知《内经》此论,乃以运气所属,概言病应,非以呕吐注泄,皆为内热病也。如果言热,则何以又曰: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又曰:太阳之复,心胃生寒,胸中不和,唾出清水,及为哕噫。此言呕吐之有寒也,岂皆热耶?又曰:太阳之胜,寒入下焦,传为濡泄。此言泄泻之有寒也,岂亦热耶?由此观之,则其此处言热,而彼复言寒,岂非自相矛盾,能无谬乎?不知《内经》之理,圆通详悉,无不周备,故有此言其常而彼言其变者,有此言其顺而彼言其逆者,有此篇未尽而足之他论者,有总言所属而详言所病者,此《内经》之元奥,所以不易穷也。故凡善观此者,务宜悟其源流,察其分合,其博也必烛其为千为万,其约必贯其总归一理。夫如是,斯足称明眼人矣。倘不能会其巅末,而但知管测一斑,又乌足以尽其妙哉!矧复有不明宗旨,悖理妄谈,谬借经文,证己偏见者,尚难枚举,无暇辨也。兹因二子之论,故并及之,而再悉于左,观者其加政焉!
  辨河间吐酸之论为非。据河间曰: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如饮食热则易于酸矣。或言吐酸为寒者,误也。所以妄言为寒者,但谓多伤生硬粘滑,或伤冷物而为噫酸吞酸,故俗医主于温和脾胃。岂知经言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故凡内伤冷物者,或即阴胜阳而为病寒者,或寒热相击而致肠胃阳气怫郁而为热者;亦有内伤生冷而反病热,得大汗热泄,身凉而愈也。若久喜酸而不已,则不宜温之,宜以寒药下之,后以凉药调之,结散热去则气和也。凡此皆河间之说,余每见之,未尝不反复切叹。观其所言病机,则由火及金,由金及木,由木及脾,所以为酸。若发微谈理,果可转折,如此则指鹿为马,何患无辞?惟其执以为热,故不得不委曲若此。若余言其为寒,则不然也。夫酸本肝木之味,何不曰火衰不能生土,则脾气虚而肝邪侮之,故为酸也。岂不于理更为明切,而何以曲折强解有若是乎?又若《内经》所言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此言伤寒证寒邪在表,则为三阳之发热,及其传里,则为阳明之内热,岂以内伤冷物而亦云病热者耶?又岂有内伤冷物而可以汗解者耶?即以气血强盛之人,偶伤生冷,久留不去,而郁为热者,此以郁久化热,或亦有之,岂果因生冷而反热耶?矧《内经》本以外感言,而河间引以证内伤,谬亦甚矣。此不惟大害轩岐之旨,而致后人执以借口,其害又将何如也!
  辨东垣吐酸之论为是。据《发明》曰:《内经》言诸呕吐酸皆属于热,此上焦受外来客邪也,胃气不受外邪故呕,仲景以生姜、半夏治之。以杂病论之,呕吐酸水者,甚则酸水浸其心,其次则吐出酸水,令上下牙酸濇不能相对,以大辛热药疗之必减也。酸味者,收气也,西方肺金旺也,寒水乃金之子,子能令母实,故用大咸热之剂泻其子,以辛热为之佐,而泻肺之实,病机作热攻之,误矣。盖杂病酢心,浊气不降,欲为中满,寒药岂能治之乎?此东垣之说也,余谓其最为得理。但其立言太讳,如所云收气及西方金旺、水为金子等义,人有未达,每多忽之。即在丹溪亦曰:东垣不言外得风寒,而作收气立说,欲泻肺金之实;又谓寒药不可治酸,而用安胃汤、加减二陈汤,俱犯丁香,且无治湿热郁积之法,为未合经意也。因考丹溪治法则用茱连丸、二陈汤,且曰宜用炒吴茱萸,顺其性而折之,乃反佐之法也,必用黄连为君以治之。此丹溪之意,亦主于热,正与东垣相反。而欲以芩连治吐酸,则不可不辨也。故余以东垣之说,请为之疏焉。夫所谓收气者,金气也,即秋气也。《内经》曰:秋气始于上。盖阴盛之渐,必始于上,以阳气之将退也。寒肃之渐,必始于上,以阳气之日降也。其云:金旺者,非云肺气之充实,正言寒气之有余也。其云子令母实者,以寒在上焦,则收气愈甚,故治用咸热等剂,以泻其子,亦无非扶阳抑阴之道最切当也。丹溪未达其意,而反以非之,抑又何也?即如丁香气味辛爽无毒,凡中焦寒滞,气有不顺者,最其所宜,又何至以犯字相戒,而使后人畏之如虎耶?盖丹溪但知丁香不可犯,而不知黄连、黄芩,又岂吞酸证所宜轻犯者哉?然说虽如此,而说有未尽,则云寒云热,犹不无疑,谨再竟其说焉。
  吐酸证诸言为热者,岂不各有其说?在刘河间则曰,如饮食热则易酸矣。在戴原礼则曰,如榖肉在器,湿热则易为酸也。又有相传者曰:观之造酒者,凉作则甘,过热则酸,岂非酸由热乎?诸说如此宛然可信,而欲人不从,不可得也。凡诸似是而非者,正以此类。譬之射者,但能不离于前后左右,便云高手。不知犯此四字,尚足以言射乎?而诸家之说,亦犹是耳。何以见之?盖察病者,当察以理;察理者,当察以真。即如饮食之酸由乎热,似近理矣,然食在釜中,使能化而不酸者,此以火力强而速化无留也。若起置器中,必久而后酸,此停积而酸,非因热而酸也。尝见水浆冷积既久,未有不酸者,此岂热耶,因不行也。又云造酒者,热作则酸,亦似近理。然必于二三日之后,郁热不开,然后成酸,未有热作及时,而遂致酸者。且人之胃气,原自大热,所以三餐入胃,俱能顷刻消化,此方是真阳火候之应。若如造酒者,必待竟日而后成,则日不再餐,胃气能无惫乎?若必如冷作之不酸,方云无火,则饮食之化,亦须旬曰,此其胃中阳气,不已竭乎?是可见胃气本宜暖,稍凉不可也。酒瓮本宜疏,郁闷不可也。故酒瓮之化,亦安能如胃气之速,而胃气之健,又安可同酒瓮之迟乎?此其性理相悬,奚啻十倍,有不待辨也明矣。且人之余食在胃,以速化为贵。若胃中阳气不衰,而健运如常,何酸之有?使火力不到则其化必迟,食化既迟则停积不行而为酸为腐,此酸即败之渐也。故凡病吞酸者,多见饮食不快,自食有不快,必渐至中满痞隔泄泻等证。岂非脾气不强、胃脘阳虚之病,而犹认为火,能无误乎?余向在燕都,尝有一缙绅患此而求治者,余告以寒,彼执为热,坚持造酒之说,以相问难,莫能与辨,竟为芩连之属所毙,而终不能悟,岂非前说之误之也耶?亦可哀矣!余故曰:人之察理,贵察其真。若见理不真,而疑似固执,以致酿成大害者,无非此类。此似是而非之谈,所以不可不辨也。
  吞酸之与吐酸,证有三种:凡喉间嗳噫,即有酸水如酢浸,心(食曹)杂不堪者,是名吞酸,即俗所谓作酸也。此病在上脘最高之处,不时见酸而泛泛不宁者是也。其次则非如吞酸之近,不在上脘而在中焦胃脘之间,时多呕恶,所吐皆酸,即名吐酸,而渥渥不行者是也。又其次者,则本无吞酸吐酸证,惟或偶因呕吐所出,或酸或苦,及诸不堪之味,此皆肠胃中痰饮积聚所化,气味每有浊恶如此,此又在中脘之下者也。但其顺而下行则人所不觉,逆而上出则喉口难堪耳。凡此三者,其在上中二脘者,则无非脾胃虚寒,不能运化之病,治此者,非温不可;其在下脘偶出者,则寒热俱有,但当因证以治其呕吐,呕吐止则酸苦无从见矣。虽然,此亦余之论证,故不得不曲进其说。若以实理言之,则凡胃强者,何暇计及于酸苦;其有酸苦者,必其停积不行而然。此宜随证审察,若无热证热脉可据,而执言湿中生热,无分强弱,惟用寒凉,则未有不误者矣。

     论治

  治吞酸吐酸,当辨虚实之微甚,年力之盛衰。实者可治其标,虚者必治其本。
  凡胃气未衰,年质壮盛,或寒或食,偶有所积而为酸者,宜用行滞温平之剂,以二陈汤、平胃散、和胃饮之类主之。中气微寒者,宜加减二陈汤,或橘皮汤,甚者宜温胃饮。气微虚者,宜藿香安胃散。此皆治标之法也。
  脾胃气虚,及中年渐弱,而饮食减少,时见吞酸吐酸者,惟宜温补脾胃,以理中汤、温胃饮、圣朮煎之类主之,切不可用清凉消耗等药。若虚在阴分,下焦不暖,而水邪上泛为酸者,宜用理阴煎最妙。
  丹溪曰:治酸必用吴茱萸,顺其性而折之,乃反佐之法也。不知此实正治,非顺性也。盖其性热,最能暖中下二焦;其味辛苦,最能胜酸濇之味。谓之反佐,见之过矣。
  用黄连为君,以治吐酸,乃丹溪之法也。观其治案,有一人酸块自胸直上咽喉,甚恶,以黄连浓煎,冷候酸块欲上,与数点饮之即下。盖味苦沉降,故酸得苦而即下,此亦扬汤止沸之法耳。若年壮气强,偶有所积,及酒湿不行,而酸楚上泛者,或用此法,未必即伤胃气,而亦可墬引下行,即权宜用亦无不可,然终非治本之道也。若气体略有虚弱,及内伤年衰之辈,而患吐酸者,必不可妄用芩连,再残阳气,虽暂得苦降之力,而胃气愈伤,则病必日甚而无可为矣。
  呕吐清水,古法以二朮、二陈汤或六君子汤,本皆正治之法。然余尝治水泛为饮者,觉自脐下上冲,而吐水不竭,以理阴煎治之,其妙如神。故此三方,皆宜酌用。
  凡肌表暴受风寒,则多有为吞酸者,此其由息而入则脏气通于鼻,由经而入则脏俞系于背。故凡寒气一入,则胃中阳和之气,被抑不舒,所以滞浊随见,而即刻见酸,此明系寒邪犯胃也。今以讹相传者,皆云肌表得风寒,则内热愈郁,而酸味刺心,何其谬也!夫因郁成热者,必以渐久而成,或一日或二日,然后郁而为热也。今凡受寒吞酸者,无不随寒而酸,见在即刻,岂即刻便成郁热耶?惟其非热,所以却之之法,亦惟肌表宜温暖,药剂宜香燥,此自寒者热之之正治。而说者必欲执言为热,故尔强解。所谓道在迩而求诸远,凡属谬妄者,何非此类?

    石室秘箓 【清 陈士铎】

     呕吐治法

  吐呕之证,人以为胃虚,谁知由于肾虚。无论食入即出是肾之衰,凡有吐证,无非肾虚之故。故治吐不治肾,未窥见病之根也。方用人参三钱,白朮、薏仁、芡实各五钱,砂仁三粒,吴茱萸五分,水煎服。此方似平治脾胃之药,不知皆治肾之法。方中除人参救胃之外,其余药品,俱入肾经,而不止留在脾也。肾火生脾,脾土始能生胃,胃气一转,吐呕始平,此治胃而用治肾之药,人知之乎?
  更有大吐之证,舌如芒刺,双目红肿,人以为热也,不知此乃肾水干槁,火不能藏,水不能润,食入即出耳。法当用六味地黄汤一料煎服,恣其吞饮,则余火下息,而饮食可入。盖胃为肾之关,胃中之火,必得肾中之水以润之,肾水耗不能上润脾胃,则胃火沸腾,涌而上出,以致双目红肿,舌如芒刺也。但此证时躁时静,一时而欲饮水,及至水到又不欲饮,即强饮之,又不十分宽快,此乃上假热而下真寒也,理宜六味汤内加附子、肉桂,煎冷与饮,始合病源。而今止用六味地黄汤者何?盖肾寒而胃正热,温肾之药,必经过胃经,热性发作,肾不及救,而胃反助其邪火之焰,则病热转添。不若竟用六味地黄汤,使其直趋肾宫,虽经过胃中,不致相犯,假道灭虢,不平胃而胃自平矣,此亦逆治之法也。
  大吐之人,治之不可缓也。法当用人参五钱,茯苓、白朮各三钱,甘草三分,陈皮一钱,豆蔻仁三粒,水煎服。此方纯用健胃补脾之剂,而人不知其中奥妙也。大吐之后,津液已干,如何又用健脾补胃以重燥之,得毋伤之太甚耶?不知脾胃之气健,而后津液能生,茍以润药补之,则脾胃恶湿,反足伤其真气,所以不用润剂而反用燥药也。他脏腑恶燥,惟脾胃脏腑反恶湿而喜燥,以人参、白朮投之,正投其所好,又安有燥烈之虞哉?
  大吐有寒邪直入肾宫,将脾胃之水,挟之尽出,手足厥逆,少腹痛不可忍,以火热之物熨之少快,否则寒冷欲死。方用附子一个,白朮四两,肉桂一钱,干姜三钱,人参三两救之。下喉便觉,吐定再进,则安然如故。盖肾水养人,何能克心以杀人?惟阴寒邪气,直入肾宫,则肾火逃避,而诸邪挟众逆犯,心君不宁矣。所以必用附子、肉桂、干姜一派辛辣大热之物,而又必多用人参以定变,使诸药遍列分布,无非春温之气,自然寒邪散而吐止,此方之所以霸而奇也。
  大吐之证,明是虚寒,亦有用参至数两者。然而吐不可一类同观,其势不急,不妨少用,可以徐加。倘寒未深而吐不甚,亦以参数两加之,恐增饱满之证矣。
  大吐之证,虚寒居多,然亦有热而吐者,不可不讲。热吐者,必随痰而出,不若寒吐之纯是清水也。热吐不可用参,以二陈汤饮之得宜。若寒吐必须加人参两许,而杂以辛热之品,始能止呕而定吐。第人参可以暂用,而不可日日服之。吐多则伤阴,暂服人参止吐则可,若日日服之,必至阳有余而阴不足,胃中干燥,恐成闭结之证矣。所以人参可暂而不可常也。
  呕吐之证,一时而来,亦小证也。然而倾胃而吐,必伤胃气,胃气一伤,多致不救。其证有火有寒,火吐宜清火而不可降火,寒吐宜袪寒而不可降寒。盖降火则火引入脾,而流入于大肠,必变为便血之证;降寒则寒引入肾,而流入于膀胱,必变为遗溺之证矣。我今酌定二方:一治火吐,名清火止吐汤,茯苓一两,人参二钱,砂仁三粒,黄连三钱,水煎服。此方解火退热,则呕吐自止。妙在茯苓分消火势,引火缓行于下,而非峻袪于下也。尤妙人参以扶胃气,则胃土自能克水,不必止吐,吐自定也。况又有砂仁之止呕乎?所以一剂而吐止耳。一治寒吐,名散寒止呕汤,白朮二两,人参五钱,附子、干姜各一钱,丁香三分,水煎服。此方散寒而仍用补脾健土之药,则寒不能上越,而亦不敢下行,势不得不从脐中而外遁也。一剂亦即奏功如响。
  胃吐由于脾虚,脾气不下行,自必上反而吐,补其脾气,则胃气自安。用人参、茯苓各三钱,白朮五钱,甘草、肉桂、神曲、半夏各一钱,砂仁三粒,水煎服。此方乃治脾之药居多,何以用之于胃吐之病反宜也?盖胃为脾之关,关门之沸腾,由于关中之溃乱,然则欲关外安静,必先关内敉宁。方中全用补脾之药,则脾气得全,又何患胃口之吐哉?况方中又有砂仁、半夏、神曲等类,全是止吐之品,有不奏功如神者乎?此又脾胃双治之妙法也。

     吞酸吐酸治法

  吞酸,火也;泄泻,寒也。似乎寒热殊而治法宜变。不知吞酸虽热,由于肝气之郁结;泄泻虽寒,由于肝木之克脾。然必一方以治木郁,又一方以培脾土,则土必大崩而木亦大雕矣,不若于一方之中而两治之。方用柴胡、车前子各一钱,陈皮、甘草、神曲各五分,白芍药五钱,茯苓三钱,水煎服,二证皆愈。此方之绝奇,在白芍之妙,盖白芍乃肝经之药,最善舒木气之郁,木郁一舒,上不克胃,下不克脾。方中又有车前、茯苓以分消水湿之气,水尽从小便出,何有余水以吞酸,剩汁以泄泻?况又有半夏、神曲之消痰化粕哉。此一治而有分治之功,世人未尽知也。
  肝经之病,两胁胀满,吞酸吐酸等证,乃肝木之郁也。正治之法,方用白芍五钱,柴胡二钱,炒栀子、茯苓、苍朮、半夏、甘草各一钱,神曲五分,丹皮三钱,水煎服。此方之妙,妙在用白芍、丹皮、柴胡也。盖三味乃肝木专经之药,而芍药尤善平肝,不去远凌脾土,土得养而木益舒,木舒而气爽,痛自除,吐渐止也。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五十

呕吐门

    方

  碧霞丹 【《集验方》】  治吐逆不止。
  北黄丹四两,用米酢半斤煎干
  右以炭火三秤,就铫内煅红,令定为末,粟米饭丸梧子大。每服七丸,酢汤下。

  阴阳丸 【《郑氏小儿方》】  治诸般吐逆。
  硫黄半两 水银一钱,研墨
  右,姜汁糊丸小豆大,三岁三丸,冷水下。大人三四十丸。

  赤石脂散 【《千金翼方》】  治痰饮吐水无时节者,其原因冷饮过度,遂令脾胃气弱,不能消化饮食,饮食入胃,皆变成冷水,反吐不停。
  赤石脂一斤
  右,捣筛服方寸匕,酒饮自任,稍加至三匕。服尽一斤,则终身不吐痰水,又不下利,补五脏令人肥健。有人痰饮,服诸药不效,用此遂愈。
  又方 【《拔萃方》】  治胃寒呕恶,不能腐熟水谷,食即呕吐。
  人参 丁香 藿香各二钱半 橘皮五钱 生姜三片
  右,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人参半夏汤 【仲景,下同】  治食入即吐。
  人参一两 半夏一两五钱 生姜半斤
  右,水一斗,以杓扬二百四十遍,取三升,入白蜜三合,煮一升半,分服。

  小半夏汤 一名生姜半夏汤。治支饮作呕,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心下愦愦无奈者。
  半夏泡七次,一升 生姜半斤
  右,水七升,煮一升五合,分服。

  吴茱萸汤 治呕涎头痛。
  吴茱萸一升 大枣二十枚 生姜 人参各一两
  右,以水五升,煎取三升,每服七合,日三服。

  清膈散 【《卫生家宝方》】  治胃热吐食。
  蝉蜕五十个,去泥 滑石一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蜜调服。

  半夏加茯苓汤 【仲景】  治呕哕眩悸,谷不得下。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两
  右切,以水七升,煎一升半,分温服之。

  葱白汤 【《千金方》,下同】  治冷热膈液,发时头痛闷乱,欲吐不得者。
  葱白二七茎 桃叶一把 真珠另研 恒山 乌头 甘草各半两
  右六味(口父)咀,以水、酒各四升和煮,取三升,去滓,内珠末,每服一升,吐即止。桃叶一件枇杷叶。

  椒姜汤 治胸中积聚痰饮,食减少,胃气不足,咳逆呕吐。
  蜀椒三合 桂心 附子 甘草各一两 橘皮 桔梗 茯苓各二两 半夏三两 姜汁七合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姜汁,煮取二升,分三服,服三剂住。若欲服大散诸五石丸,必先服此汤,及进黄芪丸佳。一方不用甘草。

  石膏汤 一名泻肺汤。治心热实,欲吐不出,烦闷喘急,头痛。
  石膏一斤 淡竹叶 香豉各一升 小麦 地骨皮各五两 茯苓三两 栀子仁三七枚
  右七味(口父)咀,先以水一斗五升,煮小麦、竹叶,取八升澄清,次下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
  又方 治腹胀善噫,食则欲呕,泄澼溏下,口干,四肢重,好怒,不欲闻人声,忘误,喉痹。
  黄连一两 禹余粮二两 白朮 干姜各三两 大麻子五两 桑白皮八两 大枣二十枚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四服。

  半夏汤 一名小茯苓汤。治逆气,心中烦闷,气满,呕吐,气上。
  半夏一升 生姜一斤 茯苓 桂心各五两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若少气加甘草二两。

  前胡汤 冶寒热呕逆,少气,心下坚聚彭亨,满不得食,寒热,消渴,补不足。
  前胡 生姜各三两 甘草 (石卜)硝 大黄别浸,各二两 芍药 茯苓 麦门冬 当归 半夏 滑石 石膏 (艹舌)蒌根 黄芩 附子 人参
  右十六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分四服。
  又方 治呕吐,四肢痹冷,短气腹热,三焦不调。
  前胡 芎藭 甘草 当归 石膏 人参 桂心 橘皮各二两 芍药三两 半夏四两 生姜五两 大枣三十枚
  右十二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二升,下黄芩三两,合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方不用黄芩。

  小麦汤 治呕吐不止。
  小麦一升 人参 厚朴各四两 甘草一两 青竹茹二两半 生姜汁三合 茯苓三两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猪苓散 治呕而膈上寒。
  猪苓 茯苓 白朮各三两
  右三味,治下筛,以饮服方寸匕,日三。渴者多饮水。

  犀角人参饮子 治呕逆,胃气虚邪,风热,不下食,并皆治之。
  犀角 人参各二两 薤白五两 粟米一合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四升半,煮取一升七合,下米煮令米熟,分四服,去相七里久,进一服。
  又方 治春夏时行伤寒,寒伤于胃,胃冷变啘。
  橘皮 桂心 葛根各二两 白茅根一升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服尽更合。有热去桂心。
  又方 治呕哕。
  人参一两 胡麻仁八合 橘皮去白,一两 枇杷叶八两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枇杷叶,取五升,下药煮取三升,内麻仁,稍饮之。
  又方 治气厥呕哕不得息。
  豉一升 半夏八两 生姜二两 人参 前胡 桂心 甘草各一两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治前证。
  大枣十五枚 附子一枚 橘皮二两 豉一升 生姜 甘草各一两
  右六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煎取二升,分三服,日三。

  橘皮汤 治干呕哕,若手足厥逆者。
  橘皮四两 生姜半斤
  右二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止,更合服之。
  又方 治伤寒后哕,干呕不下食。
  生芦根 青竹茹各一升 粳米三合 生姜二两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不止,服三剂。
  又方 治前证。
  通草 橘皮各二两 粳米三合 生芦根一升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露宿圆 治遇冷气,心下结紧,呕逆,寒食不消。又主伤寒,晨夜触寒冷,恶气。
  附子 乌头 桂心 礜石各四两
  右四味为末,蜜丸如胡豆大,以酒服三丸,日二,加至十丸。药耐寒冷,忌热食近火,宜冷饮食。

  半夏汤 治肺劳虚寒,心腹冷,气逆,游气胸胁,气满,从胸达背痛,嗳气往来,呕逆,饮食即吐,虚乏不足。
  半夏一升 生姜一斤 桂心四两 甘草 厚朴各二两 人参 橘皮 麦冬各三两
  右八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四服。腹痛加当归二两。

  建中汤 治五劳七伤,小腹急痛,膀胱虚满,手足逆冷,食饮苦吐酸痰,吐泄少气,目眩耳聋口焦,小便自利。
  胶饴半斤 黄芪 干姜 当归各三两 人参 半夏 橘皮 芍药 甘草各二两 附子一两 大枣十五枚
  右十一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半,汤成,下胶饴烊沸,分四服。深师有桂心六两,生姜一斤,无橘皮、干姜。

  厚朴汤 治上焦闭塞,干呕,呕而不出,热少冷多,好吐白沫,清涎吞酸。
  厚朴 茯苓 芎藭 白朮 元参各四两 桔梗 附子 人参 橘皮各三两 生姜八两 吴茱萸八合
  右十一味(口父)咀,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分为五服。

  止呕人参汤 治下焦热,气逆不续,呕吐不禁,名曰走哺。
  人参 葳蕤 黄芩 知母 茯苓各三两 生芦根 栀子仁 白朮炒 橘皮各四两 石膏八两
  右十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茱萸汤 【仲景,下同】  治呕而胸满者。
  吴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四逆汤 治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
  附子一枚生用 干姜一两五钱 甘草二两,炙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附子粳米汤 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
  附子一枚,炮 半夏 粳米各半升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五苓散 治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
  泽泻两一分 猪苓 茯苓 白朮各三分 桂二分去皮
  右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 治支饮冒而呕者。
  茯苓四两 甘草 细辛 干姜各二两 五味 半夏各半升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半夏泻心汤 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者。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炙,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治干呕而利者。
  黄芩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炙 芍药一两 半夏半升 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小柴胡汤 治呕而发热者。
  柴胡半斤 半夏半升 黄芩 人参 生姜 甘草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半夏汤 治胃反呕吐者。
  半夏二升洗 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大黄甘草汤 治食已即吐者。
  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茯苓泽泻汤 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
  茯苓半斤 白朮三两 泽泻 生姜各四两 甘草 桂枝各二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半夏干姜散 治干呕吐逆,吐涎沫。
  半夏 干姜各等分
  右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

  橘皮竹茹汤 治哕逆者。
  橘皮一斤 生姜半斤 竹茹二升 甘草五两 大枣三十枚 人参一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甘草粉蜜汤 治吐蛔。
  甘草二两 粉一两 蜜四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内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差即止。

  乌梅圆 治蛔厥吐蛔。
  乌梅三百个 细辛 附子炮 桂枝 人参 黄蘗各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当归 川椒去汗,各四两
  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浸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作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物。

  养胃丹 【《中藏经》】  治脾胃不和,全不思食,中脘停寒,呕逆恶心,脏寒泄利,腹痛肠鸣。常服温中养胃散,即思食。
  丁香一两半 人参三分 甘草炙 白豆蔻仁 半夏曲各半两 干姜三两,炮。干生姜尤佳
  右同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丸,温汤化下,空心食前服之。或细嚼汤下,亦可。

  丁香茱萸汤 【东垣,下同】  治胃虚呕哕,吐逆,膈咽不通。
  干生姜 黄蘗各二分 丁香 炙甘草 柴胡 橘皮 半夏各五分 升麻七分 吴茱萸 草豆蔻 黄芪 人参各一钱 苍尤二钱 当归身一钱五分
  右件銼如麻豆大,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柤,稍热服,食前。忌冷物。

  白朮汤 一名茯苓半夏汤。治胃气虚弱,身重有痰,恶心欲吐,是风邪羁绊于脾胃之间,当先实其脾胃。
  炒神曲二钱 陈皮 天麻各三钱 白朮 白茯苓 麦蘗曲炒黄色 半夏各五钱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二盏,入生姜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柤稍热服之。

  补肝汤 一名柴胡半夏汤。治素有风证,不敢见风,眼濇头痛,眼黑,胸中有痰,恶心兀兀欲吐,遇风便觉皮肉紧,手足难举重物。如居暖室,少出微汗,其证乃减,再或遇风即复。
  柴胡 升麻 槁本各五分 白茯苓七分 炒神曲 苍朮各一钱 半夏二钱 生姜十片
  右为粗末,都作一服,水一大盏,煎至半盏,去柤,稍热服。

  皂角化痰丸 治劳风,心脾壅滞,痰涎盛多,喉中不利,涕唾稠粘,嗌塞吐逆,不思饮食,或时昏愦。
  皂角木白皮酥炙 白附子炮 半夏汤洗七次 南星炮 白矾枯 赤茯苓去皮 人参各一两 枳壳炒,二两
  右为细末,生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食后。

  上二黄丸 治伤热食痞闷,兀兀欲吐,烦乱不安。
  黄芩二两 黄连酒浸,一两 甘草二钱 升麻 柴胡各三钱
  右为极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菉豆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送下,量所伤服之。一方加枳实麸炒去穰五钱。

  丁香半夏丸 【《济生方》,下同】  治宿寒在胃,呕吐吞酸。
  丁香不见火,一两 干姜炮 半夏汤泡七次 橘红各二两 白朮一两半
  右为细末,生姜自然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姜汤送下,食前。

  大藿香散 治忧愁思虑悲恐惊七情伤感,气郁于中,变成呕吐;或作寒热,眩运痞满,不进饮食。
  藿香叶 半夏曲 白朮 木香不见火,各一两 白茯苓 人参 桔梗銼炒 枇杷叶拭去毛 官桂不见火 甘草炙,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生姜五片,枣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旋覆花汤 治中脘伏痰,吐逆眩运。
  旋覆花去梗 半夏汤泡七次 陈皮去白 干姜炮,各一两 甘草炙 槟榔 白朮土炒 人参各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竹茹汤 治胃受邪热,心烦喜冷,呕吐不止。
  葛根三两 半夏汤炮七次,二两 甘草炙,一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二盏,入竹茹枣许,大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取清汁,微冷,细细服,不拘时候。

  玉浮丸 治男子妇人脾胃虚弱,一切呕吐;及久新翻胃,不问得病之由,皆可服之,真良方也。
  人参 白僵蚕炒去丝 白朮 干姜炮 丁香 肉豆蔻面裹煨 橘红 白豆蔻仁 麦蘗炒 附子炮去皮脐 木香不见火 南星炮 槟榔 半夏汤泡七次 甘草炙
  右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生面一钱和匀,生姜自然汁搜和,丸如梧桐子大。入百沸汤煮令浮亟取出,每用淡姜汤吞下,不拘时候。病甚者,不过三服。恶热药者,去附子。大便秘者,去肉豆蔻。

  胃丹 治真阳衰虚,心火怯弱,不养脾土,冲和失布,中州虚寒,饮食不进,胸膈痞塞,或不食而胀满,或已食而不消,痰逆恶心,翻胃吐食,脏气虚寒,米谷不化,心腹绞痛,泄利不止,一切脾胃诸疾。
  朱砂大块不夹石者,五十两 人参 缩砂仁 肉豆蔻面裹煨 红豆 荜澄茄 白豆蔻仁 高良姜銼炒 附子炮去皮脐 藿香叶 白朮 厚朴姜汁炒 丁香不见火 五味子 干姜炮 胡椒 益智仁 橘红 麦冬 草果仁各四两
  右将人参等二十味,各如法修制,銼如豆大,以银锅一口,用白沙蜜五斤,将药一半,同蜜拌匀,入银锅内,以夹生绢袋盛贮朱砂,悬胎入银锅内,以桑柴火重汤煮四日四夜,换蜜五斤,入煎药一半和匀,再煮三日三夜,取砂淘凈,焙干入乳钵,用玉锤研,直候十分细,米粽为丸,如菉豆大,阴干,每服十粒,加至十五粒空心食前,用人参汤送下,枣汤亦得;呕吐用淡姜汤送下。忌食猪羊血。

  大半夏汤 治呕吐。
  半夏 陈皮 茯苓各二钱半
  右(口父)咀,水二盏,姜二钱半,煎八分,食后服。

  沉香降气汤 治三焦痞满,滞气不宣,心腹痛满,呕吐痰沫,五噎五膈。
  沉香 木香 丁香 藿香叶 人参 甘草 白朮各一两 肉豆蔻 桂花 槟榔 陈皮 砂仁 川姜炮 枳实
  炒 白檀各二两 青皮 白茯苓 白豆蔻
  右,每服三钱,水煎,入盐少许。

  盐煎散 治男子妇人一切冷气攻冲胸胁,刺痛不已,及脾胃虚冷,呕吐泄泻,膀胱小肠气,妇人血虚痛。
  羌活 砂仁 甘草炙 茯苓 草果 川芎 肉豆蔻煨 茴香 荜澄茄 麦芽炒 槟榔 良姜油炒 枳壳炒 厚朴 陈皮 苍朮各等分
  右,用水煎,加盐少许。

  分气紫苏饮 治脾胃不和,气逆喘促,心下胀满,呕逆不食。
  五味子 桑白皮 茯苓 甘草炙 草果 腹皮 陈皮 桔梗各一斤 紫苏十五两
  右銼,每服四钱,水煎,姜三片,入盐少许。

  匀气散 治气滞不匀,胸膈虚痞,宿食不梢,心腹刺痛,胀满噎塞,呕吐恶心,调脾胃,进饮食。
  生姜 沉香 丁香 檀香 木香各一两 藿香 甘草炙,各四两 砂仁 白果仁各二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沸汤调下,或水煎服。

  快气散 治一切气心腹胀痛,胸膈噎塞,噫气吞酸,胃中痰逆呕吐,及宿酒不解。
  砂仁 甘草炙 香附 生姜
  右为末,盐汤调下。

  化气汤 治一切气逆,胸膈噎塞,心脾卒痛,呕吐酸水,丈夫小肠气,妇人血气。
  沉香 胡椒各一两 缩砂仁去壳 桂心 木香各二两 陈皮炒 干姜炮 莪朮炮 青皮去穰炒 茴香炒 甘草 丁香皮各四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姜苏盐汤调下。妇人淡酢汤下。

  参苓白朮散 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或致呕吐泄泻,及大病后调助脾胃。
  山药 白茯苓 人参 白朮各二斤 莲子 砂仁 白扁豆炒 桔梗 薏苡炒黄,各一斤 甘草炙,三斤
  右为末,每服二钱,煎枣汤调下。

  丁香煮散 【《良方》,下同】  治脾胃虚冷,呕吐不食。
  丁香 干姜炮 川乌炮去脐 甘草炙,各半钱 红豆去皮 良姜炒 青皮 胡椒各一钱 陈皮二钱 益智去皮,三钱
  右作一服,水二锺,生姜三片,盐一捻,煎至一锺,不拘时服。

  藿香半夏散 治胃虚中寒,停痰留饮,呕吐哕逆。
  藿香二钱 半夏汤泡七次,炒黄色,三钱半 丁香皮一钱半
  右作一服,水二锺,生姜七片,煎至一锺,食前服。

  丁附治中汤 治胃寒停痰,呕吐不已。
  丁香 青皮炒 陈皮 白朮煨 人参各二钱 附子炮 甘草炙,各一钱 干姜炮,半钱
  右作一服,水二盏,生姜五片,煎至一锺,空心服。

  沉香煎丸 治呕吐,除中满痞气,痰逆恶心,脏腑不调。
  沉香 硫黄别研水飞 槟榔面裹煨 胡椒 没药别研 丹砂别研水飞 良姜 丁香 硇砂别研水飞熬 青皮去白炒 木香各一两 缩砂去皮 巴豆去皮心膜,新瓦上压去油,一分 阿魏酢浸开,用白面和作饼,炙焦,别研为末 吴茱萸陈久者,汤浸,取沉者炒,各半两
  右除别研药外,余药为细末,入别研药研匀,炼蜜和丸如菉豆大,磁盒盛贮封。每服二丸,食前临卧用温生姜橘皮汤下,量人虚实大小加减。

  丁香丸 治因食冷物凝滞胃间,呕吐不止。
  大丁香半两 干姜 肉桂各二钱 木香 胡椒 藿香 甘草炙,各三钱
  右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如菉豆大。焙干,时时干嚼,不必饮汤水,水入即愈吐。如觉痿弱,更加附子随意。

  大养胃汤 治饮食伤脾,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上气复热,四肢冷痹,三焦不调,及胃虚寒气在下,二气并争,但出不入,呕不得食。
  厚朴去皮 生姜各二两 白朮 山药 人参 川芎 橘皮 当归 五味子 藿香 黄芪 枇杷叶刷去毛尖,姜汁炙 甘草炙,各一两 肥枣三两,同厚朴、生姜三味炒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空心服。或为细末,米汤调下亦可。

  十珍饼子 治大人小儿呕吐,痰涎,粥药难停,无问久新皆治。
  丁香 沉香 官桂去粗皮 藿香 肉豆蔻 吴茱萸汤洗焙干 木香各半两 水银结砂子 舶茴香各七钱 半夏汤洗七次,焙干,姜汁制,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捏作饼子。每服十饼,不拘时,生姜汤下,或化服亦得,量病加减。

  助胃膏 治呕吐不食。
  人参 白朮 茯苓 橘皮 缩砂仁各一分 丁香 木香 肉豆蔻煨 草果仁各一钱半 白豆蔻仁一钱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生姜煎汤化下。

  炮附子丸 治胃脘有热,胃中有寒,呕吐不止。
  附子炮去皮脐
  右碾为细末,以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就湿以大黄末为衣。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姜汤送下。

  加味二陈汤 治胃热呕吐不已。
  半夏汤炮七次 陈皮各半两 白茯苓三钱 甘草一钱半 刮筀竹青四钱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啜服。

  麦门冬汤 疗烦热呕逆,食下则出。
  麦门冬 青竹茹各三两 茅根 生姜各五两 人参 甘草炙,各一两
  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分温三服。如人行五里进一服,不吐利。忌海藻菘菜。

  加味七气汤 治气郁呕吐。
  半夏制二两半 人参 厚朴制 辣桂各一两 茯苓一两半 甘草炙,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三钱半,生姜七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服。加木香煎亦得。

  小丁沉丸 治干呕和调胃气。
  丁香 蘹香子炒,各半两 木香各半两 沉香 缩砂仁 白芷炒 益智仁  甘草炙 橘红焙 生姜一斤,细切,入青盐四两,淹一宿,焙干,各一两 阿魏一分,用酢半升,熬成膏
  右为细末,入阿魏膏拌匀,用酢煮面糊和丸如鸡头实大,研丹砂、麝香细末各少许,同为衣。每服一丸,细嚼,用姜盐汤送下,空心服。

  草豆蔻汤 治干呕和胃下气。
  草豆蔻去皮 藿香 枳壳去瓤麸炒 白朮 橘红焙 山蓣各半两 桂心 丁香各一分
  右口 父咀,每服三钱,水一盏,枣二枚擘破,粟米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生姜丸 治干呕恶心,益津液,和胃气。
  生姜二斤,和皮切,以青皮三两,同淹一宿,焙干 甘草炙 陈皮汤浸去白,焙干,各四两 香白芷 缩砂仁去皮 胡椒各一两 蓬朮炮,二两
  右为细末,以面糊和丸如小弹子大,用丹砂细末为衣。每服一丸,细嚼温酒送下,食前服。

  温中白朮丸 治胃寒呕哕。
  白朮炒,三两半 半夏二两,制 干姜一两 丁香半两
  右为细末,生姜汁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时,生姜汤送下。

  思食丸 助脾胃,消饮食,止呕逆。
  乌梅肉五钱 神曲炒 麦蘗炒,各六钱 人参 干姜炮 甘草炙,各二钱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用米饮汤送下。

  参香枳朮丸 开胃进食,止呕吐。
  人参 木香各三钱 枳实炒,一两 陈皮四钱 白朮一两半 干生姜二钱半
  右为细末,用荷叶包米煨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不拘时,用米汤送下。

  开胃丸 【河间,下同】  治干呕气逆不止。
  半夏曲微炒,二两 人参一两半 白豆蔻去皮 陈皮去白焙 白朮各一两
  右为细末,用生姜汁同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不拘时,用粥饮送下。

  参粟汤 治干呕不下食。
  人参一两 陈粟米一两半 生姜切碎,五两 半夏汤泡七次,去滑,四两,用生姜同捣碎,焙干
  右同入银石锅中,慢火焙,令焦黄,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二枚,去核,煎至七分,去滓微热,空心服。

  三圣散 治哕逆不食。
  半夏七枚,大者线穿,于井华水内浸,一日一换水,七日取出,焙干 丁香四十九粒 胡椒四钱
  右为细末,大人用生姜汤调一字,小儿箸头蘸生姜汁,后点药少许口中,立愈。至甚者不过三服。

  丁香附子散 治脾胃虚弱,胸膈痞结,吐逆不止。
  母丁香四十九个 生姜半斤,取自然汁半碗 附子一个
  右用附子钻孔四十九,以丁香刺上面填内,将生姜汁用文武火熬尽;又用大萝卜一个,取一穴子,入附子又填内,将萝卜盖之,又用文武桑柴火烧,香熟为度,取出,切附子作片子,焙干捣为细末。每服一钱,米汤一盏调下,日进三服。

  紫沉丸 治中焦吐食,由食积为寒气相假,故吐而痛,宜服之。
  半夏曲 代赭石 缩砂仁各三钱 乌梅去核 丁香 槟榔各二钱 杏仁去皮尖 沉香 木香 白朮各一钱 陈皮五钱 白豆蔻 巴豆霜另研,各半钱
  右为细末,入巴豆霜,令匀,酢糊丸黍米大。每服五十丸,吐愈则止。治小儿食积吐食大妙。

  五积丹 治心腹痞满,呕吐不止,破积聚者。
  皂荚一铤,一尺二寸,烧留性,盆合土壅,勿令出烟 巴豆十二个,白面一两五钱,同炒令黄色为度
  右为末,酢面糊为丸菉豆大。每服十丸,盐汤下,食后加减。

  桔梗汤 治上焦气热上冲,食已暴吐,脉浮而洪,宜先和中。
  白朮一两半 桔梗 橘红 枳实麸炒 茯苓 厚朴姜制炒香,各一两 半夏曲二两
  右口 父咀,每服一两,水一盏,煎至七分,取清温服,调木香散二钱,隔夜空腹食前服之。三服之后,气渐下,吐渐止,然后用木香散加芍药二两、黄芪一两半,每料中扣算加上件分两,依前服之,病愈则已。如大便燥结,食不尽下,以大承气汤去硝微下之,少利为度。再服前药补之。如大便复结,又依前再微下之。

  木香散 治气逆呕吐。
  木香 槟榔各等分
  右为细末,煎服调服。

  荆黄汤 治暴吐者,上焦气热所冲也。经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火。脉洪而浮。
  荆芥一两 人参五钱 甘草二钱半 大黄三钱
  右为粗末,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调槟榔散二钱,空心服。

  槟榔散 治气逆呕吐。
  槟榔二钱 木香一钱半 轻粉少许
  右为细末,用前药调服。如为丸亦可,用水浸蒸饼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食后服。

  青镇丸 治上焦吐,头发痛,有汗,脉弦。
  柴胡二两,去苗 黄芩七钱半 甘草 人参 半夏汤洗,各半两 青黛二钱半
  右为细末,姜汁浸丸,生姜汤食后服。

  白朮汤 治胃中虚损,有痰而吐。
  半夏曲半两 白朮 木香 甘草各二钱 槟榔二钱半 茯苓二钱
  右六味,同为细末,每服二钱,煎生姜汤调下,食前服。吐而食脉弦者,肝盛于脾,而吐乃由脾胃之虚,
  宜治风安胃之药。

  金花丸 治痰食呕吐。
  半夏汤洗一两 槟榔二钱 雄黄一钱半
  右为细末,姜汁浸,蒸饼为丸如桐子大。小儿另丸,生姜汤下,从少至多,渐次服之,以吐为度。羁绊于脾,故饮食自下。

  附子丸 治下焦吐食,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大便不通。
  附子炮,五钱 巴豆霜一钱 砒一分
  右同研极细,镕黄蜡为丸桐子大。每服一二丸,冷水送下,利为度。后更服紫沉丸,常服,不令再闭。

  白朮散 治酒积呕哕。
  白朮 茯苓去皮 人参 藿香叶各五钱 炙甘草一两半 木香一分 葛根一两
  右为末,白汤调下二钱。烦渴者,加滑石二两。甚者加姜汁,续续饮之。

  干姜芩连人参汤 【《入门》,下同】  治伤寒食入即吐。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三钱
  水煎温服。

  羌活附子汤 治阴证寒厥呕逆。
  羌活一钱 大附子半枚,炮 茴香 丁香 干姜各一钱半
  右水煎,入盐一撮,热服。

  大橘皮汤 治呕逆胸满,虚烦不安。
  陈皮 甘草各二钱 人参五钱
  右,姜七片,水煎服。

  小橘皮汤 治呕而手足厥冷者。
  陈皮五钱 生姜一两
  右,水煎温服。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五十一

呕吐门

    方

  藿香安胃散 【《宝鉴》,下同】  治脾胃虚弱,不进饮食,呕吐不得腐熟。
  人参 丁香各一钱 藿香七分半 陈皮二钱半
  右为末,每服二钱,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凉服。

  藿香散 温脾胃,化痰饮,消宿冷,止呕吐,治胸膈痞闷,腹胁胀痛,短气噎闷,咳呕痰水,噫酢吞酸,哕逆恶心,山岚瘴气。
  厚朴姜制 半夏炮 藿香叶 陈皮去白 炙甘草各等分
  右五味(口父)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子一个,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无时,日三服。

  大七香丸 治脾胃虚冷,心膈噎塞,渐成膈气,脾泄泻痢,反胃呕吐。
  香附子二两 麦糵一两 丁香三两半 藿香 缩砂仁 官桂 甘草 陈皮各二两半 甘松 乌药各六钱
  右十味为末,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盐酒盐汤任嚼下。忌生冷肥腻物。

  小七香丸 温中快膈,化积和气。治中酒呕逆,气膈食噎,茶酒食积,小儿疳气。
  甘松八两 益智仁六两 香附子 丁香皮 甘草各十二两 蓬朮 缩砂各二两
  右为末,蒸饼为丸菉豆大。每服二十丸,温酒姜汤熟水任下。

  木香饼子 快气消食,利胸膈化痰涎,止宿酒,痰呕吐哕,恶心。
  木香 官桂去皮 姜黄 香附炒去毛 川芎 香白芷 甘松 缩砂仁各二两 甘草炙,半两
  右九味为末,水和捏成饼子,每服十数饼,细嚼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参朮调中汤 治内伤自利,脐腹痛,肢体倦,不喜食,食即呕,嗜卧懒言,足胻冷,头目昏。
  人参 黄芪各五钱 当归身 厚朴姜制 益智仁 草豆蔻 木香 白朮 甘草炙 神曲炒 麦糵曲 橘皮各三钱
  右十二味,剉如麻豆大。每服一两,水二盏,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

  铁刷汤 治积寒痰饮,呕吐不止,胸膈不快,不下饮食。
  半夏四钱,汤泡 草豆蔻 丁香 干姜炮 诃子皮各三钱 生姜一两
  右六味(口父)咀,水五盏,煎至二盏半,去柤,分三服,无时。大吐不止,加附子三钱、生姜半两。

  四味藿叶汤 治胃寒呕吐,粥药不停。
  藿香 人参 橘皮 半夏各等分
  右,姜煎温服。

  古参萸汤 治气虚胃寒,呕吐冷涎阴证。干呕通用。
  吴茱萸 人参各等分
  右,姜枣煎服。

  古丁夏汤 治脾中虚寒,停痰留饮,哕逆呕吐。
  丁香 半夏各三钱
  右,姜煎温服。

  单人参汤 治气虚呕吐。
  人参三两
  右,用水三盏,煎至八分,热服。兼以参渣煮粥食。若卒吐呕逆,粥饮入口即吐,困弱者,为丸服之,调胃亦宜。

  单白蔻散 治胃冷有积,吃食欲吐者。
  白豆蔻五钱
  右为末,好酒调服。

  金水六君煎 【《景岳全书》,下同】  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呕吐等证。
  当归 半夏 茯苓各三钱 熟地三五钱 陈皮一钱半 炙甘草一钱
  水二锺,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八分,食远温服。

  和胃二陈汤 治胃寒生痰,恶心呕吐,胸膈满闷嗳气。
  干姜炒一二钱 砂仁四五分 陈皮 半夏 茯苓各一钱半 甘草炙,七分
  水一锺半,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苓朮二陈煎 治痰饮水气停蓄,心下呕吐吞酸等证。
  猪苓 泽泻 茯苓各一钱半 半夏二三钱 炙甘草八分 干姜炒黄 白朮各一二钱 陈皮一钱
  水一锺半,煎服。如肝肾兼寒者,加肉桂一二钱。

  和胃饮 治寒湿伤脾,霍乱吐泻,及痰饮水气,胃脘不清,呕恶胀满,腹痛等证。此即平胃散之变方也。凡呕吐等证,多有胃气虚者,一闻苍朮之气,亦能动呕,故以干姜代之。
  陈皮 厚朴姜汁制,各一钱半 干姜炮,一二钱 炙甘草一钱
  水一锺半,煎七分温服。此方凡藿香、木香、丁香、茯苓、半夏、扁豆、砂仁、泽泻之类,皆可随宜增用之。若胸腹有滞而兼时气寒热者,加柴胡。

  排气汤 治气逆食滞,胀痛呕吐等证。
  陈皮 藿香 枳壳各一钱五分 香附 泽泻 乌药各二钱 木香七分或一钱 厚朴一钱
  水一钟半,煎七分,热服。

  大和中饮 治饮食留滞,积聚呕吐等证。
  陈皮一二钱 枳实一钱 砂仁五分 山楂 麦芽各二钱 泽泻 厚朴各一钱半
  水一锺半,煎七八分,食远温服。

  小和中饮 治胸膈胀闷呕吐等证。
  陈皮 茯苓 厚朴各一钱五分 山楂肉 扁豆炒,各二钱 甘草五分
  水一锺半,加生姜三五片煎服。

  大分清饮 治积热闭结,小水不利,呕吐等证。
  茯苓 泽泻 木通各二钱 猪苓 枳壳 栀子或倍之 车前子各一钱
  水一锺半,煎八分,食远温服。

  小分清饮 治小水不利,湿滞呕吐,肿胀,不能受补等证。
  茯苓 泽泻 猪苓各二三钱 薏仁二钱 枳壳 厚朴各一钱
  水一锺半,煎七八分,食前服。

  神香散 治胸胁胃脘,逆冷难解,疼痛呕哕,胀满,痰饮膈噎,药不效者,惟此最妙。
  丁香 白豆蔻或砂仁亦可
  二味等分为末,清汤调下五七分,甚者一钱,日数服不拘。

  正柴胡饮 凡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疼身痛,呕吐等证。
  柴胡一二三钱 防风 甘草各一钱 陈皮一钱半 芍药二钱 生姜三五片
  水一锺半,煎七八分,热服。

  柴陈煎 治伤风兼寒,咳嗽发热,痞满多痰,呕吐等证。
  柴胡二三钱 陈皮一钱半 甘草一钱 半夏 茯苓各二钱 生姜三五七片
  水一锺半,煎七分,食远温服。

  抽薪饮 治诸凡呕吐,火炽盛而不宜补者。
  黄芩 石斛 木通 栀子炒 黄蘗各一二钱 细甘草三分 枳壳 泽泻各钱半
  水一锺半,煎七分,食远温服。内热甚者,冷服更佳。

  太清饮 治胃火烦热,发斑呕吐等证,与白虎汤出入酌用。
  知母 石斛 木通各一钱半 石膏生用,五七钱
  水一锺半,煎七分,温服或冷服。或加麦门冬。

  四味回阳饮 治呕吐,元阳虚脱,危在顷刻者。
  人参一二两 制附子 炮干姜各二三钱 炙甘草一二钱
  水二锺,武火煎七八分,温服,徐徐饮之。

  六味回阳饮 治呕吐,阴阳将脱等证。
  人参一二两或数钱 炙甘草一钱 制附子 炮干姜各二三钱 熟地五钱或一两 当归身三钱,泄泻或动血者,以冬朮代
  水二锺,武火煎七八分,温服。

  理阴煎 治真阴虚弱,胀满呕哕,痰饮恶心,吐泻腹痛等证。
  熟地三五七钱或一二两 炙甘草一二钱 当归二三钱或五七钱 干姜炒黄色,一二三钱 或加肉桂一二钱
  水二锺,煎七八分,热服。

  温胃饮 治中寒呕吐,吞酸泄泻,不思饮食;及妇人脏寒呕恶,胎气不安等证。
  人参一二三钱或一两 白朮炒,一二钱或一两 扁豆炒,二钱 陈皮一钱或不用 炙甘草一钱 干姜炒焦,一二三钱 当归一二钱,滑泄者勿用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参姜饮 治脾胃肺气虚寒,呕吐,咳嗽气短,小儿吐乳等证。
  干姜炮,五分或一二钱;或用煨生姜三五片 人参三五钱,或倍之 炙甘草三五分
  水一锺半,煎七八分,徐徐服之。

  黄芽丸 治脾胃虚寒,或饮食不化,或时多胀满泄泻,吞酸呕吐等证。
  人参二两 焦干姜三钱 炼白蜜为丸芡实大,常嚼服之。

  一气丹 治脾胃虚寒,呕吐等证。
  人参 制附子各等分
  炼白蜜九如菉豆大。每用滚白汤送下三五分,或一钱。凡药饵不便之处,或在途次随带此丹,最妙。

  温脏丸 治吐蛔。
  人参随宜,无亦可 白朮米泔浸炒 当归各四两 芍药酒炒焦 茯苓 细榧肉 史君子煨取肉 川椒去合口者,炒出汗 槟榔各二两 干姜炮 吴茱萸汤泡一宿,炒,各一两
  右为末,神曲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或百丸,饥时白汤下。

  圣朮煎 治寒湿泻利呕吐,尤为圣药。
  冬白朮五六七八钱,炒,或一二两 干姜炒 肉桂各一二钱 陈皮酌用或不用
  水一锺半,煎七分,温热服。

    单方

  呕吐阳厥卒死者:饮新汲水三升,佳。 【《千金方》】

  心痛吐水,不下饮食,发止不定:雌黄二两,酢二斤,慢火煎成膏,用干蒸饼和丸梧子大。每服七丸,姜汤下。【《圣惠方》】

  暴得吐逆,不下食:生滑石末二钱匕,温水服,仍以细面半盏压定。 【《寇氏衍义》】

  胃弱呕逆不食:用草豆蔻仁二枚,高良姜半两,水十盏,煮取汁,入生姜汁半合,白面作拨刀,以羊肉臛汁煮熟,空心食之。【《普济方》】

  口吐清水:干蕲艾煎汤啜之。 【《怪证奇方》】

  食已即吐:大黄四两,甘草二两,水三升,煮一升半,分再服。 【《千金方》】

  呕逆厥逆,内有寒痰:半夏一升,洗滑焙研,小麦面一升,水和作弹丸,水煮熟,初吞四五枚,日三服,稍增至十五枚。旋煮旋吞,觉病减再作。忌羊肉饧糖。此乃许仁则方也。【《外台》】

  干呕不息:葛根捣汁,服一升,瘥。 【《肘后方》】

  呕啘不止:白脂麻一大合,清油半斤,煎取三合,去麻温服。 【《近效方》】

  呕逆不止:麻仁杵熬水研取汁,着少盐吃,立效。李谏议常用极妙。 【《外台秘要》】

  中酒呕逆:赤小豆煮汁,徐徐服之。 【《食鉴本草》】

  呕逆不止:真火酒一杯,新汲井水一杯,和服,甚妙。 【濒湖】

  干呕厥逆:频嚼生姜,呕家圣药也。

  呕吐不止:生姜一两,酢酱二合,银器煎取四合,连滓呷之。又杀腹内长虫。 【《食医心镜》】

  头运吐逆,胃冷生痰也。用川干姜炮二钱半,甘草炒一钱二分,水一锺半,煎减半服,累用有效。【《传信适用方》】

  嘈杂吐水:真橘皮去白为末,五更安五分于掌心舐之,即睡,三日必效。皮不真则不验。【《怪证奇方》】

  呕吐痰水:白槟榔一颗,煨熟,橘皮二钱半,炙为末,水一盏,煎半盏,温服。 【《千金方》】

  酢心吐水:槟榔四两,橘皮一两为末,每服方寸匕,空心生蜜汤调下。 【《梅师方》】

  呕啘厥逆:蘡薁藤煎汁呷之。 【《肘后方》】

  干呕不息:蔗汁温服半升,日三次,入姜汁更佳。 【《肘后方》】

  胃冷呕逆,气厥不通:母丁香三个,陈橘皮一块,去白焙,水煎热服。 【《十便良方》】

  痰壅呕逆,心胸满闷,不下饮食:厚朴一两,姜汁炙黄为末,非时米饮调下二钱匕。 【《圣惠方》】

  呕逆不食:诃黎勒皮二两,炒研糊丸梧子大,空心汤服二十丸,日三服。 【《广济方》】

  天行呕逆,食入即吐:鸡子一枚,水煮三五沸,冷水浸少顷吞之。 【《外台》】

  吐逆不止,不拘男女,连日粥饮汤药,不能下者即效:五灵脂治净为末,狗胆汁和丸芡子大。每服一丸,煎生姜酒磨化,猛口热吞,不得漱口,急将温粥少许压之。【经验】

  脾虚吐食:羊肉半斤作生,以蒜薤酱豉五味和拌,空腹食之。 【《心镜》】

  天行病后呕逆,食即反出:用青羊肝作生淡食,不过三度,食不出矣。 【《外台》】

  呕逆酸水:羊屎十枚,酒二合,煎一合,顿服;未定更服,必效。若以童子小便煮服,不过三升愈。【《肘后方》】

  食后喜呕:鹿角烧灰二两,人参一两为末,姜汤服方寸匕,日三。 【《肘后方》】

  呕吐酸浆:水煎头垢豆许,服一杯,效。 【《普济方》】

  虚寒呕哕,饮食不下:细辛去叶半两,丁香二钱半为末,每服一钱,柿蒂汤下。

  呕哕不止,厥逆者:芦根三斤切,水煎浓汁,频饮二升之。 【《兵部手集》】

  呕哕不止:酢和面作弹丸二三十枚,以沸汤煮熟漉出,投浆水中,待温,吞三两枚,哕定,即不用再吞;未定,至晚再吞。【《兵部手集》】

  呕哕,心下痞坚:生姜八两,水三升,煮一升,半夏五合洗,水五升,煮一升,取汁同煮一升半,分再服。【《千金方》,下同】

  干呕吐逆,涎水沫出:半夏、干姜各等分,二味(口父)咀,以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日三。

  病人干呕:取羊乳汁饮一杯。

  干呕:酒浸马原一宿,取汁服之。
  又方:煮豉三升,饮汁,佳。
  又方:空腹饮姜汁一升。

  恶心:取苦瓠瓤并子一升,碎,以酒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须臾吐并下,如虾(虫麻)衣三升。
  又方:服小便一百日佳。
  又方:麻子一升,敖令香熟,捣取酒三升,熟研滤取一升,饮尽,日二服,尽一石,瘥一切病,自能饮食。不能酒,任性多少。

  治食饮辄吐方:顿服生熟汤三升即止。
  上气呕吐:芥子二升为末,蜜丸,寅时以井华水服,如梧子七丸,日二。亦可作散,空腹服之,及以酒浸服。

    针灸

  《素问》曰:心热病者,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刺手少阴太阳。
  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刺足太阴阳明。
  《灵枢》曰: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
  《甲乙经》曰:热病,汗不出而苦呕烦心,承光主之。
  头项恶风,汗不出,凄厥恶寒,呕吐,目系急痛引頞,头重项痛,玉枕主之。
  醉酒风热发,两角眩痛,不能饮食,频满呕吐,率谷主之。
  伤寒热盛烦呕,大椎主之。
  背痛恶寒,脊强俯仰,难食不下,呕吐多涎,膈俞主之。胸胁胀满,背痛,恶风寒,饮食不下,呕吐不留住,魂门主之。
  振寒瘈瘲,手不伸,咳嗽唾浊,气膈善呕,鼓颔不得汗,烦满,因为瘲衄,尺泽主之。左窒刺右,右窒刺左。热病烦心而汗不止,肘挛掖肿,善笑不休,心中痛,目赤黄,小便如血,欲呕,胸中热,苦不乐,太息,喉痹嗌干,喘逆,身热如火,头痛如破,短气胸痛,太陵主之。
  热病烦心善呕,胸中憺憺善动而热,间使主之。
  热病腹满,善呕烦闷,大都主之。
  热病汗不出,善呕,苦痓,身反折,口噤善鼓颔,腰痛不可以顾,顾而有似拔者,善悲,上下取之出血,见血立已。
  疟,咳逆,心闷不得卧,呕甚,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寒厥足热,太溪主之。
  阳厥凄凄而寒,少腹坚头痛,胫股腹痛,消中,小便不利,善呕,三里主之。
  咳而呕膈,寒食不下,寒热,皮肉肤痛,少气不得卧,胸满支两胁,鬲上兢兢,胁痛腹(月真),胸脘暴痛,上气,肩背寒痛,汗不出,喉痹腹中痛,积聚,默然嗜卧,怠惰不欲动,身常湿湿,心痛无可摇者,脾俞主之。
  肺系急,胷中痛,恶寒胸满,悒悒然,善呕胆,胸中热,喘逆,气相追逐,多浊唾,不得息,肩背风,汗出,面腹肿,膈中食饐,不下食,喉痹肩息,肺胀,皮肤骨痛,寒热烦满,中府主之。
  寒濯濯,舌烦,手臂不仁,唾沫唇干引饮,手腕挛,指肢痛,肺胀上气,耳中生风,咳喘逆痹,臂痛呕吐,饮食不下,膨膨然,少商主之。
  寒热咳呕沫,掌中热,虚则肩臂寒栗,少气不足以息,寒厥交两手而瞀,时则寒热,饥则烦,饱则善,面色变,口噤不开,恶风,泣出,列缺主之。
  寒热善呕,商丘主之。
  呕厥寒时有微热,胁下支满,喉痛嗌干,膝外廉痛,淫泺胫酸,腋下肿,马刀瘘,肩肿吻伤痛,太冲主之。
  气疝,哕呕面肿,奔豚,天枢主之。
  胸胁背相引,心下混混,呕吐多唾,饮食不下,幽门主之。
  咳逆上气,喘不得息,呕吐胸满,不得饮食,俞府主之。
  胸满,咳逆,喘不得,呕吐烦满,不得饮食,神藏主之。
  胸满呕无所出,口苦舌干,饮食不下,胆俞主之。
  胸胁榰满,痹痛骨疼,饮食不下,呕逆气上烦心,紫宫主之。
  胸胁榰满,膈塞,饮食不下,呕吐,食复出,中庭主之。
  伤食,胁下满不能展转反侧,目青而呕,期门主之。
  胁下榰满,呕吐逆,阳陵泉主之。
  胃中寒胀,食多,身体羸瘦,腹中满而鸣,腹(月真)风厥,胸胁榰满,呕吐,脊急痛,筋挛,食不下,胃俞主之。
  头痛食不下,肠鸣胪胀,欲呕时泄,三焦俞主之。
  食饮不化,入腹还出,下脘主之。
  腹中肠鸣盈盈然,食不化,胁痛不得卧,烦热中不嗜食,胸胁榰满,喘息而冲,膈呕心痛,及伤饱身黄,疾骨羸瘦,章门主之。
  溺难痛,白浊,卒疝,少腹肿,咳逆呕吐,卒阴跳,腰痛不可以俯仰,面黑热,腹中(月真)满,身热厥痛,行间主之。
  风眩善呕,烦满,神庭主之。如颜青者,上星主之。取上星者,先取譩嘻,后取天牖、风池。
  头身风,善呕怵,寒中,少气,掌中热,胕急,腋肿,间使主之。
  凡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公孙及井俞。实则肠中切痛厥,头面肿起,心狂,多饮霍则鼓浊,腹中气大滞,热痛,不嗜卧,霍乱,公孙主之。
  呕吐烦满,魄户主之。
  黄瘅善欠,胁下满欲吐,脾俞主之。
  食饮善呕,不能言,通谷主之。
  满,身热厥痛,行间主之。
  寒热头痛如破,目痛如脱,喘逆烦满,呕吐流汗难言,头维主之。
  肺气热,呼吸不得卧,上气呕沫,喘气相追逐,胸满,胁膺急,息难,振栗,脉鼓,气膈,胸中有热,支满,不嗜食,汗不出,腰脊痛,肺俞主之。
  气痛,癃,小便黄,气满塞则遗溺,身时寒热,吐逆,溺难,腹满,石门主之。
  《脉经》曰:左手关前寸口阴绝者,无心脉也。苦心下毒痛,掌中热,时时善呕,口中伤烂,刺手太阳经,治阳。
  左手关上阴绝者,无肝脉也。苦癃,遗溺难言,胁下有邪气,善吐,刺足少阳经,治阳。
  右手关上阴绝者,无脾脉也。苦少气下利,腹满身重,四肢不欲动,善呕,刺足阳明经,治阳。
  《千金方》曰:期门主目青而呕。
  胆输、章门主胁痛不得卧,胸满,呕无所出。
  章门主心痛而呕。
  商丘、幽门、通谷主喜呕。又云:商丘主脾虚冷,人病寒,不乐,好太息,多寒热,喜呕。
  俞府、灵墟、神藏、巨阙主呕吐胸满。
  率谷主烦满呕吐。
  天容主咳逆呕沫。
  胃腧、肾腧主呕吐。
  曲泽主逆气呕涎。
  中庭、中府主呕逆吐,食不还出。
  石门主呕吐。
  石门主呕吐。
  维道主呕逆不止。
  少商、劳宫主呕吐。
  绝骨主病热欲呕。
  大锺、太溪主烦心满呕。
  魂门、阳关主呕吐不住,多涎。
  隐白主膈中呕吐不欲食。
  膈腧主吐食,又灸章门、胃脘。
  巨阙、胸堂主吐食。
  头维主喘逆烦满,呕沫流汗。
  魄户中府主肺寒热,呼吸不得卧,咳逆上气,呕沫,喘气相追逐。
  侠白主咳,干呕,烦满。
  少海主气逆呼吸,噫哕呕。
  巨阙主烦心,喜呕。
  百会主汗出而呕,痓。
  商丘主寒热,好呕。
  大椎主伤寒热盛,烦呕。
  肾腧主头身热赤,振栗,腰中四肢淫泺,欲呕。
  尺泽主气隔喜呕,鼓颔不得汗,烦心身痛。
  四肢寒热,腰疼不得俯仰,身黄腹满,食呕,舌根直,灸第十一椎上,及左右各一寸五分三处,各七壮。
  干呕灸心主,尺泽亦佳。
  又方:灸乳下一寸三十壮。
  又方:干呕不止,粥食汤药皆吐不停,灸手间使五十壮。若四肢厥脉,沉绝不止者,灸之便通。此起死人法。
  吐逆呕不得食,灸心腧百壮。
  吐呕逆不得下食,今日食,明日吐者,灸膈腧百壮。
  吐变不得下食,灸胸堂百壮。
  吐逆不得食,灸巨阙五十壮。
  吐逆食不住,灸胃脘百壮,三报。
  吐逆饮食却出,灸脾募百壮,三报。 【章门穴也】
  吐呕宿汁吞酸,灸神光 【一名胆募】 百壮,三报。
  吐逆霍乱吐血,灸手心主五十壮。
  噫哕呕逆,灸石关百壮。
  肺胀胁满,呕吐上气等病,灸上椎并两乳上第三肋间,各止七壮。
  胸中痛引腰背,心下呕逆,面无滋润,灸幽门上,随年壮。穴在侠巨阙两边,相去各半寸。【一云一寸】 。
  脾中风者,其人但踞坐而腹满,身通黄,吐咸汁出者,尚可治。急灸脾腧百壮,服续命汤。若目下青手足青者,不可复治。

    导引

  《古今医统》曰:呕吐导引法,正坐,两手向后,捉腕摩肋,上下七息,左右换手亦然。除腹冷,宿气积胃口,饮食进退,吐逆不下。
  又法:偃卧展胫,两手左蹺两足踵,以鼻内气,自极七息,除腹中食呕。
  又法:坐直舒两脚,以两手挽两足,自极十二通,愈肠胃不能受食吐逆,以两手直交两足底脚痛舒,以头枕膝下自极十二通,愈肠胃不能受食吐逆。
  《保生秘要》曰:吐酸导引法,先念背推开至肾,其于肾处,想水升上顶门,滴下心头以洗之。
  伤食呕吐导引法,按寅卯辰候,空心披衣起床,正身直立,双手用力拿两肘膊,脚尖着地,脚跟双悬起,倒力舂二九之数。醉饱勿令,恐伤脏腑。

    医案

  《卫生宝鉴》曰:中书左丞相史公,年六旬有七,至元丁卯九月间,因内伤自利数行,觉肢体沉重,不思饮食,嗜卧懒言语,舌不知味,腹中疼痛,头亦痛而恶心。医以通圣散大作剂料服之,覆以厚衣,遂大汗出,前证不除而反增剧。易数医,四月余不愈。予被召至燕,命予治之。予诊视得六脉沉细而微弦,不欲食,食即呕吐,中气不调,滞于升降,口舌干燥,头目昏眩,肢体倦怠,足胻冷,卧不欲起。丞相素不饮酒,肢体本瘦,又又因内伤自利,又复发汗,是重竭津液,脾胃愈虚,不能滋荣周身百脉,故使然也。非甘辛大温之剂,则不能温养其气。经云: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又脾不足者,以甘补之。黄芪、人参之甘,补脾缓中,故以为君。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当归辛温和血润燥,木香辛温升降滞气,生姜、益智、草豆蔻仁辛甘大热,以荡中寒,理其正气。白朮、炙甘草、橘皮甘苦温,乃厚肠胃。麦糵宽肠胃而和中,神曲辛热导滞消食而为佐使也。右件(口父)咀一两,水煎服之。呕吐止,饮食进,越三日前证悉去。左右待者曰:前证虽去,九日不大便如何?予曰:丞相年高气弱,既利且汗,脾胃不足,阳气亏损,津液不润也,竟敢以寒凉有毒之剂下之?仲景曰:大发汗后,小便数,大便坚,不可用承气汤。如此虽内结,宜以蜜煎导之。须臾,去燥屎二十余块,遂觉腹中空快,上下气调,又以前药服之,喜饮食,但有所伤,则以橘皮枳朮丸消导之。至月余,其病乃得平复。丞相曰:病既去矣,当服何药以防其复来?予曰:不然,但慎言语,节饮食,不可服药。夫用药如用刑,民有罪则刑之,身有疾则药之。无罪妄刑,是谓虐民;无病妄药,反伤正气。军志曰:允当则归服而舍之可也。丞相悦而然之。

  《奇效良方》曰:政和中,一人病伤寒,得汗身凉,数日忽呕吐,药与饮食俱不下。医者皆进丁香、藿香、滑石等药,下咽即吐。予曰:此正汗后余热留胃,孙兆竹茹汤正相当尔。急治药与之,即时愈。

  《医学正传》曰:在城黄氏妇,年将三十,产后因食伤,致胃虚不纳谷,四十余日矣。闻谷气则恶心而呕,闻药气亦呕,求予治。予曰:药不能入口,又将何法以治之乎?恳求不已,遂制一方,用人参、白朮、茯苓各一钱,甘草二分,陈皮、藿香、砂仁各五分,炒神曲一钱,十年以上陈仓米一合,顺流水二大白盏,煎沸,泡伏龙肝研细搅浑,放澄清,取一盏,加姜、枣同煎前药至七分。稍冷服此药,遂纳而不吐,别以陈仓米煎汤时时与之。日进前药二三服,渐能食粥而安。后以此法治十余人皆验。

  《医宗必读》曰:兵尊高元圃,久患呕吐,阅医颇众,病竟不减。余诊之曰:气口大而软,此谷气少而药气多也。且多犯辛剂,可以治表实,不可以治中虚;可以理气壅,不可以理气弱。投以熟半夏五钱,人参三钱,陈仓米一两,白蜜五匙,甘烂水煎。服二剂减,十剂安。

  屯院孙潇湘,夏月食瓜果过多,得食辄呕,十日弗止,举家惊惶,千里迎余。比至署中,已二十日矣。困顿床褥,手足如冰。余曰:两尺按之有神,胃气缕缕不绝,只因中气本弱,复为寒冷所伤耳。遂用红豆丸连进三服,至明日便能食粥。兼与理中汤加丁香、沉香,旬日之间,饮食如常矣。

  《薛己医案》曰:府庠沈文姬母,食湿面,吞酸,呕吐绝食,服芩连等剂,加寒热,口干流涎;又食冬瓜一星,而呕吐愈甚。余谓此脾气虚寒也,急用盐艾附子炒热熨脐腹,又令其子口气接其母气,神气少苏。以参、朮、附子、陈皮为丸如粟米大,津咽五七粒;次日加至十余粒,渐服煎剂一二匙,乃思粥饮。又以参、朮药五十余剂而愈。

  谭侍御每头痛必吐清水,不拘冬夏,吃姜便止。余作中气虚寒,用六君、当归、黄芪、木香、炮姜而瘥。

  赵吏部文卿患吐不止,吐出皆酸味,气口脉大于人迎二三倍,速予投剂。予曰:此食郁上,宜吐,不须用药。乃候其吐清水无酸气,寸脉渐减,尺脉惭复。翌早吐止,至午脉俱平复,勿药自安。

  余母六十有五,己卯春二月,饮食后,偶闻外言忤意,呕吐酸水,内热作渴,饮食不进,惟饮冷水,气口脉大而无伦,面色青赤,此胃中湿热郁水,投之以药,入口即吐。第三日吐酸物,第七日吐酸黄水,十一日吐苦水,脉益洪大,仍喜冷水,以黄连一味煎汤,冷饮少许。至二十日,加白朮、白茯苓;至二十五日,加陈皮;三十七日加当归、炙甘草;至六十日始进清水饮半盏,渐进薄粥饮,调理得痊。

  一妇人吞酸嗳腐,呕吐痰涎,面色纯白。或用二陈、黄连、枳壳之类,加发热作渴,肚腹胀满。余曰:此脾胃亏损,末传寒中。不信,仍作火治,肢体肿胀如蛊。余以六君加附子、木香治之,胃气渐醒,饮食渐进,虚火归经。又以补中益气,加炮姜、木香、茯苓、半夏兼服。全愈。

  陈湖陆伷母,久患心腹疼痛,每作必胸满呕吐,厥逆,面赤唇麻,咽干舌燥,寒热不时,而脉洪大。众以痰火治之,屡止屡作。迨乙巳春,发热频甚,用药反剧。有朱存默氏谓:服寒凉药所致。欲用参朮等剂。彼疑痛无补法,乃延予以折中焉。予诊之曰:此寒凉损真之故,内真寒而外假热也。且脉息弦洪而有怪状,乃脾气亏损,肝脉乘之而然。惟当温补其胃。遂与补中益气加半夏、茯苓、吴茱萸、木香,一服而熟寐彻晓,洪脉顿敛,怪脉顿除,诸证释然。

  《医门法律》曰:倪庆云病膈气十四日,粒米不入咽,始吐清水,次吐绿水,次吐黑水,次吐臭水,呼吸将绝。医已歇手。余适诊之,许以可救。渠家不信,余曰:尽今一昼夜,先服理中汤六剂,不令其绝,来早转方,一剂全安。渠家曰:病已至此,滴水不能入喉,安能服药六剂乎?余曰:但得此等甘温入口,必喜而再服,不须过虑。渠诸子或庠或弁,亦知理折。佥曰:既有妙方,何不即投见效,必先与理中,然后乃用,此何意也?余曰:《金匮》有云:病人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汤主之。吾于此病,分别用之者有二道:一者以黑水为胃底之水,臭水为肠中之水,此水且出,则胃中之津液久已不存,不敢用半夏以燥其胃也。一者以将绝之气,止存一系,以代赭坠之,恐其立断,必先以理中分理阴阳,脾气易于降下,然后代赭得以建奇奏绩。一时之深心,即同千古之已试,何必更疑?及简仲景方,见方中止用煨姜而不用干姜,又谓干姜比半夏更燥而不敢用。余曰:尊人所噫者,下焦之气也;所呕者,肠中之水也。阴乘阳位,加以日久不食,诸多蛔蛊,必上居膈间,非干姜之辣,则蛔虫不下转,而上气亦必不下转,妙处正在此,君曷可泥哉!诸子私谓:言有大而非夸者,此公颇似。姑进是药,观其验否。进后果再索药,二剂后,病者能言,云内气稍接。但恐太急,俟天明再服,后旦转方为妥。至次早,未及服药,复请前医参酌,众医交口极沮,渠家并后三剂不肯服矣。余持前药一盏,勉令服之,曰:吾即于众医前,立地转方,顷刻见效,再有何说!乃用旋覆花一味煎汤,调代赭石末二茶匙与之。才一入口,病者曰:好药!吾气已转入丹田矣,但恐此药难得。余曰:易耳。病者十四日,衣不解带。目不交睫,惫甚,因图脱衣安寐,冷气一触复呕,与前药立止。思粥,令食半盏,渠饥甚,竟食二盏;少顷,已食六盏。复呕,与前药立止。又因动怒,以物击婢,复呕,与前药立止。已后不复呕,但困惫之极,服补药二十剂,丸药一斤,将息二月,始能远出。方悔从前少服理中二剂耳。

  岵翁公祖,偶因饱食当风,忽然一吐,倾囊而出,胃气大伤,随召诊问。体中微似发热,左关之脉甚大,自云:始先中脘不舒,今觉气反攻左,始用梨汁不投,今用蔗浆稍定,不知此何证也?昌因断曰:此虚风之候也。以胃中所受之水谷,出尽无留,空虚若谷,而风自内生,兼肠中久蓄之风,乘机上入,是以胃中不定。然风入于胃,必左投肝木,而从其类,是以气反攻左,而左脉即为之大且劲。《内经》云:风淫于内,治以甘寒。梨汁、蔗浆,俱甘寒对证之物,而一效一不效者,又可知胃中气虚已极,不耐梨性之达下,而喜蔗性之和中也。于是以甘寒一派之药定方,人参、竹沥、麦门冬、生地黄之属,众议除参不用,服后腹中呱呱有声,呕出黄痰少许,胸中遂快。次早,大便亦通,证似向安。然有可怪者,本是胃经受病,而胃脉反不见其病,只是上下两旁,心肾肝肺之脉,时时另起一头,不安其常,因为剖心争论,谓:此非上下两旁之见病端也,乃中央气弱不能四迄,如母病而四子失乳,故现饥馁之象耳。观祖翁自云口中之味极淡,又云水到喉管即汪注,不肯下行,明明是胃中之气不转,宿水挡住喉间,不能更吞新水耳。宜急用四君子汤以理胃气,则中央之枢轴转,而四畔之机关尽利,喉管之水气不逆,而口中之淡味亦除矣。如不见信,速请明者商之,不便在此羁时误事也。然而言过激烈,反怪为故意惊骇,改召二医。有谓中风者,有谓伤寒者,见各不同。至于人参之可用则同声和之,谓证之轻而易疗,则同力担之。微用发表之药,即汗出沾濡,又同口赞之,曾不顾已竭之胃气,追之实难,反开关而纵之去。于是气高神荡,呃逆不休矣。再僥幸而投黄连一剂,将绝之系,加极苦以速其绝。二医措手不及,复召昌至,则脉已大乱,如沸如羹,频转频歇,神昏不醒,身强莫移,年寿间一团黑滞,其气出则顺而入必哕,通计昼夜一万三千五百息,即得一万三千五百哕矣。二医卸祸,谓昌前所议四君子汤,今始可用。吁嗟!呼吸存亡,尚图雍容樽爼乎?据理答之曰:气已出而不入,再加参朮之腻阻,立断矣。惟有仲景旋覆代赭石一方,可收神功于百一。进一剂而哕势稍减,二剂加代赭至五钱,哕遂大减。连连进粥,神清色亮,脉复体轻,再用参、苓、麦冬、木瓜、甘草平调二日,遂康复如初。此盖祖翁少时,纯朴不雕,故松柏之姿,老而弥劲,非尽药之功能也。即论药亦非参之力,乃代赭坠参下行之力也。

  《景岳全昼》曰:凡胃寒者多为呕吐,而中寒毒者,又必吐而兼泻。余在燕都尝治一吴参军者,因见鲜蘑菇肥嫩可爱,令庖人贸而羹之,以致大吐大泻。延彼乡医治之,咸谓速宜解毒,乃以黄连、黑豆、桔梗、甘草、枳实之属连进之,而病益甚,遂至胸腹大胀,气喘,水饮皆不能受,危窘已甚,延救于余。投以人参、白朮、甘草、干姜、附子、茯苓之类,彼疑不敢用,曰:腹胀气急,口干如此,安敢再服此药?乃停一日而病愈剧,若朝露矣。因而再恳,与药如前,彼且疑且畏,而决别于内阃曰:必若如此,则活我者此也,杀我者亦此也。余之生死,在此一举矣。遂不得已含泪吞之。一剂而呕少止,再剂而胀少杀,遂大加熟地黄以兼救其泻亡之阴,,前后凡二十余剂,复元如故。彼因问曰:余本中毒致病,乡人以解毒而反剧,先生以不解毒而反愈者,何也?余曰,毒有不同,岂必如黄连,甘、桔之类乃可解耶?即如蘑菇一物,必产于深坑枯井或沉寒极阴之处,乃有之,此其得阴气之最盛,故肥白最嫩也。公中此阴寒之毒,而复解以黄连之寒,其谓之何?兹用姜、附,非所以解寒毒乎?用人参、熟地,非所以解毒补元气乎?然则彼所谓解毒者,适所以助毒;余所谓不解毒者,正所以解毒也。理本甚明,而人弗能辨。凡诸病之误治者,无非皆此类耳。公顿首愀然叹曰:使非吾丈,吾几为含冤之魄矣。祈寿诸梓,以为后人之鉴云。

  金宅少妇,宦门女也。素任性,每多胸胁痛,及呕吐等证,随调随愈。后于秋尽时,前证复作,而呕吐更甚,病及两日,甚至厥脱不省,如垂绝者再。后延予至,见数医环视。佥云:汤饮诸药皆不能受,入口即呕,无策可施。一医云:惟用独参汤,庶几可望其生耳。余因诊之,见其脉乱,数甚,而且烦热躁扰,莫堪名状,意非阳明之火,何以急剧若此?乃问其欲冷水否?彼即点首,遂与以半锺,惟此不吐,且犹有不足之状。乃复与一锺,稍觉安静。余因以太清饮投之,而犹有谓:此非伤寒,又值秋尽,岂堪此乎?余不与辨,及药下咽,即甘睡半日,不复呕矣。然后以滋阴轻清等药,调理而愈。大都呕吐多属胃寒,而复有火证,若此者,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即此是也。自后凡见呕吐,其有声势涌猛,脉见洪数,证多烦热者,皆以此法愈之。

  胡宅小儿,年甫三岁,偶因饮食不调,延幼科诊治,所用之药,无非清火化滞等剂,因而更损胃气,反致呕吐溏泄。复加清利,遂致吐蛔。初止数条,渐至数十条,细如灯草,甚至成团搅结而出,早晚不绝,所下者亦如之。羸困至极,求治于余。因与温胃饮二三剂,其虫朝夕不止,其多如故,初不识其何从所来,而神化之速,一至如此。乃翁切恳曰:止此一儿,生死在公矣!万望先逐此虫,虫不尽则病日甚,其能生乎?予弗之听,但以前药倍加人参,仍加附子,二三剂而呕吐渐稀,泻亦随止。泻止后,乃以理阴煎、温胃饮出入间用,十余日而虫渐少,一月余而饮食进,肌肉生,复元如故矣。其翁积诚称谢,因问曰:小豚之病,诚然危矣,今何以不治虫,不治呕泄,而三者俱愈,可闻教乎?予曰:公之所畏者,虫也。予之所畏者,胃气也。且凡逐虫之药,无有不伤胃气者。向使胃气再伤,非惟不能逐虫,而命必随之矣,其害孰甚!故保全之权,在知本末,但使脾胃日强,则拔去化虫之源,而三病同归一得矣。尚何虫泻之敢横哉!

  王宅少妇年未二旬,素喜瓜果生冷,因常病心腹疼痛,每发必数日不食。后及二旬之外,则每发必至吐蛔。初吐尚少,自后日甚日多,每吐必一二十条,每发必旬日不食。所经诸医,但知攻虫,旋去旋生,百药不效。予为诊视脉证,并察病因,知其伤于生冷,以致脾胃虚寒,阴湿气聚,故为此证。使不温养脾胃,以杜寒湿化生之源,而但事攻虫,虫去复生,终无济也。因制温脏丸与之,药未完而病随愈矣。后因病愈,而少年任意,仍耽生果,旧病复作,再制丸服,乃得愈。观此二证,如前之小儿,乃因凉药伤脾,所以生虫;后之女人,乃因生果伤胃,所以生虫。可见阴湿内淫,而脾胃虚寒,是即生虫之由也。故凡治虫之法,但察其别无疳热等证者,悉当以温补脾胃为主。

 

回主頁

belongs to SAFACURA